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松绑入学年龄因何无疾而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 10:43   东方今报

  □李妍

  昨天,教育部官方网站一则留言答复引起了社会关注。有媒体据这则留言推测教育部将对入学年龄限制“松绑”,但记者昨天下午再次登录教育部网站发现,教育部已经撤下了这则答复,改为“凡每年9月1日开学之前年满六周岁的儿童,监护人有义务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详细报道见A16版)

  尽管在是否接收非适龄儿童入学上,教育部的态度有些暧昧不清。但其激发的舆论热情却空前高涨,从高达八成的网友都支持“接收未满6周岁儿童入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关注到了一刀切的年龄硬杠问题:只有满6岁的孩子才能入学,只差几个月甚至几天的孩子却要为此 “复读”一年,教育制度是否太死板了?有人借鉴外国经验,提出弹性年龄段的入学时间——差半年满6岁的孩子均可入学。但这实际上又陷入新的困境,差几个月或几天满5岁半的孩子,是否因此感觉到不公?

  其实,教育部门之所以在入学年龄上切下如此刚性的切口,以及在是否接收非适龄儿童入学上呈现出前后摇摆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当下教育资源的问题。在教育资源非常有限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必须先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然后才能谈非适龄而具备入学条件的孩子的入学问题,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同理,教育部门也不敢贸然开出一条松绑年龄的口子,类似高考加分、校长推荐制等多元化教育制度创新所引发的质疑权力寻租的舆论热潮,也一再告诫教育部门,原地不动往往比开口求变更为简单可靠。

  当然,简单不一定代表有效,以年龄作为是否入学的标准,对教育本身是否合适,似乎也值得商榷。诚如教育专家所说,并非孩子超过6岁就一定适合上学,而不满6岁的孩子就一定不适合读书。这其实是一个需要科学考量的准入问题,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需要系统化考量的入学资格,往往只是进行了简单化处理,年龄这条硬杠或许就是教育部门评判入学资格的简单化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松绑年龄其实并不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关键在于,在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前,如何设计一套科学的评判体系,界定入学的标准;如何在确保多元化的教育创新机制下,搭建一个多维的监督框架,保证教育的公平,防止寻租之手肆意掠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倘若不能在教育体制内,通过多元思维制定一些全方位的框架评判体系,而是单纯地依靠简单的单向思维制定的硬杠教育制度,恐怕只能让“是否松绑孩子入学年龄”永远成为无解的命题。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