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在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大部分行业的风险投资都受到了冲击,但教育培训业却是个例外。投资机构追捧教育培训企业的热度始终不减,教育培训业呈现出逆市上扬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至今,已有近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流向教育培训行业。
■事件
风投再进教育机构
9月5日,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与老虎环球在京签约,正式宣布成功融资4000万美元,这是国际知名基金出手国内教育培训机构的最新案例。此次合作是老虎环球基金继投资新东方并成功推动其上市后,再次与国内知名教育机构合作。业内人士纷纷猜测:老虎基金此举是否在缔造“第二个新东方”?
从投资10万创办培训学校,到如今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年收入超过两亿,学而思只花了短短6年时间。
2003年,两个北大学生创办了学而思,首期招募的学员只有100多人。6年后,学而思全资拥有分布于北京、上海、天津和武汉等地的70余个教学点,专业教职员工几千名,年培训规模达数十万人次,成为中国最大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教育机构。
为何选择学而思?老虎基金中国区负责人陈小红表示,2004年老虎基金进入中国教育行业进行投资,第一个选择的目标就是新东方,当时看重的是它在出国留学培训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地位。此次选择学而思也是参照这个标准。“学而思有非常年轻的管理团队,是中小学课外辅导第一品牌。”
在谈到对这次投资的回报期待时,陈小红回避了这个问题。她表示,作为投资机构当然希望能赚钱,至于赚多少并没有设具体的计划。“当然是越高越好。”
这不禁让人想到5年前,老虎基金投入3000万美金换取18.93%的新东方股份,上市后赚得盆满钵满。
■分析
经济向下教育向上
由于教育行业具有反周期特点,经济愈是下行,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反而会愈加强烈。在市场需求和资本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教育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已成为业内共识。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透露,目前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拟考虑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向教育投入,鼓励公民合理的教育消费。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2007年,中国教育市场总值为1430亿美元,预计2010年前的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12%,预计规模2000亿美元。世界银行去年发布的《通过终身学习来提高中国的竞争力》报告说,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数占到世界的17%,但是教育市场价值却只占2%。在未来10年内,中国将是全球增长潜力最庞大的教育与职业培训市场。“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中,教育、健康和高科技产业都发展得不错。”因为人们更有闲暇,也更希望能通过充电来度过或缩短危机期。
如此可观的市场潜力下,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人当然不会放弃这块“肥肉”。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教育行业共发生投资案例近40余起,涉及投资金额超5亿美元。上月底,德同资本、华威国际及智基创投共同向早教机构睿稚集团注资800万美元。2008年11月,凯雷投资注资民办高等教育服务机构北京昊月教育集团5000万美元。2008年底,达内IT培训集团获得IDG和集富亚洲千万美元融资;环球雅思也获得赛富基金第二轮500万美元投资。
■抉择
冷静看待是否上市
几乎所有获得风投的机构都会被问到上市的问题。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最大品牌学大教育总裁金鑫透露,学大教育计划在2010年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
2007年,学大教育成功吸纳鼎晖创投的风险投资近2000万美元,随后学大进入飞速发展期,在2008年一年时间内实现了500%的增速。截至今年9月,学大已在全国30个城市设立分公司。
环球雅思也正在为上市做准备。2006年,环球雅思获得软银赛富2500万美元投资,2008年又获得了追加投资500万美元。两轮大规模的投资中,环球雅思学校在已有65所的基础上,又吸纳了近50所加盟学校,由原来个人的小作坊形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环球雅思创始人张永琪表示,明年上半年也许环球雅思会在美国上市。
同样的,有了新东方的融资发展轨迹在前,学而思拿下这笔风险投资后,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它的下一步:上市。但学而思对此似乎不是很急迫。
学而思教育集团总裁曹允东表示,拿到这笔投资将主要用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环境、招募优秀人才等,暂时不会考虑盲目扩张教育产品线。至于备受关注的上市时间表问题,曹允东表示,短期内暂不会有此计划。
资本市场暗流涌动,也有一些教育企业对此采取了冷静旁观。国内最大的考研培训机构海天教育同样吸引着风投的青睐,但海天都一一回绝了。
海天教育董事长魏义虎表示,对海天来讲,为了上市而盲目融资是不理性的。海天目前全国有200多所分校,规模上的优势体现无疑。但是,为了纯粹的商业利益而并非用真正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融资和发展,一定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良性战略计划。
魏义虎也亲眼见证了一些机构在融资之后,为了得到高额的利润回报,提高学费,教学质量急速下滑,伤害了学生的利益,这些让魏义虎在面对融资问题时选择了回避,“对待融资上市,还是要视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做出不同的抉择。”
制图吴尚楠 本报记者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