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观点交锋:不满6周岁能否弹性入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 10:34   解放日报

  到当年9月1日满6周岁上小学,是长期以来的入学年龄“硬杠杠”。但近日教育部表示,学校在优先接收和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后有学额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收即将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虽然教育部目前在政策上并没有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上,学校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操作弹性”。

  虽然教育部网站其后撤下了对相关网帖的回复,但此消息已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也在解放日报科教卫部两名采访基础教育的记者中间引起了一场对话。

  适度放宽入学门槛更人性化

  “迟两天,迟一年”。不少孩子在9月、10月份出生的家长抱怨,满6周岁入学的规定太死板。从智力发育、身体发育等条件来看,9月初出生的孩子,与8月底出生的并没有本质差别,而且不少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很不错,完全达到上小学的水平。仅仅因为生日差几天就要等一年上学,或者幼儿园要复读一年等,对孩子来说是种“浪费”。在适逢入学低谷、小学有多余学额的情况下,适度放宽未尝不可。

  此外,近年来有部分“准妈妈”预产期在9月份,为了能让孩子正常入学,而提前剖腹产“抢生”。适度放宽入学门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种行为。

  国外已有部分国家实行弹性入学:家长在医生指导下,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成熟度,自主选择让孩子在5岁到7岁之间入学。弹性入学,尊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因为孩子的成长存在个体差异,最有效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有些孩子心智成熟早,有些孩子晚熟,适度弹性可以让一些早慧的小孩得到更充分开发。

  说到底,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入学年龄“一刀切”的标准固然权威、便于操作,但它是建立在维护多数需求而忽略多元需求的前提上。随着社会发展,家长和孩子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政策也必将越来越正视和重视这些需求。弹性入学作为一种人性化的创新尝试,不妨在有条件的学校试点后再全面推广。记者 李爱铭

  “松绑”后“抢跑”会加重孩子负担

  “年满6周岁才可入学”这一规定在我国已实行多年,作为一项稳定的制度,有其合理性和连贯性。为其“松绑”之后,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首先,这根“松绑线”究竟划在何处?有何依据?如果从8月31日放宽至10月31日、11月30日,仍会有一些12月以后出生的孩子家长不满意,“差几天就要推迟入学一年”的矛盾还是没有根本解决。而且到底放宽几个月,弹性入学又如何把握,没有科学依据,更没有标准可参考,操作中不好把握。 

  其次,放宽几个月,意味着一些孩子不满6周岁就可入学,这会不会向家长发出提早入学的信号?家长会不会不断往前“抢跑”,以便超越同龄人,反而加重孩子负担呢?现在,不少家长教育观念是“不要输在起跑线”,在教育上又有着从众心理,“人家孩子5岁多入学,我家的7岁才去,哪能白白耽误2年!”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实行弹性入学就有可能让孩子从6岁、7岁入学变成5岁甚至4岁入学。而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家长们可能在幼儿园时就给孩子“加码”,有违“弹性”初衷。 

  在没有找到好办法之前,不妨加强宣传教育,让家长明白孩子晚上学并不是坏事。英国前教师协会主席德博拉·罗森女士指出:如果孩子5岁时就上学,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对他们的成长可能造成很大伤害。而在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很多家长都愿意晚一点送孩子上学,以便“让他们在入学前发育得更充分些”。入学年龄“宁迟不赶早”,明白了这些道理,一些家长或许就不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早上学了。记者 彭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