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学生宿舍:无学习不青春(2)

2013年05月28日10:1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刚上大学时,就想着刚从高中那种紧张感中走出来,得好好放松一下,没想到一放松4年过去了。”王勇说,他曾下决心去学习销售,但没坚持多久;也曾尝试学其它专业,但都轻松放弃了。徐洋则表示对学习一直没什么计划,认为课堂上的东西没意思。王勇和徐洋都是篮球爱好者,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在操场上打篮球。篮球和恋爱是他们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也有坚持学习的,比如他们的室友许天,大家玩得热闹,却没影响许天的学习热情。他很早就确定了目标——从事媒体行业。因此,许天平时会在网上浏览新闻,与大家一起讨论,有时还会争得面红耳赤。为了提升自己,他大三便开始备战考研[微博],最终也取得了好成绩。目前许天在一家媒体实习,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许天也会与室友打篮球、喝酒,但一直没放弃自己对目标的追求。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宿舍也是学习进步的舞台(青年参考)

  刘德英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快速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大学生活则是值得一辈子回忆的不老元素。

  在中国,大学生普遍住在学校统一提供的宿舍。从入学到离校,大学生们在宿舍度过了他们大学时光的1/3甚至更多。宿舍,既是生活休息的场所,也是娱乐交流的地方,更是学习进步的舞台。

  在欧美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学生宿舍同样也成为大学生们入学时关心、毕业后回忆的重要场所。很多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都实行住宿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制度,全体本科生住在宿舍,并以宿舍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当然,也有一些大学不为学生提供宿舍,或只为新生、贫困生或者留学[微博]生等提供宿舍,这些学校,要么因为生源主要是本地人不用住校,要么是因故无力修建大量宿舍,而非学校不想提供。宿舍,作为潜移默化的学习场所,可以使大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之外的能力。

  宿舍是一个培养坚韧毅力的地方。一般来说,大学宿舍人均居住面积较小,一些宿舍楼甚至还只提供公共卫生间和浴室。以北京大学[微博]为例,本科生4人间宿舍,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1平方米,而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7平方米。大学时代作为一个人意志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相对艰苦的环境有助于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坚韧毅力。

  宿舍是一个尊重差异和培养包容心的场所。君子和而不同,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更需要在集体生活中磨练,学习与人相处。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住在一起,彼此交流、碰撞。在这些交流与碰撞中,学会尊重差异,尊重多样性,避免唯我独尊。哈佛大学特意将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混编在一起住宿,北京大学在分配宿舍时一般也会考虑学生的来源省份等,混合分配宿舍。

  宿舍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舞台。多年在一个屋子里生活、成长,容易培养出深厚的同窗情谊。当正能量在宿舍同学中间传递的时候,就容易实现集体成长。在北京大学,经常有宿舍几人成绩都非常好的情况出现,大家共同探讨问题,一起去上自习,被同学戏称为“学霸宿舍”。

  当然,同学们在狭小的生活空间中容易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不能将宿舍仅仅当作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场所,还要强化其育人功能,主动引导,化解矛盾。遇到一些较为尖锐的矛盾时,也应该主动帮助学生化解危机,而对于矛盾较为激化一时难以化解的,也应该果断采取措施,通过调换宿舍等方式予以缓和,给这些学生更长的适应期,减轻适应集体环境过程中遇到的压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 

  莫让青春无色彩(青年观)

  赵婀娜

  假如青春真就是用来追忆的,青年就应该做一些“可待追忆”的事。否则,人生回首,青春竟模糊黯淡,岂不遗恨?

  如果将人生比作不同色彩绘成的旅程,每段都由不同的颜色标注,青春应是什么颜色?是饱满葱郁的绿色?还是热烈奔放的橙色或红色?

  对于当下的一些青年人来说,答案也许有淡淡的灰色。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有时很残酷。也有背起行囊游走世界的冲动,却只能为几十平方米的房子披星戴月;强竞争、重压力与快节奏,让我们从大城市逃离,到头来却又不得不逃回;还有那除去房贷所剩无几的工资,让更高层次的追求成了奢望。还有更逼仄的现实,经济复苏脚步缓慢,今年毕业的近700万大学生,成为一道名副其实的“难题”。

  “压力山大”之下,我们开始变得着急,急着彰显与众不同,以掩饰内心的焦虑;开始变得功利,在得与失之间,学会斤斤计较;开始变得世故,每句话、每个举动都不敢有闪失,避险全身;开始变得麻木,对身边的人和事不关心,不敢展锋芒,甚至不轻易露真情。

  青春充满无力感,不再具有奔向未知的激情和朝气。可失去标识、褪去色彩的青春是我们想要的吗?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发集体怀旧,原著作者辛夷坞给出这样的文字:“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假如青春真就是用来追忆的,青年就应该做一些“可待追忆”的事。否则,人生回首,青春竟模糊黯淡,岂不遗恨?

  梦想,能点亮青春的色彩。马云[微博]在卸任演讲中鼓励青年人:“假如不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在座所有的年轻人,轮不到你们……30年以后的今天,是我们今天这帮人决定的,改变自己,从点滴做起。”的确,越是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越充满无限可能,越需要青年人拥有超越现实的情怀。

  青春是短暂的,少一些惆怅与自嘲,多一些积极与期待,与其在现实面前褪去锐气与锋芒,倒不如高举梦想的火把,去实现一个更好的现实图景。当然,这个梦想不必与成功有关,而在这个征途中,你将与多彩的人生,不期而遇。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汪国真的诗,带着上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的味道,或许正可提醒陷入灰色青春的年轻人。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