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伴龙邓铭:要做属于孩子自己的内容

2015年10月26日 18:07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儿童识字APP、听儿歌APP等在线教育产品。自2012年以来,在红海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儿童在 线教育产品依然面临着盈利困境。纵使有的产品用户量已达到千万级别,却至今未找到合适的收费模式。未来儿童在线教育产品该何去何从?10月22日下午,儿 童在线教育领域的14家机构齐聚“新浪2015在线教育高端访谈儿童教育专场”,就家长最关心的儿童在线教育产品挑选问题、同业最关心的盈利模式等问题分 享了各自的观点。以下为小伴龙CMO(首席市场官)邓铭先生在高端访谈上的发言实录:

小伴龙 CMO(首席市场官) 邓铭小伴龙 CMO(首席市场官) 邓铭

  邓铭:很感谢新浪教育给了这个机会,这么多同道中人一起交流。我不是开始就加入(小伴龙)的,今年四月份才入伙的。但是我跟儿童的这件事是有渊源的,人的宿命很难讲,真的是命运中做什么事,冥冥中注定的。2008年年底离开奥飞的时候做了之前那个项目,做儿童互联网社区,很快发现这件事不对,真正的追求是做内容,融资A轮的时候我们的口号是做全球第一步互动文化。虽然拿到了A轮的钱,但是还是没有成功,很多的因素,去年年底的时候,小伴龙里边的合伙人找我聊这件事,因为原来的小伴龙四个合伙人中三个是腾讯出身的,有一个是内容出身的,但是没有做品牌,做商务的人,找我聊的时候,我一听B轮的公司,我资格就是A轮的,等等再看吧,当时不用操心,我们B轮很快就来,今年春节的时候我们B轮差不多搞定我就入伙了,这么一个过程。

  为什么说这个,这是第二次回到儿童的领域做小伴龙这个项目,我觉得这个项目让我,我加入小伴龙放弃了很多,因为我在前一个项目里挂掉之后第一拨做了微信运营的浑水,我们做到一百万的粉丝,我把这件事放下加入小伴龙我放弃了很多,真正吸引我的是内心的感觉,而且这个项目刚好和我当年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大家很多同行对我的理解是未必真的是看到了我们的本质,我们的本质是和贝瓦是一样的,我们并不是一个应用的公司,其实我们是一家内容公司。

  我一下会解释为什么这样,我看小伴龙的时候,我发现这是我的梦想,就是要做互动文化。其实就等于小伴龙产品的核心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其实在向传统的IP致敬,因为目前为止所有的成功的IP,都是基于上一代我们认为电视、电影、平面也好,都是单向内容传输方式产生成熟的IP,智能设备来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机会,用全新的,全交互的方式去生产IP,这是我们当年做项目的时候的想法,技术上的限制和团队的限制没有实现。小伴龙这件事上我觉得目前为止还是很顺利研究我们路往前走,我们有一个更加内部的,如果我们说,我们是一家生产数字内容的公司。其实我们是用全交互的方式生产内容,用内容方式去沉淀IP,这是我们所有的核心。

  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定义的话,或许我们不应该被拉进今天的会议,可能把我们放在动漫更合适,实际上心态角度来讲,我们尤其是兄弟四个当中,我是005,004的合作人本身是小说的作者,一半时间混内容的。他的加入让这个产品找到了所谓的生命力。这个之前,包括小伴龙最早期的现在大家看到的,现在还在的叫做有伴网的项目,最初尝试过资源类的平台,然后放弃了,现在小伴龙的第一代产品是一个没有上线就死掉了,一个很简单的功能项目,说白了把硬件的功能搬到手机上,搬到智能设备里面去,当时这个项目,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没有任何清晰路线,发现智能设备来临的时候,小孩子已经看不到这个智能设备进入生活了。与其在手机里面玩没有标签的内容,还不如这里做一点针对孩子的。当时的手机里面,智能设备里面主流产品是僵尸和小鸟,我们CEO,第一个创始人,让孩子在这里玩小鸟和僵尸,为什么不给孩子做一点属于孩子自己的内容,所以这件事就开始了,但是我们认为直到我们开始真正的回到内容这个路线上的时候,小伴龙才找到自己的生命力。

  我们从上路开始到从来没有不会停下,从最开始的每月一次的内容更新,到现在的每周两次的,最早期的小伴龙如果用数字内容来看,在智能设备上交付内容,这个相当于传统的IP在电视上播出卡通片,他们的播出频率和内容的输出强度,好一点是日播一集,差一点是周播两集这样的进度,我们当时充其量做到月播一集,我们每个月推进一次的话,大概相当于月播一集的强度,现在是月播两集的话,这个情况在改善。这个背后说明什么,为什么我们走到这条路,和今天的在线教育的话题有表面上看起来的关系很是不大。但是背后的关系很大,教育这件事,张总聊过,我从小就喜欢动手做科普的。

  我会觉得当我女儿15岁的时候,我回头想想,前一段时候有一个话很打动我。父母很多时候,在孩子的事情上到底有没有做对,这个话题很深刻的。因为我们做父母来说,很多的时候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因为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我们的对生活的很多的态度,可能会习惯性的,潜意识里面不自觉的尝试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未来可以变得更好,这真的是根本吗?未必。前一段时间有一句话很打动我上帝给你个孩子更重要的目的不是让你去教育他和帮助他,给你一个更重要的机会让你静静的看着他,重新体会一下这个生命是怎么样长大的。这件事是本质的层面。我们家长都有一句话,这么做不是为你好吗?孩子们尝试挣扎,尝试从课外班挣脱出来的时候,父母的话就是为你好,其实真的是为孩子吗?这个观点太左。

  其实我以我们家的事情为例,我女儿小的时候没有小伴龙,如果有的话我一定会让你使用小伴龙,而且我会杀掉她大部分的时间去玩小伴龙。我觉得孩子长大这件事更多的时候不是让他去学各种技能。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682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0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