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奕阳教育研究院张守礼:从政策制订讲儿童先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0日 10:42   新浪教育

  如何实现“儿童优先发展?”4月1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民办教育研究所联合新浪网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系列研讨会第四场成功举办。儿童优先发展的这样一个概念是我们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当中的一个核心词,而且是我们今天在为国家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纲要建言献策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次中长期发展纲要制订过程当中,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征求意见还是在网上进行各方面的交流过程当中,都可以看到学前教育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它体现我们公众的参与,公众的意识,公民意识的觉醒。第二,它体现了,表现出我们大家对幼儿教育,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同时客观也反应了学前教育在我们今天发展当中一些问题和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些思路。

  以下是奕阳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张守礼的精彩发言实录:

奕阳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张守礼
奕阳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张守礼

  张守礼:大家好,我是业余的爱好者,虽然我们是从业人员,但是今天身份主要从公共政策制订的角度讲一下我们参与这件事情和对未来机制的展望,这里面没有太多自己的创造,把它拢在一起,刚才加了一页,听了前半段,我们这个会场的情绪基本上是两个,一个我觉得大家幼教肯定是欠发展的领域,大家都是不高兴。第二,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机遇要大发展,所以大家都很激动。但是我想这一轮战略机遇期能不能把握,有赖于大家广泛深入的参与,真正建立行业的理性,这个才能够抓住这次教改最大的机会,这是我的基本的想法。

  那么学前教育发展预期,我们扩展一下视野,会发现是这一轮中国改革比较大的组成部分,这一轮的改革,其实从四年前开始教改,从三年前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今年大家看到我们的医改已经公布了,医改在民生领域开启一个很好的范例,政府结合大量公共民间的意见,然后给了一个适合于这个时代的一个医改的基本定位,而且解决了它面临一些大问题,所以它整合了大量的社会共识,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我个人也参与文化体制改革,大家看3月26号公布了,对于民营出版问题,对于中国整个出版体制改革有一个纲领性的东西,教改实际上是这一轮改革一部分,其他改革一些经验和方式实际上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学前教育不能失去下面一个十年,这个规划的十年,如果我们没有广泛的动员社会参与,没有形成一些真正的战略,那么这个十年还是会被轻易的失掉。所以我想既然作为一个规划和讨论,那么回答面向未来重大问题,怎么开辟公共政策的讨论空间,我想是我们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我想对于任何,大家刚才讲到的很多方式和策略,包括我们的一些基本的规划,我提醒是要注意,我们中国的公共政策制订的基本制约条件,认识这些制约条件的话,那么可能就会陷入一种理想和期望的一种巨大的冲突,那么这个制约首先是公共预算机制问题,在没有公共预算机制的基础上,我们讨论投入问题,容易变成讨价还价,就是我们教育的口头上说是4,财政部说是3,GDP不断变化,大家理解政府投入的特点,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所以讨论公共预算包括财政投入问题,应该一种数字来锁定,经过严格科学的测算,下一次带计算器,大家现场算一算,这个还是必要的。第二公共参与和表达机制的确实,我们教改碰到比较大的问题,和其他不同的,我觉得卫生部比教育部开放得多,这可能导致了教改重要的问题,教育部可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也造成我们这次教改一个特别难以推动的问题,这个简单说一说。

  第三我们经常把中国发展的问题归结于市场问题,归结于市场化过渡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客观说,这个帽子不能简单打在市场的头上,这个市场还没有形成,所以这个也不构成,市场的坐标和一般理解意义上,这个需要我们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那么从改革来看,我觉得我们这些年的改革,如果是缺乏战略和目标模式,不着眼基本的可持续的制度建设,越改越乱。我觉得我们学前教育改革是不是也面临这样一个情况,基本的制度,基本问题不去解决。那么总是在一些边缘性的,局部性的,过渡性的政策上下工夫,最后使局面越来越糟糕,给后面的改革留下太多的障碍。第二点,这个改革的坚定性和缺乏主动性,缺乏时间表和路线图也成为改革的一大问题,这次教改不知道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的规划改革,我觉得我们还要注意到两个更宏观一点的坐标,一个我觉得是中国结构天然的,和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上一周国家计生委对流动人口做一个测算,未来三十年中国正好是三原社会,城市人口五亿,摇摆农村和城镇之间,这部分相对于在农村和在城市最难解决的,流动问题,由于户籍问题权利问题被切割,这个公平和教育是非常非常难的,其实非常重要的,流动人口的教育解决比农村更难,处在一个城乡之间的双重格局的挤压下面。第二个中国人口趋势的测算,大概从今年开始,新一轮人口普查开始,如果按照现在的综合生育率算的话,中国人口再过八代就剩六千多万了,再过八代就王国了,基本没人了,当然不会。

  如果中国人口长期发展趋势,计划生育没有大的逆转,或者有逆转,未来总需求和总供给向什么样的方式转变,那么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我想大家在座多多少少有所参与,它面临的任务我认为比教改中其他模块更加艰巨,这个更加艰巨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学前教育战略地位比较低,而且我们要想提升的战略地位,必须要动员社会化,这一方面学前教育整体的动员还是不容观的,这一点大家需要看到。第二这一轮的教改时间的窗口过窄,大概医改讨论了四年,九个方案我们教改以教育部为主,民间意见反馈为辅。

  大家都在讨论,教改这个模式的话,这个效果到底怎么样,我们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第三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和中国教育其他模块相比,欠帐太多,先天不足,这种情况下,而且现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绝对不仅仅是公立园和民办园的问题,现实形成大量的关系,进一步改革中利益怎么协调,这是非常艰难的问题,这是学前教育推动教育发展规划需要面临的,我们这次主要想基于民间立场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报告,建立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我想也是我很同意王老师报告里面提到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很重要的,我们就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这个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我们还不如理想一点,战略一点,真正性的战略高度上建立一套独立的报告,我们有针对性和操作性,面对现实,知道从哪里面入手更加有效。那么我想更重要的,我们这次活动,包括以后的这些推动,其实要建设一个公共的政策讨论平台和空间,让各种意见,各种方式都能够广泛的参与进来,我不希望我们这一轮的教改像刚才冯教师讲的,我一提,教育部马上干什么,在我们这个范围内一提民办问题市场问题,大家觉得这个不对,你们就是罪魁祸首,我们这次广泛讨论,基础问题讨论清楚。对于基本的公共政策制订模式,主要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应该是普遍适用的,一个定性和定位的问题,从国家战略层面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给学前教育什么样的定位,怎么认识它的性质,这是最主要的问题这一次,也是我们这次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政府认这个才行,我们到底学前教育给什么样的战略定位。一个是目标和阶段,一个是机制和模式,一个是财政投入,这四个方向是相互关联,相互牵制的,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后形成的方案肯定是一个系统的方案。

  那么从目前来看,这几个具体方向我不太多解释了,我想关于机制和模式问题,主要是政府管理制度创新问题,从现在看,最近我看到一些社会上的方案,和专业行业协会的方案,和我们讨论的方案,基本上这次大概有三种声音,这三种声音正好是三种调门,第一种就是倡导以义务教育化,政府包办的全民服务体系为主要需求的一种方案,这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大家看包括在两会上的提案,有一半左右都是往这个方向提的。他牵涉到的财政投入问题,政府全面投入,中央和地方确定分担比例的模式,机制就是单一的公办园体系,大家注意,为什么划等号,在中国实现中国式的义务教育,就是独办,这个没有别的可说的,如果是义务,一个是强制一个是政府包了,这个没有别的方式,义务教育下,是不是在中国义务教育还可以有别的方法,这个没有的,经验上也没有证明这一点。那么所以我就觉得,如果我们义务教育,后面对办园有清楚的认识。

  第二个方式就是,这个是主流的,我觉得是提的最多的,以普及化和公平化,偏重农村,在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推进学前一年的免费和义务教育,这个我觉得是大多数人提的,我认为是比较中性一个方案,也是应该讲可行性更强一点的。那么但是在财政投入上,主要是增加公办园的数量,建设农村学前的公共教育体系。那么在模式和机制问题,这一点一会儿我解释一下,这个可能存在一些争论的,增加公办园的数量,形成以公办园为主体,评议现在的教育问题,入园难的问题,还有收费高的问题,这个在很多方案中这个逻辑这么顺下来的,这个有一点争论的。

  第三还有一种方式,这个是借鉴了其他的领域,政府主导的,但是形成一种多层次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在财政投入方面也是政府主导投入,但是这个跟前一个方案有比较大的区别的,政府两端作用,一个加大对教育对象的投入,这是一种思路。那么实际上我们从国际坐标来看,真正的实现了这种义务教育化的大国,有点规模的国家,是比较少的,那么像普及化和公平化的这种思路,更多我觉得东亚国家更多采用了,那么西方的主流的国家,其实是第三种,他是政府主导多层次的公共教育体系,当然他跟我们有一个特别大的背景,刚才有一位老师讲到,中国只有政府公益和民间盈利,没有第三方,没有社会,这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我觉得这个社会存在的,市场经济中的公益比计划经济公益多的多,怎么解释这个一个问题。下一步要讨论的,一讨论民办园就是收入问题,一讨论公办园就是公益问题,这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关于区别和争论,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处,第一关于提升学前教育战略地位,比较一致,高度共识,这样没有区别。对于政府责任和政府投入有高度共识,政府应该强化他自己的责任,必须负起责任,必须有一个大的投入。但是对于投多少没有测算和看法,这个还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第三对于政府主导和管理有共识,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他作为一个自主创新主要方面,这个就有共识了,但是是不是说政府主导的教育,或者政府主导的投入就是一个以公办园为主体的,这个有争论的。我觉得义务教育模式是一种相对于理想的义务模式,这个不代表我不认同它的基本理念。

  第二对其他方案的反思,我觉得我们需要对三个问题,直接翻到后面,我们做这一轮规划,包括每一个方案,需要对三个基本问题做一个讨论,这些问题讨论不完,这次大家还是收获太小,第一就是关于公益公办和公共的问题,我发现很多时候,大家容易把三个东西来划等号在用,比如说我觉得公益,它其实主要是福利和慈善的公益,这个是公共利益问题,第二公共更多的强调普及性和全民性。公办是政府主办,公平化,均等化的教育。我们在教改的时候,在做规划的时候,可能慎提公益性,这个交易也是一样的,是服务都有成本,只不过这个钱是谁花的而已,谁提供而已,那么理解公共性,我觉得更多是我们教育服务对象,警惕公办化。我想对这三个概念的进一步厘清和讨论有助于我们形成新的坐标。

  第二在市场大家知道,市场是国家的市场,是社会的市场,不存在我们想象的那种市场,完全的竞争的或者什么市场,从来没有,西方国家没有,我们这有点不受约束这个市场,要么不管,要么我来,这个对整个发展来讲是比较成问题的话语。所以说,如果我们不是一个义务教育体系,如何投入,怎么样投入能兼顾效率和公平,我们补到谁,这个可能是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第二点,政府主导的政府创新,实际上不光是一个公共服务的提供问题,还有一个基础制度建设问题,就是政府的立法行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地方政府干很多事无法无依,全凭地方政府去折腾或者弄,过两年又变了,这个造成特别多的冲突,利益方面包括政策方面的。地三理解公共服务的定价和盈利问题。就是我们既然要提出,你又摆脱不了市场,这个盈利怎么定的,怎么定价的,有没有一些方式,这一点我们认为要么就是市场定价,要么就是政府来为自己的公共服务定价,这两种方式可能有重大欠缺的,怎么形成一种价格机制,因为大家知道任何市场和竞争,核心问题就是定价问题,包括公共服务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医改中看到他们多年的争论,其实主要在于医药价格,就是服务价格的,那么大家知道,对于幼儿园和医院也是一样的,如果人力资源补偿不到位,这种成本即使是公立园也避免不了的,现在我觉得公立园收费我接触一点不比民营的低,总体而言,因为它还是一个稀缺资源。

  冯晓霞:主要是北京。

  张守礼:太稀缺了。所以模式选择上,要么就是完全的往刚性的行政主导方式上走,有没有第三条道路能够兼顾现实和未来,兼顾公平,这是我的期望,以上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是我个人的想法,谢谢大家对学前教育的支持,我们也表态,我们会长期支持中国学前教育的公共政策研究,会跟大家一起。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