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专家暗访求职学生:打扮越好越要把关

2013年11月27日15:49  重庆晚报 微博   
叶宇(右一)走进求职学生中进行侧面观察叶宇(右一)走进求职学生中进行侧面观察

  在昨日的陈家坪展览中心双选会现场,88号展台前有十余名学生排队等候递交简历,一位穿着灰色便装的中年大叔也站在排队人群中,一双眼睛在学生们的脸上、身上瞟来瞟去,还不时凑上前去跟学生搭几句话。

  不要以为他是来打酱油的,他正是这个展台的主人———负责招聘新员工的重庆交运集团站务中心劳动人事处处长叶宇。他这次来招人,没有坐在展台里,而是悄悄地混在应聘学生中,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

  挎名牌包的不敢要

  叶处长的目光总是落在学生们穿的衣服鞋子、提的包包上,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衣着打扮。

  他指着一名穿着红色裙子的女生对重庆晚报记者说:“你看到她手里提的米色LV包包没有?她那双鞋子看样子也不便宜……这一身名牌说明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好,根本不缺钱,我们单位给她每个月发两三千元工资,估计很难让她满意。”叶宇说,对于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外表打扮得越好的学生,我越要好好考虑把关。”叶宇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求职欲望不强,工作中也难以吃苦,公司更愿意招那些衣着朴实、态度诚恳的学生。

  出言粗俗的不想要

  与学生们一起排队,叶处长也有意外收获。他说,此前碰到一位文静的女孩,交谈了几句,她还用普通话回答,感觉还不错。但这个好印象在她接电话的两分钟里,一下子被摔得粉碎。

  原来,这位女生在接电话时用起了重庆话,腔调轻浮,还不时冒出几句脏话来。“应聘求职时,站在考官面前,她可能永远也不会表现出这一面来。”叶处长失望地说,“虽然这可能算是个人在私生活的表现,但从这个侧面去多了解了一个新人,印象中已经打了负分,很难再录用她。”

  只看工资的不能要

  “你是哪个学校的?”“工作好不好找?”“这个单位好不好?”……叶处长还有意无意地跟排队的学生聊几句天,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让叶处长失望的是,一连问了几个应聘的学生,他们似乎都不太了解自己要应聘的单位是什么样的,“不晓得好不好,看专业对得上,投份简历试一下!”这是大多数学生回答他的话。

  有的学生还一个劲儿地向他打听工资待遇如何,甚至回答“管他啥子单位,只要工资给得高就去”,叶宇就会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叶宇说:“像这样眼睛只盯着工资待遇的学生,我们不能要。”

  “我们这种国有企业,都有完整而成熟的薪资体系,不可能给出很高的薪水。”叶宇说,公司给大学毕业生开出的月薪为2500~3000元,“这个工资水平确实不高,但公司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对于有远大目标、勤奋肯干的学生来说,一定是有前途的。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工资,只能说是鼠目寸光,我们企业不欢迎这样的人。”

  重庆晚报记者 汤寒锋 陈林 摄影报道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