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弘扬者

袁行霈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弘扬者
2018年04月27日 15:49 新浪教育

  2018年4月18日,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文系资深教授袁行霈先生,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值得尊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弘扬者。

  2018年4月18日,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袁行霈先生,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merican Academy或AAAS)外籍院士。对于袁先生来说,这只是他所获诸多学术荣誉中的一项,淡然处之是其一贯的态度和风格;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学术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来说,则又未尝不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袁先生的学术研究始于文学,从文言小说到古典诗歌,从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到他最为钟爱的陶渊明,“博采、精鉴、深味、妙悟”,袁先生为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建立了诸多新范式,而作为研究对象的陶渊明,其风骨神采也深刻地陶冶了袁先生的气质与人格。

  1995年,袁先生应邀担纲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古七段”的新分期法,一方面强调“文学本位”的基本原则,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又力图从广阔的文化学角度考察文学,通过史的脉络,清晰地描述出承传流变的过程。此套文学史的编撰思想和编写实践,似乎也对袁先生的学术理路产生了潜在影响,他的学术视野明显从原来微观的作家作品研究,更多转移到对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以及“文学”“史学”的跨界融合,亦即所谓“纵通”与“横通”。

  之后,袁先生联合北京大学文史哲考古四大学科三十六位教授编撰了四卷本《中华文明史》(2006),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块,而古典文学只是古代“精神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已。

  为了追寻中国学术的“开始之开始”,袁先生又在古稀之年开启“宗经”之旅,提出了“新编新注十三经”的学术计划,“十三经”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针对其囿于儒家一门经典的特点,袁先生倡导引入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诸子思想,以便在新时代更为全面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由文学入史学,最终归于经学,这是梳理袁先生数十年来学术格局嬗变的一条线索。

  袁先生曾说过:“我的前半生献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我的后半生要献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透过这句话,不难发现其学术重心迁移的另一条线索,即从纯粹的学术研究,转至具体的文化传播。

  为了实现这一弘愿,近十余年来,袁先生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文明史》的外译工作,目前已正式出版了英译本和日译本,国际影响巨大;在国家汉办和北大的支持下,他建立了“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先后邀请近二百名国际汉学家来北大研修或发表学术演讲;他与美国汉学家联合创办纯英文学术刊物《中国文学与文化》,有计划地向欧美主流学术界推介优秀的中国当代学术成果;袁先生甚至还不惮辛劳,多次亲自参加或参与筹办“博鳌亚洲论坛”、“北京论坛”,宣讲中华文明与中国智慧的魅力。

  正因为具备精深的学问,袁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理解,他愿意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作为一种“文明的馈赠”,奉献给世界上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就此而言,袁先生晚年倾心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这既是他个人学术转型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一名人文学者对于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的主动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大中文系,袁先生并不是一位孤独的行者。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学术文化积淀的百年老系,北大中文系尤其是三古学科(即古代文学、古代文献、古代汉语),始终秉承着“为往圣继绝学”的学科传统,不赶潮流,不媚时俗,甘守青灯,默默承担着学术薪火相传的重任。

  即以袁先生所在的古代文学学科而言,昔有游国恩、林庚、吴组缃、陈贻焮、褚斌杰等一批古典文学研究的大家名家,蜚声海内外;目前与袁先生同道相乐的亦有葛晓音、李零等十多位优秀学者,在诸如中国古典学、出土文献、经学、古典诗学、文体学、古代小说戏曲、海外汉籍与中国文学、近代思想与文学等领域,均取得了卓然的学术成果,他们无疑都是令人钦敬的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

  文字:潘建国

  编辑:张铭益

  图片:王天天、网络

  来源:北京大学官方微信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