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方案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看过这则新闻,我忽然想起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早在2005年,钱老就曾向温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其实,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的,又何止是大学?看看中小学、幼儿园,又何尝不是呢?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素质教育只是一个漂亮的口号,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钱学森之问”准确地点出了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和要害——僵化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片面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行政化的大学管理模式扼杀了学术自由。教育改革能否有直面“钱学森之问”的勇气,并在改革中开出一剂“良方”,不仅直接关系到教改的成败,更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的教育,在关注公平、平等的同时,也必须高度关注教育的质量,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拔尖人才,从而才有可能推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发展。
陈英凤(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