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戒尺教育”应不应该免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8日 10:27   红网

  9月17日《成都商报》载,刚上初一的13岁儿子太调皮,这让市民钟志东和陈玉香夫妇很伤脑筋。为了改变儿子的不良习惯,夫妇将小锐送到了吴永京教育咨询中心进行“反传统教育”,却被中心老师用戒尺“教育”得浑身是伤。一怒之下,家长到金牛区法院起诉,要求退还教育服务费,并赔偿精神抚慰金3万元。然而,被告方出庭的两名老师却理直气壮地辩称,“中心是非常特殊的教育机构,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如果不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是无法触及灵魂、无法彻底解决其心理问题的。”而且说:“小锐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对他进行戒尺教育,他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将来能教育他的也只有监狱了。”

  打了人,还振振有词,将所有的责任一股推到受害者的身上,这种老师确实也够野蛮、够霸道的了。然而,更可怕的是,这种“戒尺教育”却得到了很多老师、家长和网友的赞同——他们认为不听话的孩子的确“该打”,因为棍棒底出人才,“三天不打,上屋揭瓦”。但是,调皮的学生真的就“该打”么?如果“不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就真的“无法触及灵魂”么?答曰:非也。

  首先,调皮是大多数孩童的天性,根本不是什么“心理问题”,更不是“心理疾病”。孩童的注意力一般不会长时间地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尤其那些枯燥乏味的课堂,本来对儿童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暴力”,若还强迫学生在这种课堂上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否则便加之以“戒尺教育”——就象某些江湖游医,好好的一个健康人,却硬说别人有病,然后开出一剂包治百病(该中心负责人吴永京说:“用我的办法,任何问题学生都可以教好。”)或能“彻底解决其XX问题”的“猛药”——这不但给学生的肉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更可怕的是将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永久的创伤。“戒尺教育”虽然可能暂时压抑了小锐调皮的天性,却会使他的心灵产生扭曲,甚至倒真会如那位老师所说的,“能教育他的也只有监狱了”。在此意义上,“戒尺教育”可真称得上是“触及了灵魂”呀!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老师体罚学生,都说明了该老师教育教学水平或性格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缺失,如:课堂缺少互动和趣味性,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差,以温和而不是暴力的方式处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不足;教育理念落后,把教育当成了“驯兽”,以“听话”作为衡量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学生好坏的标准;不懂儿童的心理,对儿童缺乏理解与尊重;老师自身性格急躁,容易激动等等。

  其实,学生调皮的原因多种多样,高明的老师往往并不会将学生的“调皮捣蛋”视为需要消除的“噪音”或“干扰”,而是将之当作实施有效教育和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契机与“生发点”。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在老师是一门值得学习与研究一辈子的艺术和学问。例如,不少儿童的“调皮捣蛋”其实只是为了吸引老师与同学的注意力,若对他进行惩诫,反倒使他成了大家注意的中心,因此,这种惩诫其实是对他行为动机的奖励和纵容,只会使他变本加厉,起不到任何预期的教育效果——最好的处理方式倒不如装着没看见,或用其他的事情转移学生们的注意力,使那“调皮捣蛋”的学生引起别人关注的心理期望落空。

  古人云,“教学相长”。学校是老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人际交往和共同成长的空间,碰到学生调皮时,老师更应该检讨和反思自己,找出学生调皮的真正原因,同时寻求并采取积极可行而非暴力的方式来处理和应对这种不可预知的教育情境,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至于“戒尺教育”,不管其戒尺是否专门设计,只伤皮不伤筋,都是一种不尊重教育的科学与儿童心理的暴力行为,同时也是教师自身无能的表现,我看还是免了吧!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教育 时评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