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向老师们鞠躬做永远的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9日 11: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做一名“学生”,听一上午课——当温总理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来表达对教师们的敬重时,人们除了“感动”与“兴奋”,更添了几分复杂。

  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历来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传统。新中国历任领导人,在这方面都为世人作出了表率。毛泽东当年那句对徐特立情真意切的“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至今让人难忘;恢复高考、让大批知识分子摆脱“臭老九”的邓小平,更成为千万教育工作者心中“永远的春天”。

  我们仍记得,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面朝来自基层一线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们深深地一鞠躬,去年总书记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与智障少年一起烙画,今年又来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孩子们欢快踢毽,向那些在各条教育战线特别是最易被忽视的领域里辛勤耕耘的园丁们送去党中央的关心与问候;我们更记得,这些深情关爱之外,是一桩桩惠及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决策:数十万民办教师命运的历史转折;农村教师欠薪问题的解决;义务教育教师率先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待遇“看齐”公务员……尊师重教,正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然而,张望各地的教育现状,探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扪心自问,我们每一个人,是否常怀感恩之情,永存“学生”之念?是否每一个地方,都真正把教师、教育摆在了“奠基中国”的位置上看待?

  在有的地方,“尊师重教”往往是教师节前后的热闹。364天里,教育的不公平依旧存在,代课教师的窘境依然尴尬……

  而在很多人心中,“尊师重教”正与功利化和物质化画等号,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出于“需要”而非发自内心,去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与感激。更不用说,用一生的“学生”心态,来仰望教师这一群体。

  《礼记·学记》中有云:“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只有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教育才能得到重视,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而《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更深刻地阐明了国家兴衰与重视知识、尊敬教师的关系。在第二十五个教师节来临之时,在感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尊师重教之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向老师鞠躬、做一名“永远的学生”吧。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