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教育经费投入到底差不差钱?” 这是4月15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民办教育研究所联合新浪网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系列研讨会上参与嘉宾共同关注的话题。来自财政部、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等国家管理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的教育、经济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对话。与会专家认为,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以下是北京大学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新东方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亚哲先生的精彩发言实录:
张亚哲:跟各位老师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很多观点都很有道理。因为教育投入是一个很可爱的问题,接着王烽的说几句。去年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国进民退”,这个话很多财经作家都在说。其实打开社会资源进入教育是使得教育资源及教育经费得以解决的根本途径。但是大家也不能忘记,教育的整个开放一定要伴随着整个社会体制的开放,在最开放的市场经济领域尚且存在“国进民退”这样的巨大压力。
最后,从我们的角度上来讲,其实大家考察过美国大学就知道,哈佛每年200亿基金在运作,这个事情如果在北大、清华能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事情一旦开放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可怕的趋势,相信这一天可能会来到,但这一天的来到将标志着中国这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还是这样,3%、4%先把这个钱怎么用好,我倒是觉得这个事比较靠谱。另外再多拿一点钱,胡老师其实说得非常好,大家没有发现一个变量,就是我们每年GDP在增长,如果比例不变,钱也在增长,这其实也是一个增长。另外,你说给北大、清华、人大少几个亿,这个事就拧了。因为李楯老师在《财经》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形成了利益集团,互相绑架,政府其实是被利益集团绑架了,教育其实被深刻绑架了,这个改革是极端困难的。 30、40年代的大学,教育部主办的捐资办大学是不求回报的,这种时代我认为一去不复返,这种黄金的年代为什么不存在?这是思想界、文化界在讨论的问题,倒不是教育界应该讨论的问题。为什么现在那么多有钱的老板,比如某某某,为什么自己情愿拿30亿办一个大学不愿意捐资。大家如果将来到国外的大学看一看,比如我在英国毕业的学院,近十年没有增加一个新的建筑,钱都去哪儿了呢?很简单,钱去了学术,钱去了研究中美关系、研究中欧关系,钱去了教授脑袋里,钱去了研究上层建筑,钱去了把脑子培养好,而不是盖房子。中国我们把钱捐了,大学居然成为殿堂,如此恢弘,但是殿堂出来的人又是痛心疾首。教授发现申请几万元的经费都非常困难。钱去哪儿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捐钱?这个社会已经被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侵蚀。中国的问题非常复杂,不是一个激进的说法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