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纲要》缘何未提教育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2日 11:55   东方网-文汇报

  “不提教育产业化,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完全由政府包办?”刚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未有一处提到“教育产业化”,突出强调的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部分专家学者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提“教育产业化”,并不意味着教育就完全由政府来包办。“相反,推动社会力量办学,在高中、职业教育甚至大学中进行体制改革,将是未来尝试的方向”。

  产业化曾被当作“替罪羊”

  “关于‘教育产业化’一说,专家们在纲要的起草过程中,曾集体讨论过这个问题。”据参与纲要调研与起草工作的核心专家组成员透露,之所以未在纲要中提出相关内容,主要是因为教育产业化的提法,从理论上来说值得商榷。“而且,法律明确规定了教育的公益性,因此‘教育产业化’的提法,甚至可以说是违法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有经济学界人士指出:可以将教育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一个支点,把教育作为促进国民消费的途径。虽然此前、此后,我国的国家文件中从未出现过“教育产业化”一说,但随着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建、扩招,不少学生和家长反映,有些学校在招生工作中向学生违规收取“跨省费”、“建校费”、“赞助费”等名目众多的费用,人们对教育产业化的诟病与日俱增,教育产业化遂成了教育乱收费的代名词。

  有专家指出,教育产业化作为乱收费的幌子,显然成了“替罪羊”。2004年1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明确澄清:中国政府从未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教育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并表示争取在短时间内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

  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不提教育产业化,并不意味着教育完全由政府包办。”纲要公布之后,有学者表示在计划体制下,长期以来只强调教育公共性、公益性,进而认为教育只能由政府投资举办,从而形成国家垄断、包办教育的困窘局面;而随着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人们认识到,教育既具公共性、也具私人性,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部分由政府购买,私人性部分作为个人自我投资,由受益者个人购买。

  记者看到,在此次出台的纲要中,提出了“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新华称,这说明在未来的改革中,应该充分地利用市场资源,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据了解,在纲要公布前的几次座谈会上,也明确了应该鼓励企业投资教育,并且确认投资教育应该有合理的回报。此次纲要中特地有一章提出了“大力支持民办教育”,试图利用市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关键是满足真实需求

  “教育产业化为何会在前些年成为一种风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位专家表示,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而国家的投入又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这是症结所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已提出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上世纪末达到4%,这是发展中国家8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在其后的十几年里,4%的目标从来没有达到过,甚至一度跌到了1996年的2.44%,到2003年才占到3.41%,仍低于欠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比例。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公布的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2012年达到4%。”这位专家对记者说,教育产业化的程度与供求关系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应最大限度地动员财政和全社会资源,满足国民对非义务教育更高更庞大的需求。

  文新华教授则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全依赖财政解决群众的教育需求是不可能的,因此开发非财政资源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归根结底,是要满足教育的真实需求。”

  本报记者  姜澎  王乐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纲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