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州十中校长:办学要有超然的情怀与境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8日 22:46   新浪教育

  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安博教育集团、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09首届安博教育高端论坛”11月7日-8日在江苏安博(昆山)服务外包产业园隆重举行。本届论坛有来自国内外数十位教育、经济、科技领域的高端人士到会演讲,国内近500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和高校负责人参会。以下实录为分论坛“办学自主权”的思考——对谁来办学校的时代追问的发言实录:

  发言嘉宾:苏州十中柳袁照校长

  各位校长很荣幸跟大家交流,今天的主题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说之前我有一个前提,我们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特别人事权和财权这样一个前提下,或者说我们这两个权在目前前提下已经很难有突破的情况下,我们学校校长在内部将怎么做,我们将怎样的自主办学。办学有怎样的情怀。我朱天主要想交流这样几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办学?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不是我们每一个校长都能清晰的明白的,至少在实际的办学中不能作出满意的解答。今年暑期有幸参加了“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习,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教育的原点,结合办学的实践,总结、反思。“办学要有超然的情怀与境界”,对此,我有自己的感悟

  今天的发言主要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教育要回归优秀的文化传统,第二本真蕴涵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第三教育必须与美教育,第四学校还是美而大爱之场所。第五教育是向善而春风语录的事业。关于学校之美的感悟和文化支教的思考。  

  教育要回归优秀的文化传统。很多时候我们把学校建设看成单纯的物质建设过程,也忽略了一个精神的构建过程。文化传承与文化损益精神,是中华文化自觉精神的核心,我们学校的前身是苏州振华女校。我们苏州十中的特点,名园办名校,名人办名校,名校育名人,名校彰名人。我们自豪的说我们是一所真正的苏州园林,在清朝的时织造署衙门,行宫。也是曾经也是曹雪芹的故居。瑞云峰是十中的标志。今天象征着我们学校的文化精神,我们在2002年的时候,面临着百年校庆这样一个课题,因此用了五年时间来改造学校,我们采取这样一个方针,修旧如旧改造校园,让修旧如旧改造校园也是重塑文化的过程,力争上校园文化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经过探索,有型无型的结合。百年历史会聚成爱国精神,尚德精神,自强精神,兼容精神,敬业精神。这张照片是蔡元培的师母,学校的组建人。

  在时间的记忆中,许多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于是,脚步留下,文化留下,传统留下,历史也就有了浓浓淡淡的颜色。许多像我们这样的百年老校,往往击中了我们传统办学的精华。因此通过那些物化的寨体,通过人化的过程,延续到今天的过程当中,在相互感应交流当中散发光芒。

  本真,应该蕴含于日常学校生活之中。我以为这是最重要的回归,教育只有遵循人的最真实最自然的生命本意,去发展和开掘每一个学生生命最绚烂的也是最初的辉煌。我的理解什么叫本真,本色就是真,本色就是情怀。放眼千帆过尽,收心万水皆平。学校整个校园没有假花假草,我们提倡做真人,要有真的性情我们老师,我们校长要充满诗意的去做,一切回归自然的状态。我们提出我们学校的教育真言,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学生的自然本真。

  怎么样创造学校的每一天,主要是唤醒三种意识,一种求知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这一点我们部长重点讲到,社会责任的幻想,每一天都是平台,这种平台是逾越的。情感融入智慧的,什么叫本色人生,主要是就是诚实,闪亮,率真,富有同情心,有责任感。富有同情心与责任感,充满智慧与理性。生态、个性,飞扬地,顺乎自然地学习,工作与生活。是平时的人生,每天都有进步。真,应该蕴涵在我们学校当中。因此,今天我们把责任、生命同求知放在一个共同的教育平台,我想这种平台应该是沉淀敏感,摆脱喧嚣与浮躁,充满情感又融入理性思维的教育教学平台。我们可以拿原石来比方,原石往往如人的品性。学校文化精神,我们追求“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无尽藏”“自然天成”。

  三、教育必须与美交融。

  教育之美在于传承与损益,在开头我就强调这一点。在时间的沉淀下还原美的本真,我们回归历史,我们追溯到孔子,正如孔子对历史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所彰显的一种主体的自觉精神。仁爱。孔子深切地认识到“道之不行”的社会责任在于人们自身。教育与美相遇,我们学校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一所真正的苏州园林。她精巧、灵动,含真藏古,融合了园林的四大要素。假山、池水,树木花草、古典建筑,将无限的山水融入。我们曾经被媒体称为最中国的学校,也就是具有中国本土化,具有中国古典魅力学校,我们追求园林的范围,我们无论哪个点上,望出去就是完美的图画,这是浅层的显现。校园一草一木,既是历史,更是文化,让每一堵墙都说教育的话,有品位的话。追求和谐的校园。

  十中的校园是可以细细品位的校园。织造署的底蕴,瑞云峰的估计,衬托了百年校园厚重的文化。因此我坚信冷漠的校园不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学生,也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同时我们坚信,校园是教育的一部分,在我们学校西花园新建的季玉厅,有一句话“凡物既有可观”。十中的校园内,每一道小精,每一棵古树、每一块假山,每一座房子,都能讲出一个故事。名人众多,学校何其有幸。

  我们要从校园美向课堂美延伸,我们追求道德的课堂和审美的课堂,尝试建立我们自己校园美学,比如构建园林的审美原则,这种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皱,漏,瘦,透等审美原则。

  四、校园还是美而大爱的场所,这里讲一个小小案例,08年11月份,我们受教育部委派都江堰、崇州、彭州地震摘取,参加“优质学校援助计划”,我们离开的时候听到一个故事,地震那天三小学瞬间与外界失去联系,学校垮了,老师带着学生走了三天三夜走出大山,在路上拿了所有可以吃的东西。老师三天三夜没有吃一口,什么是教育,这就是教育。一个人成长更多的来自精神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成长,更多的取决于学校精神的熏陶,这三个小学,呈现的精神,对每个孩子都是终身难忘的,办学充满理想,面对现实我们很悲哀,我们要直面生源的压力,升学力的压力,每一次努力后的成功,也会赢得“簞食湖浆”的大好局面。

  爱情就是感恩,因为感恩承担着将来延续传统。就是临毕业的时候,一定会留下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比如一块石头等等。

  这个传统要追溯到振华女校的第二任校长王季玉时代,那些就要离开校园的同学,用勤工俭学得来的一点钱,给学校留下一些纪念物,比如“己巳亭”,比如“来今雨斋”,这样要是想起同学们的时候,感觉大家还在学校,比如说我们的学子的踪迹永远留在校园,这是2003届学生留给我们校园的起步石,意思我们学生从这里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爱还是一种平等校园足足体现平等理念我们校园所有地方都对老师开放,对老师开放随时随地意味着这对学生的开放,我们把校史馆拓展到整个校园,让校园笼罩着感恩的情绪和氛围。

  五、教育是向善而春风雨露的事业。

  无言之美,是一种力量,它如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有一天在讲课的时候,突然对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急着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言”。老师的言行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学生成长的人生道路上。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者,更是“行道”者。学生不仅仅是“学道”者,更是“受道”者,记得冯友兰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到:每每走过蔡元培先生旁边,他即使不说一句话,也有如沐春风之感。我们的校园碑刻上有这样的诗句“数目十年,滋兰九畹”正是这种生命状态的体现,在英才辈出的校园中,我们吸纳、传承,损益,在润五无声的校园文化中,我们注重的是:让教育成为终身的教育。

  让校园之景充满象征意义,每一处建筑都有建筑的意义,每一幢学校都有自己的资源。学培养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学校修旧如旧的过程,就是提升校园文化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气势的力量,让学校教师学生笼罩在真善美之中。

  第六、办学校有超然的情怀,超脱世俗。古人常常用风来比喻教育,认为教育像风浪一样没有踪影,但又那样不可抗拒,世间有大美大善,大真大爱,教育更要有大美大善大真大爱,教育更应有心静如水,细细静听其中的真意。

  我们的校友费孝通先生,上世纪80年代对我们提出文化自觉的要求。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说得何其好,我们不仅要执着与“任重道远”的历史文化使命,而且对“圣王之道”加以时代的…。

  什么是最中国,我们媒体曾经称我们学校是最中国的学校,触发我们的思考,什么是最中国,就是要有最中国的核心价值,意味着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精神方面,在最中国学校走出去学生更能够做到文化自觉,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烙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我们有愧于这个评价,我们在教育形态上,有些“形似”而没有达到“神似”的境界。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只有最中国的学校,才是最世界的学校,最重要的是打下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烙印。只有在中国优秀文化的浸润下的学校,才能最终走向世界。我们将不断探索追求。

  国家把整个学校交给你,你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这是陶行知先生对我们的勉励。谢谢各位!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