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已有两月,很多大一学生恐怕还没完全摆脱“新生综合征”——
有人仍然迷茫,千方百计上了大学,如今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有人感觉“失重”,原来大学生活全然不像中学老师所描绘的那样精彩;也有人正在压抑中,因为班级里“牛人”太多,自己黯然失色,或者和寝室的同学处得很不愉快,正打算提出更换室友……
几乎每一年,几乎所有大学,新生们入学总伴随着种种问题和困惑。
“新生综合征”为何如此普遍?在华东师范大学[微博]对外汉语学院,一支学生团队专门以此为题做了调研,而且耗时两年之久——问题的复杂性,超过了之前的预期。
过去,教育界人士多把“新生综合征”归因于一种笼统概括,仿佛“中学求稳,大学求新”,不同的教育模式注定了大学新生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
华师大这支学生团队撰写的《大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交流活动研究——基于高校与中学衔接合作的视角》调研报告则指出:“新生综合征”的根源在于我国中学和大学之间的衔接教育存在着明显的“断层”。
即便是中学里的优秀生,很多人也难以在大学新起点上顺利扬帆起航。让他们“触礁”的,正是沿袭已久的应试教育“后遗症”。
本报记者 樊丽萍
【学习篇】 “课题大王”,突然顿悟
给学生上基础写作课的老教授朱希祥有一个外号:“课题大王”。很多文科生想做研究,申请项目,又苦于没有课题,就去向他“讨题目”。时间长了,朱希祥算是明白了:原来学生不是不会写作,而是没有问题意识——典型的应试教育“后遗症”!
今年60岁的华师大教授朱希祥,在对外汉语系常年开设“基础写作”专业课。此次“新生综合征”调研,正是朱希祥出的题目。虽说该课题最后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但调研的由头,却是一桩不怎么光彩的小事。
几乎每一年,朱希祥都要评阅新生交来的作业。和很多大学老师一样,他对新生的论文写作水平不敢恭维。
记忆犹新的是2010年,那时上海召开世博会,朱希祥即兴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到世博园区考察,并以世博园区里的中华美食为题,写一篇调查报告。收上来一看,他吓了一跳,有学生的文章竟以“今天天气晴朗,世博园热闹非凡……”开头。
在学院里,这个教写作的老教授还有一个外号——“课题大王”。如今的大学里,“挑战杯”之类旨在鼓励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和项目很多,人气很旺。在这些赛事面前,理工科学生有明显专业优势,课题手到擒来;而对整天泡在中外典籍里的文科生来说,申请创新课题实在不易。
“刚开始,有学生说他们想不出题目,但又不愿错过这个锻炼能力的机会。我觉得挺好,就帮他们出点子。”后来,学生们发现这位教授出的点子很容易在学校和院系的答辩中“过关”,申请到一些课题经费,就纷纷前来“讨题目”。
朱希祥突然有所领悟:原来,包括新生在内,很多大学生不是写作水平有限,而是他们没有想法,根本不会探究问题!
早年去日本访学,朱希祥曾在当地小学课堂上看到老师布置这样的题目:从你家到学校的路上,会遇到多少种不同的窨井盖,研究这个问题并写一份调查;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豆腐,以“豆腐文化”为主题,做一些调查研究……但参与过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朱希祥知道,类似训练在国内的中小学课堂上至今都是缺失的。
两年前,有学生“吐槽”,说自己在高中阶段是班里的尖子生,但到了大学表现平平。这类牢骚,朱希祥每年都能听到。那一回,他顺口说了一句,“你们把自己的问题当课题研究一下不就行了”。
就这样,四个女生开始草拟研究框架和调研方法。
“表达障碍”,新生的通病
大学推出的导师制,遭遇不少新生“吐槽”:一学期只见一次,谈话几分钟草草结束,导师似乎“名存实亡”。可曾料想,导师制推行艰难,和新生的表达障碍也有直接关联?
已读研[微博]究生一年级的卢璐,是“新生综合征”课题调研组成员之一。发调研问卷时,她曾和同伴跑到新生宿舍,请大一学妹配合。不料,“有人直接问,你们的调研和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配合?”“在大学遇到的困难是个人隐私,无可奉告。”
也有新生勉强收下问卷,一堆打钩的选择题很快做完了。但要回答一些开放式问题,比如,用几句话概括在大学遇到的困难,做一个简单排序,卢璐得到的答复多半是“学习困难”“生活不习惯”“人际交往困难”等笼统的词汇。还有受访的新生直接告诉卢璐,“感觉自己问题挺多,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问题讲出来”……
在朱希祥看来,调研时发现的新生“表达障碍”,和课堂上的情况如出一辙。“当我在课堂上给出一堆材料,请学生看完以后做一些概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时,很少有人会主动发言。即便勉强发言,学生多半是信口开河,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较差。”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让学生拿着材料回去思考,以书面形式谈个人看法,经过一些学术训练的学生还能言之有物。
这是横在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又一道裂缝——学生的感性表达尚可,但是基于逻辑思维和概括的理性表达能力十分薄弱!
原因众所周知,中学教学仍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缺少互动情境的体验,学生进大学后,无法适应大学教育的节奏和课堂要求。
调研中,卢璐团队发现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新生的“表达障碍”甚至会消解很多大学新生教育所承载的一些功能。
最典型的是“导师制”。为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对大学的学科专业有深入了解,一些大学不仅配备辅导员,还为新生配备专业导师、学导。但事实上,多数新生见了导师后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们即使有很多困惑,也无法组织成理性的语言传达给老师,而是更愿意听老师的意见。一学期见一次,谈话几分钟草草结束,这让师生双方都感觉“导师制”宛如作秀,名存实亡。
一些学校担任“学导”的多为本科高年级的学生,本身还处在成长探索阶段,他们对于大学社团、专业、学生组织和就业的看法大相径庭,这令新生们更加无所适从。
【心理篇】 男女新生,有不一样的入学问题
在欧美国家,很多新生的心理问题会集中反映在行为和情绪上。男生会加入狂饮的行列,而体重增加会让女生陷入进食障碍。
为弥合中学教育的缺失,这份调研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大学始业教育。
卢璐说,这是她们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对照国外学生在大中学过渡阶段的问题研究后得出的。
“大多数国内高校的始业教育内容单一,基本以军训国防教育开头,没有专门的课程向学生介绍其专业、教学计划、专业特色等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信息。”调研报告继而指出,国内高校的始业教育还有一处明显硬伤,即没有专门的课程或讲座来告知新生在大学入学过渡阶段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应对方式。
国外的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时,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周边环境的改变,新生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在一些欧美国家,大学新生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狂饮和进食障碍。美国两位心理学专家2007年出具的一份调查表明,进入大学后,会有更多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加入狂饮的行列。新生过量饮酒的频率较高,饮酒的次数也会增加。而女生进入大学后,体重增加是导致她们产生情绪问题的“导火索”。
国外有一种说法叫做“Freshman 15”,意思是大学新生普遍会增肥15磅,而对体重增加的恐惧则可能诱发进食障碍。有研究报告证实,虽然“增肥15磅”的说法夸张,但女生进入大学后的体重确有显著增加,且进食障碍患者在新生中的比例确有上升。
基于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差异会让中外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和表现,男女之间也有明显差异。但可惜的是,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还非常少。
卢璐介绍,根据她们的初步调查,国内心理学界多将中学到大学过渡阶段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概括为大致四个方面,包括人际交往障碍、学习焦虑、自我同一性危机以及抑郁等。但这些研究目前多数还停留于理论探索阶段,只有少数从事高校心理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有条件做实证研究。
表面很开朗,其实缺乏安全感
这是一位大学辅导员的观察:班里的“90后”学生个性张扬,多才多艺,排个节目顺手就来。但不少新生的真实一面却是孤独的“分子”,缺乏安全感……
事实上,新生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已经让很多高校辅导员感到棘手。
在华师大,王郦玉常年担任辅导员,面对如今高校里的“90后”新生群体,她的第一感觉是,他们要比过去的“80后”学生活跃、开朗,个性也更张扬,自我表现欲望更强。
早些年,王郦玉带的班级要排演一台文艺晚会,节目得东拼西凑。可现在不同了,班里学生四五个会弹古筝,还有小提琴十级、钢琴十级、二胡十级……每到有文艺汇演,大家都抢着上台。
但这样一个活泼的群体,却是由很多孤独“分子”组成的。王郦玉发现,越来越多的“90后”新生缺乏安全感,这和学生的家庭结构紧密相关。“从两三年前开始,我发现班级里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一下子多了起来,很多指向学生家庭和家长[微博]的问题在沟通中是被回避的,学生们不愿意谈。”
根据卢璐团队的调研,家庭环境是造成大学生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认为,非独生子女的抑郁水平要高于独生子女,这主要是由于非独生子女学生生源往往来自农村地区,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经济条件差,此类学生能够得到的来自父母的支持很少,且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和社交挫折。
此外,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的多样化、功利化和个体背景的差异都给人际交往造成更多障碍。一些新生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遭遇挫折后容易发生社交退缩、自我封闭,变得性格孤僻,从而诱发抑郁症状。
“大学和中学间的衔接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业和学术研究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关注。”
在调研报告中,卢璐团队建议大学应在学生入校初期,对新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开展调查,进而开设补偿教育课程。对于缺乏必要大学学习能力的新生、有意向转专业的学生以及情绪低落的学生,即心理状况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普通学生,也要给予关注。
【相关链接】 美国衔接教育课程设置:在高中上大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根据约翰·斯通和戴尔·珍尼欧两位学者的归纳,推行双学分计划。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考试为基础,包括大学预修课程(AP课程)和国际学士学位文凭课程(IB课程);二是学校和学院推出的双学分课程。
——大学预修课程。学生在高中阶段预修部分大学课程,在AP课程修得的学分可抵充大学学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进入大学生活。在美国,近60%的高中开设了AP课程,美国90%以上的大学,特别是哈佛、普林斯顿、杜克、乔治城等大学也都加入了这一项目,这就在很大范围内将高中与大学紧密联系起来,保证了AP课程项目持续有效地进行。AP课程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不断调整学习方式,为进入大学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它能有效修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断裂,提供一个有效的缓冲带。
——IB课程。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是国际学校的高级阶段和世界联合学院以及其他国际学校提供的针对l6-18岁青少年中等教育高级水平的课程体系,也是世界范围内30多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的资格。虽然IB课程被视为通向世界名牌学府的通行证,但各所大学对此要求相当严格,希望获得IB证书的学生须参加6门课程的结业考试,包括3门高级水平课程和3门普通或辅助水平课程,成绩须达到24分以上(满分为42分)。
——双学分课程。是指高中生可以在高中,也可以在大学或社区技术学院里修习大学教学大[微博]纲所要求的课程,如果完成课程学业并通过考试,平均成绩在C或以上,将同时获得高中和大学课程的学分,并在进入大学后免修相关课程。
双学分课程也被称为“双赢计划”,是美国近年发展最快的高中与大学课程衔接模式。与AP课程、IB课程相比,双学分课程的影响力更大,它为高中学生提供了提前接触大学课程的机会,帮助其提早考虑专业选择及发展定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双学分课程提供了更具挑战性的学习,重新点燃其学习兴趣,鼓励更多的高中毕业生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而另一方面,它也为社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