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曾经的母校说再见 杭城高校夏日搬家忙

2013年06月18日12:01  钱江晚报    

  本报讯 昨天清晨6点光景,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卡车突突,工人屏气“嘿吼”,校内老师扯着嗓子指引……这个新建的校区,头一遭这么热闹,比昨天的天气还要热火朝天。

  杭师大美术学院国际动漫专业,是新校区迎来的第一批主人。在接下去的3个月里,杭师大下沙校区的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经济学院、法学院等6个学院,都将陆续入住。

  而位于下沙的主校区,将腾出来给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这个夏天,许多像钱江学院这样的“独立学院”都要搬迁,开始“断奶”后的独立生活。

  离别的情绪发酵

  同学们留下各种母校印迹

  昨天,记者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图书馆门口,空书架一排排列队,等待运送它们的卡车。

  这所西湖区文教区内面积最大的大学,正在向下沙高教园区进发,学院近9000名学生,将在7月4日前统一“搬家”。

  所以眼下的校园里,离别的情绪已经开始发酵。

  不论是教学楼还是寝室楼的楼下,都有一个小型的展架,贴满了校园素描——霸气的小门经炭笔渲染显得更加硬朗,丰子恺研究中心在湖水的倒映下更显古雅。

  这些都是学生笔下的校园印象。眼见马上要离开校园了,创意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几个学生,决定把校园“留”在画纸上。

  更不舍的还是毕业生。“在这里呆了4年了,以后想回母校看看,怕是也没有机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李振良对记者说。

  这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还爱好摄影,校园的每个角落和同学的大学生活都曾是他的素材,“学校马上要搬了,我就精选了部分照片,洗出来,在食堂门口办了一个摄影展。”

  很多已经毕业的杭师大校友也回来看他的摄影展:“你这张照片里的12号教学楼,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呢。” “那里本来有个东大门,后来拆掉了。”有位老校友花了100元买他的照片,“以后就看不到了。”

  另一个创业学生曹丹青,还把这些校园写真印成纪念版明信片,赠予母校。

  钱江学院音乐与舞蹈分院毕业生王普,也在前几天与同学们策划举办了一场名叫“欠一声再见,文一路222号”的晚会,“我们入校那年,撞上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新生入学时没有开学典礼、没有迎新晚会,迎接学生的只有一支温度计;现在我们要走了,学校的记忆也将被城市建设所覆盖,我希望这台晚会,能刻下我们曾经的回忆。”

  “独立学院”一纸法令

  这些学校也在忙着搬家

  下个月,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就要整体搬迁到诸暨校区,“学生8月份搬家,等9月份开学,学生就直接去那里上课了,今年新招的学生,也到那里报到了。”

  掀起这轮高校搬迁热潮的是教育部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26号令,在这份法令中,对于独立学院的性质、办学条件和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或个人等,都有了与之前迥异的具体规则。其中仅“独立学院不少于500亩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的规定,就逼着浙江大部分独立学院都要挪窝。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微博]的搬迁也近在眼前,今年9月起,之江学院新招的学生,都将入住新校区绍兴柯桥。目前在校学生,则不用搬迁,仍在现有校区就读至毕业。

  虽然不少高校在搬迁之初带着无可奈何,但外迁之后,发现可以腾挪的空间的确更大了。

  之江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新敏说,“从硬件上讲,这次搬迁为学校打开了办学空间,2016年9月,之江学院将完成整体迁建,届时办学规模将达到8800人。搬迁还让我们找到了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新氛围,搬迁新址后,之江学院的课程设置将会有新的变化。根据绍兴市纺织的特色,在3年内,逐步开设纺织、服装、印染等相关专业。”

  本报通讯员 沈燕维 张念露

  本报记者 徐洁 章咪佳

  对于正在或即将要搬迁的高校,要走的学生,依依惜别;而将入校的,则该掌握动态。尤其是眼下高考[微博]结束了,马上要填报志愿,或许你心仪的学校,已经不在你印象中的那个地方。

  根据记者打探,这些高校的搬迁也已提上日程:

  杭州商学院[微博]是浙江工商大学[微博]的独立学院,将搬至桐庐校区。明年9月起,杭州商学院新招的学生,都将入住新校区。但今年9月入学的新生,还是在老校区报到,将来要不要搬迁,目前还没定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则要搬至富阳,目前新校区刚开工不久,搬迁大约还要两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迁至临安青山湖科技城,今年4月正式动工。学院新校区一期建设用地500亩,校舍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计划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浙江理工大学[微博]科技与艺术学院将搬至桐乡,目前刚与桐乡市政府签下意向,新校区还在筹备阶段,所以近两年的招生不会受到影响。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