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大学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 14:42   红网

  又一名高校女生自杀了,14日晚9点半,清华美院一名学生在第六教学楼B区坠楼,在此之前,她在博客里写了一篇名为《声明:此人已死,请勿打扰》的博文。文中写道:小雪同学昨晚已死。3天后,她又写了一篇名为《死人的话》的博文。“强迫”、“狂躁”、“暴力”、“抑郁”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她的博文里。(11月16日 《京华时报》)

  这已经不是个案。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也可以说,这和前不久耸人听闻的“弑师案”是一脉相承的,二者所揭露的本质都一样,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已经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我深感于这些新闻报道的痛心,从高校走出来,我对此深有体会,如果还不采取措施,可能会有一些更令人心痛的案例出现。很多刚进大学的学生都会有一种深深的失望,梦想中的大学就是这样的吗?老师们上完课就走,难得见面,他们也有他们的艰辛,评职称,发论文。辅导员、学生管理员忙于升迁、邀功,可能只和学习棒的、家境好的走得近些。功利主义和浮躁作风严重,四年下来,学生们就只忙于应付五花八门的各种考试,课程考试、考级考试、考证考试,谈何自主创新?谈何理想与激情?混日子的有不少,出现心理疾病的也不少,个性极端者便选择了诸如自杀之类的极端方式。

  症结在哪里?是谁制造了这样的现状?曾几何时,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40年代的西南联大成为大学魂的凝聚之地,那时候,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中国大学将西方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原则,与中国的学术传统和独特文化相适应,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自由”和“社会责任”思想。然而,这种思潮在学习前苏联的热潮中被打断,而十年浩劫中对于集权学术的彻底反动,却又矫枉过正;直到恢复高考制度,从不收学费到很多家庭已经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教育产业化在经济浪潮中渐渐显现。到今天,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难题,我们的大学没有一个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仿佛千疮百孔。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性是独立、追求真理与学术自由。我国也曾在1985年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是现实却是统管得越来越严重。最近,大家较为关注北大新任校长周其凤,他的校长之路,体现出的正是近年来高校校长选拔的一个重要趋势,教育官员频任校长。与此对应的是,除了校长,大学里还设有书记1人,副校长、副书记多达10人;学校的常设处、部、室多达30-40个。大学校园内,“老师”不再是常用的称呼,取而代之的是“主任”“处长”“书记”。不是有报道说大学教授正当处长吗?“政治化”的大学更像是官场。这样的结果便是学术腐败,学校官场化,商业气息浓厚,人文思想萎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不到本事,性格扭曲,甚至走上歪途。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教育病了,民族的未来何在?大学精神,应该再次唤醒了。

  从中国的大学走出来,既有庆幸,也有遗憾,庆幸的是,我还健康地活着,遗憾的是,我并不曾接受真正“大学”的熏陶。望着那些前仆后继、带着求学梦想的少年们,我只能祝愿他们四年下来还能够保持纯真的心灵,能够自学到真正的本事。同时为他们呼吁一声:大学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高校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