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吴晶、查云帆、俞菁)10年后有多少人能读大学?大学的质量如何提升?怎么摘掉大学的“官帽”?……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围绕高等教育热点问题出台一系列“组合式”的改革方案,力争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变“强国”。
数量:10年后2亿人大学毕业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将比2009年翻一番。
这意味着:10年后我国将有2亿人大学毕业。如果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20%以上,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开发将达到全球范围内前三分之一的水平。
虽然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扩招受到质疑,纲要继续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坚持认为,“如果不扩招,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会受到不小影响。”
他指出,我国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规模从原来不到700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位。高校的扩招满足了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紧迫需求,也让更多迫切读书的学龄青年实现了受教育的愿望。
张力强调,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处于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但与欧美国家高等教育超过50%的毛入学率相比,我国与世界水平仍有差距。
针对扩招是否会加剧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担忧,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认为,随着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需求会越来越高。随着政策落实、制度完善以及就业观念的转变,更广大的区域和基层、企业将能够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将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质量:“苦练内功”回答“钱学森之问”
张力指出,到2020年,规模扩展已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等。
为此,征求意见稿提出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张力说。
与高等教育相关联,近年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具体措施包括:“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从七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学生遴选方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二是安排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三是突出个性化培养,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四是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愿望。五是实行导师制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制度。六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等设施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七是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考察等方式,鼓励学生尽快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中。
管理:摘“官帽”是“大势所趋”
针对舆论抨击的高校“行政化”“官僚化”趋向,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有人对这项“深水区”改革能否推进表示忧虑,张力用三句话肯定了这项改革。他说,第一,这项改革必须做,是大势所趋,这是国家的既定方针,不容动摇。第二,“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立”就是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破”就是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第三,“先易后难,试点先行”。从容易的地方做起,从有条件的地方创造条件,逐步向难点推进。
“去行政化”的改革目标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纲要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战略专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
他指出,减少行政干预是为了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但同时大学也要强化内部治理结构,依法治校。为此纲要提出“探索教授治学”“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加强章程建设”等措施。
考虑到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校办学需要社会参与和监督。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