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谈松华: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制度创新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2日 18:5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 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了更好地解读这一份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特邀请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2日做客新华网,就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以下是精彩摘要:

  主持人:这次纲要中提到要建立教育咨询委员会,谈会长能不能给我们谈谈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谈松华:纲要里谈到的关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就谈到要建立教育咨询委员会,我想这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主要的措施。实际上,很多国家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是有各种各样的专家参与的,是有各种社会人士参与的。因为教育关系到方方面面,而且教育的决策体现的时效也更长。所以一种决策不能仅仅根据某一时的情况或者某一个局部的判断来做决策,它需要集中各方面的智慧,需要有各种专业人士来参与。所以,我想教育咨询委员会既是教育界和社会其他方面的人士,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以及专业人员一起来参与的教育决策,这样才能使得教育决策更加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更加切合广大群众需求,从而保证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谈松华说,刚才孙司长谈的对民办教育纲要文本中间的很多新的提法和新的政策,我觉得都谈得很准确。我想补充一点的是,刚才孙司长也谈到了,纲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不仅作为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且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觉得这一点是对民办教育发展的作用给了一个很高的评价。

  谈松华坦言,确实是这样,民办教育对于中国将来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该是起一种促进作用的,因为民办学校一般来讲比公办学校更具有自主性和活力,所以它的活动空间和余地也就更大,它可以突破一些原来的体制性障碍。所以我觉得民办教育理应在中国教育改革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个纲要是在中国民办教育已经发展了20多年的这么一个新的阶段,现在进一步要怎么发展呢?刚才孙司长也讲到一点,就是政府怎么进一步从政策和制度上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另外从制度设计上如何使民办教育能够按照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办教育制度健康发展。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政府的支持,过去有这么一个长期形成的观念,说公共财政是不能给非公办学校的,公共财政只能给公办学校。这次文本中就明确提出来:政府可以购买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如果承担了义务教育的教学的话政府是可以给予这方面的支持的。这点就说明,由于在新的情况下,政府可以不完全通过公办学校来提供这样一种公共服务,是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提供公共服务的。我想这是这次在文本中给予民办教育的一个新的支持政策。

  同时,民办教育发展到现在,因为中国民办教育和西方发展背景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需要的不是一般的、笼统地提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而是要有一个比较合适于中国实际的民办教育制度。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政府更好地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所以我想这个问题是两个方面,制度的设计是需要进一步经过系统来完善的。

  主持人:我们第一个问题是现有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有何弊端?

  谈松华:关于人才培养体制问题是这次教育改革制度创新的亮点,在以往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侧重的是办学体制,而这次把人才培养体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我想这是新的改革阶段的客观需要。

  正如刚才主持人谈到的,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是针对我国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包括评价制度中的弊端提出的。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在人才培养体制,包括人才培养评价体制中,我们的优点和弱点是并存的。所以说我们的人才培养比较强调基本标准。因此,我们能够在教育上大面积地实现质量保证。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就是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很容易疏忽对他们的培养。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培养的更多的是学历上的角度,在评价上也是,更多的是从知识的掌握,因此,学习水平的考试成为质量评价的最主要的方式,甚至于接近唯一的方式,包括我们的高考选拔中同样也是这样。这种选拔对学生来讲,他的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单单侧重这一点以后,他就会对教程过分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就会造成缺陷。

  此外,我想我们的人才培养体制中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是比较系统的,也是有基本的一套制度的。但是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学校和社会的联系这一点还是比较欠缺的。

  因此,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的能力有时候就会有所缺失。所以我们往往看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考试的时候能力很强,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在很多方面就会有所欠缺。所以,这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体制或者说是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上的长处和我们的不足之处。这次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我们也是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对人才培养体制问题做出了一个规划。包括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评价制度的改革。我认为这构成了整个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完整框架。

  突出要讲到的一点,就是整个人才培养体制实际上要实现的就是两个目标:一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培养,达到成才的目标,这样体制上就要灵活,有不同的选择;二是让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优异的或者说是拔尖创新的人才有更好的通道,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我想这两条我认为是人才培养中着力要在体制上创造的条件。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