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青少年“网络成瘾”也是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 10:59   舜网-济南日报

  如今,“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和家长的一大难题。本刊上期刊发了《我是怎样陷入网瘾的》一文,受到许多家长的关注。11月8日,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网瘾”成了临床医学的新病种,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调查:学生成网瘾高危人群

  市关工委、团市委对网瘾青少年问题的调查发现,济南市拥有电脑的家庭中,青少年上网率接近100%,日均上网10小时的超过1/4。社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较为普遍,社区青少年网瘾预防和矫治成为重点。市关工委在山东省未成年人教养学校抽样调查了50名受教未成年犯,其中经常进入电子游艺厅的占56%,经常进入网吧的占38%。据调查,在济南市有网瘾孩子的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之间隔阂较深,没办法沟通的占到53%。

  省精神卫生中心医学博士刘炳伦通过对济南大中学生网民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瘾发生率为24.6%、中学生9.3%,平均18.7%。据介绍,网瘾的高危人群就是大中学生,并且学生网络成瘾率有逐年增长的势头。在最新的网民职业调查中,学生最多,占35.1%,其次是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9.7%。专门治疗网瘾少年的杨永信教授曾接诊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个25岁的小伙子因上网玩游戏辍学在家,3年没下过一次楼!华中师大特聘教授陶宏开向记者介绍,几年前,网瘾患者都是初、高中生,最近几年,网瘾患者的年龄范围不断扩大,很多低龄儿童也沉迷网络,有的甚至只有三岁。他认为,网瘾问题实质是心理问题,只有采用心理辅导才能解决,而山东省网瘾康复培训基地采用的方法是“十分科学的”。

  危害:半数成瘾者出现人格障碍

  山师大一位心理学老师认为,5类孩子最易染上“网瘾”。第一种是学习失败的孩子。由于家长、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孩子成就感的唯一来源,此时,一旦学习失败,孩子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但在网上,他们很容易体验成功。第二种是学习特别好的学生。不少本来学习好的学生在升入更好的学校后,无法再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这时,他们对“努力学习”的目的产生了怀疑,失去了为“名次”、“位置”等学习的内在动力后,一些人开始迷恋网络。第三种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他们希望上网逃避现实。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第四种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孩子。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很容易“躲”进网络。第五种是自制力弱的孩子。一接触电脑就情不自禁,容易“上瘾”。

  调查发现,72.3%的人因上网而不按时吃饭,63.1%的人曾因熬夜上网白天没精神,47.7%的人已习惯因上网而牺牲晚上睡眠,甚至还有诱发癫痫、脑中风和死亡的情况发生。

  除了身体上的损害外,网瘾还容易使精神、家庭和学业受到危害。33%至70%的网络成瘾者出现情感障碍,产生轻到中度抑郁;52%的成瘾者出现人格障碍。72.3%的网络成瘾者在上网时感到一种冲动或兴奋,有极大的满足感。他们通常会有以下症状:行为失控,表现在上网时有人打扰就感到心烦、常常不由自主想起网络,行为上完全超出自己的控制能力;情绪上较敏感而且反应性高(神经质),在性格上表现得内向、警觉和叛逆。

  处方:家长要学会“弹性引导”

  近日,市政协率先将此项内容列为全国大型社科调研项目,展开调研。专家们普遍认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目前济南市的注册网吧有1130多家,网吧包围学校的现象十分普遍。切实加强网吧管理,净化外部环境,才能为青少年远离网瘾创造条件。

  此外,家长在孩子的“脱瘾”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须打破原来一味地打骂埋怨或者放纵溺爱的传统做法。对孩子施以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改变网络成瘾问题的关键。善于“弹性说服”,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了解孩子的需要。首先,家长要学会上网,家长不懂网络,就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督促孩子健康上网。应该注意发现孩子上网中碰到的问题,在上网过程中及时与其交流。同时家长还可以在电脑上设置防火墙,防止孩子受到不良文化和信息的影响。

  其次,家长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治疗知识。很多家长面对子女网络成瘾,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哭诉,最终又束手无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确面对,并用适当方法去改变孩子,转移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

  最后,家长要破除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认为“网瘾”不是病,把孩子对网络的痴迷单纯地当作一种心理问题,认为不用治疗。其实,网络成瘾和吸毒、酗酒一样,表现为孩子如果不上网就会浑身难受。戒除“网瘾”是要通过有效的药物和心理配合治疗的。 (本报记者 张科)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