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可思总裁王伯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7日 00:02   新浪教育

  自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教育盛典后,2010年1月26日下午,新浪教育频道再度重装上阵,联合全国30省的40余家媒体发起了“教育改变人生 网络引领未来”新浪2009中国教育年度盛典。并于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为所有关注教育的人们揭晓了众多重量级的教育界年度奖项。

视频:王伯庆谈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频道

  本次新浪中国教育盛典颁奖礼可谓是群星璀璨、众腕云集。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原国家副总督学、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等教育界内重量级领导嘉宾纷纷出席了此次盛典活动。美国、英国、法国三国使馆官员莅临现场并为获奖机构颁奖。同时,典礼还邀请央视名嘴撒贝宁担当嘉宾主持。以下为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做客新浪2009教育盛典访谈实录:

王伯庆
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做客新浪2009教育盛典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接下来为您邀请到的嘉宾是麦可思信息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伯庆先生,也是我们的老朋友,欢迎王总裁。

  王伯庆:谢谢。

  主持人:我们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教育改变人生,网络引领未来,很多嘉宾积极讨论这个话题,您觉得21世纪大背景下,作为教育者来说,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王伯庆:我们国家比较缺乏自然资源,而人口资源丰富。中国在21世纪胜出的唯一机会就是拥有最佳训练的中国人民,教育在复兴中扮演着最关键的角色。从这点来看,不管从事哪个层面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从整个民族复兴的角度来看教育所承担的责任;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工作让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基础教育和更好的职业教育,即高等教育。从目前来看,我们做得不是最好,比如大学生不仅存在就业数量问题,还存在就业质量问题,2008届大学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不到70%,说明我们专业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获得专业相关的工作。这特别对理工科专业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对教育者(高校)和受教育者(大学生)都是如此。我们发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知识结构与快速发展的中国产业结构对能力和知识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这一点也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来改进。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在本世纪,中国能不能够取胜,能不能取得快速成长,能不能取得产业技术升级,完全取决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主持人:刚才跟我们分享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数据,大概有70%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跟专业并不对口,您这个数据是不是也援引自我们非常熟悉的就业蓝皮书,即麦可思集团每年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王伯庆:对,我们大概做了三年,从去年开始(2009年6月10日)推出。今年大约在5月至6月期间推出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即是就业蓝皮书,对中国大学生高等教育就业结果进行全面评价。这里讲的就业结果,不单是就业率,也讲了就业质量,包括你去了什么行业、职业、企业类型,包括职业的稳定性、职位的升迁和薪资的提升,等等。从就业的结果反过来检查我们教育中间还需要什么改进的地方。

  主持人: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王伯庆:从我自己的观察,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它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空间上,网格可以让大学的课程不再受教室空间的限制,像MIT就把最好的课程放在网络上,免费分享公共资源;希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能把优秀的课程放到网上。第二是网络突破时间。很多大学生可以修读在校期间修不了的课程,职业人士可以在下班以后修习过去受教育时没有修好的课程,而不需要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双规”到某一个地方接受教育。通过网络,你可以半夜起来学习,可以在家里学习,这样的话,可以全民受教育——全民的基础教育、全民的成人教育和在校大学生的弥补性教育。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中国一定要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再总结一下,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双规”特点,即规定时间、规定地点。

  主持人:网络让教育的方式变得随时随地,只要你想,都可以享受这样的资源。王总是盛典的颁奖嘉宾,你颁发的奖项是什么呢?

  王伯庆:我颁发的奖项是就业能力奖,我们大学生培养出来都要从事职业,不管他们是做教授还是做媒体人员、或者工程师,都是一个职业。因此在职业教育里,更要强调就业能力,我们这部分讲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核心知识、专业能力,还包括职场价值观,我们综合叫就业能力。麦可思公司每年都会对中国各个大学的就业能力进行了就业能力指数计算,包括就业质量在内。我们一直相信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一定要强调就业能力的培养,因为就业能力一旦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就会出现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即结构性失业,这在中国是存在的。

  主持人:刚才讲到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地域,是按照哪些方面的指标来说的?

  王伯庆: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其从事的职业和专业是没有关系的,是一个工作人员基本需具备的能力。世界银行花了20年,从1980年一直到2006年才研究出来。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有35项,在此基础上,从事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能力,如会计就可能和媒体人员要求的职业能力不一样。最基础的就是基本能力,但在其下最基础的还有职场价值观的问题。

  主持人:今年刚刚结束的研究生考试有一个最新的数据,在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有超过130万人次,这是2001年以来又达到历史新高,有很大程度上同学参加研究生考试因为就业形势不乐观,找不到好工作,我回头再读书,这个现象怎样看?

  王伯庆:这是国际常见的现象,我在美国住了16年,每年就业不好的时候,就去读研究生。美国的研究生院现在成了一个调节失业的蓄水池。中国这个功能已经开始实现了,这是好事。当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时候,要么留在家里找不合适的工作,要么去读研究生,加一点油。这个时候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比较低,反正外面没有什么就业机会。当就业形势好的时候,并不鼓励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类大学生和财经类大学生,一毕业去读研究生,而是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读研究生。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读研究生总比找一个不恰当的工作好一些。

  主持人:刚才不建议文科类和财经类同学读研究生,原因是什么?

  王伯庆:不建议他们一毕业就读研究生,如果我是理论物理专业的,一毕业去读研究生比较好,因为做研究这是必要的门槛。文科毕业生是宽口径的就业,工作几年以后,对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有了认识的定位,再去选择自己攻读的方向,就找得比较准一点。在国外通常大家读研究生都选在工作两三年以后。而有些专业,如MBA商科研究生,通常要求在工作五年以后才能去读。

  主持人:刚才说鼓励同学们再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选择继续深造,来读研究生和博士生,在高考教育当中对同学们培养工作能力真的有切实的帮助吗?

  王伯庆:这个不敢特别肯定地讲。现在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对社会上所需要的技能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而且很多研究生,至少是文科类研究生就是修了一年的课,剩下两年都在找工作,最后随便对付了一个论文。这种现象并不能够保证他学到社会上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可喜的是,至少三年在这里度过了以后,他拿到了一个文凭。因为文凭是起作用。文凭不证明他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但是证明了他和扩招以后的699万大学生是有点区别的,可以拉开档次——我是属于研究生档次的——只起这个作用。现代教育,按照美国教育家的理论,现代教育不仅扮演着培养能力和知识的功能,同时扮演雇主选择人才的功能。一个人选择读研究生,和本科生拉开档次,拿着这个学历,可以在就业竞争当中占有优势地位;但并不代表他真正学到什么能力和知识,雇主不会这样看。

  主持人:今天特别感谢王总精彩分享,期待麦可思集团在今年五月份继续推出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我们拭目以待。谢谢您!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