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在钢丝上的父子:父亲不信“知识改变命运”(5)

2017年06月29日 06:32 中国青年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我不能改变社会,只能让自己和儿子想办法去适应这个社会

  张禹直播的热情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他反复说自己累了,“搞不好哪天就不直播了”。

  “成为网红带给我的只有伤害。”张禹的语气很平静,他说自己有点儿怕看到网友骂他,还怕一上线发现自己又被直播平台“封杀了”。他不让儿子接触网上的任何评论,吃饭时望望奶奶说漏嘴了,他甚至会恶狠狠地让母亲“莫说了”。

  6岁的望望并不知道屏幕那头有数以万计的人在关注着自己。这个小男孩说,自己练习走钢丝的目的很简单,“为了肌肉”。他摆出施瓦辛格展示肌肉的造型,“看,要变强壮。”

  他说练习很苦很苦,可是“坚持就是胜利”。

  张禹有时候也在想,孩子还这么小,让他健健康康成长,自己一家人从此远离网络也挺好的。可他还是舍不得离开直播平台。“也许茫茫人海里还有奇迹呢?”他说着说着兴奋起来,“在黑暗中发现萤火虫,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啊。”

  直播平台上有网友帮这对父子整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材料,有人每天发来微信问候望望的情况。还有人要打钱,不过被张禹拒绝了。

  这是他舍不得离开的原因,“继续待下去,这些朋友就都还在,也许还有新朋友能帮望望申请吉尼斯,能帮望望进少林呢?”

  钢丝上的那个世界,是这个父亲最后的希望了。

  多年前,他曾在集装箱厂工作,每天套上像“穿了几层衣服裤子”一样的工作服,扛起几十斤重的机器,负责打好焊缝,从天亮干到天黑。工作时,钢砂满天飞,他说自己一开始还觉得眼睛疼,到后来都麻木了。

  时间紧张,他上完厕所拉链也不拉上,累了就直接瘫坐在堆满废料的地上。他不敢缺勤,请假一天,1000元的全勤奖就没了。

  这些习惯烙印在了他的身上。如今,这个喜欢在直播平台里写“心灵鸡汁”的男人,依然会忘记拉上拉链,依然会一屁股坐在泥巴上。他扯出一个笑容,“改不了了”。

  带着这些“习惯”,这个四川农民在全国四处奔波,他下过煤窑,在新疆和过水泥,在山西的暖气片厂倒过上千摄氏度的铁水。直到前几年,他拖家带口跟着父亲去了江苏太仓的集装箱厂工作。

  张禹的父亲去年被诊断出肝脏长了淋巴结,医生说,病情严重,只有马上手术才能保命。手术花费大概要五六十万元,张禹急得去翻存折,可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斩钉截铁地拒绝治疗,“要把钱留给儿子”。

  那时张禹突然发现,“生活怎么那么难”。他偷偷去买了药,可父亲死活不吃,还要往工厂跑,父亲在制造瓶子的工厂拖地,一个月全勤能挣2400元。他给身体越来越差的爸爸煮鸡蛋吃,可对方却说,“给望望吃,你给我一个死人煮什么鸡蛋?”

  他把父母带到北京旅游,想让父亲能开心点。可是在故宫,老人家说起自家儿子没出息,脾气一上来,又当着旁边的游客开始打张禹。张禹默默忍受着,心里难受极了,“还是我没本事,如果我有钱,爸爸也不会这样。”

  想着,他突然下定决心,从几米高的石台上跳下去,“死了算了,保险赔钱的话我爸爸说不定就有钱做手术了。”

  他摔断了骨头,母亲孙明珍抱着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张禹最终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离世。父亲离世前,甚至专门为望望寻找了一名“干爹”,老人家乞求对方好好照顾孩子。张禹站在一旁哭了,他觉得自己“很没用”。

  回到老家,办完葬礼,无人照料的几亩土地已是荒草丛生,他想去种点生姜,却发现自己连农活也干不好。

  老家的新房只装修到一半,剩下的工程再也凑不出钱了。家里没有衣柜,衣服四处散落在客厅和没有门的卧室里。靠着水泥墙,张禹第一次觉得,“这个家要垮了”。

  钢丝,那条细长的钢丝“救”了他,为他指了一条明路。

  “很多人说我病了,我疯了。其实是这个社会病了,我不能改变社会,只能让自己和儿子想办法去适应这个社会。”张禹说。只是很可惜,自己终究没能适应那个钢丝上的世界。

  他的成长被人为加快了

  藏在广巴高速高架桥下一隅,半面还是水泥墙的张禹家显得很不起眼。木门河从家门口流过,张禹怕高速路的车吵到儿子睡觉,给家里装了最贵的一款双层钢化玻璃。

  房子一楼的沙地是望望游乐的场所。训练的间隙,他喜欢一个人在这里玩,嘴里嘟囔着各种英雄怪兽的名字,“哼哼哈哈”个不停。

  只有每天的这个时候,张禹才觉得儿子不是那个拥有5万粉丝的“网红”,而像个真正的6岁孩子。

  多数时候,望望懂事得惊人。他说自己喜欢走钢丝,“不觉得苦”。家里来了客人,这个6岁的孩子会邀请对方“留下来住吧”。张禹让孩子写作业、睡觉、吃饭,望望从不抱怨,都是立马照做。他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我喜欢爸爸,爸爸每天都陪我一起耍。我不想爸爸不开心。”

  张禹家的田很不规整,土松松垮垮的。这个身材瘦削的父亲担心儿子掉下来摔伤,用了好几天把旱田的土都松了一遍,清掉了大点儿的石块,“这样掉下来起码不会断胳膊断腿了”。

  但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就算把土翻得再松,孩子掉下去时,那种痛还是要受,“自己不可能代替的”。

  这个家已经四散分离了。妻子和女儿都在江苏生活,自己带着儿子则在老家。他反复提醒自己不能心软:这个家已经为儿子成材牺牲这么多了,怎么着也不能半途而废。

  他也曾想过带儿子去江苏,可转念一想,“水泥地摔下去太危险了,况且也找不到训练场地。”又就此作罢。

  动摇时,他就从手机里点开一张图片。那张图片里,望望正在河堤的钢丝上训练,旁边,一个老奶奶背着和望望同龄的孩子,向前走去。身后的张禹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就是望望的成长!”

  望望几乎没有同龄的玩伴。他的训练占满了课余休息时间,放假的时候,张禹总希望孩子能多睡会儿,也很少让孩子独自出门玩耍。曾经还有孩子跑到家里和望望一起玩,可一个下午过去,家里突然冒出了怒气冲冲的孩子家长。

  在水彩笔痕迹涂满瓷砖的客厅,邻居把自家孩子狠狠训斥了一顿,张禹很难受,“他明着是训孩子,实际是训我,都说我是怪人,害怕我把娃娃拐卖了拉出去走钢丝。”

  望望早已忘记了这段“插曲”,他不抱怨每天四五个小时训练的艰苦,也不伤心伙伴的离开,这个6岁的男孩从裤包里掏出几颗瓜子,嘿嘿地笑起来。训练间隙,该他偷偷吃点零食放松了。

  放松的时刻一般在饭桌上。最近,接待一拨儿成都来访的记者时,张禹让6岁的望望喝酒了,还抱着啤酒瓶大口大口地往肚子里灌。视频在互联网上疯传,望望的一名亲戚也看到了,这名年轻的大学生坦言,看到视频的瞬间“惊呆了”,“那动作太熟练了,我都学不来。”

  “他的成长被人为加快了。说话、做事都太像一个大人了。”她反对张禹的教育方式,“早早地就决定了孩子的路,太狭窄了,未来望望的人生半径只会越来越短。”

  “这个年纪的孩子就该无拘无束地成长,到时候了好好去念书,为什么要强加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和负担?”她语气急促,“我不明白,他(张禹)究竟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

  张禹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不断地强调,孩子要继续好好走钢丝,到了秋天一定要把吉尼斯世界纪录拿下来。

  “不是我看重(吉尼斯世界纪录),是这个社会看重。”张禹扭过头,轻声说,只要望望拿下吉尼斯,就会有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就能去学武,拥有一个好前程。到那个时候,自己也该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了。比如,开一个生态农庄,搞一个生姜基地,等等。

  在钢丝上从秋天走到了夏天的望望也不清楚,还要走到什么时候。他想了想说,“也许要走到我长大了吧。”

  这个6岁的大眼睛男孩露出了笑容,“长大了,我就不走钢丝了,到时候就去追求我的梦想了。”

实习编辑:程璐璐 责任编辑:王颖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教育官方微博 返回首页

新浪教育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6450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9767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