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更好、更公平、更优质的中国教育普及,越来越多名人明星、企业和教育机构加入公益行动的行列,公益教育的普及和推广甚至有不少现象级的事件诞生。然而,在众多公益行动的背后:公益行为作秀、公益理念滞后、公益文化缺失、资金监管等问题也随之凸显。明星做公益一定要到一线吗?教育行业争先恐后地做公益,到底是昙花一现的跟风,还是将成为“新常态”?公益在为社会带来增益的同时,又为企业自身带来了什么?企业怎样处理公益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11月28日,新浪2017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举行,以 “‘公益+教育’让更多孩子感受爱”为主题的公益论坛举行,国际钢琴大师、联合国和平大使郎朗现场助阵,马云公益基金会、扬帆计划等公益机构以及致力公益事业的科大讯飞、英孚教育等教育机构负责人现场对话,解读教育+公益的力量。
“教育+公益”有哪些好的模式?如何保证教育公益项目的持续性?
马云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于秀红认为,教育公益无非是无非是关于学习者、教育者、学习内容和外部环境的提供,关键是每个机构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每个机构他们可能有不一样的定位,有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教育公益的理念。新浪扬帆计划发起人阮向荣认为,教育+公益的模式有三点:带出来,送下去,践行互联网公益。以此为模式,他们坚持十年,致力于发现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科大讯飞“AI教育公益计划发起人” 任萍萍认为,将科技融入教育+公益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用现代化的技术,自动阅卷、自动组卷,节省老师时间,带来大量优质互联网资源给孩子们。
模式创新的同时,企业要把公益做好,应该如何持续?英孚教育企业事务高级副总裁柳尽染提到,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优势,你是做什么的,就把它拿出来为社会做贡献。
国际钢琴大师、联合国和平大使 郎朗认为,做教育公益不管进行怎样的传播,最重要的是,不要喊口号定目标,要搭平台、做实事、做内容。
公益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能够对孩子的培养带来哪些帮助?
国际钢琴大师、联合国和平大使郎朗提出,音乐能给人带来另外的人生,你有更具创造性的灵感、你有更平衡的心态,你能交际世界上各国的朋友,你真正能打通。郎朗的目标是,在他有生之年,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能免费在学校里学习音乐。
如何平衡公益与商业的关系?
企业的发展和公益项目必须在一起,但是企业的发展与公益要分开,英孚教育企业事务高级副总裁柳尽染认为,“做公益要对社会负责任,这个应该是企业发自内心的。”
她认为,捐钱比做事难,真正的企业要有秩序的去把公益事业作为一个项目做起来,是要花一些时间的。同时,公益和营销纯粹的商务是一定要分开的,做公益不是为了卖东西。
公益教育如何做好传播
新浪扬帆计划发起人阮向荣认为,互联网让公益变得没有门槛,而且变得更加透明、参与度更多。
郎朗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内容,当你看到需要改进的时候,你马上就要改进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有些人如果是对音乐不感兴趣,不一定说他没有钱,或者他没有时间,而是他没有看到好处在什么地方。我们就要改变整个周围的环境,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就像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来探讨,让大家发自内心改变这个现象,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为论坛的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关于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其实我们要说的还有许多。今天我们特别设立了一个论坛环节,并有幸邀请到几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明星嘉宾、公益机构以及致力公益事业的教育机构负责人来到现场,他们将与大家共同探讨, “公益+教育”让更多孩子感受爱,下面就让我们掌声有请国际钢琴大师、联合国和平大使郎朗、马云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于秀红、扬帆计划发起人阮向荣、科大讯飞“AI教育公益计划发起人” 任萍萍、英孚教育企业事务高级副总裁柳尽染。欢迎几位来到我们的舞台上!
今天这几位能够来到舞台上跟大家分享公益+教育,公益+教育这件事情相信很多朋友都想参与到其中,其实我们的公益事业现在已经变成热点领域,有越来越多的明星陪我们,他们都想加入到公益教育里面。而我们在座每一位都是公益事业的践行者,我想问一下,公益+教育都有哪些好的模式呢?这个问题想问一下于秀红女士及向荣先生。
于秀红:说到项目的模式,因为前面也听到很多的嘉宾分享关于教育,特别是未来在教育上的想法和观点。
因为我们马云基金会专注乡村教育,一直想教育到底是什么?特别是人工智能热炒。回归教育的根本要素,教育于我而言一定是学习者,我们学习的学生希望他变成什么样的人。另外是教育者,不管未来教育者是什么样的身份,还有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把什么内容给到他们,最后是外部是什么环境给到他们。
基于这一点,包括我们有很多在做教育公益的机构,从模式上有这样几类,在这几个不同的要素上,怎么样去找到自己心中所爱去着力。比如从国际经验上,有很多专注于教育研究的,对于教育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一些理念能够引导我们,从最早的比如多元智能,以及我们中国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等等,这也是教育公益界可以着眼不断探索的。
另外,在内容上,比如周围环境,环境非常重要,有很多机构做政策倡导,以及相关法律的地方,不止是教育公益其他公益也是类似,还有专注在具体方式方法上,包括课程内容,以及我们教育的方法,找到一个切入点。或者说在现在有一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学生,刚才提到的留守儿童,从组成教师上面支持。至于模式上,从我们本身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或者说教育应该未来起到很关键的要素上,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机构的定位。
主持人:其实每个机构他们可能有不一样的定位,有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教育公益的理念。阮向荣先生您怎么想?
阮向荣:新浪扬帆公益基金我们已经做了十年了,最早做教育初衷我们发现城乡之间教育有差距,公益+教育我总结三点:一个是带出来。我们最早把偏远地区的儿童,把他们带到南京、带到北京,让他们了解一些都市里的一些文化、历史,同时让他们长见识。
接下来我们还有另外的计划,要把老师也带出来,从偏远地区带到教育资源更丰富的地方。
还有要送下去。送下去是利用都市优势的教学资源,我们把一些教育理念、思想送下去。
第三个,因为我们是践行互联网公益,所以还有一个是链接起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我们链接到都市的教育资源,我们的爱心人士,我们所有想参与公益的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他们链接起来,这个是我们做了十年的教育公益的一个感悟。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透过不一样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公益还有教育的联结。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讲科技时,讲科技要有可持续性,包括讲到可持续能源,是不是有可持续性教育。讲到支教、导师,我们有没有办法不断输出那么多好的支教、老师,请问一下任萍萍。
任萍萍:我们是做人工智能技术的,希望每个孩子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希望他们开心学习快乐成长。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也可以温暖人心,不仅大城市优势资源地方选择教育的魅力,希望同一片天下的孩子们,新疆的孩子及农民工子弟也能享受教育的魅力,所以我们发起AI教育公益计划”。我们走了20多个学校,我们感受到他们确实非常缺教师资源和教师质量的贫乏,我们可以用现代化的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自动阅卷、自动组卷,可以节省老师时间,可以带来大量优质互联网资源给孩子们。给孩子播下三个种子,一个是希望的种子,让他们看到希望,一个是科技的种子,让他们看到科技的力量,最后是让他们看到快乐,希望他们开心学习快乐成长。公益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人心最美丽的光辉,希望我们一直努力把向善的力量一直坚持下去。
主持人:讲到AI,AI透过大数据机器拥有不断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讲到可持续性教育,柳老师会怎样想呢?
柳尽染:首先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各位嘉宾有沟通的机会。
回到你刚才说的问题公益+教育是结合的,企业要把公益做好,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优势,你是做什么的,把它拿出来为社会做贡献。像英孚,我们一个是语言培训资源,语言助学计划,特别国内一些项目是通过这个平台实施的。第二个是国腾全国挑战赛,这是任何商学院都可以参加的,为社会企业创新创业大奖,这个已经进行了9年了,有100多万的年轻人参加这个竞赛。
举的这两个例子就是说,英孚作为培训机构教育集团,怎么样利用自己的优势、自己资源上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下去。
主持人:刚刚通过柳老师的讲法,首先我们有这样的资源、有这样的平台,透过这样的平台在上面做出很多不一样的改变,对于社会能够为公益或为社会做比较公益的事情,让这件事情更加有延续性。刚刚讲到组织,讲到个人要问一下郎朗老师,郎朗老师本身也有公益教育平台在上面。
如何在上面进行可持续性?而且在上面怎么样才可以让更多小朋友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郎朗:非常幸运和舞台上非常厉害的各位坐在一起探讨这个事。从我做公益的角度上来讲,首先我自己要体验到,为什么社会需要这样一种爱?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些组织?
我小时候在求学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在不同阶段总会有人帮助我除了我的父母以外,后来去美国上学的时候,看似非常富有的音乐学院,实际也是通过一次一次的募捐一点点攒成的,并不是一个晚上拿到很多钱,都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而且通过情感上的交流,通过真正你能看到今天晚上是改变很多人一生的这种情景,而改变的大家的心情。
我2004年的时候,我当时成为联合国最年轻的亲善大使。当时他们说这样吧,你当大使肯定不知道什么是作为大使的含义,大使到底是干什么的。有时我们跟风,这挺好做这个。然后他们把我送到非洲去真正体验了一下,那时我才发现音乐确实是凝聚大家心的一个艺术,而并不是自娱自乐的艺术。通过访问我看到很多问题,很多问题比我小时遇到的问题还要大,甚至现在也成为全球的问题。
随着这个世界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实际,很多时候对艺术、对音乐,我现在说不是以个人的想法,大的环境里这种学习可有可无,如果精力允许、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弄一个音乐课堂,如果没时间就把数学课换成音乐课算了。当然数学非常重要,我非常崇拜伟大的数学家,但是音乐能给人带来另外的人生,你有更创造的灵感、你有更平衡的心态,你能交际世界上各国的朋友,你真正能打通。虽然大家觉得现在种族的界限可能用钱能打通或者用什么,但真正的隔阂还需要文化去打通。
所以在这样一个前提里面,我在2008年的时候,我创造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平台,光靠弹几场音乐会做募捐活动是不够的,我做了一点点的准备,创造自己的教材,音乐教室,自己封的音乐教材,以最好的形式,用最低的造价来把音乐课做出来。后来你发现一个非常成功的音乐课它根本不需要太多钱,更多的是你注入的精力、灵感,当然希望以后AI能帮助解决这样一些问题,让成效越来越高。
我的目标是,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能免费在学校里学习音乐。
主持人:这是我们国际音乐基金会,AI也可能培养钢琴上的技能,但情感表露还是要有人为教师的培养,人为教师可持续性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郎朗先生本身为联合国合作大使,也是明星也是钢琴大师,他通过自己的感召力,来面对所有的社会,来进行我们音乐上面的公益教育。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很多人开始想说,企业跟公益到底能不能做一个完美的结合?这个东西很多人第一是好奇,第二是保持批判的态度看这件事情。
要问两位企业的代表,科大讯飞任萍萍小姐帮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任萍萍:老实说讯飞做公益是新兵,我们刚刚发起公益教育计划,我们已经让全球首个机器人参加国家的医师资格考试,他很高分通过这项考试,不是通过这项考试可以当医生给别人看病。同时刷新了全国医学影像学卢拉测试的冠军。这一系列的技术告诉我们,AI辅助医疗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AI读医学影像学的片子,从教育到AI医疗的公益,我们会帮偏远地方做诊疗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其实大家在听到导航时,那并不是林志玲、郭德纲发出的声音。
主持人:是AI的?我一直以为是林志玲的。
任萍萍:是我们通过两个小时发音语料提取发音特征做出来的。现在我们的乡音慢慢流失,希望人工智能技术帮大家还原乡音,等到大家不记得乡音怎么说时我们可以帮大家还原。
同时我们用技术帮助已故艺术家保留他们的声音。因为有一些听力残障人士和智力残障人士,可以通过技术让他看到看不到的世界,听到听不到的世界。整个AR辅助医疗、教育、公益,我们希望未来可以走得更远,希望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人类。
主持人:AI未来有不同的可能性。柳老师对英孚教育怎么样做好完美的掌控平衡,在公益以及企业运营商方面?
柳尽染:你问的这个问题特别好,可以从两方面看这个问题。
第一,企业和做公益项目必须结合在一起,企业的发展和公益项目社会责任必须联合在一起,另外一个角度,企业的角度,商务的发展跟做公益一定要分开,这不是一回事。
听上去好像有点自相矛盾,我稍微解释一下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刚刚郎朗他获奖感言说到,他做公益是发自内心的,他的名人效益已经有了,他不是为了出名才做公益的。企业也是一样,做公益要对社会负责任,这个应该是企业发自内心的。我们公司一直在跟员工讲,做公益是我们公司的DNA。
主持人:企业文化。
柳尽染: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招员工时会讲到,你加入到英孚的团队里,除了有这样这样机会,还要参与公益项目、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这是两者不能分开的。
其实捐钱比做事难,真正的企业要有秩序的去把公益事业作为一个项目做起来,是要花一些时间的,你刚才也提过怎么样的持续性。
同时,公益和营销纯粹的商务是一定要分开的。
主持人:刚才已经讲到一定不能分开,现在讲一定要分开。
柳尽染:做公益,我们做了西部地区1000名乡村英语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6个月,非常有收获。但我不能利用这个机会去销售、做营销、去做英孚英语课程的销售,这个是不可以的。当时选地方的时候,专门选了没有英孚成人教育点的地方,这个从我们的创始人到现在的董事长,都是非常专注这个方面,我们必须做这是第一。
第二,不能跟商业商务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做公益不是为了卖东西。
主持人:了解,完全认同。再次谢谢刚才两位。透过任萍萍小姐、柳女士两位分别讲得非常清楚,到底企业跟公益怎么做完美平衡?刚才说企业有些是跟AI有关、跟互联网有关,互联网造成非常多的便利,但现在可以用什么样互联网的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多为公益项目找到更为新颖便捷的展现方式呢?我要问一下于秀红,马云象征可能代表的是互联网的象征,要问一下您具有探索具有创新性公益的教育道路有什么样好的建议吗?
于秀红:讲到创新性,回到刚才讲到教育,因为我们做教育公益本源,互联网在我们看来其实是一个工具,就像我们未来需要便利是一样的,互联网只是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方式和手段,互联网本身不是目的。
在我们自己基金会,因为从2015年创办之后,因为大家都知道马老师除了跟互联网相关,另外他是师范毕业生也曾经做过老师,教育也是他的情怀,每个人做公益从自己情怀出发。我们做教育选定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要素,像教师,特别乡村一线的教师。
刚才讲到教育,一个是探讨未来,我自己看来是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另外还有中国70%的学生是在乡村,有9000多万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托底的,托底这些人教育状态是怎么样的?其实是影响整个社会。
所以我们在选的时候,比如从2015年开始,选定核心影响学生的教师,我们每一年会评选100个优秀乡村一线的教师。会给他们一些激励,包括物质的支持,还有专业的培养,提升他们的能力。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是乡村校长。乡村校长我们知道是一个学校的CEO,他整个的理念,和他对于教育方法,以及整个教育思想都影响这个学校,以及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所以我们持续地去寻找优秀的乡村教育家,其实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乡村的教育家,他的视野得到提升,我们会带他去国际游学,去看国际上最领先的教育理念以及做法。然后回来反思,根据他实践情况他去做创新,不是我们告诉他怎么做创新,我们作为外来的人,更主要依靠他们。
这些乡村教育家,他比我们个人或者我们工作人员更了解他的学校,他知道怎么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我们做的是提供给他资源,不管从资金上、人力上、以及技术上的。
我也看到主题是“教育之变”,希望阐释我们基金的理念,依靠真正一线乡村教育家,发挥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做到教育创新。因为每个机构刚才讲到有自己的模式,还是希望能够通过马老师的影响力。但是是希望通过他个人影响力,带动社会上关注我们倡导的主题,认识到更多乡村教育的情况,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唤醒意识,人人公益”,公益需要每个人参与。马老师从第一个乡村教师计划发起,他自己微博名字改了,成为乡村教师计划代言人。
包括郎朗过去两届有帮助我们乡村教师奖的颁奖,帮助老师演奏、为他们站台。
主持人:网络可以变成方便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不同的创意,尤其公益还有教育上面。阮老师您有什么样的想法?
阮向荣:十年前做公益大家不知道怎么做,今天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我们2012年上线一款手机APP,可以上班时间、在地铁时间可以为孩子捐一本书。它最大的意义还有一点,互联网让公益变得没有门槛,而且变得更加透明、参与度更多。
以前找企业让你们支持,但是现在变成人人可以公益了,通过各种NGO、基金会也是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个方式就链接到更多的人,让所有人通过公益的方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上,我们要想推动社会进步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其实公益是最没有门槛的,我们发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比如我们发现城乡之间教育有差距。之后如果按正常的渠道我们写提案也是一个渠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渠道,但所有的人拥有的渠道就是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我们支持一块钱,我们有监督的作用同时有推动的作用,它更大意义是唤醒更多的人关注公益。
主持人:互联网变得更加便捷让公益变得更加好玩。新浪微博微公益让我们看到用互联网变得不一样的公益的想法的实现。郎朗先生我想问一下,作为明星、钢琴大师,很多人说你一站出来就拥有传染力、感染力了,如何可以将我们公益项目传播做到位?因为可能你做过多大家会说你在作秀,但如果你做少了,大家觉得你什么都没做,外界怎么看你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觉得怎么样做可以得到抛砖引玉的一个效果?
郎朗:好的。首先国内有两位我非常尊重的做公益的两位,一位是姚明,这是我非常尊重的,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另外一位每天在任何一个平台上呼吁公益的韩红,我觉得真的很了不起,这两位是非常成功的。
在国外我也看很多文化里面的人,比如我的恩师巴伦勃依姆他把非常困难非常战乱的两个民族,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放在一起做学院,一起训练下一代音乐家,通过音乐把宗教矛盾,不但没有升级,而且他们变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朋友,通过音乐。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做内容,你可以每天都去说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可能开始的阶段那是一个初级的公益,喊要怎么样,给自己定各种目标。最重要的是,当你看到需要改进的时候,你马上就要改进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有些人如果是对音乐不感兴趣,不一定说他没有钱,或者他没有时间,而是他没有看到好处在什么地方。我们就要改变整个周围的环境,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就像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来探讨,让大家发自内心改变这个现象,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像新浪非常好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公益,包括于老师刚才说马云老师乡村教师那个确实非常感动,有的真的是校长兼音乐老师、兼语文老师,确实很感动。你的号召力取决于你对事情解决的方案一定做实事持续下去。我开始时,一会儿看野生救援挺好保护动物,一会儿看看一些灾难的天灾人祸的这些,但最后这些都不是解决方案等于你是站了台而已,最终还是搭平台、做实事、做内容、感化别人,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多为音乐发声。
主持人:郎朗老师讲得特别好,不管怎么做,无论站台还是怎么样,最重要是持续把这件事做到位,身体力行。把掌声送给几位能够把教育、公益结合到一起的几位。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