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资源分配不均是择校根源
2010年3月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小丫跑两会 十年民生路—何时能够“不择校”?》,以下是节目实录:
又到了两会召开的日子,从农村税费改革,到社保体系建设,从解决看病贵、上学难到改善生态环境,从保护农民工权益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城市空巢老人,十年跑两会这一路风景,让我亲眼目睹了代表委员们如何用一份份提案议案,推动着社会发展、民生进步,不断提升着我们的幸福指数。今年的小丫仍然会继续带着这些民生主题,奔走在两会上,许多家长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孩子的教育,他们四处托人情找关系,即使拿出再高额的择校费,也要打破脑袋把孩子送进名校好校。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普通中小学呢?先到北京市的一所小学去看看。
王小丫:”今天我来到了北京的市中心赵登禹路,在这条路上有一小学,这所小学其实非常的尴尬,因为它在等待拆迁,这个等待已经等待五年了,我们去看一下。”
王小丫: “校长您好,您好,打扰您。孩子们都在上课。”
校长: “ 对。”
韩力校长告诉我,四根柏小学是个公立小学,建校已经70多年了,尽管学校这几年一直都在等待搬迁,但她感觉这几年来学校变化还是非常大。
王小丫: “这些年来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校长: “最高兴的事,一个是看着学校在变化,从老师教学上的硬件,教委下了很大力气,投了很多资,每个教室都有正投、白板、展台,凡是老师讲课要用的,都配备齐了,投入了很多资金。”
韩校长带我来到了孩子们学电脑的机房。
王小丫:“有几台电脑?”
微机老师:“35台。”
王小丫:“35台。”
校长:“我们这个硬件很好,给我们更换了好几次了教委,一次、一次的更换。”
王小丫:“就是教委给送过来的,我们看这都是什么电脑?这个计算机好用吗?孩子。”
学生:“好用。”
机房老师:“刚开始是两个孩子一台机器,那个时候比较困难,现在他们也算是比较相对比较好的。”
王小丫:“能够一个孩子一台机器了。”
校长:“而且我们这个更新换代好几次了,配置还是都是比较好的。”王小丫:“好,校长,我们再到别的教室去看看。”
王小丫:“现在是在上音乐课,如果说上舞蹈课的时候也是在这里吗?”
音乐老师:“对,是在这里面。”
王小丫:“这些椅子放在哪?”
音乐老师:“这个椅子就可以摆在两边,然后摆起,摞起来,这里就可以是个形体教室。”
王小丫:“我们看到这个房间呢,应该说不会超过50平米,在这里呢,孩子们要接受声乐教育,同时呢还是他们的练功房,比如说有把杆,还有镜子。当然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会有艺术天赋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但是我就在想,如果说这个房子再好一点,这个练功房再大一点,可能有更多的孩子,对于艺术会更加地感兴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韩校长告诉我,这些年,政府对于学校教学设施的投入并不少,但是因为学校面积实在太小,校舍也比较狭窄,很多兴趣课程根本无法开展,学生们连一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
王小丫:“现在校长带我来到了学校的操场上,这个操场呢,可能从我们的镜头上看进去呢非常的大,其实非常的小,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找来了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然后请她从长方形的最长的这一边,跑到那一头,我们看看要多长时间,来,预备,跑。”
王小丫:“太棒了,孩子跑得快,另外一方面呢,这个操场也实在是小,她的单程呢是用了六秒的时间,孩子们是六百个孩子都共同使用这样一个操场。”
校长:“对,是,我们上操的时候,全校六百多个学生都下来。”
王小丫:“校长经常说看见这个操场,她就感觉到心里头有烦恼。”
校长:“很拥挤。”
王小丫:“很拥挤。”
校长:“就是操场太拥挤,孩子施展不开,因为我们体育器械什么的都没有操场上,因为不能再让体育器械占地方了。”
在一楼楼梯间,我看到了这些被打包堆放在一起的体育器械。
校长:“但是有了这个东西吧,我们也是挺为难的,就没有地方放,应该把它展示出来,有一个专用教室,老师随时可以到那带孩子测试,但是我们没有一个条件,就只能测试的时候把它打开,用完的时候再把它拆了装回去,来年的用的时候,我们再把它装上,再拿出来。”
王小丫:“所以有了设备又添了新的烦恼?”
校长:“是。”
韩校长说,除了校舍紧张,她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生源不足。虽然学校地处北京城区中心,而且是一所老公立学校,但是,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只有一半是北京本地的,剩余一半学生是打工子弟。韩校长带我来到了四年级二班。
王小丫:“现在小丫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是从外地然后跟着爸爸妈妈到北京来上学的孩子举手?哇,那么多孩子都举手了。能告诉我,你是从哪来的吗?”
学生:“我是从河南来的。”
学生:“我是从福建来的。”
王小丫:“福建来的。”
学生:“嗯。”
王小丫:“那你呢?”
学生:“我是从陕西来的。”
王小丫:“还有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班上有25个同学是吧,报了什么奥数班,兴趣爱好班的小朋友举手。都报了?我先问一下,你报的什么班?”
学生:“我报的英语、计算机和奥数。”
王小丫:“你呢?”
学生:“我没报。”
王小丫:“你没报,为什么你没报?”
学生:“我爸爸给我请英语家教。”
王小丫:“开小灶。”
李老师:“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好一些中学去,所以也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吧,一个从孩子综合素质考虑,一个从小升初考虑,所以呢,孩子们报班的情况也比较普遍的。因为这也是无奈的选择,没有办法。”
韩校长告诉我,因为学校教学条件实在有限,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到更好一点的学校上学,所以这几年,四根柏小学本地生源越来越少。
校长:“本地学生的减少是北京普遍的情况,但是呢也有一部分孩子,同时就到名学校,择校去了,选择好的学校去了。一般学校校长都在愁生源,好的学校不是愁生源,他是愁接纳不下这么多孩子。所以就出现这种(冷热)不均衡的状态了。”
王小丫:“也有可能就是说好多学校,一个班可能有好几十个,甚至近百个学生。”
校长:“对,像我们这一般的学校呢,我们基本上保持在30个左右,好的学校呢,可能更多一点。”
韩校长说,正是这些原因,学校早在5年前就被列为搬迁撤并的对象,不久后,他们将和其它两所公立小学一起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