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师节变送礼节思考:在这个时代该怎样做老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0日 12:12   扬子晚报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有一位高中老师在其博客中发帖表示:临近教师节,却对自己的职业丝毫没有了荣誉感。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节现在已变成了送礼节。这一博文迅速在网络上形成热议(9月9日《成都商报》)。

  教师的声音

  让荣誉从“社会评价”回归“教育成就”

  笔者也是一名高中老师,对于这位同行的悲叹和感慨,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教师职业荣誉感的丧失绝不是从家长给教师送礼开始的,而是教师职业走下神坛之后的必然。众所周知,教师这个职业经历了几次三番的大起大落。从文革时的“臭老九”到后来的“辛勤的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乃至“燃烧的蜡烛”,教师职业被捧上了至高无上的道德神坛,教师成为清贫而又无私奉献的道德楷模。这当然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也许正应了那句“捧得越高摔得越狠”的谚语,随着人们社会观念的变迁(其实应该是观念向现实的还原)和教师群体中部分丑恶现象的出现,人们对教师的社会评价度却急转直下,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当然也就随之急剧丧失。

  再说关于“教师节变成送礼节”的问题。我不否认有些家长会在教师节的时候给有的老师送礼。但一则能收到可观到足够引起批评的数量的礼品礼金者还是少数;二则教师节送礼现象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名校,而且家长“跟风”因素不小。笔者至今已经经历了15个教师节,不但自己从未在教师节里收到礼,也未见其他一般的教师同事收到过。

  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教师没有了职业荣誉感,还不如说这是一种对于辉煌不再的失落感。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们既然希望社会能够用平常心来看待教师职业,希望社会不要对教师抱有过高的道德期望值,为什么自己不拥有一颗正确看待自我的平常心呢?教师其实应该懂得,教师就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只是一种职业,本身并没有那么神圣,自己也没有那么高尚。我们只须按照师德规范去从事这个职业就行了。自己的职业荣誉应该更多地来自自己的教育成就,而不必太多顾及外在的社会评价。

  教师要想还原教师节的本义,纠正“送礼节”的物化危险,办法其实很简单:让家长明白,没有给学生格外开小灶的学校,教师不可能格外“照顾”某某学生。这道理本来都明白,只是家长们凭空附加上了太多的想象而已。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不自傲、不自诩、不自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生,这就够了。至于这个职业究竟是不是“最光辉”,社会是不是“瞧得起”,自己从这个职业身上获得了多少荣誉感和自豪感,我看实在没必要纠缠太多。 (山东 辛木)

  非教师的看法

  “公民精神”是当代最需要的“师德”

  “收礼节”的说法让很多人困惑,特别是这个说法来自于教师本身。现代社会里的教师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也不能物欲横流以教育权利谋私。这样的夹缝中,要找到一个符合现代教师身份的职业认同感,靠教师自己来顿悟,很难。

  如果教师形象真的因“送礼节”等等的说法彻底从神坛上摔落,直至跌得粉碎,那实在是这个素有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度所难以承受之重。那么,在今天社会,到底怎样才能普遍树立起教师的职业尊严,来让伟大师魂成为惠泽国家未来的源头活水呢?

  我以为,这实际需要全社会完成一次对教师职业的理念转变。很显然,再像过去那样简简单单地树立几个“教师英模”的标本,然后等着教师都去做蜡烛,做人梯,燃烧自己成就他人,是不现实的了。如何把感动与敬畏献给所有默默无闻平凡工作在三尺讲台上的普通教师,最需要全社会交出合格的答卷。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尊严与权利是否做到足够的尊重?公众舆论对师德开发到底是否懂得了理性与节制?如何为教师注入足够的热情与动力,让他们不断自省来提升人格力量与业务能力?

  这一切,其实都应该建立在对教师身份进行时代转型的基础之上。今天的教师职业,必须被赋予诸如人文、权利、民主之类的时代因素;今天的教师群体,必须真正脱胎换骨成为具有现代法治精神与公民意识的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许多教师越来越得不到尊敬与信仰,原因就在于教育现实并没有达到社会对教师所要求的那种“纯洁”。特别是,当前,教育界存在着诸多权利侵损的现象,使教师与学生都成为受害者。比如,假日补课屡禁不止,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休息权都遭受损害。在权力意志驱使下,教育界在法治与权利方面总是丧失公信力,就必然造成教师职业尊严的水土流失。

  一个讲求道德文明的年代,一个注重权利法治的时代,应该让教师成为最具有现代公民精神的群体。现代的师德不仅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更要弘扬当代的公民精神,否则空洞说教之下是不可能真正重新树立教师职业尊严,真正铸就伟大师魂的。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师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