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名校与薄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是处于流动状态的,师资差距不断缩小,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会缓解家长[微博]的“择校热”?正因为这样的愿景,我省新近出台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县域内交流制度。 这项规定要求,公办初中和小学的校长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达到10年,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12年,应纳入交流范围,而且,县域内符合交流条件的骨干教师,每年参与交流的比例应不低于15%。
每一项制度诞生之初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存在,这一剂缓解“择校热”的药方一开出,叫好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研组对全国11867名校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72.7%的校长认为流入教师不是学校需要的,40.36%的校长认为交流来的教师不好管理,36.18%的校长认为,流动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性,22.9%的校长则认为教师交流扰乱正常教学活动。
不仅校长有顾虑,教师也有担忧。在一个学校待熟了,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流动到了新学校,一切要重新开始。因此,年轻教师比较欢迎交流制度,而中年教师则觉得比较“伤神”。杭州滨江区一位女教师说:“为了上班方便我刚把房子换到学校附近,如果我交流去其他学校,上班肯定不方便,而且新环境还需要去磨合。”教书育人需要沉下心来,如果环境更换频繁,教师的心思容易被打乱。家长也有担心,怕优秀教师流走,新来的老师不适应,孩子成长受影响。
有人质疑:教师交流会不会变成一场削峰填谷的“零和游戏”?“一杯好茶变为两杯好茶”的愿望会不会变成“一杯好茶变成两杯白开水”?
嘉善县是先行一步的地方,两年前,该县义务教育学校报名参加流动的教师903人,实际流动560人,其中城乡互动320人。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金勤坦言,刚开始试点时,全校上下深感委屈,甚至有抵触。但新的希望也随之生成,流出去的骨干发挥出更多辐射效应,腾出了空间让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流进来的农村教师也得到了针对性的教研提高,“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的活力教师,播撒更多的活力因子,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水乡的孩子更灵气。”
嘉善县教育局局长包庆余认为,对优质学校来说,就像割韭菜一样,成熟的割掉,新的一茬会快速成长;对农村薄弱学校来说,通过名师引领,可以带动教师培养和学科建设。这是一种优化组合,实现了填谷增峰。
“教师交流不会拖垮名校。如同人的身体机能一样,学校在输出名教师后,会激活自身的造血功能,产生更多优质血液。而且,名校的生源差异较小、环境比较优越,教师长期固守在这样的环境中,缺少挑战和活力,容易产生倦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燕学敏也这样认为,教师交流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取长补短。
两年前,杨晓霞老师从嘉善一中交流到相对薄弱的嘉善五中,学校专门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让她负责。她感觉在学科建设、科研引领等方面更使得出劲儿。而且,对参与交流的教师,会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这点杨晓霞也感受到了。
教师流动制度不可能单兵突进,要真正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同步建立一整套配套制度,构建起轮岗流动的长效机制,把“单位人”变成“系统人”。我省将在今年下半年建立试点交流制度,各个设区市选择一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做试点,并于12月底前制订出具体办法。(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孙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