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办好学校的五大要素(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 10:46   新浪教育

  2010年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于2010年3月26日—2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论坛已结束,以下为本次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演讲的文字实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发表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发表演讲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校长们,大家下午好!

  我受郭振有会长的委托,来代替主持今天下午的会议。今天下午为我们做报告的是我非常尊敬、尊重的王校长。在五年前,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次中国首届小学校长大会,当时我们请王校长做报告,王校长讲的是教育智慧。讲过以后好多校长回去以后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来要做一个有智慧的校长,要把学校办成开发学生智慧的基地。所以,在全国校长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次有幸把我们的院士、校长、教授请来给大家讲座,今天下午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尊敬的王校长、王博士为我们讲课。

  王梓坤: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志,有机会来参加这一次论坛感到非常的荣幸。

  3月5号,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边曾经说到,他说强国必须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他还说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是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的铭记。

  这是温总理说的这两段话。温总理这席话把教育的重要性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也常说科教兴国、教育为本,中小学的教育又是教育里边的根本。各位老师在中小学工作,肩负着如此重大的责任,既光荣又艰巨,我谨向各位校长、老师致敬,向各位学习。

  我离开行政工作岗位已经有20年了,赶不上迅速发展的形势。今天来讲“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教育”,既感到力不从心,又感到很恐慌。我讲的不恰当或者有错误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教。

  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个人体会,既有宏观一方面要做的事,也有微观的方面要做的事。所以,我下面就分为两个方面来讲。所谓宏观是指要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要有好的学校,要有好的环境,使得学生在学校里边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这是宏观方面,这是大的环境。微观是说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因为每个人不一样,要因材施教。

  第一方面,主要是讲办好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大学、中学、小学都是这样。必须要有四个条件:

  1,要有优秀的办学人才。人才里边又包括有远见卓识,能够团结群众,能够苦干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有好的书记和校长。

  2,要有合格的教师,而且这些合格的教师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常优秀的教师,这也是一个学校最根本的东西。

  3,要有精明、勤奋、正直的管理人才和员工。

  4,要有合格的最优秀的毕业生和校友。因为一个学校看好不好肯定是看毕业生怎么样,将来他培养出来是否有好的毕业生,20、30年后有没有好的校友,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检验一个学校办学质量最重要的标志。

  一个英明的书记和校长任务是要提出切合实际而又有远见的办学思想,首先要提出一个比较有远见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的奋斗目标。而且以身作则,团结全体师生员工,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党领导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有一个很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奋斗目标,能够团结大家为此奋斗。

  我们常常感觉到作为一个领导,这个领导不光是我们学校的领导,包括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其他的领导,但是有一种是常规的领导,有一种是超常规的领导,分这两种。常规的领导是按部就班的,有一个什么计划就按照这个计划执行,每天上班8小时,上班的时候很勤奋,做他应该做的事,做完之后就不一定再做工作,或者回家了,这就是常规的领导。这种领导基本也不犯错误,但是也不会有很大的创造性。还有一种就是非常规的领导,这一部分领导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他能够有一个很核心的思想,能够团结群众为之奋斗。他不一定每天8小时都在办公室,但是能够有非常好的建设。

  我举一个例子,埃及在50年代、60年代有一个总统,这个总统在埃及的声望比较高。这位先生做事情非常勤奋,在他手下做工作很不容易,因为他对部下要求也高,他对自己的要求也高,我还见过他,因为那时我在苏联留学,他刚好那时也到莫斯科大学。但是不久之后他就逝世了,由另外一个人来接手,接手的这个总统就是萨达塔,接手的总统因为他原来是纳色尔的副手,在纳色尔的手下工作,凡是纳色尔说的任何事情他都好好去干,不违反纳色尔的意见,有人说你是纳色尔的一条狗。这个萨达塔说我就是纳色尔的一条狗,我就是执行他的决议,所以这样他才可能接上班。如果他不认真执行纳色尔的指示,早就被赶掉了。这是萨达塔第一个英明的地方,他才能接了班。但是萨达塔的作风和纳色尔完全不一样,他不每天上班,有时一个人到外面散步、兜圈子去了,一个人思考一些问题,也不一定整天像大家一样上班,他就是老思考,但是他想出来的事非常令人兴奋、让人惊叹、很惊奇,比如我知道他就做了至少两件大事,第一件,因为埃及和以色列两国关系不好,一直是仇敌的国家。萨达塔上台之后很快就扭转了局面,就要和以色列搞好关系,这是犯了众怒,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理解,这是一件大事。还有一个更大的事,当时在纳色尔的时候,有十几万苏联专家在埃及工作,指导他们具体的工作。萨达塔上台之后不久一个晚上下决心把这些苏联专家全都赶走,他认为他们在这里对埃及没什么好处,甚至还有危险。这件事情也是全世界都为之惊奇不已。这两个事情后来看都还是做得比较对的,都是比较正确的,所以他敢于做出一般的人很难以想象的事情。这位领导就是超常规的领导,就不是一般的领导。

  各位校长也好,其他的领导也好,其实这两方面都要,既要有常规的能力,你需要到办公室去,但是也不能作为一个办事员,因为你是一个领导。如果作为第一把手,更要偏重于非常规的领导,因为常规的领导,副校长或者各种各样的处长都可以做,不一定要你做。但是非常规的就应该是校长、书记想起来。这是一点建议,我看书觉得很有意思,这两位作风不一样。

  第二点,钱财,有比较充裕的资金。要开源节流,合理使用谨防以外。开源就是想办法去弄钱。第二,节流,不要浪费,不必要的钱不要用,但是应该用的钱就要大力度用,要不然要那么多钱干吗,但是要节流,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合理的使用,还要谨防意外,特别要小心,不要钱被人家骗掉。

  我知道国内某一个大学,其中有一位管钱的处长,校长钱都不太过问,都是交给另外一个人管,而且很信任他。结果没想到,这位处长到了某一天,突然不见了,不在学校,找也找不到,一查他有两亿左右,一下子卷走了。一个学校里卷走两亿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打击,到现在这个人还没被抓到,还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不知道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这是一个意外,学校好不容易能够积累两亿钱,一下子卷跑了。第一把手当然完全管钱也没那么多时间,但是也不能太放松,也要注意。

  校长应该想方设法正大光明的广开财路,争取资金,争取的办法一个是政府的拨款,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拨款。第二,按规定交学费。第三,争取校友或者社会各方面的资助。这方面在国外很多,特别是一些名校,很多都是校友发了财之后捐助母校。我们这里也有,前不久我看到人民大学有一位毕业生给人民大学捐了3000万美金,捐赠不少。再就是适当的办班,扩大招生等等,这些各位校长都知道。但是领导自己必须要廉洁,分文不能沾。上个学期我又看到一个报道,有一位校长后来被抓起来了,为什么被抓?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也很小心,他就是拿些发票去报,后来报的范围就越来越宽,有些不是因公产生的费用拿去报,他让副校长拿去报,这个副校长也知道是有问题,但是副校长乐于帮他报,因为副校长自己也拿去报,你可以报,我也可以报。第二个副校长报了之后,第三个副校长觉得我也可以报,结果好几个副校长都报了,最后一查出来,一窝全都端掉了。所以,第一把手一定要非常重视,一分钱都不能沾,你沾了以后下面的人就跟着来了,必须廉洁,分文都不要沾。

  第三,要建设好一个美丽的校园,同时还要有比较够用的硬件设备,包括电脑、图书、仪器、运动场所等等。要把校园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建成为一个文明的、文化的、和谐的宫殿,进行氛围的教育。我感觉到氛围教育非常重要,你到这个地方去就有一个上进的氛围。这一点我稍微要发挥一点,健康的氛围教育是每一个学校的精神体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神,有他的人格。一个好的学校也应该有他的精神,应该有学校的校格。所以,氛围教育是这个学校精神的一个体现。每当我们走上天安门,就有很庄严的氛围,有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浩荡气概。如果进入到人民大会堂,有一个庄严肃穆的气氛迎面而来,精神为之大震,一到人民大会堂、天安门,有一些不干净的思想绝对不会有,一定正气就上升了,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非常大的。特别是校园,校园是做学问的地方,是创新的地方,是我们人才成长的地方。大学里面还是大师讲学的地方,中学当然也有很多很好优秀的老师讲学,是真理传播的地方,是新的发现、发明、发源的地方,是国家未来的人才栋梁诞生的地方,要把这个环境搞好,因为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所以,这个校园里应该是安静的、祥和的,同学和老师之间应该是有礼貌、互相尊重的学府,应该是充满了激情的开展友好竞赛的,焕发青春火焰的场所。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校园办得比较好,尽量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宫殿,要珍惜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土地都要想办法利用它,我看有一些搞得很不错,一些角落里面也充分的利用。或者过去有一些名人他们的讲话,竖一个牌坊在那个地方,让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清香,要让每一个角落都流传着美好的回忆和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学校的历史比较长一点,我们学校刚好出了一个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事,就在这个地方要把它写下来,挂在这个地方,让学生都了解。尤其是一些名人的画像应该到处可以看得见,还有一些精彩的报告。每一个学校的条件不一样,大一点的学校办起来比较容易一点,经费比较足一点,但是小一点的学校也可以办,小的也有小的好处。有一句话,小的是好的,因为小的比较容易,不像一大片需要花很多钱去装饰,小的只要把几个小的地方搞好就行。如果你追求美好,小的更容易美好。

  每一个学校特别是比较著名的学校应该有自己标志性的建筑,进到学校里去,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是标志性建筑,但是有一两个地方是标志性的建筑。这种标志性建筑就是校园里面的“天安门”,我们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天安门,学校里也应该有像天安门这样的建筑。

  第四,要有学校的特色、精神。这个中学和那个中学都有优点,但是优点不完全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特色,要逐步形成学校的强项。刚才我说过人要有精神,学校也要有精神,人有人格,学校要有校格,不要轻易去迎合。我有时就听到一些学校,比方说有的地方官员要求学校做一些不是教学的事,让很多学生为他们办事,一件两件是可以的,但是长期来说不可以,这时校长、书记就应该分清楚,如果值得对教学有好处当然应该做,如果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有坏处,那学校可以拒绝。

  下面说说各个学校的特点、特色在什么地方,我给大家介绍6所学校的特色。因为我在大学工作,我平常接触的大学比较多一点。但是我今天讲的这6所大学,尽管情况不一样,但是它的精神都是一样的。这6所学校,4所是国外,2所是国内的。

  第一所大学是美国的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有什么特点、特色?哈佛大学的校训说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朋友,更要以真理为朋友。哈佛大学的校规是“真理”。可见它要以真理为友,校规上面就有“真理”两个字,可见哈佛的人是以追求真理为它的首要目标。

  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很有哲理,它首先对学生说为增长才智进到学校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出去的时候要为国家、人民、同胞去服务。这是哈佛办学的理念。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哈佛是以追求真理为首要的目标,把学术看作是至高无上的。

  他们流传着一个故事,1986年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哈佛学校的校长们就有意想邀请当时的美国总统来参加校庆,那时的总统是里根,想请里根到学校来。里根很欣然的接受他的要求,同时他也希望哈佛大学能够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就这么一点小要求,作为我们来说应该没有问题,但是美国对这件事情很重视,校董会也讨论决定到底行不行,就广泛征求老师和同学的意见,没有想到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很多老师和学生反对。为什么呢?我们是一个拖堂的最高学府,怎么能够给一个电影演员学位呢?因为里根没当总统之前,曾经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最后就没有给里根学位,里根就没有来学校。所以,可见哈佛非常尊重学术,不苟同于世俗,他们尊重学术的精神是令人感佩的。我们客观来说,你可以不授予他的学位,但是理由不太充分,你不能说人家当过演员就不授予,这不太对。不管怎么说,最后没有给里根名誉博士学位。

  第二所大学是英国的牛津大学。我看到有一篇文章讲牛津大学,这个作者的文章写得不错,我念给大家听听。文章名字叫“牛津大学的魅力”。我一个人漫步在牛津的街头,中世纪的塔楼古色古香,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弥漫着浪漫的气息,城东的一个城堡被称为是凝固了的音乐,这个建筑的确优美异常。另外,它有一个图书馆是建于1371年,到现在已经有639年的历史了,是英格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大学里还有一个植物园,是建于1621年,是英国最早的教学用的植物园。有一个弯弯曲曲、蜿蜒的、曲折的、幽深的、绵长的小巷,从牛津大学建校开始一直保留到现在。牛津大学是什么时候建的呢?1168年建的,到现在有842年的历史了,842年里,那时的一条小巷一直还保留到现在,他们对它的文化、建筑非常珍惜,不像我们过两天就拆掉,就没有了,它是一直保留到现在。路边摆的石头凳子长满了青苔,让人回想起牛津的过去。你可以想到牛津的名人翁尔德坐过的凳子,箫伯纳靠过的书架子,照样原封未动。你跑到楼里面去就感觉到图书馆里边非常安静,好象里边的时间是静止不动的,非常安静。牛津的魅力在哪儿呢?英国人把牛津当成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念和一种追求。

  下面一所大学是剑桥大学,因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剑桥和牛津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学,但是风格迥然不同,完全不一样。牛津大学是雍容华贵,有王者的气派,剑桥不是雍容华贵,剑桥是优雅出尘,宛如诗人的风骨。

  剑桥的调子是轻柔的,它也不想听你对它的赞美,它很大方、很高贵,他的风格里还带有几分羞涩,像一位很美丽的姑娘。在云淡风清的午后,在斜阳晚照的傍晚,你从容的迈进三英学院,是牛顿在那里工作的地方,峭立在另一个学院,安安静静怀念像牛顿这些大家,再听一听奇妙的钟声,到了这个地步,你算是到了剑桥,你就会产生立刻就是永恒的精神世界。中国诗人徐志摩曾经在剑桥学习过,他写了一首诗叫做《再别康桥》,诗写得很好,他说但是我不能够放过,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归纳一下,牛津和剑桥用诗一般的氛围影响每一位学子和游人,这就是氛围教育。它洗涤着我们的灵魂,无形的冲击我们的心,我们心里面沉积下来一些无聊的思想,不好的思想,在这样一个氛围冲击一下、洗涤一下,让我们正义、博爱、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心里熊熊燃烧。

  第四所是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好的大学,刚好我很有幸在莫斯科大学的数学力学系读研究生待了三年。我自己的感觉,一进入这个学校,学术气氛非常浓,真正是大师与巨人的学府,光是说数学一个系,它的科学院院士就有十几位,大师云集的学府。我们进去看到它的墙壁到处挂的都是学术报告的誊纸,什么时候有学术报告,在哪个班里。除了学术报告还是学术报告,看不到别的东西。大家在里边即使聊聊天也是很轻声的聊天,聊天的时候不谈别的,都是谈新的数学有什么进展,比如谁做报告,讲一个什么东西,国外有什么动态等等,或者讨论某一项成果。看到数学像一支火箭一样,你看见它每天都在前进,每天都在向前走。讨论班如果我少去了一次,下次我再进去就感觉很吃力,耽误了一次。如果你三次不去,就干脆不要去了,以后根本没有办法去,很难再赶上了。每一件数学论文也都是很沉甸甸的,字也印得很小,每一个地方都占满了,都是也的很充实的论文。我们在那里念书的、老师们每一个人都像钟上面上紧了发条一样争分夺秒奔跑在学术的大路上。这就是莫斯科大学,它的学术气氛确实非常力气,所以当时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

  下面两所是国内的,说一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园精神主要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它的同学们很关心国家的大事。这正是校园精神的体现,既有学术水平高,另外又关心国家的命运。北京大学也有它自己的校格,它不随波逐流,这一点是北大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它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

  再说说我自己所在的学校,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特点是以治学严谨著称,做学问非常严谨。不管是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是以很高的科学标准和道德规范来衡量的。北师大人有一个优点是默默的奉献,从来不张扬,很少听到师大张扬或者宣传什么东西,成如我们的校训说是“学为人师,行为师范”,大家按照校训的要求来做事。但是真正在国家危难的关头,北师大的人也挺身而出,比如大家知道的鲁迅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刘和珍君》,很有名的一篇文章,刘和珍就是北师大的学生。

  这六所大学,每一所大学确实都有特的特点。好多中学也有它的特点,比如我是江西人,我就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几所中学确实也有它的特点,而且彼此互相学习,也许我没有你的优点,但是我有我自己的优点,也是很好的。

  第五,要预防重大的意外的事故,当书记、校长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在学校不要发生重大的伤亡事故,出一个都糟糕。我把国内发生的事故念给老师听一下,各位老师在听的时候也可以想一想我的学校里有没有这样的危险。比如房屋倒塌,突然教室或者什么地方倒下,压倒很多学生,十来年前孩子们在楼上,一下子楼压下来,结果好多孩子都泡在粪坑里,房屋倒塌。还有上下楼楼梯太小,上下楼拥挤,一个摔倒了,后面就一个踩一个,就踩死好几个,这是上下楼的拥挤伤亡。还有小孩子为了一个小事打架斗殴,甚至拿出刀子来。还有火灾,起火了也是不得了。再一个就是中毒,东西吃坏了。今天电视里又报道,有人对单位不满意,往东西里投毒了,结果出口到日本去检查出来。再就是绑架,小孩放学出去,一下子被人家绑架。或者拐骗,被人家骗走。再就是情杀,小孩虽然年纪很小,中学也有恋爱,一下子想不过来动刀子了。还有家庭的不幸,家庭父母离异,影响这个孩子。还有小孩子途中走失,放学回家或者是上学的时候,在路上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不见了。还有溺水,掉到水里面淹死了。还有触电,要检查屋子里的电路是不是太旧了,要不要修理。特别是学校的第一、二把手一定要重视这些事情,这些事情不出则好,出一件就受不了。建议各位校长回去把学校检查一遍,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要防患于未然,等出了事就来不及了。

  我个人还有一个建议,现在有体育课,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安全自卫的教育。比如女孩子怎么保护自己,体育课上可以上这样几堂课,进行安全自卫的学习。

  这是第一部分,讲的宏观方面,首先我们要把学校办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来进行教育。

  第二部分,合格人才与杰出英才的培养。主要有三点:

  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行理想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过去多年坚持的教育方针,这是十分重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经过了时间考验的教育方针。非常遗憾,近年来讲的少了,倒是另一方面常常在报上看到有很多中年人英年早逝,正是可以做工作的时候、有作为的时候,不幸早逝,令人非常惋惜,恐怕还是要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样才好。各个学校也在这样做,但是如果你不讲,学生可能也不太注意,就认为身体好,无所谓,不会保护自己的健康,也不会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

  我着重谈一谈德育。德育里面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理想教育,年轻的学生、青年人要及时的建立远大而高尚的理想,这个非常非常重要。看一个人是不是比较高尚,就要看他有没有理想。一个高尚而有远大的理想,至少在四个方面影响我们一生。第一,他影响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这一辈子想干什么事就由我们的理想决定。第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因为有理想我们才有不断克服困难向前进的动力。第三,决定了我们的兴趣和爱好。比如我喜欢数学,我也喜欢打球,但是如果打球和数学有矛盾的时候,我首先要选择数学。所以,影响我们的兴趣和爱好。第四,它决定了我们成就的大小。一个人到最后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大小,鉴于他的理想是不是高尚远大,有非常非常大的关系。

  关于这方面我给大家讲一位中国最杰出的人物,看他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今天讲了六所学校,下面我要讲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教育思想。

  第一个历史上最突出的人物就是诸葛亮孔明,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留下的文章还不少,其中有两篇文章,谈到建立理想的重要性。诸葛亮有一封信叫《诫外甥书》,里面有几句话,他说“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总而言之他告诉我们要有一个高大而远大的理想,要找一两个人学习。诸葛亮敬仰谁呢?他对管仲比较尊重。特别是现在要绝情欲,现在引诱年轻人的东西太多了,健康的网络好,但是色情网站就不好了,还有各种各样的舞厅、酒吧,如果你没有远大理想就被这些色情网络、歌舞厅俘虏了,孩子就往这边走了,就不是往正义走了。

  在国外也有人讲到这个问题,我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下面这个故事也很好,各位校长将来有机会也可以给学生们讲一讲。俄国有一个将军叫做苏沃洛夫,是一个爱国的将领,他在俄罗斯历史上面的地位有点相当于岳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有一次苏沃洛夫带领军队路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他就让身边的士兵坐下来休息,对士兵讲几句话,他说年轻人想做什么?比如你们的理想是干什么?你努力了之后就要找2、3个人,你所最敬佩的2、3个人,找他们干吗呢?第一,把这两三个人作为你学习的榜样 ,同时作为你竞争的对手。你怎么样才能够竞争过他呢?你要经过4个步骤才能竞争过他。打个比分说,比如说我是学数学的,我真正希望在数学上有所成就的话,我就要找两个、三个非常优秀的数学家,我好好向他学习一下,比如我随便说一个,比如国内非常好的数学家就是华罗庚先生,看他怎么出的名,他是怎么取得成就,然后要和他竞争一下。他说你选了他之后怎么办呢?你有四个步骤,第一你要学习他,你要把他的传记和他发表的文章拿来看看,看看他到底干了什么事,了解他,知道他的家庭是什么情况,上过中学没有等等,这叫学习他。第二步就是研究他。不光像看小说一样看看就完了,一定要研究研究他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好的成就,为什么别人赶不上他呢,要研究一下,他取得成绩是什么原因呢?

  我也看过华罗庚传记,我把我看完传记之后的感想给大家讲讲。华罗庚是1985年逝世的,他不光在中国很有名,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高地位的数学家,你以为他是在什么地方留学或者在哪个地方上大学,哪里都没有,他高中都没上过,就是初中毕业。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数学不太容易学,怎么能够初中毕业就在数学上面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呢?后来看了原因有点道理,华罗庚小时候别的爱好不太多,他就习惯数学,喜欢看看数学书。他在一个商店里面打工,买了一本数学书来看。有一次就买了一本数学杂志,里边有一篇文章,他认真钻研了一下,他发现这个数学文章结论是错的。那个时候他才15、16岁,一般数学文章是很不容易看,看完之后还能把错误找出来,很不简单。他把错误找出来之后,他自己写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姓苏先生写的,说苏先生写的文章结论是错的,华罗庚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就说苏先生的文章为什么是错的,也把它写出来,写出来,他也投了稿,也投到同一个杂志上。这件事情本来就完了,没想到他投了之后,因为杂志是全国发行,结果就到清华大学去了,清华大学当时的数学系系主任叫做熊庆来,他也看到这篇文章,既看到苏先生的文章,也看到华罗庚的文章,对华罗庚这个人很欣赏,他说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他就问他的同事,他说你们知道华罗庚教授是在哪一个大学教书?他说你们给我打听一下。结果大家问了很久,谁都不知道,因为根本没听说过华罗庚这个名字。过了大概好几个约制后,有人才打听到了,说这是一个小孩子,是在一个商店里打工。熊先生听了之后大吃一惊,怎么有这么一个人才?所以,熊先生很快就把华罗庚引荐到清华大学去。到了清华大学,因为他才初中毕业,没有学历,当然不能当老师,当老师别人也不能让他教,只能在清华打工,做一个一般的人员。但是他到了清华之后就进步得很快,因为他会听一些课,结果进步非常快,同时在清华又写了好几篇文章,这样一来他的名声才越来越大,最后清华也让他教书了。因为清华那个时候教微积分,老师不够,让华罗庚去教。别人说这怎么行,华罗庚初中毕业怎么能够教大学生?不行。赞成的人说你不要争,看看他写的文章就行了,最后还是经过学术委员会讨论才决定让华罗庚去教课,最后还真的教得不错。关键是华罗庚确确实实下了工夫,看了文章,而且写了文章。他如果不写文章,别人怎么知道他数学方面很有才华呢?这个很重要。当然他运气也比较好,这篇文章刚好传到熊庆来那边去,如果他运气不好,别人没看到也不行。他自己的努力是基本的,加上他的运气比好。

  苏沃洛夫说第一步要学习他,第二步要研究他,第三步是要赶上他,你选择2、3个人,要赶上他。最后你不光是要赶上他,要超过他,这样你才会不断的努力,因为有个人在前面给你做榜样,你才会兢兢业业的努力前进。这是苏沃洛夫的一段话。

  诸葛亮写了一个《诫外甥书》,他还有一篇文章叫做《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二个小问题,如何培养英才。每个人都有一点看法,但是都没有说按照你的办法去做一定会成为英才,没有这样的方案,如果有这样的方案就好了,但是你可以发表一些看法。

  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适合于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就进入了教学计划,就进入了早就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年级开哪些课模式都设计好了,然后通过一道一道的工序,就像产品原料进去一步一步加工一样,最后绝大多数都能够成为合格的人才。因此我们这一套培养方式,对合格人才的培养是比较有效的。这是一种集体工序式的培养方式,但是英才的培养方式就不能完全这样,就必须要个性化,要因材施教。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叫英才?何为英才?三国的时候魏国有一个人叫刘绍,叫《人物志》,专门研究人物的,就是人怎么成才。里面就讲什么叫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为之雄。英雄就必须兼备英和雄,两个都要有。项羽是有雄而少英,但是不聪明秀出,最后失败。刘邦是英、雄兼备,最后取得了天下。刘绍主要是偏于政治方面的评论。至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这方面的人才就更难以准确的定义,但是有一个公共点,必须要有超凡的创新和杰出的贡献才能称为英雄,光说你很聪明不行,光是有点小智慧不行,必须有超凡的创新和杰出的贡献,像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司马迁、司马光才是英才。

  20世纪上半时期,我们国家确实出了不少英才,那时比如像鲁迅、巴金、梅兰芳、徐悲鸿、钱学森、华罗庚等等崭露头角。但是到下半世纪,英才就比较少了。原因何在?以后是不是还会这样?前不久钱学森先生去世之前提过这个问题,中国为什么感觉改革开放30年怎么培养不出大师呢?原因何在?当时我也感觉20世纪上半时期出现人才非常多,20实际下半时期不能说没有出人才,但是比较少。

  我们稍微仔细的分析一下,英才要具备四个条件。

  1,要有非凡的天赋,应该相当聪明。我们现在讲人才,好多都不讲天赋,这也是不对的,天赋本来是应该要注意,如果你选这个人将来成为英才,他一定有很高的天赋。也就是说他非常聪明,而且非常智慧。但是天赋不是很早就体现,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天赋,他一定要到一定的年龄、一定的条件之下天赋才会突然的迸发出来。像牛顿、爱因斯坦,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天才,他们小时候也是笨头笨脑的。牛顿小时候,他妈妈都不太相信这个孩子能不能真大。爱因斯坦到4岁的时候,也还是看不出来。但是突然到了一定的时候,天赋突然一下就出现,就像一颗种子,一下雨突然就长出来发芽一样,天赋也不是说一天两天一生下来马上就有,他也是在不断成长,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天爷给的。你需要培养,但是光培养是不够的。就像打篮球一样,姚明很厉害,老天爷给他天赋,他就长得高,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他不高,怎么能够成为打篮球最好的人呢?他长的高是天赋,再加上他勤学苦练,又能和人沟通,这样他就成为一个明星。如果他本来是一个矮小的人,他怎么能够成为一个篮球的明星运动员呢?不可能。所以,天赋我们要特别注意,特别要观察哪些孩子确实有过人非常优秀的智慧。

  2,要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他有了很高的天赋,他对每件事情又非常愿意钻研,非常喜欢,去看看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在长时间的执着的追求,不是一下就完了,今天解决不了,明天还会追求下去。

  关于这一点,讲一下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1936年爱因斯坦在纽约的一个州立大学举行了一次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一个讲话,题目叫“论教育”。这个讲演里相当系统的表达了他的教育观,首先讲到培养目标,他说学校里面应当发展青年中那些有益于公共服务的品质和才能,要注意培养青年人为大家服务的品质和才能。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他就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为社会服务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他说我们培养孩子也是要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他说怎么让他取得成绩呢?因为取得成绩是要经过很大艰苦的劳动,动力是哪儿来的呢?取得成绩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要有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是来自何处呢?他说了三个来源,第一个来源,强制。不管你爱不爱学,反正必须学,要考试,不考试就不行。第二,来自于追求名誉、追求地位的好胜新。第三,很多小孩都具有好奇心,这个好奇心既不是被人强迫,也不是追求什么,就是好奇,觉得很奇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很可惜,小孩本来的好奇心非常重要,是将来他创新的第一步。但是因为在学校里的功课压得太重了,他的好奇心没有时间搞,所以很快就衰退了。他说好奇心非常重要,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是最重要的工作动机。其它两个都是次要的,比如一个是强迫不好,虚荣心好胜也不太好,最追求是要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学校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和保留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在26岁发表了三篇最著名的论文,一个叫做光电效应,一个叫布朗运动,一个叫狭义相对论。每一篇论文单独拿出来都会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相对论没有得奖。因为相对论超前太厉害了,别人都看不太明白,不太懂,评审委员会都不敢评,万一评错了怎么办,但是他的名气又很大,就把第一篇文章得了奖,最后授予他诺贝尔奖的不是狭义相对论,而是光电效应。

  3,要有好的机会。学校里面在第一方面没办法,因为生下来天赋多高没有办法改变它,兴趣可以做一些工作,不断启发他,好的机遇可以给他提供好的成才机会。总的来说要多给他一些学术上研究的自由,少一些精神的压力,要适当的学术交流。

  客观的说,如果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英才,最主要是要有一个好的机遇,而不需要过多的培养。因为说实话,我们也没多大能力培养英才,因为他本来就比我们聪明,我们也可以培养他,但是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是给他提供好的机遇、机会,让他少一些精神的压力,多一些学术的自由,他喜欢什么就研究什么,适当的跟他交流。

  看看目前对英才培养不利的地方,从教育角度检讨,我们现在的功课太重了一点,作业也太多了一点,学校为了高考,为了小升初,尽量灌输知识,这样不仅剥夺了时间,而且把他的灵性也磨灭了不少,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很快被扑灭了。同学们没有很多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很多时间都花在记忆和背诵里。

  再一点,外国语言成了沉重的负担,从小学开始一直读到博士学位,还在背外语,压力非常重。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其它哪个国家舍得花费学生这么多精力、这么多时间去学外语,花的时间实在太多了,时间的浪费危害远远超过金钱的浪费。我们想一想如果当年杨振宁也是像这样花费时间学外语,他们能不能得诺贝尔奖呢,恐怕是个问题了。另外,外语我觉得还是应该学,而且要学好,但是不应该花这么多时间,尤其是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改进,应该要珍惜同学的青春,不要浪费他们的青春。现在还有很多比方说科学基金、奖励、评职称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的,但事情做过了头,就有很大的危害。比如说为了得奖就要大量制造论文,要赶时间发表,这样就会忽视质量,甚至于产生剽窃等等。这些毛病如果不改,对培养人才是很不利的。

  英才最后的结果还是要看他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的进步是不是有突出贡献。

  最后,教育需要有大爱,老师也好、校长也好需要有大爱。不久前逝世的一位中学老师霍懋征,刚好也是师大的校友,她为教师的事业贡献了一生,学生很尊敬她,中央领导也尊敬她。当然我对她研究得不够,不过我感觉到她的教育思想里的一个中心就是一个“爱”字,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事业。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最近又颁布了教育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可以预见如果改善我们现在管理的方式,发扬我们奋发上进的教育精神,我们必将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也会出现非常优秀的英才。我们希望在中国也能够出现像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这样的杰出英才,我们期待着他们早日出现,这也是一个社会迟早的问题,将来我们一定会培养出非常优秀的英才,为我们国家的建设,为社会进步,他们会做出很好的贡献。

  主持人:感谢王院士的精彩报告,王院长的报告使我们明确了何为英才,就是超凡创新是英才,英才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并深入浅出的给大家进行了解读。

  王院士的报告,对于我们如何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既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指明了方向,在这里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老校长、我们的王院士给大家做的精彩报告。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