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又到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了许多企业的招聘计划,也使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随之调整。许多毕业生不再单纯把目光放在应聘外企岗位上,而是转向国企和公务员;另一方面,选择攻读研究生的人数也同时增加。
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毕业生加入了“海投”行列,即向各类招聘单位广投简历。毕业生小王就是“海投”一族,进入大四后他就四处关心招聘信息,上网搜索、参加学校里的企业宣讲会和社会招聘会等,只要稍有合适的岗位,他就迫不及待地投出简历。小王告诉笔者,有时接到面试通知,竟已想不起自己是否申请过这个职位。生性乐观的小王相信,总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嘛!”
除了“海投”简历外,许多毕业生还“网申”工作。“网申”除需填写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外,还设有开放性问题、职业性格测评及一些考察能力的题目,因此“网申”一家公司要好几个小时。尽管如此,许多毕业生还是执着地守在网络上,因为“网申”能节省不少求职成本。
采访中,笔者发现,和往年不同,许多毕业生不再一味追求外企和跨国公司,而将关注重点转向国企和报考公务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应届毕业生万以锟向笔者描述了他一天的日程安排:早上上课,下午复习公务员考试大纲,晚上换上正装出现在国有银行的宣讲会上。“我报考的公务员岗位去年没报满,今年报名人数居然上升到2500人,录取比例是251。”万以锟说,他还申请了国企的岗位,希望能找到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在高校中,许多毕业生像万以锟一样选择了改变就业方向。还有的则选择攻读研究生,以避开今年的紧张就业形势。心理系大四学生边叶刚刚被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他说,读研一方面能增强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想等就业形势转好一点再走出校园。
求职专家提醒广大毕业生,世界金融危机不仅对经济造成影响,也直接影响就业。高校毕业生,要及时调整心态和个人定位。跨国公司,特别是金融业用人少了,但在国家刺激内需政策影响下,服务业将释放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不死盯所谓的“金饭碗”,毕业生就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据了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沪上许多高校成立了就业服务小组,为毕业生求职提供信息和服务;针对毕业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就业指导,在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礼仪培训、签约事项、法律咨询等方面给予指导;此外,许多高校还加强校企联系,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增加毕业生就业渠道。本报实习生 吴梦吟 本报记者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