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绩效工资的扶助力度杯水车薪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5日 10:23   中国青年报微博

  “杯水车薪”,这是网上一些教师用来形容中央及省级财政对绩效工资的扶助力度时,常用的一个词。

  “现在,在职教师每月的绩效工资里,有中央财政的100元,省级财政支持的75元,剩下的都要靠县财政解决。”邵东县财政局综合计划股股长肖利民,也向记者证实。经粗略计算,邵东县财政在其中的负担比重,达到了80%。

  “而且,教师绩效工资的水平在逐年变化,只能高不能低,但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拨款,每月都是175元,3年了,没变过。”说起给教师发绩效工资,邵东县财政局也是一肚子苦水。

  湖南省邵东县的例子并非个案。

  经记者查询,全国人大2009年10月在湖北省的专项调研显示:湖北省实施绩效工资需要新增经费58亿元,中央投入4.8亿元外,省级财政拿出12亿元,其余41.2亿元缺口要由县级财政配齐。

  此外,在记者能查询到的广东、辽宁、四川等地区,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比例,也很少超过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的30%。“自己筹钱”的压力,在一些西部地区市县,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绩效工资上,中央只表示个意思,撒些胡椒面,解决不了问题,压力都在县里面。”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直言。

  “中央支持力度严重不足,省级统筹责任不清,财政保障的责任重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层层下移,落到了财力薄弱的县级财政。”民进中央在2009年对各省落实绩效工资情况进行调研之后,也这样评价这一政策在全国的财力保障之殇。

  “有人说,实施绩效工资政策是‘中央开口子,地方掏腰包’。全国很多县级财政是教育财政,教育支出占当地财政支出的65%左右,负担沉重。”王晓龙主席还表示,“有的地方,甚至是靠贷款或靠上级财政调度资金,才能勉强发放2009年前几个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其后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兑现资金还需另想办法。”

  邵东县就遭遇了类似的尴尬。

  记者发现,在县教育局的网站上,一则名为《邵东县09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已全额到位》的通知显示,在教师绩效工资实行的第一年,县政府欠拨的绩效工资就达2204.9万元,直到第二年2月5日,这笔“迟来的工资”,才落到了县教育局的口袋里。

  “由县财政量入为出的话,富县的教师有可能不占便宜,反而吃亏”

  绩效工资由“县里埋单”,只能解答“为啥各县标准不一样”,但邵东县乡镇教师心里的坎儿还在:“为啥咱富县的工资标准,比贫困县的还低?”

  “由县财政量入为出的话,富县的教师有可能不占便宜,反而吃亏。”这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邵阳市教育局、邵东县财政局后,得到的答案。

  记者了解到,邵阳市直属义务教育学校2009年度的绩效工资,人均是1.7248万元,2010年人均是1.8062万元,“2011年还会涨”;下辖的三区九县中,各县2010年平均在1.1万元上下,2011年预计达到1.2万元;而洞口县2010年人均就达到1.46万元。

  “邵东县教师的绩效工资水平,在邵阳市三区九县里,的确不算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邵阳市教育局政工科姚先生表示,“但是,富县发钱也有苦衷。”

  苦衷何在?姚先生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

  “首先是富县的经济总量大,但这是130万人口的财力总量,摊到每个人头上并不多。而且,大县里‘呷饭’的人还特别多。”他表示,“呷饭”的人,指的是公务员、教师等“吃皇粮”的公职人员,“邵东是教育大县,吃教育饭的能占到‘呷饭’人数的一半以上。”

  根据邵东县教育局计财股的数字,截至2011年年底,邵东县在职中小学教师一共有7648人,离退休教师有3738人,合起来超过1.1万人。“除了隆回县外,数邵东县的教师最多,其余几个县平均也只有四五千在职老师,基数大了,标准还不能差,财政压力肯定大。”姚先生说。

  邵东县财政局肖利民股长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邵东,“呷饭”的大约有两万多人,其中在职公务员3000多人,加上退休的一共5000多人,教师队伍大约是它的两倍。“还有一些没搞绩效工资改革的事业单位,都算上,一年发工资保守估计也需要4个亿。”他说,“其中,光老师的绩效工资这块儿,一年就得多支出1亿多元。”

  财政负担重,可用的钱不一定多。

  “富县的收入基数大,来自上级的转移支付就少,有时还得‘倒输血’。”邵阳市教育局姚先生,向记者道出了他眼中的第二点苦衷,“贫困县得到的补贴多,这一出一进,可用的钱基本就持平了,有时候,穷的比富的还能多一点。”

  这一说法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厅的证实。该厅人事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在支持各县市实施绩效工资方面)省级财政的原则是,根据当地的教师数量和财政状况,适当补贴,经济差的地方多补贴一些,而经济好的地方可能就不补贴了。”

  “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力度肯定大一些,我们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嘛。”邵阳县教育局也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国对经济薄弱县加大财政补贴,素有传统,落实教师的绩效工资也不例外。据记者查询,重庆市在该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市财政与贫困区县的财政承担比例达8∶2、主城七区为2∶8、其他区县为5∶5;江苏省财政2009年也安排了10.06亿元,用于帮助经济薄弱县。

  在上级眼里,邵东县显然属于经济好的地方,但邵东县的政府官员们不这么认为。

  该县人事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局长告诉记者,邵东县每年的财政收入约7亿元,但各方面支出要20几个亿,“其中就包括给教师、公务员发工资的4个亿”,除去国家转移支付来“填口”外,每年还要亏空几个亿。

  “邵东县的富是相对的,中央和省里的财政扶助,对我们同样迫切。”这名副局长说。

  中央加大支持力度,省级划清统筹责任

  在邵阳市及邵东县教育、人事、财政部门的一些官员看来,当“上面要改,不得不改”时,本就捉襟见肘的基层财政,为落实这一绩效工资政策而造就一批“富县穷师”,也不奇怪。但邵东县也有两个引以为傲的地方:

  一是“绩效工资是一种规范化改革,不是必然跟‘涨工资’画等号的,我们还涨了一些。”二是“我们的绩效工资是100%财政负担的,不允许单位自筹。”

  记者查询绩效工资在全国的实施状况后发现,要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

  据媒体公开报道,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教师在实施了绩效工资政策后,每月每人只“净增”几十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教师们,把这笔钱被称为“讥笑工资”;有的地方为了回避财政压力,干脆直接宣布“本地教师与公务员的工资已经相当”,“可以视为执行了绩效工资”,不再发放;有的地方教师,由于学校截留了部分原有的工资作为奖励资金,“用自己的钱奖励自己”,甚至出现了待遇“负增长”。

  “绩效工资本来希望能奖勤罚懒,但现有的矛盾是:总量太小,总量都兑现不了时,激励作用就不是很明显。”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处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据媒体公开报道,王晓龙调研时还发现,有的地方财力太弱,教师绩效工资达不到批复水平,甚至出现要学校自筹解决的现象。

  “学校只有通过早餐利润、校长出去拉赞助、招商引资、共建、乡镇村补助,甚至挪用学校公用经费等办法来解决。”他指出,“这势必加重学生家长的负担,甚至引发新一轮的乱收费。”

  尽管横向比较起来,自己的待遇在全国不算“惨”的,但邵东县的乡镇教师,对“富县穷师”的现状仍然难以释怀。

  “在‘县财政担纲’之下,由于同一省域内不同县(区)的可支配财力差异非常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水平‘差异悬殊’,反而会导致教师收入更不平衡。”对此,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杨晓明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这可能大大损伤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绩效工资政策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偏离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这种现状如何改变?对此,不少基层教师和教育专家一致呼吁:中央应加大支持力度,省级应划清统筹责任。

  据悉,2009年,中央为实施全国1200万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曾投入120亿,摊在每位教师头上仅100元。而现今,除了希望中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外,加大国家对中西部省份和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转移支付比例,更是一种俨然共识的呼声。

  在具体实施上,民进中央还给出了一套颇为系统的建议:将我国31个省份划分为发达、中等和贫困地区三类,中央与地方针对不同地区,对基础性绩效工资按不同的比例分担。

  “比如,发达地区实行‘省级统筹,省市县共担’;中等地区实行‘中央与省为主,地方配套经费由省级统筹、市县辅助’,中央与地方按5:5分担;贫困地区实行‘中央为主,地方配套经费由省级统筹承担’,中央与地方按8:2分担。”民进中央表示,“对个别财力特别薄弱的省份和地区,建议中央考虑予以特殊倾斜支持,甚至全额承担经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乡村教师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