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特色高中·质量监督——专家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篇”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查云帆、吴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在10年内实现吗?高中教育同质化的问题怎么解决?义务教育均衡的质量达标由谁监督?……28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对这些民众关注的基础教育热点问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回应,也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年内基本实现“没问题”
针对“择校热”的现状,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目标。这也是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之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说,到2020年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从范围上看,是指全国大部分的县域内学校实现符合当地,特别是省标准的阶段性均衡发展的目标,从程度上看,是指在县域内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均衡。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条件的地、市域内也要实现均衡,从整个区域来看,东西中部也要相应缩小差距。
我国义务教育基础还很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区域间、城乡间、区域内学校之间还存在差别,有些差别还比较突出。
高洪强调:“区域内,特别是县域内首先实现均衡发展为目标是由我们义务教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但所有目标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因为均衡是相对的,会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会提出更高的均衡发展的目标。所以,按照这样的目标规划,在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绿色升学率”:高中教育告别“千校一面”
针对高中“同质化”倾向,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当前,高考带来的应试压力迫使一些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忽略学校的特色办学模式,导致高中特色不明显,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教育的出发点应是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发展、有个性地发展。但是我国现在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业压力导致升学压力也很大,办人民满意的高中不考虑升学率不行,但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
“现在GDP要讲‘绿色GDP’,高中也该提倡‘绿色升学率’。”郑富芝说。
他表示,今后的改革就是鼓励办各种各样有特色的高中;鼓励高中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环节方面有自己的特色;鼓励学校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去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发展。
四项制度:义务教育质量的“监督员”
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征求意见稿在不同部分对义务教育的质量“达标”作出了制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规划纲要第三战略课题组组长董奇说,这个制度概括起来应该是四个制度。第一是建立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制度。用客观科学的数据说明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程度,比如在一个区域内重点校或非重点校的存在,或者校际差距的变化,从而找准存在的问题。第二是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绩效政绩的考核制度,也是充分利用这种均衡发展的数据,对各级政府、党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不均衡还是更均衡了,要把这个和对他的政绩的评估、考核结合起来。第三是建立一个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做得怎么样的公示制度,让全国老百姓、让媒体来监督。第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进行评估,追究工作不力者的责任。
“这些制度配套执行,应该是在未来十年内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重要的保障和措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