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中国高校是否需要排行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 13:38   长江商报

  日前有权威媒体报道称,有高校校长公开表示中国大学排行榜存在 “潜规则”,并且传出成都理工大学以赞助费换取排名上升的消息,尽管事后当事高校和排行榜发布方都出面“澄清”,但中国高校排行榜的公信力却因此而招来公众质疑:中国高校究竟需不需要排行榜?如果需要的话,该怎样保证排行榜的公平与公正?

  事件回放

  中国大学排行榜被爆“潜规则”

  5月5日—6日,《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了中国大学排行榜现象,并披露了成都理工大学曾于2004年和2006年两次邀请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武书连到校讲座,并两次给武书连方面汇款数万元,此后该校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次上升的事件。

  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成都理工大学,于5日当天就在学校网站迅速贴出一则声明,证实了学校确实先后两次邀请过武书连到学校,但表示都和排行榜无关。声明中还指出,确实向武书连支付过两笔费用,但都是研究报告的课酬和咨询费用,并且指出,成都理工大学综合办学实力在不断提高,无需通过排行榜来提升名次。

  另一当事人武书连也于5日下午做出回应,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学排行榜没有“潜规则”》的博文,文中同样表明,他应成都理工大学的邀请做有偿咨询,但认为收取的是咨询费,而不是赞助费,并表明,从未因收费而修改过成都理工大学的排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立即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在新浪网开展的“你如何看待大学排行榜?”网友调查中,至5月12日中午已有4693人参与,其中有59%的网友表示反对,认为“大学排名存在暗箱操作,存在制作单位向高校拉赞助现象,将对公众产生误导。”另有34.6%的网友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大学需要排名,既给考生报考提供参照,又督促学校提高综合实力。”

  有关大学排行榜“潜规则”的报道,也引起教育部的重视。5月5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说,大学排行榜是一些民间机构的民间行为,教育部从未组织过大学排行榜的活动,也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不赞成对高校进行简单的综合排名。

  续梅强调,教育部坚决反对排名机构对高校拉赞助的行为,坚决制止类似的贿赂行为,“教育部支持不久前南开、天大等高校拒交排名赞助费的做法。”

  现状调查

  多种排行榜“乱人眼”

  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的,除了被卷入“潜规则”事件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外,在国内还有多家机构,如深圳市网大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推出的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网也有自己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在武汉也有一家名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汉版排行榜”。

  在各排行榜中,因评价指标、权重等的不同,导致各高校的排名也不一致。以武汉大学为例,在中国校友会网推出的“2009中国大学排行20强”中排第7位,而在“网大2008大学排行榜”中“综合指标排行”是第15位。

  在“汉版排行榜”的“09年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武大也是列在第7位,而由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2009年中国15所一流大学”中,武大竟不在列。

  “每个排行榜都声称自家的排行采用了科学、权威的方法,但每个排行榜中,很多学校的排名均不相同,而且有的相差很大,我们都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的为好。”邱荣是武汉一家事业单位的主管,今年为儿子高考填报志愿,在网上搜索过大学排行榜,但比较来比较去还是一头雾水,“从排行看,除了清华、北大等几所顶级大学外,真的不清楚哪所学校到底排在第几位。”

  网友争辩

  大学排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中国大学排行榜被爆有“潜规则”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在网上也引发了“中国是否需要大学排行榜”的争议。

  一名搜狐网网友表示,科学的高校排名应该可以刺激学校不断完善自己,使高校之间产生竞争机制,但一些高校的领导却让它变味了,更为某些人捞取好处提供了方便之门。

  来自安徽的网友也认为,排名是需要的,但不能有潜规则,为了克服潜规则,排名应由教育部或其他政府机构来办,且要有经费。民间机构就难免有潜规则或其他利益关系,因此其排名的公正性受到质疑也就不奇怪了。

  一名来自山东的网友则表示不需要排行榜,他认为,大学排名首先要解决的应是排名标准。各大学的办学特色不一,考查大学办学实力的标准也就不同。不是建立在同一标准上的考查,又如何对其进行排名?再者说,由于地域不同、办学环境不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大学的办学实力与发展潜力又怎能相比?

  另一名来自杭州的网友也认为,大学排名十分无聊。对老资格的院校而言,学校的实力如何,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不一定要细化成名次前后排列。

  更有网友指出,不同的学生应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氛围、不同的强势科目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要知道,不会所有的人都以你读的大学的名气或排名来看待你,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发展。

  高校回应

  社会的认可比“排行榜”更重要

  原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教授曾表示,我们既想让排名更靠前些,但又不能过分看重,因为排名的指标不一。他引用剑桥大学校长的话说,如果排名在前十名以内,都可以接受,也不管是第二还是第八,关键还是靠自己加强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太看重社会机构上的大学排名。他说,高校的发展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特别是要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学校办好了,自然会有更多的学生来读书;学校办好了,自然就会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欢迎,“进口”和“出口”都得到了承认,这比任何排行榜都重要。

  对于有部分家长比较看重高校排名的现象,丁烈云认为,“排名最多也只是参考而已。”他说,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特长,选大学不要只看排名的高低,关键要看小孩适合哪所学校、哪个专业。

  “对高校排行榜,我们是既欢迎,又害怕。”湖北一所独立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认为,跟有国家科研经费支持的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生存最主要靠生源,虽然目前的排行榜都是民间行为,但一旦推出就会对社会特别是报考学生的家长造成一定影响,而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招生情况,从这个角度上说,对高校排行榜是欢迎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排行榜是否能做到完全的公平与公正?究竟有没有“潜规则”?这又是我们非常担心的问题,如果有的话,那么就会给中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打击。

  相关链接

  国外的大学排行榜

  在国际上,由独立于政府和大学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对大学进行排名,早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

  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计量学的方法推出了第一份美国高校排行榜,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教育时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