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长频换:邱勇任清华大学新校长(图)

2015年03月26日09:12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清华[微博]大学[微博]校长邱勇

  

  《赛先生》:清华大学迎来新校长

  在结束了近两个月的“空档期”之后,清华大学校长一职终于尘埃落定。今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姜志刚到清华宣布邱勇为新校长。作为“土生土长”的清华人,现年51岁的邱勇将以掌舵者的全新身份,迎接他在清华园的第32个春天。

  自清华大学前任校长陈吉宁于2015年1月28日被任命为环保部党组书记(2月27日被任命为环保部部长)起,清华大学新任校长的人选一直备受关注。

  邱勇的任命,延续了清华大学自1952年蒋南翔校长起历经63年的“历史传统”:从本校现有领导中选出校长。更为有趣的是,1952年以后的历任7位校长中,除了1个例外,清华大学校长都曾是清华本科毕业生。(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高景德,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与中国很多高校经常有校外“空降”校长不同,清华校长任命很大程度上仍沿用蒋南翔建立的“本土”模式,避免了较大震荡,对高校发展应该有一定积极意义。

  邱勇于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有观点认为,他就任校长意味着清华对院士身份的再度强调,也有观点认为是巧合。邱勇多年参加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在OLED产业化领域贡献较大。 他同时也在有机光电材料方面有较好的基础研究,如光电转换材料的合成与性质测定等,为同行所认可。

  刚刚卸任的陈吉宁是1949年之后清华大学任期最短的校长(2012年2月20日~2015年1月28日)。前不久卸任的北大校长王恩哥同为1949年之后北大任期最短的校长。教育界关心的是,换届后的校长能否长期履职。

  清华"土著"

  与陈吉宁同为1964年出生的邱勇,长期在清华学习和工作。

  自1983年19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起,邱勇与清华大学结下不解之缘,再也没有离开过。他在清华的“角色”随时间不断变迁——学子、教师、研究者、重点实验室带头人、系主任、校班子成员,一直到今天的校长。

  从四川小县城初入清华,邱勇一开始倍感压力。为了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清华学子”,他在各方面都强烈要求上进,努力完成学业之外,还积极做班干部、入党、从事学生工作。1988年,邱勇获得免试攻读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的机会,于1994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选择留校工作。博士毕业后不久,邱勇在校内刊物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感谢清华》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站在清华这个坚实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充满信心。

  由于在组织工作中表现优异,留校之初,邱勇便被委以化学系党委副书记的重任,主管学生工作。多年的“双肩挑”辅导员生涯使他很快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行政管理工作固然繁忙,但业务绝对不能荒废。

  “双肩挑”建立于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时代,其后成为选拔、培养干部的一种考虑。

  2002年,邱勇任化学系系主任。邱勇和系领导班子一起明确了化学系的发展思路,加快从工科背景下的化学系向理科化学系的转变。2008年,邱勇上任理学院副院长。

  邱勇于2008年正式进入清华大学校领导班子,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此后急速上升:2009年12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4年10月,邱勇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追求学术与产业双赢

  虽然邱勇曾任清华化学系主任,但其特长不在于基础化学,而在于应用。所以,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在技术科学部,而非化学学部,也被认为与此有关。

  1996年,博士毕业两年后,邱勇选择“有机发光显示技术(OLED)”作为未来努力的学术方向,并决定走以产业化为目标的学术研究之路。那一年,32岁的邱勇带领一名本科生,凭借一台二手真空实验设备开始了他的OLED“拓荒”之旅。

  与高校传统上以学科为中心组织队伍不同,邱勇以研发项目目标为中心,组织起了一个复合背景的研究团队。1997年,他领导的OLED项目组开始与企业进行合作,并从社会上招聘各方面的人才,引入了企业的项目管理办法。

  据悉,邱勇当初的考虑是追寻学术与产业的双赢,走以产业化为目标的学术研究之路,改变中国显示产业从显像管(CRT)到LCD依靠技术引进而受制于人的状况。第一,依靠自主创新来实现中国OLED技术的产业化,不走技术引进的道路。第二,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真正实现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2001年,邱勇率领团队成立了高科技企业——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学校的实验室研究模式与公司机制的研发模式相结合,两种机制,两支队伍,相互配合。

  2003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邱勇也有了双重身份,既是重点实验室主任,又是维信诺的首席科学家。同年,邱勇开始给本科生讲授“有机电子学”课程。在他看来,自己的双重身份为双方的密切协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邱勇实验室在做OLED产业化的同时,也开展有机光电材料的基础研究,如光电转换材料的合成与性质测定等,被同行认为“还不错”。

  企业以技术开发为重,但是并不完全依赖清华,企业有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团队。学校则偏向于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并适时地拓宽研究领域,后来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已经超出了OLED范围,涉足到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晶体管等方面。

  2002年,邱勇率团队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中试生产线;2003年,产品开始小批量供应市场,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工控仪表等领域;2008年,自主设计的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在昆山投产,成为我国在显示产业领域第一次没有引进国外技术,而是依靠自主技术建成的大规模生产线。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了太空行走。邱勇团队开国际先河,成功解决了耐高低温、耐冲击、耐电磁干扰、耐辐射等技术问题,首次将OLED产品应用于航天服上。

  2011年,维信诺公司已拥有国内外客户逾千家,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其中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2012年2月14日,邱勇和他的团队凭借“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新的使命

  作为中国具有百年历史的顶尖高校,清华大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各界瞩目。

  清华大学在2011年迎接百年校庆之际,邱勇曾在多个场合阐述对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解。2014年,他又在《光明日报》等媒体撰文,提出不断赋予校训精神新的时代元素。

  邱勇曾表示,清华校训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强调人们要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砥砺践行。在邱勇看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精神已成为清华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道德力量、强烈的感召力量。

  在“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远目标下,新任校长邱勇将肩负全新使命。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培养一流的人才,有一流的师资,产生一流的成果。三者紧密相连。

  精力充沛,是邱勇身边多年助手和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在追求创新的同时,邱勇悉心培养人才。除了博士生导师的工作,如今邱勇还在给本科生讲课,并且在教学方法上做了很多新尝试,比如摆脱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将知识形成的过程传授给学子,以激发同学对科研的兴趣。

  2003年,邱勇开设本科生课程“有机电子学”和研究生课程“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作为系主任,邱勇以身作则在教学一线。

  邱勇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尊醒目的孔子像。看到学生能够很好的成长并超越自己,这被邱勇视为自己最大的事业成就。在他看来,言传身教把清华优秀的学生培养好,是每一位清华老师的责任和使命。

  邱勇对学生工作情有独钟。2004年担任化学系系主任时,他提出全面加强级(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思路,鼓励一批学术水平突出、在学生中拥有较高威信的优秀引进人才和骨干教师担任级(班)主任,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与好评。2006年,北京市总工会授予邱勇“教育创新标兵”称号。2007年,他获得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

  邱勇简历

  1964年7月出生,四川荣县人,1983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后转入化学系;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本科毕业,免试攻读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

  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曾任化学系学生辅导员、系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系党委副书记;2002年3月任化学系主任;2008年1月任理学院副院长;2008年10月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12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4年10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长期从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研究重点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电子学基础理论、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和器件等,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了多项国家“973”和“863”课题、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专利奖金奖、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等奖项。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郝俊)

文章关键词: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