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关于北京大学招生办推行的“校长推荐制”,引起了坊间的热烈议论,今天笔者在百度搜索“北京大学推荐”两个关键词,找到相关网页约20,100,000篇,可见此事件已经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下,实行这种制度后,某些强势群体的子女极有可能“被素质”,草根阶层由之“被应试”。因此,北京大学推行的“校长推荐制”断不可行,可针对偏科的“怪才”、“奇才”,实行另一套考试方法,坚决保住草根民众高考这根基本的教育公平“保障线”。
北京大学推行“校长推荐制”的逻辑基点是有一批奇才怪才,也就是素质比较好的学生,高考的分数并不高,但是优秀的人才,需要重点培养,到北大去上大学。从这一点上去分析,这批学生实际上是“偏科”的学生,要么数学特别突出,要么语文特别优秀,等等。我们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确实需要向这一批人网开一面,以培养“钱学森所挂念的人才”。但绝不能用“校长推荐”这种方式,完全可以根据大学的专业和这类偏科学生的特点,进行全国统一的考试方式进行录取,既可以采用AB卷形式,也可以单独举行第二次国家统一举办的考试。请大家注意:“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可向北京大学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资格。”这,给予社会“强势”群体很大的“操作”空间,在中国当前的社会形态下,很难保证推荐的客观公正,甚至说几乎没有这个可能。至于校长的“信誉”,也很难说得清,对于一个校长来说,要想在学生们中间培养一个学生的“威信”,太容易了。假设,一个是握着校长官帽的领导者的孩子,一个是寒门子弟,同样优秀,该推荐谁?至于一个考核的方式、程序,甚至是一个说法,校长完全可以做到“冠冕堂皇”,任你谁也找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
近期,笔者在调研期间,听说了一个教育厅的领导们的孩子,几乎都因为“特别优秀”,而被保送上了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是否强势群体“被素质”了,弱势群体“被应试”了?笔者还想到了一件事,在高考咨询会期间,某名牌大学的招生人员到了某地,但却躲在高级宾馆里没有在咨询会现场露面。到底他们是怎样和高考学生接触的?优秀寒门子弟如何和他们见上面?不得而知。甚至高校招生的“点录”政策,都成为学院领导、教师处理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举荐高潮,一次在汉代,叫“举孝廉”,是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一般称孝廉公都是指那些被举过孝廉,至廉至孝的人,但也包括一些弄虚作假、道貌岸然之辈,像汉朝就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以后被科举制度所取代。一次是改革开放前,全社会大规模推荐工农兵上大学,以后被恢复的高考所取代。
固然,目前的高考制度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最后的一道屏障,绝不能从制度层面出现任何一点徇私舞弊行为。
笔者的建议是:全社会关心社会公平的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坚决遏制“校长推荐制”,坚决呼吁取消一切“高考加分”行为,坚决呼吁取消一切“点录”行为,所有大学的招生的唯一录取标准就是统一的高考。在此原则下,改革高考的办法,对偏才、奇才、怪才用不同的试卷等方式进行考核录取。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强势群体“被素质”,草根民众“被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