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验交流:父母的言行榜样的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10:44   瑞思学科英语

  父母的言行,榜样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他们就在用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体会着、头脑思索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父母是孩子的“偶像”,他们渴望长大后想爸爸一样高大、妈妈一样可亲。那么,是不是每个父母都合格,我们是否也有些“功课”要去做呢?

  案例一:自信心是孩子最不可缺的“才艺”

  David今年5岁了,通过1对1家教,他学了绘画、音乐、舞蹈等才艺,但David妈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孩子“乖”的过头了。不爱说、不爱玩,最严重的就是一到公众场合,就往妈妈身后躲,虽然学习了各种才艺,但一到众人面前,就没自信。

  专家分析:

  当今社会,家家都是“独苗苗”,孩子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们希望孩子从小多才多艺,从小看到大甚至凡事都要包办起来才放心,对孩子过度保护。久而久之,孩子们除了学习,自我探索和尝试的机会就少了,自信心也渐渐没有了。

  家长过度保护的另一种表现就是“恐吓手段”。比如,不让孩子出家门“闯祸”,偏说什么“外面有大灰狼”、“有坏人要把你带走”的谎言。这样孩子确实是变得听话了,但是呢,他们的自信心也都被“大灰狼”吓没了。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行、才艺太少,就会加以责怪,彻底磨灭了孩子的自信心。

  正确做法:

  多点鼓励:孩子做事之前,家长可以多鼓励:“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孩子成功以后,说:“你果然做到了,真了不起。”

  换个说法:孩子在进行一些破坏性活动时,进行积极引导。如:孩子将书撕碎了,叠动物玩偶,不再说:“看你又在这瞎闹。”而是说:“这个小玩偶真的叠的很好,不过我们用的素材不对,将书撕碎了,以后我们就不能学习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发展。

  改变思路: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追求成功上,而不是先考虑失败了怎么办。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他扬己之长,勇敢地去尝试,逐渐习惯于考虑各种达到成功的途径与可能性。

  倾听梦想:即使你认为孩子的设想不可能,但也要耐心倾听,尽可能帮助他去实现。看到进步不和别人比,多和孩子过去比,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案例二:严于律“嘴”,您的话塑造了孩子

  7岁的Jony,成绩很好,活泼可爱,很多家长都让自己的宝宝多跟她学学。可Jony妈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很无奈:越是正式的场合,越需要Jony保持“淑女”安静一点的时候,她就越吵闹,而且越说声音越大,闹的爸妈很尴尬。

  专家分析:

  做个小试验,闭上眼睛,响亮地对自己说:“我现在不去想有一只老鼠。”这时,在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景象?肯定是一只老鼠!同样,对孩子经常性地用“不要这样做”来规定他的行为举止,也是会“适得其反”的。很多时候,大人的“不当语言”是促使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诱因。如果一个叛逆期的孩子在家,整天听到大人对他说:“不要这么乱吵!”孩子有可能真的会变得整天乱吵乱闹。

  正确做法:

  多说“要”,少说“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举动。我们不要总在孩子犯错后,去责怪和纠正,告诉孩子不要怎么样?而是要经常鼓励孩子,比如,对孩子说:“请你整理好自己的房间。”“要好好和小朋友一起玩。”当然,不要期待一句话就会出现奇迹,但长期的鼓励和正向引导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在慢慢发生变化。

  多些“赞扬”,少点“批评”

  当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扬后,孩子的行为往往更积极,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获得做事情的快乐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当孩子受到批评和指责后,就容易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但赞扬也是一门艺术,不能盲目,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提升表扬的标准:

  小事也表扬:父母看似简单的事,对孩子尤其幼儿来说已经是天大的难事,就像他/她手舞足蹈地帮着父母收拾屋子一样,虽然可能添乱,但只要做了,就不要吝惜你的表扬。

  表扬要及时:孩子做了好事,例如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要马上表扬,滞后的话,孩子会弄不清为什么受到表扬,对这个表扬没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

  表扬要具体: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今后努力方向。例如孩子主动跟长辈打招呼,你就要具体地跟孩子讲敬老爱幼的好处,让孩子明白将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重结果也要重过程: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好心办“坏事”,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Tips:

  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写写“语言日记”,把你经常对孩子说的话,或心里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记录下来。这些会让你看清沟通的过程,尝试与孩子作更好地交流。相信不出几天,你会发现一些问题,同时也能发现一些沟通的成果。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