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大学校园里应该开设公共恋爱场所。”昨晚,中国著名性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微博]生命科学院教授彭晓辉在重庆医科大学[微博]开展了一场性学讲座,与数百名大学生现场互动。彭晓辉认为,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稀奇,但校园里每一个地方都可以说是公共场合,没有一个真正私密的空间独处,不少情侣为避免被抓现行,不得不走进黑暗的、安全性低的隐蔽处。为此彭晓辉建议,公共恋爱场所可格成半封闭小单间,让学生情侣自带蜡烛、电脑、游戏来谈恋爱,既安全,又能方便学校监管。
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学生谈恋爱已经被视为正常,因而,现在的任务已经不再是管与不管的争论,而是变成了如何引导、疏导,防止发生意外。彭教授的建议是在此问题上的一个创新,不论是否科学、合理,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然而,对这个主意,笔者并不敢苟同。一者,容易产生导向上的误解。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们学习知识的主阵地,而学生谈恋爱既然不能避免,就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而在大学开设公共恋爱场所,则无疑是将引导变成了提倡,一旦开设,则可理解为大张旗鼓地宣传、鼓励学生谈恋爱了,如此一来,在关于大学生谈恋爱问题的管理上,则实为过矣,这对于良好学习风气的培养上,则易发生明显的导向错误。正如长久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确实需要解决性问题,但如果在农民工密集的地方公开成立解决性问题的性交易场所属明显违法一样,在大学开设公共恋爱场所,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远比想像得要严重。
二者,尽管有学生因到不该去的地方谈恋爱而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开设大学公共恋爱场所的理由。毕竟出事的学生只是个案,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把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而绝不能将大学生谈恋爱摆到如此高的位置,专门开辟地方让学生们谈恋爱,如此一来,还不如在大学里开设大学生情侣宾馆,岂不更隐蔽、更安全?
无论如何,对于大学生谈恋爱之事,既然不能回避,则宜顺其自然,在加强教育引导之外,切不可太过关注,舍本逐末,忘了学习之根本,变成本末倒置,则背离了大学之宗旨,与国家、人民对大学生的热切要求相比,在大学开设公共恋爱场所岂不是小题大做?
由是观之,在大学开设公共恋爱场所,实属馊主意。(记者: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