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大学要培养创新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7日 11:05   新浪教育

  从5月1日开始,参加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160多位中外大学校长相聚在南京市,围绕“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主题,激情演讲,睿智对话,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获得了圆满成功。5月4日中午,论坛举行了闭幕式。论坛组委会副主席、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论坛组委会副主席、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出席闭幕式并发表讲话。闭幕式由论坛组委会秘书长、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张秀琴主持。

  曹卫星同志在致辞中首先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校长和嘉宾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江苏举行,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极好的学习机会,各位校长和嘉宾带来的先进经验、科学理念和睿智思想,对我们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加快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中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紧密结合我们的实际,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开拓进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推动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曹卫星同志在致辞中真诚希望各位校长和来宾继续关心、支持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欢迎大家常来江苏,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郝平副部长在论坛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论坛,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刘延东国务委员指出,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主振兴发展的最根本的事业。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和人类多样文明和和谐共生的新潮流,大学在引领未来中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办好论坛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对这次论坛的举办非常重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讲话,全面阐述了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

  郝平同志代表教育部对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参与论坛组织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为论坛的筹备和举办所做的卓有成效工作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作为这次论坛的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度重视论坛的筹备及论坛的召开,协调大量人力和物力,为论坛的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多方面保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组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另外,上海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应邀的外国大学校长出席世博会开幕式提供了许多保障性工作。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也为论坛的举办做了大量工作。这次论坛的举办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高度重视本次论坛的宣传报道。

  郝平同志指出,这次论坛之所以能够举办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外大学校长、企业高管和各方面人员的积极参与。大家工作都非常繁忙,重任在身,又正值五一劳动节假期,能够应邀出席本届论坛,这本身就是对我们论坛的大力支持。论坛期间,各位校长精心准备论坛内容,精彩演讲,热烈讨论,完美诠释了“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的论坛宗旨。对此,他代表教育部对为论坛成功举办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外大学校长和企业界高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郝平强调指出,在整个论坛进行过程中,中外大学校长们站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高度,既能够从宏观上关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能够从国家、地区、大学本身层面上深入探讨交流大学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准确把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重要话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博采众长,观点见解深刻,思想内涵丰富,达成了许多共识,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大学要为人才质量提高创设高效的成长机制和平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这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我们从论坛演讲和研讨交流中非常明显地感到,不管是中国大学校长,还是国外大学校长,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责。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智慧,学校的任务不仅是给他们广博的知识,更需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批判的思维。虽然各个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模式和做法不同,如耶鲁大学的通识教育、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京都大学的“白眉计划”等等,但目的是一致的。

  二是大学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大学担当着向社会企业提供人才的重任,教育界培养的人才首要输送地是企业,企业发展也不断对学生的素质和人才规格标准提出新的要求,迫使和激发学校不断创新。正像论坛上许多校长和企业家所说,大学培养的人才永远不可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要以积极的合作和服务姿态,密切与企业界的强强联合,提高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寻求一种内外环境有机结合的链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次论坛我们邀请了四位企业界高管,增强论坛了开放性。但更主要的是企业界从局外看教育、看大学,他们在演讲和讨论中提出了许多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人才需求标准,我想这些观点和看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我们大学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三是要大力倡导绿色大学建设,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大学建设是本次论坛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国家倡导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体现。建设绿色大学要成为大学行动策略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强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把这种理念融入各个教学和科研环节,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课程体系,以探求精神、生态文明意识、生态管理意识、全球意识,以及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为教育目标,大力培养环保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新一代世界公民。

  四是不管是创新还是借鉴世界知名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制度和做法,都必须密切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制度和教育的实际。正像牛津大学汉密尔顿校长在演讲中所说的,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情、自己的特点,我们必须要考虑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系统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些优势和劣势,显然我们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法,在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我们的高等学校也绝不能千校一面,而应该各具特色。

  五是大学必须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大学领导人应该有全球视野,瞄准国际前沿领域的重大发明、成果和进步,及时转换到我们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工作中。我们要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正像袁贵仁部长在主旨演讲中所要求的,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步伐,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已经成为中国教育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品牌项目,产生了独特的辐射效应。通过论坛这个平台,中国大学校长一方面有机会学习借鉴国际知名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也向国外同行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中国大学的风貌。论坛已经成为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一个重要窗口。在这次论坛过程中,中外大学校长积极开展交流,在合作办学、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南京大学和剑桥大学签订了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两校合作框架协议。洛杉矶加州大学与浙江大学将在医学教授培训方面签署初步的合作意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论坛取得的重要的成果之一。

  郝平同志最后指出,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举办,为我们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和要求,加快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大家回到学校后,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进一步消化、理解论坛取得的成果并转化为工作思路和措施,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作出更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