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14:00,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胡祖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做客新华网,与网友谈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昨日发布,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了更好地解读这一份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特邀请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胡祖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做客新华网,就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胡祖才在谈到教育优先发展时表示,教育优先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个人来共同努力。
胡祖才说,这次规划纲把优先发展作为20字方针,既体现了党和国家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重大方针,同时也是保证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
胡祖才强调,一是首先要在认识上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也就是说要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在国家层面上,在制定各项政策过程中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二是落实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要建立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公共资源配置等各方面的政策条件,特别是要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到规划纲要当中去,把它作为规划的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三是要调动和动员全社会支持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在全社会都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我们这么一个大国,教育的优先发展政府要承担主导的作用,但是也要多渠道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办教育,这样我们的优先发展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教育优先发展是需要政府、社会、个人来共同努力,这样优先发展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我们国家的特殊教育现在主要有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特殊教育的设施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特殊教育的设施体系。二是特殊教育的教师比较缺乏。所以就使得我们残疾人受特殊教育的程度总体来说是偏低的。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们国家大概有八千万的残疾人,其中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有240万人,但是现在我们在特殊学校上学的,或者说是随普通班上学的特教儿童只有不到70万人,所以整体受教育的程度是偏低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特殊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特殊教育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针对这个问题,规划纲要里专门把特殊教育作为一章单列出来,也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规划纲要中的重中之重。现在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很多农村的学校还没有达到国家制定的办学标准,特别是一些生活设施、图书仪器设备、体育场地等设施都比较缺乏。在一些边远地区甚至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没有达标。第二个问题是师资。第三个是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次纲要里提出要实施标准化的建设,这一点其实在农村是更有意义的。我们要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逐步使得学校的设施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的师资建设,这方面在纲要里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还要进一步健全助学体系,我们农村还有一些贫困的家庭上学的负担还是比较重的,要保证不因家庭贫困造成孩子的辍学。我们在加强农村投入的过程中,要特别向民族地区、向老区、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把最薄弱的环节逐渐加强,这样才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统筹。这个目标我们已经提出来了,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
教育提供了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人的全面发展能够提升人的发展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既表现在技能上又表现在知识创造上。因此,我们现在只有把人口的数量大国变成人力资源的大国,再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第二点就是从我们实现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因素。比如说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但是不是强国,这里面最根本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劳动者的技能素质能否达到更高的要求,只有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做出一个高质量的产品。所以,要实现制造业强国就必须要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这就要靠教育来承担。另外,我们经常讲要从制造变成创造,创造就是要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知识创新。所以从国家的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来讲,把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要使教育的现代化快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这是有先导性作用的。
规划纲要提出依法保证教师工资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这也是法律上的规定,是教师法里的基本提法。这些年来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随着对保障教师的各项政策的逐渐完善,尤其是过去这两年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是在提高的。至于达到公务员的水平,随着近年来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在加大,我个人感觉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做到这一点。
规划纲要提出了实现跨部门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这是考虑到继续教育是我们国家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是从学前一直到高等教育这个体系里面的。这个体系是从学前到高等教育再加上继续教育,它们构成了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客观上,继续教育就是解决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间用不同的方式都可以学习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都需要学习的问题。比如该上大学的时候没上,但是工作了十年觉得需要又随时可以来上学。
规划纲要提出要探索综合高中的发展模式,因为所有的学校都是一种办法应对高考,也就是所谓的千校一面。我们把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望都用这样一种模式给打磨掉了,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件事在高中阶段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提出来在高中阶段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有些教学理念上的差异。当然,以后考学评价制度也需要有一些相应的调整来作为支持。我们还提出鼓励特色高中,每个高中有自己的特点。在“综合高中”的这个用词上,我们是带有探索性的。实际上在高中阶段我们既有普通高中也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都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但是我们现在这两者是不融通的,你进了一个以后想再跨过去这个不现实。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还是两个轨道,但有些国家是放在一起的,职业课程和非职业课程放在一个学校里面统一设置。探索“综合高中”的办法之一,决这个事,就是希望在这个阶段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给广大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之一是我国要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将成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人力资源基础。在国际竞争中,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非常凸出的,特别是大国,其中人力资源是在各种战略性资源中占基础性地位。我们自己做过研究,中国人力资源或者说总人力资本在世界上是最具优势的,一方面我们总人口占世界的1/5,另外随着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总人力资本占全世界总量的1/4,明显高于总人口的比例。
总书记曾经指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国家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第一,在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层次上,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大战略。第二,在国家的中长期规划中,要更加明确教育的发展目标。譬如在“十一五”规划中,包括现在即将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这些最重要的指标中要有教育指标。比如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这就是比较核心的指标,而且是可定量评估的。第三,在国家财政支出中要强化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对教育的投资。比如提出4%的指标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例子。第四,在公共资源方面,因为我们有很多公共资源(除了财政以外),包括土地等其他方面的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第五,体制改革要能够建立使得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第六,有效的激励相融的制度安排,激励社会、企业、团体、家庭以及个人能够投资于教育,投资于人力资本。因为它是有长期回报的。
要实现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教育方面也要满足很多新要求。首先,要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学习型社会,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之邦。其次,要让全体人民的人力资本有明显的提升。再次,就是我们要实现社会公平,而社会最大的公平主要是教育公平。因此这次纲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最核心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来了。这就涉及到比如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不同人群之间的教育差距。我们的研究表明实际上这些差距是在缩小的,通过纲要的实施还会进一步缩小,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本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