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校长论坛

北大知名校友共祝百廿华诞(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印象北大:120个关键词解读北大

最新新闻

延世大学金用学:一流大学要靠思维方式来界定
延世大学金用学:一流大学要靠思维方式来界定

  编者按:2018年5月4日-5日,作为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系列重要活动,“变与不变——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的“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2018)成功举行。44个国家和地区的261所大学校长和学者齐聚北京大学,深入剖析现代大学精神内涵,探讨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北京大学校庆及研讨会为契机,中国网《中国访谈》对韩国延世大学校长金用学进行了专访。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各位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中国访谈》。近年来,中韩贸易发展迅速,大量韩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在走向世界。如此一来,双方便需要大量的人才引进。基于这样的形势,中韩高校会有怎样的合作?对此,我们采访到了延世大学校长金用学。 韩国延世大学校长金用学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摄影/郑亮) 中国网:金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很多中国学生选择赴韩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被韩国的流行文化所吸引,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金用学:是的,韩国的流行文化确实很吸引人,也非常有趣,尤其是舞蹈,很美。所以韩国流行文化对世界各国人来说都很有吸引力。但在未来,一旦人们因流行文化选择在韩国学习,他们的兴趣点进而扩展到各个领域,比如如何制作电影等等。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情况是一样的,虽然是因为喜欢流行文化而来韩国,但他们的兴趣会扩展到很多很多不同领域。 中国网:与此同时,也有大批的韩国学生来华留学,那么是什么吸引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 金用学:首先,他们认为中国在未来将成为最大的市场,同时中韩两国历史发展相似,在中国学习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韩国。主要是这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原因,中国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同时,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他们更好了解自己的国家。我觉得这两点是主要原因。 中国网:基于两国间如此大的生源流动,延世大学和中国的院校将会如何展开更多合作呢? 金用学:是的,延世大学已经有133年的历史,是由美国传教士兴建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延世大学是韩国最国际化的高校。所以近40至50年来,有大批的中国学生及西方学生来我校就读。我们与中国顶尖大学积极开展交换学生项目,我们精选了25个中国大学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联合学位计划,并保持纳入与派出的学生数量相当。 中国网:延世大学要与多少所中国大学建立联系呢? 金用学:是未来吗?目前是与25家大学建立了联系,但是我们要扩大合作范围,我们要覆盖所有大学。以前是定义好学生是依靠学习的,但现在评介标准在变化,好的大学不能靠学习方式判断,要靠思维方式来界定。所以好学生可能在任何一所大学,那么多样化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网:今年校长论坛的主题是“变与不变”,那么您觉得的对于全球高校来说,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 金用学:有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人类的定义,人生的目标,这些问题是不变的,但我们回答的方式会发生变化。比如对宇宙的探索,我们需要更高的技术才能探索的更远,方法一直在变,但宇宙中有一些是恒定的。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变。 中国网:那么在韩留学的中国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如何? 金用学: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被韩国大公司录用,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在韩国大公司工作。这也就说明了在韩国,对于了解中国知识、熟练运用汉语的人才需求正在逐步扩大。 中国网:好的,我们的采访就到这里的。谢谢您,金校长。 (本期人员——责编:杭舟;记者/文字:唐靖初;摄像/后期:董超;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中国网 | 2018年05月16日 18:09
全球大学面临共性问题
全球大学面临共性问题

  全球大学面临共性问题 ——来自世界知名大学校长的讨论 光明日报记者王庆环、刘博超(文字由光明日报记者王庆环、刘博超根据“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2018)、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会议记录整理,图片由光明日报记者王庆环本报通讯员刘月玲、申夏闰摄) 编者按 近日,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为契机,来自海内外44个国家和地区的261所知名大学校长及各国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举行了“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2018)。围绕“变与不变——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这一主题,世界知名大学校长的讨论让我们看到,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明多元化的背景下,全球高等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全球大学正面临着许多共性问题。 林建华 五神真 斯蒂芬·杜思齐 金惠淑 罗伯特·季默 董奇 哈利·伊拉姆 郑圭相 多恩·弗瑞士沃特 吴朝晖 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 林建华(北京大学校长):新时代,新的技术、新的世界、新的未知,所有这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气势向我们涌来。我们将面临两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一是信息和智能科学引发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学习方式,大学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这一场新技术革命还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存和生产方式。二是国际化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变化太快了,短短几十年,从基础薄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不仅让世界惊叹,就连我们自己也为之惊叹。 在这样一个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时代,大学和大学教育也需要改变。大学不再只是学习知识、研究学术那么简单了。研究与教育、学习与创造、知识与素养、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等各种要素都将融合在一起,将使大学成为一个孕育着远见、创造、善良和责任的海洋。人们在其中浸润成长,去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新思想、新技术、新事物大量涌现,已大大超出了传统思想理论体系的范畴,探索、创新和实践成了时代主题。“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才能激活思想,涵育出真正的学术;才能让学问更有思想的锋芒,让思想更有学问的根底。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和学科界限,既要学习和借鉴成熟的理论体系,更应当从中国自己的实践中总结规律、形成新的理论。 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一所真正的大学,莫不将自己置身于璀璨的世界大学星群之中,思想和心灵的交流是没有国界的,大学是世界的。同时,任何一所优秀大学都要根植于深厚的国家和民族土壤,大学又是国家的、民族的。 五神真(东京大学校长):我们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这些快速的变化也带来了历史性的转变,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革命带来了行业革命和产业革命,速度之快影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而且预测未来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大学来说,我们要从不同的尺度去研究人类社会,而且我们有责任去提供一种愿景,看看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人类社会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我们遭遇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很多挑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去寻找新的方法,这个就要求把我们多元的头脑汇集起来进行合作,大学在这方面有这样的经验,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当中相互借鉴,所以说大学应该相互之间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借鉴彼此的先进经验,发挥领导的作用去引领创新型的社会。 斯蒂芬·杜思齐(剑桥大学校长):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且大学如果做得好也可以去影响社会,并且能够去引发新的价值。我觉得在这些价值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开放,我对于开放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开门办学吸引来自于全球的人才;开放还意味着我们要和社会不同组织不同机构去合作,剑桥大学就和我们本地的环境保护组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同时我们还和超过4000家本地高新技术公司保持紧密联系,这也是我们想鼓励的开放性。同时开放意味着协作,要解决人类面对的这些大的挑战要求我们超越国界,超越学术的界限展开通力合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学科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应对当今世界的根本性问题,也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无论他的排名有多高能够单凭一己之力去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开放在我看来也意味着我们要去共同探索人类面临的一些大的挑战,要去了解分子层面的结构,也要去追溯宇宙的本源,正是本着对这种开放性问题的兴趣,霍金教授才如此引人注目。而且开放意味着我们要真实地展开讨论。大学是我们讨论根本性问题的地方,虽然有一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对之回避。同时,学校的治理也应该保持开放性。 金惠淑(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校长):世界瞬息万变,我们面临的局势越来越复杂,大学的目标如果固定不变是不会生存下去的。现在很多人提全球化,全球化和本土化这两个词可能很多人认为是相反的理念,但是在现代大学当中我们必须要同时处理这两个有的时候比较矛盾的观念。全球化是用于我们逐渐变小的世界,但同时我们是出生在某一类的国家某一个文化某一个地方的,必须要保留本土的文化和传统,所以我们必须要将两者作一个平衡。 我们需要灵活性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很难预测未来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不知道也不确定,我们也很难预测到人类和机器合作或者是后人类时代是什么,这些可能对大学的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合作的体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能够使他们有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来了解他们的环境和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我们要培养他们对他者文化的敏感性,培养他们面对复杂世界的很强的适应性,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式和师生的关系也必须调整,才能够使学生培养他们的灵活性。 大学现在就像是在大海上漂泊的一条船,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全拆了,否则就会沉下去,我们必须要一块一块进行改造,必须要认清面前的危险和其中蕴含的机遇。 多元与平衡 罗伯特·季默(芝加哥大学校长):因为历史文化和经济条件不同,所以各国的大学体系也不同。但是每一个体系都在贡献知识,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技能,造福社会。比如中国、美国、欧洲都有自己的体系,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体系都在自己的土壤当中成长,它们都是非常复杂的体系,每个体系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劣势也有挑战。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三个主要的特征:第一是各个机构形式不同;第二是独立性很强;第三是彼此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抢师资抢生源,虽然竞争是很友好的,但终归是竞争。在多样性方面可能我们最享誉全球的是私立学校,比如说哈佛、耶鲁、芝大、斯坦福、西北大学,还有麻省理工这样的理工院校,此外还有公立的学校、社区学校,他们的宗旨和任务都不一样,独立性都非常强,他们自己的方向自己选择,同时彼此之间相互竞争。 美国大学体系非常复杂,它在教育和研究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认为我们还要了解多样性、独立性和竞争性是美国的历史和美国文化所决定的。同时,这个体系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我认为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仅挑战我们的体系,对美国这个国家都是挑战,这就是受教育权。在美国,学生是不是充分享有教育的权利,经济实力是很重要的问题。随着教育成本的上升,这个体系没有能力来帮助那些付不起钱的学生和家庭。虽然芝大、耶鲁、哈佛等私立大学有支持系统能够出钱使录取的学生不会因为付不起钱不上大学,但是政府对公立大学的支持,在过去数十年来一直在下降,而美国75%的大学生上的都是公立大学,结果是这些学生要借钱,然后学生债务高速发展,还有一些非常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里没有条件选择不再继续学习。私立大学学生不用担心学费,而公立大学的学生反而要担心自己家庭是不是出得起钱,这是很讽刺的,而这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校长):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中国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但是怎么样实现这个目标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想就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体系。尽管大学体系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学者老师理解起来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想无外乎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内部的治理体系。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强调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因为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规模的发展,建设新校区,争取各种的外部资源,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确实到了要加强现代大学体系建设,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建设这样一个阶段。当前,中国正在从国家层面推动大学体系建设的很多工作,其中重要的工作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是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为了避免大学的同质化,都片面追求研究型综合性,现在中国的大学开始进行分类建设,分类支持,分类评价,比如说研究型的大学和强调应用性的大学定位是不一样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 第二个是中国大学在整个中国的东西南北中的布局是很不均衡的,一些上亿的人口大省没有重点大学,政府也在大力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在“双一流”建设中已经做了一些布局。 第三个是中国的大学有中央政府相关政府直接办的,也有省政府办的,还有地级市人民政府办的,质量水平是有差异的。想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就必须缩小差异,对此,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正在采取央属高校和省属高校联合共建的办法。 哈利·伊拉姆(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美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在思考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革命性。之前超过50%的民主党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属于精英的,不包括平民百姓,但是现在美国对高等教育的观念已经转变了。以斯坦福的招生情况为例,我们现在的生源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我们还在做的一件事情是招低收入和加州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孩子,今年的新生中18%是来自于这些家庭。这个数字近年来逐年上涨,它改变了我们的招生政策和我们的宗旨。另外,美国人口结构在变化,很快美国的白人就不会超过一半了。这些越来越明显的多样性肯定要反映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当中,既反映在招生中也反映在教育中。现在斯坦福的新生来自不同背景的高中,有些是精英高中有些是贫困高中,有些学生就没有学过AP(大学先修课程),有的学生学过13门AP课程,学生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此外,斯坦福的留学生差不多是12%左右。因此,我们必须看看我们的生源是什么样的,生源的结构,生源的多样性,生源的不同背景,然后用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另外,我们还面临着如何将我们所做的研究和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同时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传承与创新 郑圭相(韩国成均馆大学校长):我们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这是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人类能够深刻的了解彼此并且进行互动,因此人有同理心,有创造力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一个以融合为特质的新时代,人类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和不同的学科实现更大的和谐,核心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会越来越深度的介入人类的生活,我们必须要寻求新的和创造性的方式来把这些新的技术纳入社会,并且发展一个越发多样化的文化,借助创造力和批判性的思考,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改善人类的生活,同时把人类再一次推到一个新的文艺复兴时代。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社会系统和学术界在迅速的发生变化,因为我们在现实和虚拟之间,在时空之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进行跨越,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必须要加强对于技术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变化的文化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必须要深入理解知识的意义,必须要创造新的方式来联系现有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依赖简单的知识的获取,我们的大学必须要创新性创造出结合人文、技术和社会的文化资产。对于成均馆大学而言,因为我们文化传承的根基是儒家的传统,我们教授的是有关于仁义的概念,在1996年之后,我们通过和企业合作,把经典的人文学科和最为先进的技术进行了结合,通过这种独特的融合,我们结合了过去和现在,将过去的传统与今后的创新结合起来。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新的事物,而不仅仅是把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传播,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要牢记,即便是那些最为先进的技术也不能够替代人类的智慧,因为人的洞见和创造力是超越了任何一种人工智能的。儒家的传统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理性思维,也对文化创造力和人类的本性提供了很深刻的见解,儒家的智慧需要让所有的人来分享,帮助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多恩·弗瑞士沃特(西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大学最擅长的地方就是让过去的做法和未来的需要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样能够让文化和文化的传承来促进创新,这是一种混合的过程。我们需要未来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以人和文化的需要为向导,通过各种方式来让学生思考我们过去的文化和传统,并在现代的环境下来审视我们的文化,在这方面,大学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大学的作用在于促使我们必须考虑文化的本质所在,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传承和创新在当今的文化下都能发挥作用,我们不是要用两分法,传承和创新不是二选一的问题,两者是可以并存、结合的。 吴朝晖(浙江大学校长):把大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摆在新的发展时代来讲会更有意义,具体而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至少要回应三方面内容:回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回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回应全球发展的需求。 社会大变革、经济大转型的时代一定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比如说欧洲的文艺复兴,对中国来讲先秦的子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以及宋明的礼学,这些时代都是中国五千年发展过程中文化大繁荣的时代,现在我们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的需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创新和方法创新,来使得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时代发展相适合,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合,特别是让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上许多多彩的文化一起,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引。我们看到,在积极回应中国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在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生态、外交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这是我们未来文化发展重要的内容和最大的资源。回应全球的发展,是在比较和分析各国的文化以及世界前人文化当中兼收并蓄,围绕全球发展的主题,来寻求人类共同的价值和价值的新的内涵,以更高的情怀来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规模与质量 斯蒂芬·杜思齐(剑桥大学校长):回顾过去一个多世纪,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98年汤姆森在剑桥发现了电子,当时上大学的人在英国来说还仅仅是一小部分人,当时参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不到2万人,我在剑桥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只有46所大学,总共在校生是350万人,但现在在英国有接近一半的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在剑桥我们的在校生就有21000人。不仅在英国或者是西方高校,在中国我们也看到高等教育在爆炸式的增长,而且除了在人口方面的压力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压力。剑桥的一位学者曾经感叹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我们似乎对于过去非常的熟知,对于大学的性质、大学的角色已经感到非常陌生了,对此我也是感同身受。 曾经有人说过,我们要想保持不变那我们就要快速的调整,我认为任何当前高校的领导者都应该去积极的对待变化,我们的变化不是为了保持不变,而是让世界变的更好,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变的更好。刘易斯·卡罗尔卡曾经写到红心女王对爱丽丝说我们要以双倍的速度奔跑才能够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这也是中国政府正在做的一件事情,中国政府推出了“双一流”计划,彰显了中国政府加速发展大学的数量同时也重视高等教育质量这样一个目标。从英国自身经验来看,我认为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要小心,不要去过度干涉高校的发展,要保持高校的创新性。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然而我想强调的是,虽然有800年的历史,但是剑桥大学之所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府,不是因为历史,而是因为持续变革,不断创新。 林建华(北京大学校长):今天,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在变,社会对人的需求也在变,这是大的趋势,大学必须对此作出回应。现在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长,不仅去读研究生,而且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学生开始选择到国外去读本科,一些非常顶尖的中学有接近50%的学生不参加国内的高考直接出国留学,这实际上对中国的大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中国虽然有很多不错的学校,但也有很多不是太好的学校,可不管它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在这样一个体系下,学生当然都要去挤到最好的学校里,如此要让老百姓满意,我们的高等教育就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不能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这是中国大学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必须想办法走教育多样化、提高教育质量这样一条道路。 罗伯特·季默(芝加哥大学校长):芝加哥大学在推动学校建设方面一直非常重视智慧碰撞。虽然各国的高校体系不同,反映了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但是这种智慧碰撞应该是存在于各个国家的大学里,中国的大学也在智慧碰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并且为社会、为全球作出了贡献。智慧碰撞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理解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做法,这就需要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能够鼓励不同角度的观点提供不同的证据,提供不同的认识,有的时候甚至是相互挑战、相互提出质疑、相互争论,与此同时,双方既理解彼此的优势劣势,也理解各自的问题和特长。芝加哥大学非常注重为智慧碰撞创造条件,这是我们能够产生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秘诀之一。这一经验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即大学要重视智慧碰撞,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很难造就一所伟大的大学。 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5日 13版)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新浪教育综合 | 2018年05月15日 18:18
悉尼大学校长:世界一流大学应极力追求卓越
悉尼大学校长:世界一流大学应极力追求卓越

  时间:2018年5月14日 嘉宾:悉尼大学校长 迈克尔•斯宾塞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悉尼大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求学。悉尼大学在高校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未来将与中国高校开展哪些合作?就相关问题我们采访到了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 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郑亮/摄影) 中国网:斯宾塞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论坛的主题是“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那么请问您怎么看大学在人类文明中所发挥的作用? 斯宾塞:我认为大学有两个重要职能。一个职能是保存历史,确保学生们和学者们了解历史以及过去那些了不起的传统,这不仅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还包括全世界各种文化。第二个职能是不断参与创新、不断挑战思维、不断追求新的办事方式。不管你是学生还是研究人员,这个过程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学的职能既包括保存并致敬历史,也包括面向未来的创新。 中国网:请问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什么?高等教育如何能够满足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需求? 斯宾塞:我认为高等教育其实就是上述这两个职能,那就是保存我们的文化,同时也进行面向未来的创新。从这一点来说,它所做的就是创造新的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它在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它具有各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所以我认为,了解什么在变化、什么不在变化是很重要的。你知道,在数字领域,我们的一些教学方式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我们现在能够用上这些新技术了。但是,学生与真实的人、学生与教授的互动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只有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这种沟通当中才能实现思想的交换。这些都是很基本的。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时代,让大学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人们可以增进了解,在未来的领导者之间架设桥梁。我们需要在本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人文联系,因此跨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悉尼大学与中国有着悠久的渊源。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研究人员在这边与中国政府合作开展射电天文学项目,在那之后也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学术界的合作。这一交流对我们大学来说非常重要。 中国网:作为悉尼大学校长,您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斯宾塞:我日常所做的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工作,主要是制定我们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战略,并确保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拥有必要的条件去从事他们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我所管理的这个机构拥有67000名学生和10000名教职员工,而且人员流动率相当高。 中国网:您在任内执行了哪些具体的战略规划去推动悉尼大学成为澳大利亚乃至全球的顶尖大学? 斯宾塞:我们一直致力于不仅回答学者们相互之间所问的问题,还回答社会所提出的问题,确保我们的研究与澳大利亚以及本地区的人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相关,并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来说,这意味着“多学科研究”。我们已经向多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投入巨资。譬如,我们有一个7亿美元的研究肥胖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思索如何战胜这些重大问题,这涉及到了从哲学家到生理学家和医生的各类人群。多学科研究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之一。 我们还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改革了本科教育,尤其是开始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思考我们的毕业生需要哪些素质才能成为操作机器的人而不是被机器取代的人。我认为重点在于培养人才,在于确保你拥有最好的研究和最好的学生,在于确保这些人享有蓬勃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物质条件,即他们做研究时所需要的设备,但也有一部分是社会和学术条件,比如他们探索创意时所需要的自由,同时还有使他们能够有效合作的结构体系。 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郑亮/摄影) 中国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悉尼大学学习,您对他们的表现有何看法?他们给悉尼大学带去了哪些特色? 斯宾塞:我们学校有来自120个国家的学生。正如你刚才所说,其中有大量中国学生。他们来自中国各个地区,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我记得自己曾经见过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年轻女性,她家乡全村人一起供她上大学。所以说,我们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中国学生,他们展现了不同的能力、经历和背景。对于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学生来说,了解中国非常重要,而中国需要了解世界其他地区,这点也非常重要。悉尼大学正是一个推动相互了解的绝佳场所。 中国网:悉尼大学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措施,吸引更多来自中国乃至全球的年轻人才? 斯宾塞:悉尼大学一直在世界各地推广自己的工作。正如我刚才所说,目前我们有来自大概120个国家的学生。我们现在特别渴望扩充印度学生的人数。印度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希望能够反映出这一点。 中国网:您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斯宾塞:我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在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都极力追求卓越。而这并不容易,因为卓越并非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成为卓越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但对于我们大学来说,“卓越”意味着开展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尖端的研究,确保我们的教育产品总是在督促学生做到更好。 排名是有用的,我们大学总是排在世界大学的前0.5%之列,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感到骄傲。但排名的危险之处在于,它们可能会告诉我们,全世界有着单一的大学模式。而事实上,大学无疑是一个有着深层文化扎根的地方。比如说,就中国大学而言,研究中国相关问题的中文刊物可能相当重要,但在排名时却没有被考虑在内,中国大学因此而遭受损失。我们认为排名是有用的,是重要的,也是有帮助的,但排名并不是全部。每所大学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含义都需要有自己的理解。 中国网: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您对此有何看法? 斯宾塞:在过去100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的大学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大学这个领域的议程。我想,在接下来100年里,随着中国大学的发展,我们将会非常兴奋地目睹它们做出巨大而独特的贡献,并以此推动全世界对大学的认识和构想。 中国网:中国提出了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计划,您对这一计划有何看法? 斯宾塞:我认为这是个很有远见的计划。中国政府认识到了教育投资的重要性,让教育真正成为整个国家的首要战略,真是了不起。 中国网:悉尼大学日后会怎样与中国大学展开合作? 斯宾塞:我们有250多位研究人员研究现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我们每年发表1000多篇与中国作者合著的文章,我们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目前,我们正在与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建立特定关系,并与对应的大学建立长期的社会和学术资本。这不仅仅是特定学科的合作,而是整所大学的合作。我想,在眼下这个时代,有幸生活在西太平洋地区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全球的未来有很大一部分都将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发展。能够与我们的中国同事展开合作,共同思索我们的未来,这真是令人兴奋。 中国网:斯宾塞先生,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斯宾塞:谢谢。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文字:杭舟;摄像: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中国网 | 2018年05月15日 10:51
周行一:两岸高校可加深交流合作 共同影响世界
周行一:两岸高校可加深交流合作 共同影响世界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大学在传承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岸高校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有哪些责任?未来两岸高校还有哪些合作机会?我们采访到了政治大学校长周行一,他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政治大学校长周行一 (郑亮/摄影) 中国网:周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全球校长论坛的主题是“变与不变——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您认为大学在人类文明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周行一:我觉得这个主题“变与不变”定的真的非常好。因为大学的价值有很多是不能改变的,可是随着世界的变化,大学如果不变的话,那么就没有办法把它原来的价值彰显得更好。大学的价值主要是在协助社会和世界的进步,这个进步就展现在文明上面,所以,几乎每个伟大的国家都有伟大的大学。大学为了达成这个使命,就必须要经过教育、经过研究。研究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好的研究,我们就可以把更好的内容和知识教给我们的学生。学生也必须要学习怎样做研究,在一生当中他们都必须要自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变成更好的人,能够对社会和世界做更多的贡献,所以我想这是不变的。 但是世界在改变。比如我们今天在这个论坛里都看到了,大家都在谈科技怎样影响这个世界。如果今天我们的大学不理解科技对教育的影响,不理解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不理解尽管科技有好的影响,但也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怎样应对它就会有问题。所以,大学必须要去思考这些改变,从而改变自己,才能够达成我们刚刚讲的“不变的使命”,那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网:就像您刚才提到的,科技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您认为大学应该怎样满足这些新的要求? 周行一:我觉得大学最重要的,在现在新的科技环境里,可能不是像以前那样把很多的知识教给我们学生。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以后,因为科技变化太快了,这些知识很快就过时了,所以,比较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学。大学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怎样利用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让他们)去学习将来怎样自己去学。 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学生必须要学习怎样利用新科技来学习,这是现在大学面临的非常重要的挑战。怎样把新科技带入校园,让学生理解新科技对他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同时在他的学习中怎样利用新科技,这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中国网:您认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什么? 周行一: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还是我刚才讲的,我们应当要教育一批人,这些人将来可以让社会、让世界更进步。这种进步展现在我们的文明里,这个宗旨不会改变。问题是随着世界的变化,随着科技的改变,大学的使命如果要达成的话,我们就必须要改变自己。 您也知道一个组织经过了这么多年,像我们政大91年,北京大学120年,这么久远的一个组织怎样调整它的组织里的内容,能让里面的教师、行政同仁改变,来应对新的教育的挑战,它有它困难的地方。因为人在组织里大家都必须要互相讨论、互相沟通,产生共识后才会有改变。 中国网:这些新的变化对校长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 周行一:对校长来讲这形成了很大的一个挑战。因为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校长必须要让我们的组织赶快去变。可是刚刚提到了,组织里的人和它的结构、它的规定有时候变化没有这么快。所以怎样让组织很快地改变,现在是校长最大的挑战。我们怎样把一个非常静态的组织变成动态的,而在一个动态的改变中,又可以给老师和学生们一个好的方向,我觉得这是一个校长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中国网:就像您刚刚提到的,大学很重要的一个责任是传承文化,那么两岸大学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要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行一:其实政治大学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在我们的领域里,有很多领域都和传统中华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有文学院,里面有中国文学、哲学、宗教等等不同的领域,我们也知道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人的思维和他的行为都是跟文化不可分的。这个文化就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影响到我们会有怎样的行为。 我们是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在政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里,当然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举个例子,我们老师也研究怎样做商业管理,在商业管理里面,虽然我们学了西方的这种理论,也学习了西方的这种时政研究方法,但是我们做管理的时候,它没有办法离开中华文化的影响,怎样去思考,在一个不同的文化里它的管理可以更有效率,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 社会科学也是一样。政大非常关心人类面临的新的问题,我们很多的研究都是和联合国提到的永续发展的议题有关。这些议题对老师来讲是一种自然的结合,但当我们谈到这种议题的时候,我们显然是在文化的内涵里面,在它的影响之下去谈的。比如说道德,比如说贫富差距的问题,比如说怎样照顾老年人,比如说少子化的问题,这些都一定要和文化结合在一起。 政治大学校长周行一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专访。(郑亮/摄影) 中国网:政治大学在吸引人才和走向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和尝试呢? 周行一:我们学校现在非常重视,老师也有共识。我们在全球找人才的时候,如果是老师的话,我们就不会局限是华人了。他不需要能够懂中文,他可以是个外国人,这个在学校里是蛮有共识的。因为你要找到最好的老师,你就不要太关心他懂不懂中文这件事情。我们也相信不同的人到学校里面来可能产生不同的刺激,和我们的老师们互相研究和互相学习之后,会产生非常多新的东西,这是未来大学非常需要的一件事情。 学生也是一样。我们现在也在大量招收外籍学生,这些学生从全球各地到政治大学来念书,我们现在比较大的挑战是怎样让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国际化。所以,现在政大也设立了一个国际学院,国际学院的目的是要产生一个平台,使得外籍教师和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政大待下来,能够安身立命。相对的,其他学院的学生也可以很容易在这个平台上和外籍生接触,甚至利用这个平台走到世界去,这是政大现在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其实今天我在整个论坛里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其实大家都关心科技,这个是应当的,因为科技对人的影响很大。可是政大刚好是一所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怎样在一个新科技环境当中,能够导引这个世界去改变,让科技变成是好的,而不是说除了带来好的(影响)以外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我觉得政大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责任。在这种责任和使命之下,我们吸引了很多外籍生和很多学生来念书,因为他们也深深地感觉到科技不可能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很多问题还是要回到人,还是要回到您刚才提到的文化,这些才是真正能够解决科技的问题的根源。所以,我们现在政大有很好的优势。 中国网:不只是有很多国外学生在政大念书,包括很多陆生目前也在政大学习,请问您如何看待他们在政大的学习表现,他们给政大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周行一:每次陆生来的时候,我都会和他们见面。我常常跟他们讲的一句话就是,陆生就是政大的学生,你们将来拿到的学位就是政大的学位,将来毕业就是政大的校友。所以,陆生在政大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们和我们的学生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经常给他们同样的照顾,也鼓励他们将来能够做我们所有学生能够做的事情。 为了帮助陆生能够来我们这边念书,我们另外还有募款,提供陆生奖学金,尤其在博士班的部分我们现在有提供陆生奖学金,我们也有很多的硕士生来政大念硕士学位。本科生我们现在按照政府的规定是可以收5名,我们很欢迎。还有很多的交换生到政大来念书,他们每次来都非常的喜欢。 其实给我们同学有机会和陆生多接触,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因为大家基本上同文同种,在很多地方比如交流上面是非常容易的。其实大陆有很多的机会,台湾有很多的机会,两岸的年轻人实际上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在世界上产生新的机会,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中国网:大陆提出“双一流”高校建设计划,您如何看待这一计划?在您心目中世界一流的大学应该满足怎样的标准? 周行一:这个“双一流”的计划,我认为是非常好的计划。因为它让大陆的高校在国际竞争上又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对大学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这次我也感觉到,“双一流”也把地区扩展了。以前有些没有重点高校建设项目的地区这次也有(项目),我觉得这非常有帮助。因为毕竟学术和社会的发展它必须要全面化,如果局限在某一个地区的话,它将来会产生一些问题。 一个好的大学或者一个一流的大学,我认为最主要的它能够向世界证明,就是他的学生对这个世界非常有用。它能够证明这个大学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帮助的,这也就牵扯到它是不是可以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想法,能够让人家知道其实这个学校在教育和新知识产生、研究方面都非常好。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们政大一直认为我们是一个能够领导思想的大学。当然相对你只有思想好还不行,你必须要能够影响这个社会,所以我们一直在做启发社会的事情。 做为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我们不只是自己要有好的想法,还必须让这些想法能够在社会上影响别人,使得他们因为我们新的想法可以进步,所以我们启发社会。可是这个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所以政大也很努力地在做能够影响世界的事情。我们就把我们的研究,经过启发社会以后再形成更好的研究,然后给世界上其他的学者、学校和学生去分享。我觉得如果每个学校能够做到这样,它就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只是每个学校训练的学生对象不同,所以这些学生在不同领域里产生的贡献会不一样,不过它的本质应该是类似的。 中国网:未来两岸高校应该在哪些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周行一:其实两岸高校有很多地方可以合作。一是在教育上就可以合作,刚才您提到的学生交换,双方的学生去念学位。我们可以有这种叫做双学位(的项目),这些我觉得都是可以做。共同指导学生,我觉得非常重要。 还有政大很希望能够和大陆的高校做教师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大陆的教师)真的会到学校里来给我们做研究,甚至帮我们学生上上课,我们学生也可以去。或者我们可以做一些比较紧密的研究的结合,学校和学校紧密地研究一些我们刚才讲的学校之间都有兴趣的问题。 我想政大现在很有兴趣就是去解决世界的问题,和联合国他们谈到的永续议题非常相关,所以我们很希望能够做这个。我想大陆的高校对这个也都非常有兴趣,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合作可以非常多元。政大也很希望把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个新的机制,跟产业可以做更多的结合。因为我们觉得产业界其实很需要我们的帮助,大陆高校在这方面也非常有经验。所以我们可以来试试看,是不是经过合作,大陆的高校可以跟台湾的产业结合在一起,我们也可以跟大陆的产业结合在一起,产生这种好的结果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去影响这个世界。 中国网:在这个过程中,您的学校可以提供哪些经验和建议? 周行一:其实我每次看到陆生在学校里面念书我就非常的高兴。因为我现在比较忙,做校长没办法上课,我以前上课的时候,我都觉得陆生在政大念书的时候,对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好,因为给我们学生不同的这种刺激。陆生一般来讲感觉很认真,他们就给我们这种刺激,他们的想法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背景也不同,对我们的学生就非常好。所以,我们很鼓励两岸的学生多交流,我们也很希望将来经过多交流以后,一些法规可以更开放一些,让陆生在台湾念书的时候能够更方便、能够更好地发展。 我想经过多交流,自然地它就会形成一个气氛,所以,交流要一直持续下去。这个气氛好了,那自然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台湾的高校实际上经常都和政府做建议,也是往这方面做建议,我觉得渐渐地应该它就会越来越好。 中国网:谢谢周校长,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文字:杭舟;摄像: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中国网 | 2018年05月09日 18:08
张信刚: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应有之意
张信刚: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应有之意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各位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中国访谈》。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对高等教育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那么中国高校如何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对此我们采访到了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 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专访。(摄影/郑亮) 中国网:张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您其实有很多身份的转变,校长、记者、生物学家,您个人更喜欢自己的哪个身份呢? 张信刚:谢谢!我先是教授生物学工程好几十年,后来做了工学院的院长,后来做了校长。因为我的工作是工科的,做校长的时候,我个人觉得一个大学不能够只有理工,所以我就开始对人文学科进行推广。当然一边教一边学,我素来对这个是有兴趣的,所以这不叫做转变,是一个演化。我没有变,我还是工程师,但是逐渐拓广了一点,(发生了)演变。我也很愿意有这么一个机会,这是难得的机会。 中国网:5月2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的时候说到,“国家一流,学术才能一流”。那您个人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张信刚:这句话是刚说的,这是第一次从你这里听说,但是据我理解,这当然是事实。比如说我能够想到的,刚刚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英国人因为强大了,占有印度,于是英国学者有机会到印度去考察不同的语言,才发现了现在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印欧语系。如果不是英国强大的话,英国学者再聪明,再能干,再努力,关在英伦三岛,他是没办法发现整个印欧语系的。现在印欧语系从孟加拉湾一直到爱尔兰,好几十个国家讲的话基本是一个语系的,也就是在六七千年前是一样的。那都是因为英国强大,英国的学术才容易强大。 可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术界的人,或者从事教育的人,或者(开展)学术工作的人,应该也反过来想,因为学术进步了,国家因为学术的进步,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有发展,国家才会一流。所以不能说自己等着,国家强了我才把学术做好,应该反过来说,我们把学术做好了,该做的做好了,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就会发达,国家就会强大。 中国网:您之前也评价过一些世界机构,比如说《泰晤士时报》增刊对世界大学的排名。您说虽然他们有严肃的态度,但其实这样的排名也存在天然的歧视。您认为评判一所大学的好坏又是什么样的标准? 张信刚:我过去曾经说过,因为他们找的评判员多半是英语世界来的,也不是说有意地偏心,但是他比较熟悉的是英语世界的学校。因此说英语的学校稍微占点便宜,包括在香港的几所院校,就是我自己做大学校长的学校都受到了影响。至于说怎么样才好呢?短期的一年一年地评,这个很难,恐怕是要由学术交流的人,由不同的教授们自己去评。这比他用一个硬的指标,比方说你有多少预算,你有多少研究生,研究生跟老师的比例是多少,这些硬的指标固然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长期一点讲,我很坚信一个事情,就是毕业生的成就。你这个学校不管是学士的、硕士的、博士的毕业生,加起来经过五六十年的阶段,能够对自己的社会,为整个人类的社会做出来新的贡献,知识方面、事业方面等等。这个方面多的、占比例高的,比方说毕业了三千人,其中一千人都能够有杰出的成就,那这个学校就是一流。 中国网:在这样的标准下,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是否还存在差距?如果有的话,差距又是什么? 张信刚:现在不用我说,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同意,现在世界最强的大学应该是属于英语国家的几个大学,比如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差距是一定有的,至于说有多少差距,这个也很难确定。但是有一点,我们假如相信在科学方面偏见比较少一点,科学方面比较客观一点,那以你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物医学奖来算的话,那中国人所得到的奖项比这些国家,或者比我们的邻国日本,甚至比我们的邻国印度都要少,也就是说总体的贡献还不够,需要我们加把劲的。 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摄影/郑亮) 中国网: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各大高校都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契机呢? 张信刚:那要看学校在哪里。如果是在所谓的“一带一路”区域,我相信由于不同的国家都愿意合作,合作的意愿就会增高。大学本来就应该互相联合的。且不讲现在的“一带一路”,古时候的丝绸之路,名为丝绸之路,是贩卖丝绸进行贸易的,事实上从丝绸之路上过来的思想、文化更重要。比如说中国的佛教是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今天的蒙古文和满文也是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中国的很多过去的技术,凿井的技术、冶铁的技术又传到西边去了,何况我们这里还有别的东西。因此文化的交流,是丝绸之路或者是伴随着贸易必然发生的事情。所以说人心相通,文化交流应该是“一带一路”应有之意,并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网: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国高校和“一带一路”区域大学会有怎样更近一步的合作? 张信刚:自从有了“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不同的国家也经常开会,“一带一路”的论坛也在中国举行,也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举行。上网查的话,“一带一路”这四个字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字。因此我相信不只是我们中国的大学,包括其他国家的大学,比方说哈萨克斯坦、缅甸这些和中国比较接近的邻国,他们也会有意愿,把他们相交的网络扩展出来。因此大家的合作会更容易,大家在互换信息、互换人才方面更为容易。 中国网:您觉得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哪些方面的培养呢? 张信刚:从对中国来讲,当务之急是要培养更多的了解“一带一路”各个地区和国家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人。说实话,我们中国过去的教科书也好,学校科系的设置也好,对于欧洲的小国家都有系,但是对亚洲和非洲的大国家都没有系,语言也不会,所以首先是对语言、历史和文化的认识。这个对中国院校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了,比如说非洲东部那几个国家的语言,比如斯瓦西里语,中国真正懂斯瓦西里语的人很少的。 中国网:您认为当代的从教者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 张信刚:为人师表这个事情是很大的。过去讲孔子是为人师表,当然大家都知道常常引述的,韩愈《师说》里有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我的理解应该是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世界观,授业就是帮助学生取得一定的谋生技能,解惑就是帮助学生解答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间所发生的问题。这三个,传道、授业、解惑都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老师的品德必然就高于学生。韩愈也说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师说》里面另外一句话,因此我不觉得为人师表必然是老师超过学生。假如说老师的品德一定高过学生的话,那不就是代表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是在往下降吗,一代不如一代吗?所以我不是这样认为,但是基本上一个老师应该有他的责任心,有他的专业知识,还有他对学生的爱护,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有年龄的差别,老师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经历都比较多,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是同时的。 中国网:非常感谢张校长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记者:唐靖初;摄像/后期:董超;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详情]

中国网 | 2018年05月09日 18:08
专访开罗大学校长:埃及是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专访开罗大学校长:埃及是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导语: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埃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宗教家,就任开罗大学校长前,曾担任埃及驻沙特埃及文化参赞,开罗大学副校长,开罗大学语言与翻译中心主任。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热衷于写作,1982年开始至今已出版42本著作,“我以前是思考和写作,当校长后,转变成思考与管理”。5月4-5日,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代表开罗大学出席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双一流建设国际论坛暨北京论坛”以及“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校长年会”,新浪对其进行了专访。 新浪:据我知道,开罗大学是整个阿拉伯世界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开罗大学有很多知名的校友,比如说诺贝尔文学奖马哈富兹,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开罗大学所推崇的办学理念是什么,以致能培养出如此多政界文化界的杰出校友?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开罗大学一直重视沿用优秀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一直如此。我们推崇批判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考试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也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前些天开罗一家著名媒体《第七天》发表了一篇文章,主题是“埃及的复兴从开罗大学开始”,无论是埃及政府还是社会个人都认为,开罗大学在埃及的文明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浪:谈到埃及的发展与变革,您觉得开罗大学100年的历史在埃及整个文明进程中发挥了什么具体作用?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从文化层面来说,开罗大学对埃及的文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埃及几乎所有的文化项目都是从开罗大学出来的。埃及很多著名作家、演员、媒体人都是从开罗大学毕业的,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哈福兹。他们不仅在开罗、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国家都有很大影响力。教育层面来说,开罗大学是埃及最早建立的大学,之后其他大学的教师基本都是开罗大学的毕业生,继承了开罗大学优秀的教学理念。开罗大学目前有16个专业位列英国QS国际大学排名前500,其中药学与工程学位列101。开罗大学总共有26万学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 新浪:北京大学是中国顶尖高校,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很多北大同学在校期间有留学海外的机会。开罗大学作为阿拉伯世界最负盛名的大学,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具体实践,未来有何计划?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上周六开罗大学刚举行了新分校的奠基仪式,这个分校就是专门的国际大学。在北大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我也谈到,未来我们会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毕业生不仅在埃及可以工作,也可以胜任在阿拉伯世界乃至任何其他国家的工作。开罗大学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9000位留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大概有50位左右。针对不同留学生,我们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最近我刚刚见到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大使也说到,今年计划给中国学生提供一百个奖学金名额,让中国学生来开罗大学学习。北京大学是中国乃至世界领先大学,开罗大学现在非常重视跟北大一起合作,未来希望在汉语教学、政治学、农业学方面加强与北大的合作。 埃及历史上就是东方和西方的连接点或者说纽带,无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好的纽带。未来我希望开罗大学多往东看,加强与北大、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新浪:这次您来北京的主要行程是参加校长论坛,您对北大以及中国的整体感官认识是什么?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我很喜欢中国,也很喜欢北大,北京大学在教学、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都做得很好。未来,我也希望开罗大学与北京大学有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中国有埃及的一部分灵魂,比如和谐、合作的理念。有些东西把东方人们连接在一起,但说不清楚是什么,中国人民一直给我很温暖的感觉。 新浪:最后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思想家,能否谈谈你对中东当前局势的看法?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这么多年来中东一直存在很多问题,遇到很多困难,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并且还有域外大国的力量,试图把中东搞乱。但是埃及在中东一直扮演着稳定器的角色,比如反恐,埃及是世界上对反恐投入最大的国家。中东地区的稳定至关重要,这不仅对中东地区有好处,对全世界也有好处。中东国家现在必须往东方看,应该避免西方国家的控制。中东资源丰富,比如石油,阿拉伯国家应该意识到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核心资源。埃及作为中东重要国家,应该重视和中国以及其他东方国家的合作与联系。 此外,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地区的稳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我希望埃及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密切,升级到全战略层面的合作。我也非常希望中国能帮助埃及反对恐怖主义,中国可以给埃及提供很多想法。埃及是中东地区的稳定器,如果埃及不稳定,或者开始战乱,全中东地区就要开始乱。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17世纪埃及是整个世界的中点,连接东西方和整个世界,现在也依然如此。[详情]

新浪教育 | 2018年05月05日 23:02
北大校长的道歉信
北大校长的道歉信

  原标题:北大校长的道歉信 亲爱的同学们,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再次致以歉意! 热爱你们的校长, 林建华      原文由北京大学账号发表在BBS 责任编辑:王颖[详情]

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05日 22:57
好大学的根本是什么?楼宇烈叶朗等七位学者谈北大
好大学的根本是什么?楼宇烈叶朗等七位学者谈北大

  原标题:瞭望访谈|楼宇烈、叶朗等七位学者谈北大 ◆ 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燕园,倾听北大学者对北大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斌 刘苗苗 魏梦佳 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燕园,倾听北大学者对北大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接受采访的著名教授学者包括 北大哲学系教授 楼宇烈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 陈堃銶 北大哲学系教授 叶朗 北大燕京学堂院长 袁明教授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教授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陈春花 北大法语系主任、翻译家 董强教授 深深的北大印记 《瞭望》:请谈谈您跟北大的缘分,以及受到了北大怎样的影响? 楼宇烈:北大一直是我向往的学校。1955年我考入北大哲学系后,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全国最顶级的教授,讲的都是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对我们的学术养成起了很大作用。 那时我们跟老师的关系非常密切,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至今我一直非常怀念那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就像父子、朋友。 陈堃銶:我是1953年进的北大,在数学力学系。系里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很大。他们学识渊博、学风严谨、淡泊名利又敢为人先。课讲得特别好,很多人默默无闻地钻研,做出成果也不会去到处宣扬,毫无怨言地奉献。那时的师生关系也非常好。我钦佩这些老师,他们为我的为学做人打下了一生的基础。 叶朗:我是1955年考入北大,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至今,我非常认同很多北大毕业生说的话:在北大当过学生,一辈子身上都会打上北大的烙印,始终抹不掉。 袁明:我是1962~1966年在北大西语系求学,1979年又回到北大读研究生,那时刚迎来“科学的春天”。老师们为了培养学生,恨不得把家里变成课堂。有了机会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学生,即便没有机会,老师也会创造机会给学生,那种对青年人爱护有加的精神真的很可贵。今天我们办燕京学堂,也是要从世界各地延揽好老师,培育跨文化人才。虽然办学很有挑战,但一想到前辈们对我们倾注的情感,遇到再大的阻力和困扰,我的心都能静下来,沉着应对。 陈春花:我跟北大的缘分源于我的研究。过去30年我一直专注于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领先”、“有没有可持续性”等问题。这跟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用全球视野看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有一定契合之处。当国发院向我发出邀请后,我有缘成为一名新北大人。 姚洋:我1982年考入的北大。那时学校条件比现在差很多,但有一股北大的“劲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到了大学三四年级,课程没那么紧张时,没有人懈怠,都在如饥似渴地读书,有点钱都用来买书,读书就是我对大学时光的最深印象。 董强:从北大毕业后,我到法国生活了十多年,2001年回到北大并任教至今。伴随着中国的变化,这十多年北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刚回来时,感觉北大还是在“慢慢走”,现在则是“发力向前跑”了,有一种青春力量在澎湃。很荣幸我赶上这个阶段。 ▲ 2016年7月3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毕业合影 好大学的根本是什么 《瞭望》:在您眼中,北大走到今天有什么精神特质? 楼宇烈:我在北大求学、教书、治学已63年。北大的学术氛围相对要宽松活泼得多,对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不要求学生有统一答案。同样听我的课,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他可能有那样的体会,大家互补就好了。 陈堃銶:“选准方向、狂热探索、依靠团队、锲而不舍”是王选的为人和做学问的态度,也是北大精神的一个体现。爱国和奉献精神确实流淌在很多北大人的血液里,他们在学术上不断要求进步,这与五四精神一脉相承。120年来,北大在推动国家整个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叶朗: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它为什么不灭呢?因为古往今来对于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脑汁作为燃料添加进去,才使这笼真火不灭。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呢?因为他欲罢不能——就像一条蚕,它生而为蚕就要吐丝,“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这样一种境界的欲罢不能。 冯先生说的“欲罢不能”,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也可以代表北大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这座校园里的很多学者,都有一种强烈的学术渴望、学术热情和学术追求,把学术研究看作自己的精神依托、生命核心,把做学问看作自己的生命所在。 陈春花:大学有个特点,就是永远走在时代潮头。大学不仅仅是个传播知识的地方,而且是一个能够让有志向有理想的人聚一起,为知识而来、为引领时代而去的场所。北大在学术上充分尊重每个人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自由。辩论和对话在北大一直都有,这就是北大的包容性。辩论的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和对话,激发倾听者的智慧,让其找到问题的答案,再落实成行动。这恰是学校和学术的价值。 董强:北大有一种价值判断上的恒定性,根扎得很深,这是一所好大学的根本所在,也与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教育思想相吻合。建立在现代大学概念之上,吸收时代精华,包括中国最优秀的生源,使它能够在中西比较中相对平衡,使中国和世界的学术研究保持一种同步性。如果没有这种同步性,一个大学可能无法在世界立足。 ▲ 董强谈北大的恒定心 培养什么样的人 《瞭望》:育人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您认为北大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袁明:我很认同林建华校长提出的,要把北大建成一所“伟大的学校”。对“伟大的学校”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跨文化交流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探索。比如我们燕京学堂的定位是“跨文化交流:聚焦中国,关怀世界”,我们用全球视野研究中国,希望培养更多在国际上能够理解中国的人才,和中国携手做一篇推动人类进步的大文章。 姚洋:我觉得北大就是要培养思想家和科学家,文科要以培养思想家为己任,理科要以培养科学家为己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民族,在实现了全面小康后,注定要在思想文化方面起引领作用。北大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出思想”的地方,现在和将来也应该继续保持这种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接地气”,北大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我们会组织学生到农村去,到中国最穷的地方,和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让他们了解中国的问题,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中国的关怀,成为能把理想照进中国现实的人。 董强:成功的人才培养不是灌输学生多少知识,也不是让学生进入什么学校读书,拿什么文凭,而是教给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因为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但是这种能力不是纯粹能教会的,它需要土壤和氛围,需要师生之间共同探索的机制,以及国家之间的深入交流。 人文精神的价值 《瞭望》:对我国高等教育有哪些期望? 楼宇烈:教育中,老师的角色是传“为人之道”、授“为学之方”。传“为人之道”是第一位的,但现在有所弱化。坚守它,需要更加重视人文科学的发展和方向。 缺少人文科学的观照,自然科学及人类的迅猛发展可能会迷失方向,环境可能遭到毁灭性破坏。遗憾的是,100多年来人们只把科技发展看成人文力量的创造与体现,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方向。现在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强调自然科学要有人文的指导和引领,说明大家期待人文精神的回归。我对北大的期望,就是把人文精神提到最首要的位置。 叶朗:20世纪的北大,在国内率先引进马克思主义,以及民主、科学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我希望,21世纪的北大继续在文化上有所作为,重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重视在高校和全社会开展美育、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精神世界,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袁明:我是做国际研究的,在世界各地走了几十年后发现,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纪大的人,都在问一个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共同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都在追求物质化,物质化不断寻找新高度,创造新阶段,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但是缺乏对人类精神的关注。这一点上,教育要有所担当。 姚洋:北大要在“出思想”上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回归我们文化的根。儒家有很多超前的思想,只是我们还深挖得不够,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和总结,是当前的大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国发展这个伟大的机遇,把我们积累下的很多素材抽象成理论,改变以前只是别人设定议题、我们跟在后面修修补补的局面。经过前30年的积累,中国的学术条件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应该到了转化成果的阶段。北大人要率先垂范。 董强: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好学校、好老师的成长都需要时间,现在社会整体氛围比较急功近利,我希望北大在引导好的教育氛围上发挥榜样作用。高校发展不在于仅看重一些指标,也不在于追求“大而全”,而在于所做的是不是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 青年就是未来 《瞭望》:五四来临之际,您有什么想对青年说的话? 楼宇烈:现在的年轻人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得多,当然也有欠缺。我们那个时代年轻人很少埋怨,觉得都是人生经历。就拿做学问来说,人生只有尝够百味才能够明白一些道理,才能够真正做出学问来。所以人不仅要读书本上的书,还要读社会这本活的书。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陈堃銶: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我们的知识分子,都要有定力,要保持气节和风骨,要沉下心,不要随波逐流。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同时要坚持传统:一是爱国奉献,一是学术严谨,出发点是国家的需要。现在我们跟国外还有差距,希望北大能多培养出优秀的领军人才,踏踏实实把学科建设好,成为世界各国留学生向往之地。 陈春花:现在的年轻人太厉害了,成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我必须说一句,你要耐得住寂寞,要给自己时间成长。反过来,我也希望社会对年轻人宽容一点,给他们时间,不要太快打标签,不要太快下结论。如果把时间放长一点,会发现每一代都在承担每一代的使命,每一代都在创造每一代的奇迹。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18期 责任编辑:王颖[详情]

瞭望 | 2018年05月05日 10:43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千名师生齐聚庆祝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千名师生齐聚庆祝

  5月4日,北京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当日,北大邱德拔体育馆群贤毕至,老少校友咸集,千名师生参加校庆纪念活动。 到场的最年长的校友为西南联大1943级学生李忠,今年已经99岁高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以及物理学院教授陈佳洱等北大知名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10名学生授予“学生五四奖章”。 北大校长林建华发表了题为《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的演讲。他强调北大的核心使命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立德树人,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努力使学生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也来到现场,向北京大学和全体师生、校友表达了诚挚的问候。 从海内外回到北大的1953级校友陈堃銶、1962级校友塔希尔·埃莱兹、1978级校友张益唐、1987级校友李彦宏、2014级校友王亚平等分享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经历,向母校表达了最深沉的热爱和祝愿。 中国青年报 李隽辉 摄影报道 5月4日,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99岁的北大校友李忠从座位上缓缓站起致意时,全场爆发出掌声。李忠为西南联大1943级学生,是这次大会中年纪最大的校友。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上,北京大学校长、北大1977级毕业生林建华发表讲话。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今年88岁的北京大学经济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他曾在1996-1999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1987级校友、百度CEO李彦宏。日前,他向北京大学捐赠6.6亿元人民币(含部分等值资产),联合成立“北大百度基金”,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探索。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英雄航天员王亚平(中)。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院士张恭庆、院士王阳元(前排从左至右)。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1980级校友俞敏洪(中)参加校庆活动。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陈至立、何鲁丽、王汉斌(左至右)起立唱国歌。 5月4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右一)在北大校庆纪念活动结束后离开。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开始前,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中)与彭佩云交流。1991年,诗琳通公主作为中华文化研究项目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研究,被北大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右一)在大会开始前与来宾交流。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左)与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大会开始前交谈。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文艺演出中,参加活动的北大校友打开手机闪光灯与台上互动。 [详情]

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05日 10:02
北京大学120周年纪念大会: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北京大学120周年纪念大会: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2018年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学在邱德拔体育馆召开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各级领导、国内外嘉宾、长期关心支持北大的社会各界代表、国内外高校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和在校师生隆重集会,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 大会现场 上午9时,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早已成为欢乐和喜庆的海洋。音乐环绕,灯光闪耀,校庆版《牡丹亭》、中外留学生合唱《四海一家》、在校生和老教授同唱《青春大概》等节目点燃了燕园生日的喜庆氛围。 校庆版《牡丹亭》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应邀出席大会。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原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梅颖,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家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16所国际著名大学的校长,130多所中国大学的校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机构代表,学校老领导,各地校友代表,师生员工代表共同出席会议。 纪念大会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主持。 在雄壮的乐曲声中,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上午10时,浑厚响亮的钟声里,郝平宣布大会正式开幕。 郝平介绍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北大的情况。5月2日,在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莅临北大考察,与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祝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并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节日的问候。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北大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成就。习近平指出,北大继承光荣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成果丰硕,“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令人欣慰。习近平对一代代北大人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奋斗品格给予高度评价。习近平深情地谈道,1981年,北大学子在燕园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今天我们仍要喊响这个口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场外欢送的青年学生再次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表达了新的北大青年争做圆梦人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几代北大人的心声。  郝平致辞 郝平强调,习近平的莅临和重要讲话,为北京大学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征程指明了方向。全体北大师生员工将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执着的努力,力争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郝平宣读了北大校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给母校的贺信: 值此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致问候。北京大学是我的母校,作为北大七七级学生,我曾在这里学习多年,可谓终生受益。请转达我对母校师生的问候。 李克强 2018年5月3日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指出,5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北大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卓越贡献,近年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取得的突出成绩。李克强总理发来贺信,饱含对母校的深厚感情。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大学的关心关怀,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她代表教育部提出五点希望: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把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同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写好学校改革发展奋进之笔;要高举旗帜、把准航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牢记根本、立德树人,坚定不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要不拘一格、汇聚英才,坚定不移地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要强化治理、重心下移,坚定不移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林蕙青致辞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表示,近年来,北京大学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融入北京,积极参与“三城一区”建设,参与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首都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林克庆希望,北大站在120周年校庆的全新起点上,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入到办学思想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师德师风的建设机制,推动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担负起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责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挺立时代潮头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表示,北京市委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北京大学的发展。 林克庆致辞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以“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为题发表演讲。他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大的情况。他表示,总书记明确提出对中国大学发展的三点期望,也对北大未来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林建华强调,我们的新时代青年,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林建华指出,北京大学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探求民族的未来为己任。120年来,北京大学始终坚守着建校时的初心和办学的使命,坚守着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庄严承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福祉,不避艰险、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和北大实际,全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 林建华表示,北大把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作为核心使命,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学术队伍作为核心,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氛围,着力聚集最有潜力的学者,努力产生更多能够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院系自主权和发展活力。今天的北大,已经聚集和培育了一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一所在很多学术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对未来更有信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 林建华致辞 林建华表示,120年光阴,转瞬即逝,一直以来,北大从未忘怀肩上担负的家国责任,始终坚守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以敢为天下先和大无畏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激励自己不惧艰险、砥砺前行。这种精神和价值理念,已深深根植在北大人的灵魂深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举止言行。 林建华指出,北京大学现在处于第二个甲子的终点上,也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起点上。北大人前面还有漫长而艰辛的征程,还需要厚植学术积淀,累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在这样一个“以未来决定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要面向未来,在价值层面建立共识与确信,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勇敢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要建构多样化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非凡的学习和成长体验;要以更宽的视野,与全球学者合作,让世界读懂中国,让中国读懂世界;要向世界其他优秀大学学习,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探寻中国大学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 林建华说,今天的北大就像是一座桥,连接着民族的过去与未来。作为“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的北大,作为“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的北大,一定能够担负起时代重任,迎接挑战,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林建华向伴随北大成长的一代代教职员工,成就北大辉煌的千千万万北大校友,一直关心和支持北大的各界朋友,在校的4万多北大学生等表示感谢。林建华号召,向用心血铸就今日之北大的先贤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林建华强调,北京大学有决心和信心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守正创新,把北大建设好、发展好,真正使北大成为世人向往和敬仰的伟大学术殿堂。 大会现场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在过去的两个甲子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对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表示,耶鲁大学和北大渊源颇深,北大原校长马寅初曾在耶鲁游学并取得学位,两校有相似的历史,在多个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耶鲁和北大都致力于培养关注社会、解决全人类问题的未来领袖,他们将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他强调,北京大学为人类福祉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相信北大人未来将在国际舞台上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苏必德致辞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回顾了北大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的历史,与清华志同道合、砥砺同行的岁月。他表示,100多年来,北大为推动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与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两校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紧密交流,结下深厚情谊。他指出,大学的发展关乎历史,关乎现在,更关乎未来,在当今这个创新变革加速、经济全球、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认真地思考人类将心安何处,需要思考如何构建人类共同的家园。育人弘道双甲子,牢记使命,其命维新。他表示,相信“常为新”的北大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邱勇致辞 大会还举行了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学生五·四奖章”颁奖仪式。城市与环境学院王恩涌教授、医学部韩济生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元方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杨芙清教授、物理学院陈佳洱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王阳元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张恭庆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等往届“蔡元培奖”获得者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朱嘉迪、基础医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王麟、物理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韩猛、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晓丹、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柳晗宇、第四临床医学院长学制博士阶段研究生郑汉龙、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李梓维、第三临床医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史尉利、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魏静怡等获奖学生颁奖。“学生五·四奖章”是北大学生的个人最高荣誉,设立于1997年6月,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为止共有103位北大学子获得这一荣誉。 颁奖嘉宾等与获奖学生合影 在随后的“校友心语”环节中,1953级校友陈堃銶、1962级校友塔希尔·埃莱兹、1978级校友张益唐、1987级校友李彦宏、1995级校友刘正琛、2004级校友李金柏、2014级校友王亚平等回顾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经历,向母校表达了最深沉的热爱和祝愿,他们祝福北大不断创新、引领未来,培养出更多的领军人物。“我爱北大,生日快乐!”是他们的共同心语。 校友分享心语 在全体合唱《燕园情》的歌声中,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胜利落幕。(文/新闻网记者 高雷 齐华瑞) 责任编辑:王颖[详情]

新浪教育 | 2018年05月05日 09:34
延世大学金用学:一流大学要靠思维方式来界定
延世大学金用学:一流大学要靠思维方式来界定

  编者按:2018年5月4日-5日,作为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系列重要活动,“变与不变——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的“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2018)成功举行。44个国家和地区的261所大学校长和学者齐聚北京大学,深入剖析现代大学精神内涵,探讨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北京大学校庆及研讨会为契机,中国网《中国访谈》对韩国延世大学校长金用学进行了专访。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各位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中国访谈》。近年来,中韩贸易发展迅速,大量韩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在走向世界。如此一来,双方便需要大量的人才引进。基于这样的形势,中韩高校会有怎样的合作?对此,我们采访到了延世大学校长金用学。 韩国延世大学校长金用学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摄影/郑亮) 中国网:金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很多中国学生选择赴韩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被韩国的流行文化所吸引,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金用学:是的,韩国的流行文化确实很吸引人,也非常有趣,尤其是舞蹈,很美。所以韩国流行文化对世界各国人来说都很有吸引力。但在未来,一旦人们因流行文化选择在韩国学习,他们的兴趣点进而扩展到各个领域,比如如何制作电影等等。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情况是一样的,虽然是因为喜欢流行文化而来韩国,但他们的兴趣会扩展到很多很多不同领域。 中国网:与此同时,也有大批的韩国学生来华留学,那么是什么吸引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 金用学:首先,他们认为中国在未来将成为最大的市场,同时中韩两国历史发展相似,在中国学习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韩国。主要是这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原因,中国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同时,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他们更好了解自己的国家。我觉得这两点是主要原因。 中国网:基于两国间如此大的生源流动,延世大学和中国的院校将会如何展开更多合作呢? 金用学:是的,延世大学已经有133年的历史,是由美国传教士兴建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延世大学是韩国最国际化的高校。所以近40至50年来,有大批的中国学生及西方学生来我校就读。我们与中国顶尖大学积极开展交换学生项目,我们精选了25个中国大学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联合学位计划,并保持纳入与派出的学生数量相当。 中国网:延世大学要与多少所中国大学建立联系呢? 金用学:是未来吗?目前是与25家大学建立了联系,但是我们要扩大合作范围,我们要覆盖所有大学。以前是定义好学生是依靠学习的,但现在评介标准在变化,好的大学不能靠学习方式判断,要靠思维方式来界定。所以好学生可能在任何一所大学,那么多样化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网:今年校长论坛的主题是“变与不变”,那么您觉得的对于全球高校来说,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 金用学:有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人类的定义,人生的目标,这些问题是不变的,但我们回答的方式会发生变化。比如对宇宙的探索,我们需要更高的技术才能探索的更远,方法一直在变,但宇宙中有一些是恒定的。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变。 中国网:那么在韩留学的中国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如何? 金用学: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被韩国大公司录用,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在韩国大公司工作。这也就说明了在韩国,对于了解中国知识、熟练运用汉语的人才需求正在逐步扩大。 中国网:好的,我们的采访就到这里的。谢谢您,金校长。 (本期人员——责编:杭舟;记者/文字:唐靖初;摄像/后期:董超;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全球大学面临共性问题
全球大学面临共性问题

  全球大学面临共性问题 ——来自世界知名大学校长的讨论 光明日报记者王庆环、刘博超(文字由光明日报记者王庆环、刘博超根据“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2018)、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会议记录整理,图片由光明日报记者王庆环本报通讯员刘月玲、申夏闰摄) 编者按 近日,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为契机,来自海内外44个国家和地区的261所知名大学校长及各国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举行了“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2018)。围绕“变与不变——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这一主题,世界知名大学校长的讨论让我们看到,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明多元化的背景下,全球高等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全球大学正面临着许多共性问题。 林建华 五神真 斯蒂芬·杜思齐 金惠淑 罗伯特·季默 董奇 哈利·伊拉姆 郑圭相 多恩·弗瑞士沃特 吴朝晖 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 林建华(北京大学校长):新时代,新的技术、新的世界、新的未知,所有这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气势向我们涌来。我们将面临两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一是信息和智能科学引发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学习方式,大学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这一场新技术革命还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存和生产方式。二是国际化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变化太快了,短短几十年,从基础薄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不仅让世界惊叹,就连我们自己也为之惊叹。 在这样一个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时代,大学和大学教育也需要改变。大学不再只是学习知识、研究学术那么简单了。研究与教育、学习与创造、知识与素养、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等各种要素都将融合在一起,将使大学成为一个孕育着远见、创造、善良和责任的海洋。人们在其中浸润成长,去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新思想、新技术、新事物大量涌现,已大大超出了传统思想理论体系的范畴,探索、创新和实践成了时代主题。“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才能激活思想,涵育出真正的学术;才能让学问更有思想的锋芒,让思想更有学问的根底。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和学科界限,既要学习和借鉴成熟的理论体系,更应当从中国自己的实践中总结规律、形成新的理论。 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一所真正的大学,莫不将自己置身于璀璨的世界大学星群之中,思想和心灵的交流是没有国界的,大学是世界的。同时,任何一所优秀大学都要根植于深厚的国家和民族土壤,大学又是国家的、民族的。 五神真(东京大学校长):我们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这些快速的变化也带来了历史性的转变,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革命带来了行业革命和产业革命,速度之快影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而且预测未来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大学来说,我们要从不同的尺度去研究人类社会,而且我们有责任去提供一种愿景,看看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人类社会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我们遭遇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很多挑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去寻找新的方法,这个就要求把我们多元的头脑汇集起来进行合作,大学在这方面有这样的经验,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当中相互借鉴,所以说大学应该相互之间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借鉴彼此的先进经验,发挥领导的作用去引领创新型的社会。 斯蒂芬·杜思齐(剑桥大学校长):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且大学如果做得好也可以去影响社会,并且能够去引发新的价值。我觉得在这些价值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开放,我对于开放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开门办学吸引来自于全球的人才;开放还意味着我们要和社会不同组织不同机构去合作,剑桥大学就和我们本地的环境保护组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同时我们还和超过4000家本地高新技术公司保持紧密联系,这也是我们想鼓励的开放性。同时开放意味着协作,要解决人类面对的这些大的挑战要求我们超越国界,超越学术的界限展开通力合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学科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应对当今世界的根本性问题,也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无论他的排名有多高能够单凭一己之力去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开放在我看来也意味着我们要去共同探索人类面临的一些大的挑战,要去了解分子层面的结构,也要去追溯宇宙的本源,正是本着对这种开放性问题的兴趣,霍金教授才如此引人注目。而且开放意味着我们要真实地展开讨论。大学是我们讨论根本性问题的地方,虽然有一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对之回避。同时,学校的治理也应该保持开放性。 金惠淑(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校长):世界瞬息万变,我们面临的局势越来越复杂,大学的目标如果固定不变是不会生存下去的。现在很多人提全球化,全球化和本土化这两个词可能很多人认为是相反的理念,但是在现代大学当中我们必须要同时处理这两个有的时候比较矛盾的观念。全球化是用于我们逐渐变小的世界,但同时我们是出生在某一类的国家某一个文化某一个地方的,必须要保留本土的文化和传统,所以我们必须要将两者作一个平衡。 我们需要灵活性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很难预测未来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不知道也不确定,我们也很难预测到人类和机器合作或者是后人类时代是什么,这些可能对大学的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合作的体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能够使他们有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来了解他们的环境和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我们要培养他们对他者文化的敏感性,培养他们面对复杂世界的很强的适应性,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式和师生的关系也必须调整,才能够使学生培养他们的灵活性。 大学现在就像是在大海上漂泊的一条船,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全拆了,否则就会沉下去,我们必须要一块一块进行改造,必须要认清面前的危险和其中蕴含的机遇。 多元与平衡 罗伯特·季默(芝加哥大学校长):因为历史文化和经济条件不同,所以各国的大学体系也不同。但是每一个体系都在贡献知识,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技能,造福社会。比如中国、美国、欧洲都有自己的体系,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体系都在自己的土壤当中成长,它们都是非常复杂的体系,每个体系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劣势也有挑战。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三个主要的特征:第一是各个机构形式不同;第二是独立性很强;第三是彼此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抢师资抢生源,虽然竞争是很友好的,但终归是竞争。在多样性方面可能我们最享誉全球的是私立学校,比如说哈佛、耶鲁、芝大、斯坦福、西北大学,还有麻省理工这样的理工院校,此外还有公立的学校、社区学校,他们的宗旨和任务都不一样,独立性都非常强,他们自己的方向自己选择,同时彼此之间相互竞争。 美国大学体系非常复杂,它在教育和研究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认为我们还要了解多样性、独立性和竞争性是美国的历史和美国文化所决定的。同时,这个体系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我认为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仅挑战我们的体系,对美国这个国家都是挑战,这就是受教育权。在美国,学生是不是充分享有教育的权利,经济实力是很重要的问题。随着教育成本的上升,这个体系没有能力来帮助那些付不起钱的学生和家庭。虽然芝大、耶鲁、哈佛等私立大学有支持系统能够出钱使录取的学生不会因为付不起钱不上大学,但是政府对公立大学的支持,在过去数十年来一直在下降,而美国75%的大学生上的都是公立大学,结果是这些学生要借钱,然后学生债务高速发展,还有一些非常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里没有条件选择不再继续学习。私立大学学生不用担心学费,而公立大学的学生反而要担心自己家庭是不是出得起钱,这是很讽刺的,而这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校长):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中国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但是怎么样实现这个目标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想就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体系。尽管大学体系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学者老师理解起来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想无外乎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内部的治理体系。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强调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因为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规模的发展,建设新校区,争取各种的外部资源,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确实到了要加强现代大学体系建设,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建设这样一个阶段。当前,中国正在从国家层面推动大学体系建设的很多工作,其中重要的工作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是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为了避免大学的同质化,都片面追求研究型综合性,现在中国的大学开始进行分类建设,分类支持,分类评价,比如说研究型的大学和强调应用性的大学定位是不一样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 第二个是中国大学在整个中国的东西南北中的布局是很不均衡的,一些上亿的人口大省没有重点大学,政府也在大力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在“双一流”建设中已经做了一些布局。 第三个是中国的大学有中央政府相关政府直接办的,也有省政府办的,还有地级市人民政府办的,质量水平是有差异的。想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就必须缩小差异,对此,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正在采取央属高校和省属高校联合共建的办法。 哈利·伊拉姆(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美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在思考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革命性。之前超过50%的民主党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属于精英的,不包括平民百姓,但是现在美国对高等教育的观念已经转变了。以斯坦福的招生情况为例,我们现在的生源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我们还在做的一件事情是招低收入和加州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孩子,今年的新生中18%是来自于这些家庭。这个数字近年来逐年上涨,它改变了我们的招生政策和我们的宗旨。另外,美国人口结构在变化,很快美国的白人就不会超过一半了。这些越来越明显的多样性肯定要反映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当中,既反映在招生中也反映在教育中。现在斯坦福的新生来自不同背景的高中,有些是精英高中有些是贫困高中,有些学生就没有学过AP(大学先修课程),有的学生学过13门AP课程,学生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此外,斯坦福的留学生差不多是12%左右。因此,我们必须看看我们的生源是什么样的,生源的结构,生源的多样性,生源的不同背景,然后用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另外,我们还面临着如何将我们所做的研究和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同时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传承与创新 郑圭相(韩国成均馆大学校长):我们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这是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人类能够深刻的了解彼此并且进行互动,因此人有同理心,有创造力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一个以融合为特质的新时代,人类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和不同的学科实现更大的和谐,核心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会越来越深度的介入人类的生活,我们必须要寻求新的和创造性的方式来把这些新的技术纳入社会,并且发展一个越发多样化的文化,借助创造力和批判性的思考,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改善人类的生活,同时把人类再一次推到一个新的文艺复兴时代。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社会系统和学术界在迅速的发生变化,因为我们在现实和虚拟之间,在时空之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进行跨越,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必须要加强对于技术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变化的文化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必须要深入理解知识的意义,必须要创造新的方式来联系现有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依赖简单的知识的获取,我们的大学必须要创新性创造出结合人文、技术和社会的文化资产。对于成均馆大学而言,因为我们文化传承的根基是儒家的传统,我们教授的是有关于仁义的概念,在1996年之后,我们通过和企业合作,把经典的人文学科和最为先进的技术进行了结合,通过这种独特的融合,我们结合了过去和现在,将过去的传统与今后的创新结合起来。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新的事物,而不仅仅是把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传播,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要牢记,即便是那些最为先进的技术也不能够替代人类的智慧,因为人的洞见和创造力是超越了任何一种人工智能的。儒家的传统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理性思维,也对文化创造力和人类的本性提供了很深刻的见解,儒家的智慧需要让所有的人来分享,帮助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多恩·弗瑞士沃特(西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大学最擅长的地方就是让过去的做法和未来的需要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样能够让文化和文化的传承来促进创新,这是一种混合的过程。我们需要未来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以人和文化的需要为向导,通过各种方式来让学生思考我们过去的文化和传统,并在现代的环境下来审视我们的文化,在这方面,大学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大学的作用在于促使我们必须考虑文化的本质所在,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传承和创新在当今的文化下都能发挥作用,我们不是要用两分法,传承和创新不是二选一的问题,两者是可以并存、结合的。 吴朝晖(浙江大学校长):把大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摆在新的发展时代来讲会更有意义,具体而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至少要回应三方面内容:回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回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回应全球发展的需求。 社会大变革、经济大转型的时代一定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比如说欧洲的文艺复兴,对中国来讲先秦的子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以及宋明的礼学,这些时代都是中国五千年发展过程中文化大繁荣的时代,现在我们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的需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创新和方法创新,来使得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时代发展相适合,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合,特别是让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上许多多彩的文化一起,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引。我们看到,在积极回应中国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在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生态、外交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这是我们未来文化发展重要的内容和最大的资源。回应全球的发展,是在比较和分析各国的文化以及世界前人文化当中兼收并蓄,围绕全球发展的主题,来寻求人类共同的价值和价值的新的内涵,以更高的情怀来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规模与质量 斯蒂芬·杜思齐(剑桥大学校长):回顾过去一个多世纪,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98年汤姆森在剑桥发现了电子,当时上大学的人在英国来说还仅仅是一小部分人,当时参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不到2万人,我在剑桥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只有46所大学,总共在校生是350万人,但现在在英国有接近一半的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在剑桥我们的在校生就有21000人。不仅在英国或者是西方高校,在中国我们也看到高等教育在爆炸式的增长,而且除了在人口方面的压力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压力。剑桥的一位学者曾经感叹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我们似乎对于过去非常的熟知,对于大学的性质、大学的角色已经感到非常陌生了,对此我也是感同身受。 曾经有人说过,我们要想保持不变那我们就要快速的调整,我认为任何当前高校的领导者都应该去积极的对待变化,我们的变化不是为了保持不变,而是让世界变的更好,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变的更好。刘易斯·卡罗尔卡曾经写到红心女王对爱丽丝说我们要以双倍的速度奔跑才能够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这也是中国政府正在做的一件事情,中国政府推出了“双一流”计划,彰显了中国政府加速发展大学的数量同时也重视高等教育质量这样一个目标。从英国自身经验来看,我认为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要小心,不要去过度干涉高校的发展,要保持高校的创新性。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然而我想强调的是,虽然有800年的历史,但是剑桥大学之所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府,不是因为历史,而是因为持续变革,不断创新。 林建华(北京大学校长):今天,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在变,社会对人的需求也在变,这是大的趋势,大学必须对此作出回应。现在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长,不仅去读研究生,而且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学生开始选择到国外去读本科,一些非常顶尖的中学有接近50%的学生不参加国内的高考直接出国留学,这实际上对中国的大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中国虽然有很多不错的学校,但也有很多不是太好的学校,可不管它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在这样一个体系下,学生当然都要去挤到最好的学校里,如此要让老百姓满意,我们的高等教育就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不能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这是中国大学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必须想办法走教育多样化、提高教育质量这样一条道路。 罗伯特·季默(芝加哥大学校长):芝加哥大学在推动学校建设方面一直非常重视智慧碰撞。虽然各国的高校体系不同,反映了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但是这种智慧碰撞应该是存在于各个国家的大学里,中国的大学也在智慧碰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并且为社会、为全球作出了贡献。智慧碰撞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理解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做法,这就需要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能够鼓励不同角度的观点提供不同的证据,提供不同的认识,有的时候甚至是相互挑战、相互提出质疑、相互争论,与此同时,双方既理解彼此的优势劣势,也理解各自的问题和特长。芝加哥大学非常注重为智慧碰撞创造条件,这是我们能够产生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秘诀之一。这一经验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即大学要重视智慧碰撞,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很难造就一所伟大的大学。 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5日 13版)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悉尼大学校长:世界一流大学应极力追求卓越
悉尼大学校长:世界一流大学应极力追求卓越

  时间:2018年5月14日 嘉宾:悉尼大学校长 迈克尔•斯宾塞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悉尼大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求学。悉尼大学在高校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未来将与中国高校开展哪些合作?就相关问题我们采访到了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 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郑亮/摄影) 中国网:斯宾塞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论坛的主题是“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那么请问您怎么看大学在人类文明中所发挥的作用? 斯宾塞:我认为大学有两个重要职能。一个职能是保存历史,确保学生们和学者们了解历史以及过去那些了不起的传统,这不仅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还包括全世界各种文化。第二个职能是不断参与创新、不断挑战思维、不断追求新的办事方式。不管你是学生还是研究人员,这个过程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学的职能既包括保存并致敬历史,也包括面向未来的创新。 中国网:请问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什么?高等教育如何能够满足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需求? 斯宾塞:我认为高等教育其实就是上述这两个职能,那就是保存我们的文化,同时也进行面向未来的创新。从这一点来说,它所做的就是创造新的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它在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它具有各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所以我认为,了解什么在变化、什么不在变化是很重要的。你知道,在数字领域,我们的一些教学方式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我们现在能够用上这些新技术了。但是,学生与真实的人、学生与教授的互动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只有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这种沟通当中才能实现思想的交换。这些都是很基本的。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时代,让大学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人们可以增进了解,在未来的领导者之间架设桥梁。我们需要在本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人文联系,因此跨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悉尼大学与中国有着悠久的渊源。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研究人员在这边与中国政府合作开展射电天文学项目,在那之后也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学术界的合作。这一交流对我们大学来说非常重要。 中国网:作为悉尼大学校长,您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斯宾塞:我日常所做的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工作,主要是制定我们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战略,并确保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拥有必要的条件去从事他们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我所管理的这个机构拥有67000名学生和10000名教职员工,而且人员流动率相当高。 中国网:您在任内执行了哪些具体的战略规划去推动悉尼大学成为澳大利亚乃至全球的顶尖大学? 斯宾塞:我们一直致力于不仅回答学者们相互之间所问的问题,还回答社会所提出的问题,确保我们的研究与澳大利亚以及本地区的人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相关,并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来说,这意味着“多学科研究”。我们已经向多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投入巨资。譬如,我们有一个7亿美元的研究肥胖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思索如何战胜这些重大问题,这涉及到了从哲学家到生理学家和医生的各类人群。多学科研究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之一。 我们还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改革了本科教育,尤其是开始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思考我们的毕业生需要哪些素质才能成为操作机器的人而不是被机器取代的人。我认为重点在于培养人才,在于确保你拥有最好的研究和最好的学生,在于确保这些人享有蓬勃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物质条件,即他们做研究时所需要的设备,但也有一部分是社会和学术条件,比如他们探索创意时所需要的自由,同时还有使他们能够有效合作的结构体系。 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郑亮/摄影) 中国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悉尼大学学习,您对他们的表现有何看法?他们给悉尼大学带去了哪些特色? 斯宾塞:我们学校有来自120个国家的学生。正如你刚才所说,其中有大量中国学生。他们来自中国各个地区,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我记得自己曾经见过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年轻女性,她家乡全村人一起供她上大学。所以说,我们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中国学生,他们展现了不同的能力、经历和背景。对于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学生来说,了解中国非常重要,而中国需要了解世界其他地区,这点也非常重要。悉尼大学正是一个推动相互了解的绝佳场所。 中国网:悉尼大学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措施,吸引更多来自中国乃至全球的年轻人才? 斯宾塞:悉尼大学一直在世界各地推广自己的工作。正如我刚才所说,目前我们有来自大概120个国家的学生。我们现在特别渴望扩充印度学生的人数。印度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希望能够反映出这一点。 中国网:您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斯宾塞:我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在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都极力追求卓越。而这并不容易,因为卓越并非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成为卓越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但对于我们大学来说,“卓越”意味着开展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尖端的研究,确保我们的教育产品总是在督促学生做到更好。 排名是有用的,我们大学总是排在世界大学的前0.5%之列,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感到骄傲。但排名的危险之处在于,它们可能会告诉我们,全世界有着单一的大学模式。而事实上,大学无疑是一个有着深层文化扎根的地方。比如说,就中国大学而言,研究中国相关问题的中文刊物可能相当重要,但在排名时却没有被考虑在内,中国大学因此而遭受损失。我们认为排名是有用的,是重要的,也是有帮助的,但排名并不是全部。每所大学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含义都需要有自己的理解。 中国网: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您对此有何看法? 斯宾塞:在过去100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的大学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大学这个领域的议程。我想,在接下来100年里,随着中国大学的发展,我们将会非常兴奋地目睹它们做出巨大而独特的贡献,并以此推动全世界对大学的认识和构想。 中国网:中国提出了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计划,您对这一计划有何看法? 斯宾塞:我认为这是个很有远见的计划。中国政府认识到了教育投资的重要性,让教育真正成为整个国家的首要战略,真是了不起。 中国网:悉尼大学日后会怎样与中国大学展开合作? 斯宾塞:我们有250多位研究人员研究现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我们每年发表1000多篇与中国作者合著的文章,我们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目前,我们正在与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建立特定关系,并与对应的大学建立长期的社会和学术资本。这不仅仅是特定学科的合作,而是整所大学的合作。我想,在眼下这个时代,有幸生活在西太平洋地区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全球的未来有很大一部分都将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发展。能够与我们的中国同事展开合作,共同思索我们的未来,这真是令人兴奋。 中国网:斯宾塞先生,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斯宾塞:谢谢。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文字:杭舟;摄像: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周行一:两岸高校可加深交流合作 共同影响世界
周行一:两岸高校可加深交流合作 共同影响世界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大学在传承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岸高校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有哪些责任?未来两岸高校还有哪些合作机会?我们采访到了政治大学校长周行一,他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政治大学校长周行一 (郑亮/摄影) 中国网:周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全球校长论坛的主题是“变与不变——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您认为大学在人类文明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周行一:我觉得这个主题“变与不变”定的真的非常好。因为大学的价值有很多是不能改变的,可是随着世界的变化,大学如果不变的话,那么就没有办法把它原来的价值彰显得更好。大学的价值主要是在协助社会和世界的进步,这个进步就展现在文明上面,所以,几乎每个伟大的国家都有伟大的大学。大学为了达成这个使命,就必须要经过教育、经过研究。研究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好的研究,我们就可以把更好的内容和知识教给我们的学生。学生也必须要学习怎样做研究,在一生当中他们都必须要自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变成更好的人,能够对社会和世界做更多的贡献,所以我想这是不变的。 但是世界在改变。比如我们今天在这个论坛里都看到了,大家都在谈科技怎样影响这个世界。如果今天我们的大学不理解科技对教育的影响,不理解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不理解尽管科技有好的影响,但也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怎样应对它就会有问题。所以,大学必须要去思考这些改变,从而改变自己,才能够达成我们刚刚讲的“不变的使命”,那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网:就像您刚才提到的,科技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您认为大学应该怎样满足这些新的要求? 周行一:我觉得大学最重要的,在现在新的科技环境里,可能不是像以前那样把很多的知识教给我们学生。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以后,因为科技变化太快了,这些知识很快就过时了,所以,比较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学。大学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怎样利用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让他们)去学习将来怎样自己去学。 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学生必须要学习怎样利用新科技来学习,这是现在大学面临的非常重要的挑战。怎样把新科技带入校园,让学生理解新科技对他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同时在他的学习中怎样利用新科技,这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中国网:您认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什么? 周行一: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还是我刚才讲的,我们应当要教育一批人,这些人将来可以让社会、让世界更进步。这种进步展现在我们的文明里,这个宗旨不会改变。问题是随着世界的变化,随着科技的改变,大学的使命如果要达成的话,我们就必须要改变自己。 您也知道一个组织经过了这么多年,像我们政大91年,北京大学120年,这么久远的一个组织怎样调整它的组织里的内容,能让里面的教师、行政同仁改变,来应对新的教育的挑战,它有它困难的地方。因为人在组织里大家都必须要互相讨论、互相沟通,产生共识后才会有改变。 中国网:这些新的变化对校长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 周行一:对校长来讲这形成了很大的一个挑战。因为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校长必须要让我们的组织赶快去变。可是刚刚提到了,组织里的人和它的结构、它的规定有时候变化没有这么快。所以怎样让组织很快地改变,现在是校长最大的挑战。我们怎样把一个非常静态的组织变成动态的,而在一个动态的改变中,又可以给老师和学生们一个好的方向,我觉得这是一个校长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中国网:就像您刚刚提到的,大学很重要的一个责任是传承文化,那么两岸大学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要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行一:其实政治大学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在我们的领域里,有很多领域都和传统中华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有文学院,里面有中国文学、哲学、宗教等等不同的领域,我们也知道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人的思维和他的行为都是跟文化不可分的。这个文化就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影响到我们会有怎样的行为。 我们是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在政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里,当然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举个例子,我们老师也研究怎样做商业管理,在商业管理里面,虽然我们学了西方的这种理论,也学习了西方的这种时政研究方法,但是我们做管理的时候,它没有办法离开中华文化的影响,怎样去思考,在一个不同的文化里它的管理可以更有效率,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 社会科学也是一样。政大非常关心人类面临的新的问题,我们很多的研究都是和联合国提到的永续发展的议题有关。这些议题对老师来讲是一种自然的结合,但当我们谈到这种议题的时候,我们显然是在文化的内涵里面,在它的影响之下去谈的。比如说道德,比如说贫富差距的问题,比如说怎样照顾老年人,比如说少子化的问题,这些都一定要和文化结合在一起。 政治大学校长周行一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专访。(郑亮/摄影) 中国网:政治大学在吸引人才和走向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和尝试呢? 周行一:我们学校现在非常重视,老师也有共识。我们在全球找人才的时候,如果是老师的话,我们就不会局限是华人了。他不需要能够懂中文,他可以是个外国人,这个在学校里是蛮有共识的。因为你要找到最好的老师,你就不要太关心他懂不懂中文这件事情。我们也相信不同的人到学校里面来可能产生不同的刺激,和我们的老师们互相研究和互相学习之后,会产生非常多新的东西,这是未来大学非常需要的一件事情。 学生也是一样。我们现在也在大量招收外籍学生,这些学生从全球各地到政治大学来念书,我们现在比较大的挑战是怎样让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国际化。所以,现在政大也设立了一个国际学院,国际学院的目的是要产生一个平台,使得外籍教师和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政大待下来,能够安身立命。相对的,其他学院的学生也可以很容易在这个平台上和外籍生接触,甚至利用这个平台走到世界去,这是政大现在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其实今天我在整个论坛里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其实大家都关心科技,这个是应当的,因为科技对人的影响很大。可是政大刚好是一所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怎样在一个新科技环境当中,能够导引这个世界去改变,让科技变成是好的,而不是说除了带来好的(影响)以外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我觉得政大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责任。在这种责任和使命之下,我们吸引了很多外籍生和很多学生来念书,因为他们也深深地感觉到科技不可能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很多问题还是要回到人,还是要回到您刚才提到的文化,这些才是真正能够解决科技的问题的根源。所以,我们现在政大有很好的优势。 中国网:不只是有很多国外学生在政大念书,包括很多陆生目前也在政大学习,请问您如何看待他们在政大的学习表现,他们给政大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周行一:每次陆生来的时候,我都会和他们见面。我常常跟他们讲的一句话就是,陆生就是政大的学生,你们将来拿到的学位就是政大的学位,将来毕业就是政大的校友。所以,陆生在政大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们和我们的学生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经常给他们同样的照顾,也鼓励他们将来能够做我们所有学生能够做的事情。 为了帮助陆生能够来我们这边念书,我们另外还有募款,提供陆生奖学金,尤其在博士班的部分我们现在有提供陆生奖学金,我们也有很多的硕士生来政大念硕士学位。本科生我们现在按照政府的规定是可以收5名,我们很欢迎。还有很多的交换生到政大来念书,他们每次来都非常的喜欢。 其实给我们同学有机会和陆生多接触,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因为大家基本上同文同种,在很多地方比如交流上面是非常容易的。其实大陆有很多的机会,台湾有很多的机会,两岸的年轻人实际上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在世界上产生新的机会,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中国网:大陆提出“双一流”高校建设计划,您如何看待这一计划?在您心目中世界一流的大学应该满足怎样的标准? 周行一:这个“双一流”的计划,我认为是非常好的计划。因为它让大陆的高校在国际竞争上又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对大学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这次我也感觉到,“双一流”也把地区扩展了。以前有些没有重点高校建设项目的地区这次也有(项目),我觉得这非常有帮助。因为毕竟学术和社会的发展它必须要全面化,如果局限在某一个地区的话,它将来会产生一些问题。 一个好的大学或者一个一流的大学,我认为最主要的它能够向世界证明,就是他的学生对这个世界非常有用。它能够证明这个大学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帮助的,这也就牵扯到它是不是可以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想法,能够让人家知道其实这个学校在教育和新知识产生、研究方面都非常好。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们政大一直认为我们是一个能够领导思想的大学。当然相对你只有思想好还不行,你必须要能够影响这个社会,所以我们一直在做启发社会的事情。 做为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我们不只是自己要有好的想法,还必须让这些想法能够在社会上影响别人,使得他们因为我们新的想法可以进步,所以我们启发社会。可是这个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所以政大也很努力地在做能够影响世界的事情。我们就把我们的研究,经过启发社会以后再形成更好的研究,然后给世界上其他的学者、学校和学生去分享。我觉得如果每个学校能够做到这样,它就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只是每个学校训练的学生对象不同,所以这些学生在不同领域里产生的贡献会不一样,不过它的本质应该是类似的。 中国网:未来两岸高校应该在哪些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周行一:其实两岸高校有很多地方可以合作。一是在教育上就可以合作,刚才您提到的学生交换,双方的学生去念学位。我们可以有这种叫做双学位(的项目),这些我觉得都是可以做。共同指导学生,我觉得非常重要。 还有政大很希望能够和大陆的高校做教师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大陆的教师)真的会到学校里来给我们做研究,甚至帮我们学生上上课,我们学生也可以去。或者我们可以做一些比较紧密的研究的结合,学校和学校紧密地研究一些我们刚才讲的学校之间都有兴趣的问题。 我想政大现在很有兴趣就是去解决世界的问题,和联合国他们谈到的永续议题非常相关,所以我们很希望能够做这个。我想大陆的高校对这个也都非常有兴趣,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合作可以非常多元。政大也很希望把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个新的机制,跟产业可以做更多的结合。因为我们觉得产业界其实很需要我们的帮助,大陆高校在这方面也非常有经验。所以我们可以来试试看,是不是经过合作,大陆的高校可以跟台湾的产业结合在一起,我们也可以跟大陆的产业结合在一起,产生这种好的结果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去影响这个世界。 中国网:在这个过程中,您的学校可以提供哪些经验和建议? 周行一:其实我每次看到陆生在学校里面念书我就非常的高兴。因为我现在比较忙,做校长没办法上课,我以前上课的时候,我都觉得陆生在政大念书的时候,对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好,因为给我们学生不同的这种刺激。陆生一般来讲感觉很认真,他们就给我们这种刺激,他们的想法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背景也不同,对我们的学生就非常好。所以,我们很鼓励两岸的学生多交流,我们也很希望将来经过多交流以后,一些法规可以更开放一些,让陆生在台湾念书的时候能够更方便、能够更好地发展。 我想经过多交流,自然地它就会形成一个气氛,所以,交流要一直持续下去。这个气氛好了,那自然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台湾的高校实际上经常都和政府做建议,也是往这方面做建议,我觉得渐渐地应该它就会越来越好。 中国网:谢谢周校长,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文字:杭舟;摄像: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张信刚: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应有之意
张信刚: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应有之意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各位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中国访谈》。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对高等教育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那么中国高校如何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对此我们采访到了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 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专访。(摄影/郑亮) 中国网:张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您其实有很多身份的转变,校长、记者、生物学家,您个人更喜欢自己的哪个身份呢? 张信刚:谢谢!我先是教授生物学工程好几十年,后来做了工学院的院长,后来做了校长。因为我的工作是工科的,做校长的时候,我个人觉得一个大学不能够只有理工,所以我就开始对人文学科进行推广。当然一边教一边学,我素来对这个是有兴趣的,所以这不叫做转变,是一个演化。我没有变,我还是工程师,但是逐渐拓广了一点,(发生了)演变。我也很愿意有这么一个机会,这是难得的机会。 中国网:5月2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的时候说到,“国家一流,学术才能一流”。那您个人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张信刚:这句话是刚说的,这是第一次从你这里听说,但是据我理解,这当然是事实。比如说我能够想到的,刚刚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英国人因为强大了,占有印度,于是英国学者有机会到印度去考察不同的语言,才发现了现在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印欧语系。如果不是英国强大的话,英国学者再聪明,再能干,再努力,关在英伦三岛,他是没办法发现整个印欧语系的。现在印欧语系从孟加拉湾一直到爱尔兰,好几十个国家讲的话基本是一个语系的,也就是在六七千年前是一样的。那都是因为英国强大,英国的学术才容易强大。 可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术界的人,或者从事教育的人,或者(开展)学术工作的人,应该也反过来想,因为学术进步了,国家因为学术的进步,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有发展,国家才会一流。所以不能说自己等着,国家强了我才把学术做好,应该反过来说,我们把学术做好了,该做的做好了,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就会发达,国家就会强大。 中国网:您之前也评价过一些世界机构,比如说《泰晤士时报》增刊对世界大学的排名。您说虽然他们有严肃的态度,但其实这样的排名也存在天然的歧视。您认为评判一所大学的好坏又是什么样的标准? 张信刚:我过去曾经说过,因为他们找的评判员多半是英语世界来的,也不是说有意地偏心,但是他比较熟悉的是英语世界的学校。因此说英语的学校稍微占点便宜,包括在香港的几所院校,就是我自己做大学校长的学校都受到了影响。至于说怎么样才好呢?短期的一年一年地评,这个很难,恐怕是要由学术交流的人,由不同的教授们自己去评。这比他用一个硬的指标,比方说你有多少预算,你有多少研究生,研究生跟老师的比例是多少,这些硬的指标固然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长期一点讲,我很坚信一个事情,就是毕业生的成就。你这个学校不管是学士的、硕士的、博士的毕业生,加起来经过五六十年的阶段,能够对自己的社会,为整个人类的社会做出来新的贡献,知识方面、事业方面等等。这个方面多的、占比例高的,比方说毕业了三千人,其中一千人都能够有杰出的成就,那这个学校就是一流。 中国网:在这样的标准下,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是否还存在差距?如果有的话,差距又是什么? 张信刚:现在不用我说,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同意,现在世界最强的大学应该是属于英语国家的几个大学,比如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差距是一定有的,至于说有多少差距,这个也很难确定。但是有一点,我们假如相信在科学方面偏见比较少一点,科学方面比较客观一点,那以你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物医学奖来算的话,那中国人所得到的奖项比这些国家,或者比我们的邻国日本,甚至比我们的邻国印度都要少,也就是说总体的贡献还不够,需要我们加把劲的。 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摄影/郑亮) 中国网: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各大高校都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契机呢? 张信刚:那要看学校在哪里。如果是在所谓的“一带一路”区域,我相信由于不同的国家都愿意合作,合作的意愿就会增高。大学本来就应该互相联合的。且不讲现在的“一带一路”,古时候的丝绸之路,名为丝绸之路,是贩卖丝绸进行贸易的,事实上从丝绸之路上过来的思想、文化更重要。比如说中国的佛教是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今天的蒙古文和满文也是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中国的很多过去的技术,凿井的技术、冶铁的技术又传到西边去了,何况我们这里还有别的东西。因此文化的交流,是丝绸之路或者是伴随着贸易必然发生的事情。所以说人心相通,文化交流应该是“一带一路”应有之意,并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网: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国高校和“一带一路”区域大学会有怎样更近一步的合作? 张信刚:自从有了“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不同的国家也经常开会,“一带一路”的论坛也在中国举行,也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举行。上网查的话,“一带一路”这四个字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字。因此我相信不只是我们中国的大学,包括其他国家的大学,比方说哈萨克斯坦、缅甸这些和中国比较接近的邻国,他们也会有意愿,把他们相交的网络扩展出来。因此大家的合作会更容易,大家在互换信息、互换人才方面更为容易。 中国网:您觉得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哪些方面的培养呢? 张信刚:从对中国来讲,当务之急是要培养更多的了解“一带一路”各个地区和国家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人。说实话,我们中国过去的教科书也好,学校科系的设置也好,对于欧洲的小国家都有系,但是对亚洲和非洲的大国家都没有系,语言也不会,所以首先是对语言、历史和文化的认识。这个对中国院校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了,比如说非洲东部那几个国家的语言,比如斯瓦西里语,中国真正懂斯瓦西里语的人很少的。 中国网:您认为当代的从教者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 张信刚:为人师表这个事情是很大的。过去讲孔子是为人师表,当然大家都知道常常引述的,韩愈《师说》里有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我的理解应该是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世界观,授业就是帮助学生取得一定的谋生技能,解惑就是帮助学生解答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间所发生的问题。这三个,传道、授业、解惑都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老师的品德必然就高于学生。韩愈也说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师说》里面另外一句话,因此我不觉得为人师表必然是老师超过学生。假如说老师的品德一定高过学生的话,那不就是代表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是在往下降吗,一代不如一代吗?所以我不是这样认为,但是基本上一个老师应该有他的责任心,有他的专业知识,还有他对学生的爱护,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有年龄的差别,老师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经历都比较多,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是同时的。 中国网:非常感谢张校长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记者:唐靖初;摄像/后期:董超;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详情]

专访开罗大学校长:埃及是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专访开罗大学校长:埃及是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导语: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埃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宗教家,就任开罗大学校长前,曾担任埃及驻沙特埃及文化参赞,开罗大学副校长,开罗大学语言与翻译中心主任。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热衷于写作,1982年开始至今已出版42本著作,“我以前是思考和写作,当校长后,转变成思考与管理”。5月4-5日,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代表开罗大学出席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双一流建设国际论坛暨北京论坛”以及“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校长年会”,新浪对其进行了专访。 新浪:据我知道,开罗大学是整个阿拉伯世界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开罗大学有很多知名的校友,比如说诺贝尔文学奖马哈富兹,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开罗大学所推崇的办学理念是什么,以致能培养出如此多政界文化界的杰出校友?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开罗大学一直重视沿用优秀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一直如此。我们推崇批判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考试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也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前些天开罗一家著名媒体《第七天》发表了一篇文章,主题是“埃及的复兴从开罗大学开始”,无论是埃及政府还是社会个人都认为,开罗大学在埃及的文明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浪:谈到埃及的发展与变革,您觉得开罗大学100年的历史在埃及整个文明进程中发挥了什么具体作用?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从文化层面来说,开罗大学对埃及的文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埃及几乎所有的文化项目都是从开罗大学出来的。埃及很多著名作家、演员、媒体人都是从开罗大学毕业的,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哈福兹。他们不仅在开罗、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国家都有很大影响力。教育层面来说,开罗大学是埃及最早建立的大学,之后其他大学的教师基本都是开罗大学的毕业生,继承了开罗大学优秀的教学理念。开罗大学目前有16个专业位列英国QS国际大学排名前500,其中药学与工程学位列101。开罗大学总共有26万学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 新浪:北京大学是中国顶尖高校,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很多北大同学在校期间有留学海外的机会。开罗大学作为阿拉伯世界最负盛名的大学,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具体实践,未来有何计划?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上周六开罗大学刚举行了新分校的奠基仪式,这个分校就是专门的国际大学。在北大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我也谈到,未来我们会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毕业生不仅在埃及可以工作,也可以胜任在阿拉伯世界乃至任何其他国家的工作。开罗大学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9000位留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大概有50位左右。针对不同留学生,我们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最近我刚刚见到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大使也说到,今年计划给中国学生提供一百个奖学金名额,让中国学生来开罗大学学习。北京大学是中国乃至世界领先大学,开罗大学现在非常重视跟北大一起合作,未来希望在汉语教学、政治学、农业学方面加强与北大的合作。 埃及历史上就是东方和西方的连接点或者说纽带,无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好的纽带。未来我希望开罗大学多往东看,加强与北大、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新浪:这次您来北京的主要行程是参加校长论坛,您对北大以及中国的整体感官认识是什么?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我很喜欢中国,也很喜欢北大,北京大学在教学、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都做得很好。未来,我也希望开罗大学与北京大学有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中国有埃及的一部分灵魂,比如和谐、合作的理念。有些东西把东方人们连接在一起,但说不清楚是什么,中国人民一直给我很温暖的感觉。 新浪:最后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思想家,能否谈谈你对中东当前局势的看法?    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这么多年来中东一直存在很多问题,遇到很多困难,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并且还有域外大国的力量,试图把中东搞乱。但是埃及在中东一直扮演着稳定器的角色,比如反恐,埃及是世界上对反恐投入最大的国家。中东地区的稳定至关重要,这不仅对中东地区有好处,对全世界也有好处。中东国家现在必须往东方看,应该避免西方国家的控制。中东资源丰富,比如石油,阿拉伯国家应该意识到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核心资源。埃及作为中东重要国家,应该重视和中国以及其他东方国家的合作与联系。 此外,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地区的稳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我希望埃及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密切,升级到全战略层面的合作。我也非常希望中国能帮助埃及反对恐怖主义,中国可以给埃及提供很多想法。埃及是中东地区的稳定器,如果埃及不稳定,或者开始战乱,全中东地区就要开始乱。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17世纪埃及是整个世界的中点,连接东西方和整个世界,现在也依然如此。[详情]

北大校长的道歉信
北大校长的道歉信

  原标题:北大校长的道歉信 亲爱的同学们,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再次致以歉意! 热爱你们的校长, 林建华      原文由北京大学账号发表在BBS 责任编辑:王颖[详情]

好大学的根本是什么?楼宇烈叶朗等七位学者谈北大
好大学的根本是什么?楼宇烈叶朗等七位学者谈北大

  原标题:瞭望访谈|楼宇烈、叶朗等七位学者谈北大 ◆ 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燕园,倾听北大学者对北大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斌 刘苗苗 魏梦佳 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燕园,倾听北大学者对北大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接受采访的著名教授学者包括 北大哲学系教授 楼宇烈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 陈堃銶 北大哲学系教授 叶朗 北大燕京学堂院长 袁明教授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教授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陈春花 北大法语系主任、翻译家 董强教授 深深的北大印记 《瞭望》:请谈谈您跟北大的缘分,以及受到了北大怎样的影响? 楼宇烈:北大一直是我向往的学校。1955年我考入北大哲学系后,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全国最顶级的教授,讲的都是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对我们的学术养成起了很大作用。 那时我们跟老师的关系非常密切,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至今我一直非常怀念那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就像父子、朋友。 陈堃銶:我是1953年进的北大,在数学力学系。系里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很大。他们学识渊博、学风严谨、淡泊名利又敢为人先。课讲得特别好,很多人默默无闻地钻研,做出成果也不会去到处宣扬,毫无怨言地奉献。那时的师生关系也非常好。我钦佩这些老师,他们为我的为学做人打下了一生的基础。 叶朗:我是1955年考入北大,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至今,我非常认同很多北大毕业生说的话:在北大当过学生,一辈子身上都会打上北大的烙印,始终抹不掉。 袁明:我是1962~1966年在北大西语系求学,1979年又回到北大读研究生,那时刚迎来“科学的春天”。老师们为了培养学生,恨不得把家里变成课堂。有了机会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学生,即便没有机会,老师也会创造机会给学生,那种对青年人爱护有加的精神真的很可贵。今天我们办燕京学堂,也是要从世界各地延揽好老师,培育跨文化人才。虽然办学很有挑战,但一想到前辈们对我们倾注的情感,遇到再大的阻力和困扰,我的心都能静下来,沉着应对。 陈春花:我跟北大的缘分源于我的研究。过去30年我一直专注于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领先”、“有没有可持续性”等问题。这跟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用全球视野看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有一定契合之处。当国发院向我发出邀请后,我有缘成为一名新北大人。 姚洋:我1982年考入的北大。那时学校条件比现在差很多,但有一股北大的“劲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到了大学三四年级,课程没那么紧张时,没有人懈怠,都在如饥似渴地读书,有点钱都用来买书,读书就是我对大学时光的最深印象。 董强:从北大毕业后,我到法国生活了十多年,2001年回到北大并任教至今。伴随着中国的变化,这十多年北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刚回来时,感觉北大还是在“慢慢走”,现在则是“发力向前跑”了,有一种青春力量在澎湃。很荣幸我赶上这个阶段。 ▲ 2016年7月3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毕业合影 好大学的根本是什么 《瞭望》:在您眼中,北大走到今天有什么精神特质? 楼宇烈:我在北大求学、教书、治学已63年。北大的学术氛围相对要宽松活泼得多,对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不要求学生有统一答案。同样听我的课,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他可能有那样的体会,大家互补就好了。 陈堃銶:“选准方向、狂热探索、依靠团队、锲而不舍”是王选的为人和做学问的态度,也是北大精神的一个体现。爱国和奉献精神确实流淌在很多北大人的血液里,他们在学术上不断要求进步,这与五四精神一脉相承。120年来,北大在推动国家整个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叶朗: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它为什么不灭呢?因为古往今来对于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脑汁作为燃料添加进去,才使这笼真火不灭。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呢?因为他欲罢不能——就像一条蚕,它生而为蚕就要吐丝,“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这样一种境界的欲罢不能。 冯先生说的“欲罢不能”,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也可以代表北大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这座校园里的很多学者,都有一种强烈的学术渴望、学术热情和学术追求,把学术研究看作自己的精神依托、生命核心,把做学问看作自己的生命所在。 陈春花:大学有个特点,就是永远走在时代潮头。大学不仅仅是个传播知识的地方,而且是一个能够让有志向有理想的人聚一起,为知识而来、为引领时代而去的场所。北大在学术上充分尊重每个人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自由。辩论和对话在北大一直都有,这就是北大的包容性。辩论的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和对话,激发倾听者的智慧,让其找到问题的答案,再落实成行动。这恰是学校和学术的价值。 董强:北大有一种价值判断上的恒定性,根扎得很深,这是一所好大学的根本所在,也与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教育思想相吻合。建立在现代大学概念之上,吸收时代精华,包括中国最优秀的生源,使它能够在中西比较中相对平衡,使中国和世界的学术研究保持一种同步性。如果没有这种同步性,一个大学可能无法在世界立足。 ▲ 董强谈北大的恒定心 培养什么样的人 《瞭望》:育人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您认为北大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袁明:我很认同林建华校长提出的,要把北大建成一所“伟大的学校”。对“伟大的学校”的追求永远没有止境。跨文化交流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探索。比如我们燕京学堂的定位是“跨文化交流:聚焦中国,关怀世界”,我们用全球视野研究中国,希望培养更多在国际上能够理解中国的人才,和中国携手做一篇推动人类进步的大文章。 姚洋:我觉得北大就是要培养思想家和科学家,文科要以培养思想家为己任,理科要以培养科学家为己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民族,在实现了全面小康后,注定要在思想文化方面起引领作用。北大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出思想”的地方,现在和将来也应该继续保持这种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接地气”,北大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我们会组织学生到农村去,到中国最穷的地方,和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让他们了解中国的问题,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中国的关怀,成为能把理想照进中国现实的人。 董强:成功的人才培养不是灌输学生多少知识,也不是让学生进入什么学校读书,拿什么文凭,而是教给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因为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但是这种能力不是纯粹能教会的,它需要土壤和氛围,需要师生之间共同探索的机制,以及国家之间的深入交流。 人文精神的价值 《瞭望》:对我国高等教育有哪些期望? 楼宇烈:教育中,老师的角色是传“为人之道”、授“为学之方”。传“为人之道”是第一位的,但现在有所弱化。坚守它,需要更加重视人文科学的发展和方向。 缺少人文科学的观照,自然科学及人类的迅猛发展可能会迷失方向,环境可能遭到毁灭性破坏。遗憾的是,100多年来人们只把科技发展看成人文力量的创造与体现,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方向。现在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强调自然科学要有人文的指导和引领,说明大家期待人文精神的回归。我对北大的期望,就是把人文精神提到最首要的位置。 叶朗:20世纪的北大,在国内率先引进马克思主义,以及民主、科学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我希望,21世纪的北大继续在文化上有所作为,重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重视在高校和全社会开展美育、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精神世界,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袁明:我是做国际研究的,在世界各地走了几十年后发现,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纪大的人,都在问一个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共同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都在追求物质化,物质化不断寻找新高度,创造新阶段,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但是缺乏对人类精神的关注。这一点上,教育要有所担当。 姚洋:北大要在“出思想”上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回归我们文化的根。儒家有很多超前的思想,只是我们还深挖得不够,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和总结,是当前的大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国发展这个伟大的机遇,把我们积累下的很多素材抽象成理论,改变以前只是别人设定议题、我们跟在后面修修补补的局面。经过前30年的积累,中国的学术条件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应该到了转化成果的阶段。北大人要率先垂范。 董强: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好学校、好老师的成长都需要时间,现在社会整体氛围比较急功近利,我希望北大在引导好的教育氛围上发挥榜样作用。高校发展不在于仅看重一些指标,也不在于追求“大而全”,而在于所做的是不是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 青年就是未来 《瞭望》:五四来临之际,您有什么想对青年说的话? 楼宇烈:现在的年轻人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得多,当然也有欠缺。我们那个时代年轻人很少埋怨,觉得都是人生经历。就拿做学问来说,人生只有尝够百味才能够明白一些道理,才能够真正做出学问来。所以人不仅要读书本上的书,还要读社会这本活的书。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陈堃銶: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我们的知识分子,都要有定力,要保持气节和风骨,要沉下心,不要随波逐流。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同时要坚持传统:一是爱国奉献,一是学术严谨,出发点是国家的需要。现在我们跟国外还有差距,希望北大能多培养出优秀的领军人才,踏踏实实把学科建设好,成为世界各国留学生向往之地。 陈春花:现在的年轻人太厉害了,成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我必须说一句,你要耐得住寂寞,要给自己时间成长。反过来,我也希望社会对年轻人宽容一点,给他们时间,不要太快打标签,不要太快下结论。如果把时间放长一点,会发现每一代都在承担每一代的使命,每一代都在创造每一代的奇迹。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18期 责任编辑:王颖[详情]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千名师生齐聚庆祝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千名师生齐聚庆祝

  5月4日,北京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当日,北大邱德拔体育馆群贤毕至,老少校友咸集,千名师生参加校庆纪念活动。 到场的最年长的校友为西南联大1943级学生李忠,今年已经99岁高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以及物理学院教授陈佳洱等北大知名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10名学生授予“学生五四奖章”。 北大校长林建华发表了题为《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的演讲。他强调北大的核心使命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立德树人,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努力使学生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也来到现场,向北京大学和全体师生、校友表达了诚挚的问候。 从海内外回到北大的1953级校友陈堃銶、1962级校友塔希尔·埃莱兹、1978级校友张益唐、1987级校友李彦宏、2014级校友王亚平等分享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经历,向母校表达了最深沉的热爱和祝愿。 中国青年报 李隽辉 摄影报道 5月4日,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99岁的北大校友李忠从座位上缓缓站起致意时,全场爆发出掌声。李忠为西南联大1943级学生,是这次大会中年纪最大的校友。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上,北京大学校长、北大1977级毕业生林建华发表讲话。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今年88岁的北京大学经济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他曾在1996-1999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1987级校友、百度CEO李彦宏。日前,他向北京大学捐赠6.6亿元人民币(含部分等值资产),联合成立“北大百度基金”,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探索。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英雄航天员王亚平(中)。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院士张恭庆、院士王阳元(前排从左至右)。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1980级校友俞敏洪(中)参加校庆活动。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陈至立、何鲁丽、王汉斌(左至右)起立唱国歌。 5月4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右一)在北大校庆纪念活动结束后离开。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开始前,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中)与彭佩云交流。1991年,诗琳通公主作为中华文化研究项目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研究,被北大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右一)在大会开始前与来宾交流。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左)与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大会开始前交谈。 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文艺演出中,参加活动的北大校友打开手机闪光灯与台上互动。 [详情]

北京大学120周年纪念大会: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北京大学120周年纪念大会: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2018年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学在邱德拔体育馆召开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各级领导、国内外嘉宾、长期关心支持北大的社会各界代表、国内外高校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和在校师生隆重集会,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 大会现场 上午9时,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早已成为欢乐和喜庆的海洋。音乐环绕,灯光闪耀,校庆版《牡丹亭》、中外留学生合唱《四海一家》、在校生和老教授同唱《青春大概》等节目点燃了燕园生日的喜庆氛围。 校庆版《牡丹亭》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应邀出席大会。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原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梅颖,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家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16所国际著名大学的校长,130多所中国大学的校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机构代表,学校老领导,各地校友代表,师生员工代表共同出席会议。 纪念大会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主持。 在雄壮的乐曲声中,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上午10时,浑厚响亮的钟声里,郝平宣布大会正式开幕。 郝平介绍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北大的情况。5月2日,在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莅临北大考察,与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祝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并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节日的问候。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北大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成就。习近平指出,北大继承光荣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成果丰硕,“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令人欣慰。习近平对一代代北大人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奋斗品格给予高度评价。习近平深情地谈道,1981年,北大学子在燕园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今天我们仍要喊响这个口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场外欢送的青年学生再次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表达了新的北大青年争做圆梦人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几代北大人的心声。  郝平致辞 郝平强调,习近平的莅临和重要讲话,为北京大学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征程指明了方向。全体北大师生员工将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执着的努力,力争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郝平宣读了北大校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给母校的贺信: 值此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致问候。北京大学是我的母校,作为北大七七级学生,我曾在这里学习多年,可谓终生受益。请转达我对母校师生的问候。 李克强 2018年5月3日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指出,5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北大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卓越贡献,近年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取得的突出成绩。李克强总理发来贺信,饱含对母校的深厚感情。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大学的关心关怀,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她代表教育部提出五点希望: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把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同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写好学校改革发展奋进之笔;要高举旗帜、把准航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牢记根本、立德树人,坚定不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要不拘一格、汇聚英才,坚定不移地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要强化治理、重心下移,坚定不移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林蕙青致辞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表示,近年来,北京大学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融入北京,积极参与“三城一区”建设,参与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首都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林克庆希望,北大站在120周年校庆的全新起点上,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入到办学思想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师德师风的建设机制,推动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担负起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责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挺立时代潮头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表示,北京市委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北京大学的发展。 林克庆致辞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以“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为题发表演讲。他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大的情况。他表示,总书记明确提出对中国大学发展的三点期望,也对北大未来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林建华强调,我们的新时代青年,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林建华指出,北京大学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探求民族的未来为己任。120年来,北京大学始终坚守着建校时的初心和办学的使命,坚守着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庄严承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福祉,不避艰险、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和北大实际,全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 林建华表示,北大把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作为核心使命,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学术队伍作为核心,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氛围,着力聚集最有潜力的学者,努力产生更多能够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院系自主权和发展活力。今天的北大,已经聚集和培育了一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一所在很多学术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对未来更有信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 林建华致辞 林建华表示,120年光阴,转瞬即逝,一直以来,北大从未忘怀肩上担负的家国责任,始终坚守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以敢为天下先和大无畏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激励自己不惧艰险、砥砺前行。这种精神和价值理念,已深深根植在北大人的灵魂深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举止言行。 林建华指出,北京大学现在处于第二个甲子的终点上,也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起点上。北大人前面还有漫长而艰辛的征程,还需要厚植学术积淀,累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在这样一个“以未来决定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要面向未来,在价值层面建立共识与确信,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勇敢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要建构多样化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非凡的学习和成长体验;要以更宽的视野,与全球学者合作,让世界读懂中国,让中国读懂世界;要向世界其他优秀大学学习,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探寻中国大学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 林建华说,今天的北大就像是一座桥,连接着民族的过去与未来。作为“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的北大,作为“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的北大,一定能够担负起时代重任,迎接挑战,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林建华向伴随北大成长的一代代教职员工,成就北大辉煌的千千万万北大校友,一直关心和支持北大的各界朋友,在校的4万多北大学生等表示感谢。林建华号召,向用心血铸就今日之北大的先贤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林建华强调,北京大学有决心和信心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守正创新,把北大建设好、发展好,真正使北大成为世人向往和敬仰的伟大学术殿堂。 大会现场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在过去的两个甲子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对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表示,耶鲁大学和北大渊源颇深,北大原校长马寅初曾在耶鲁游学并取得学位,两校有相似的历史,在多个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耶鲁和北大都致力于培养关注社会、解决全人类问题的未来领袖,他们将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他强调,北京大学为人类福祉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相信北大人未来将在国际舞台上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苏必德致辞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回顾了北大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的历史,与清华志同道合、砥砺同行的岁月。他表示,100多年来,北大为推动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与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两校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紧密交流,结下深厚情谊。他指出,大学的发展关乎历史,关乎现在,更关乎未来,在当今这个创新变革加速、经济全球、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认真地思考人类将心安何处,需要思考如何构建人类共同的家园。育人弘道双甲子,牢记使命,其命维新。他表示,相信“常为新”的北大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邱勇致辞 大会还举行了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学生五·四奖章”颁奖仪式。城市与环境学院王恩涌教授、医学部韩济生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元方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杨芙清教授、物理学院陈佳洱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王阳元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张恭庆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等往届“蔡元培奖”获得者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朱嘉迪、基础医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王麟、物理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韩猛、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晓丹、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柳晗宇、第四临床医学院长学制博士阶段研究生郑汉龙、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李梓维、第三临床医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史尉利、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魏静怡等获奖学生颁奖。“学生五·四奖章”是北大学生的个人最高荣誉,设立于1997年6月,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为止共有103位北大学子获得这一荣誉。 颁奖嘉宾等与获奖学生合影 在随后的“校友心语”环节中,1953级校友陈堃銶、1962级校友塔希尔·埃莱兹、1978级校友张益唐、1987级校友李彦宏、1995级校友刘正琛、2004级校友李金柏、2014级校友王亚平等回顾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经历,向母校表达了最深沉的热爱和祝愿,他们祝福北大不断创新、引领未来,培养出更多的领军人物。“我爱北大,生日快乐!”是他们的共同心语。 校友分享心语 在全体合唱《燕园情》的歌声中,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胜利落幕。(文/新闻网记者 高雷 齐华瑞) 责任编辑:王颖[详情]

清华中科大港中大等名校校长眼中 对北大怎么看?
清华中科大港中大等名校校长眼中 对北大怎么看?

  今天(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大会上致辞。邱勇说,两校文化互融互通,向走过双甲子的北京大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清华校长邱勇:两校文化互融互通 伴随着场下的掌声和欢呼声,邱勇走上讲台,他说:“今天,我们欢聚在5月的燕园,共同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和各兄弟高校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和校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 随后,邱勇介绍了北大的历史以及两校的“情谊”:抗战烽火中,两校筚路蓝缕,同南开大学共创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1999年,两校最先入选助推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吹响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崛起的号角。2014年,两校共同承担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开启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崭新篇章。 “100多年来,两校文化互融互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两校师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紧密交流,结下深厚情谊。”邱勇说。 随后,他举了朱自清和季羡林两位先生的例子:与北大同龄的朱自清先生是北大哲学系1920年的毕业生,他的人品、学问、文章为世人所敬仰。1925年他到清华任教,写下了传世美文《荷塘月色》。在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无数学子之中,就有季羡林先生。季老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6年回国后,受聘北京大学,季老对两校都有很深的感情。他说,清华园不仅仅是像我的母亲,而且像一首美丽的诗;他也说,在北大这样一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学习,真的是如鱼得水。 邱勇接着讲了大学之道,最后为北大再次送上祝福:我相信,常为新的北大,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向走过双甲子的北京大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其他名牌大学校长眼中的北大 很多校长是以视频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北大的看法。 复旦大学校长 许宁生 北大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她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高地,北京大学提出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大学,这是非常有抱负的一个设想。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 北大提出来做一个伟大的大学,是有其深刻含义的,不局限于世界排名,更不局限于短期的眼前名利所诱,他们更着眼于一个大学在社会上的价值所在,一所伟大的大学一定是有灵魂的大学。 我特别欣赏北大的理念,始终走在了社会的前面,走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前面。 香港大学署理校长 谭广亨 少年那时代我就听说过北京大学,北大在各领域都培养出了一代代领军人物,无论文理,她的确是培养国家乃至世界下一代领袖的摇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 从红楼到燕园,风风雨雨地走了两个甲子,北大还是与中国与民族命运完全同步的。希望北大在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上面,能够做出一个典范。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周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北京大学在传承、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不管世界哪一个大学排名,我想北京大学已经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香港科技大学署理校长 史维 北大从我台湾长大的这个人来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的一个指标,中国的社会发展,有相当一部分,至少从知识分子这部分来看,北大是绝对有他的影响跟地位的。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林忠钦 在我印象中,北京大学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大学,和我们其他大学相比,更从容,更加淡定。 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 在中国高等教育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当中,北京大学能够改革创新,走在前列。 南京大学校长 吕建 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前瞻、进取、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引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我们每一个人,凡是念过中文的,念过中国历史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对北大只有一种羡慕的心态,北大是number one。[详情]

北大120周年校庆 来了哪些大人物?
北大120周年校庆 来了哪些大人物?

  楔子   燕园情 千千结 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 胸中黄河月 今天上午,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北京大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纪念日,曾经作为2008年奥运乒乓球场馆的邱德拔体育馆坐满了北大校友。 120年大庆,自然有不少重磅嘉宾现身。 重磅客人 领导和嘉宾 全国政协副主席 董建华先生 泰王国公主 玛哈·扎克里·诗琳通殿下 意大利前总理 罗马诺·普罗迪先生 原国家领导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王汉斌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彭珮云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何鲁丽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陈至立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韩启德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周铁农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张梅颖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王家瑞 大学校长 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16所国际著名大学校长,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 还有参加“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的130所中国大学校长。 杰出校友 不同年代的杰出校友也都到场。 上午的庆祝活动中,几代北大人共同站上舞台,他们分别是数学力学系1953级陈堃銶,1962级化学系塔希尔。埃莱兹,数学系1978级校友张益唐,信息管理系1987级李彦宏,1995级校友刘正琛 ,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校友李金柏、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校友王亚平。 这次到场的最年长的校友,西南联大1943级学生李忠,今年已经99岁高龄。 陈堃銶 数学力学系1953级陈堃銶的另一个身份是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王选院士夫人,1975年起她便承担了国产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华光系统和方正系统)大型软件的全部设计并负责实现。 王选和陈堃銶。 陈堃銶说:“我从53年入学,今年已经65年了。在北大整整65年,祝愿北大永远创新,不断进步,引领未来,培养更多的领军人才。” “我爱北大,生日快乐!” 陈堃銶略微颤抖的高声说出这句话,场下响起掌声。 张益唐 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取得突破进展,获得多个奖项,2016年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 他说:我爱燕园的一草一木,正是在这里,我度过了几年美好的青春时光。我感谢帮助过我关怀过我的人,特别感谢我的老师,正是他们的谆谆教诲,使我能够成才。无论在哪个地方,我都为母校自豪。今天在母校120周年生日,我要对母校说,我爱北大,生日快乐。 李彦宏 李彦宏作为1987级校友今天也回到了母校,就在前几天,李彦宏给北大捐赠了6.6亿元人民币,成为北大120周年期间最大的单笔捐款。 李彦宏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大学时光:1987年我从山西的小城市考入北大,在这里度过了四年非常美好的时光。80年代的北大是充满理想主义和家国情怀的北大,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小平,你好”,无一不体现那个时代的心声。 “后来到了80年代末,学校倡导学以致用,我也关注中关村大街那些带着bb机的人,也知道电子邮件,可以把信息瞬间传播,知道了互联网,这些都是我后来留学和创业的起点,这些事北大120年来一以贯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容。我爱北大,生日快乐!”李彦宏说。 随后,主持人问李彦宏,以后还会给北大捐款吗?李彦宏笑着说,必须的,虽然毕业已经27年了,我从来没有一天感觉到自己不是北大人,从来没有一天感觉到自己在精神上离开了北大,北大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 厉以宁 厉以宁是北京大学经济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也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导师。 已经88岁的厉以宁今天在台上不忘“幽默”一把:“很羡慕学生,因为我们毕竟年纪越来越大了,教过我的老师都不在了。” 厉以宁介绍了自己现在在做的研究:我现在正在研究一个问题,现在的经济学正在变化,可能在今后的几十年内,整个经济学都要改写。 现在经济学变化在什么地方呢?从亚当斯密开始,就主张人是经济人,人是理性人。因为人是经济人,所以总是考虑最大收益,人是理性人,所以总是考察怎么样占便宜。现在就不一样了,从新古典学派以来,渐渐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现在经济发生变化,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也不一定是理性人,可能是现实人,所以做出意想不到安排。 77、78级入学40周年 5月3日,北大 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23个院系的1461名毕业生及家属参加了活动。 “77、78级非常特别的两个年级。一是年龄上的特别:有14岁的,也有年纪很大的,在生理上几乎是两代人,但我们在观念上是一致的。二是经历特别,有上山下乡的,有刚中学毕业,有做工人当兵的,有娶妻生子的,还有乳臭未干的。当时的大学也很特别,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的。”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77级化学系林建华说。 林建华   北大校长林建华,作为77级的一名同学,分享了自己难忘的学生时光。“当时学生生活条件差,拿着饭票每天吃同样的食物,但我们当时的岁月是充满激情。”林建华说。 林建华还与老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当年的“囧事”。 “当年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北京。我记得也是在这个季节,我们相约去颐和园体验划船。当时交通不便,我们班选了我在内的3个人借自行车,然后去颐和园租船。”林建华说,“我们3点钟在漆黑夜里打开了车,骑到了颐和园,租到了船。后来同学们相继赶到,他们很好奇,问‘你们怎么来的’,借的车还在楼下,我们才知道自己开错了车。回到学校后,我们知道自己犯了‘偷车罪’,偷偷把车放到了28楼下面,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名老师,扛着自行车上了四楼。”讲到这儿,引起场下一片笑声。 视频现身的大咖校友 在77、78级校友的祝贺视频中,不少大咖现身。其中包括5月2日被习近平接见的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申丹,著名作家、刚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的刘震云,北大“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的首创者刘志达,还有77、78级的老师们,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物理系教授赵凯华。 申丹: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当时觉得是没有机会上大学的。有机会上大学的时候,特别珍惜,觉得要为国家做出贡献。毕业时候同学送我的小本子,每次看到小本子就会想起同学的殷殷期盼,催我不断奋进。 刘志达回忆了1981年中国男排首次冲出亚洲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经过。他说:大家当时都挤着看,比赛非常吸引人。这个口号其实是和当时的国家的、整个时代背景很吻合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在我心中就一直是座右铭,工作40年,每每想起北大,心里都有一种荣耀感,别人说起北大,在报纸上看到北大,自己都会主动站队,这是说我们的学校。 刘震云:袁行霈、严家炎老师,孙玉石老师开拓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另一种视野。祝77、78级师兄师姐,青春常在,祝大家吃得好喝的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楼宇烈:77、78级同学,特别珍惜上大学机会,能静静地、专心做学问。希望他们发挥余热,把北大学到的知识、学问,去影响下一代。 赵凯华:哪个时候激情之高,是之前从没有过的。原来想祝他们事业有成,现在祝愿他们家庭快乐。 记者 王俊 摄影 朱骏 彭子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详情]

见证情谊 铭记厚望:北京大学黄廷方楼命名
见证情谊 铭记厚望:北京大学黄廷方楼命名

  5月2日,北京大学黄廷方楼命名仪式在理科教学楼举行。为感谢黄志祥校董、黄廷方慈善基金捐资兴学的善举,北京大学将理科教学楼命名为“黄廷方楼”。大楼以黄志祥校董之父黄廷方先生的名字命名,彰显了双方携手共建的美好情谊,也铭记了黄氏家族对北大及北大学子的信任与厚望。 黄志祥和家人、郝平、林建华共同启动水晶球,命名“黄廷方楼” 北京大学名誉校董、信和集团主席黄志祥及夫人杨素琼,集团总经理黄永耀,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广兆,信和集团邀请嘉宾黄涤岩、张晓辕、许祖根和夫人杨凤莲,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郝平,校长林建华,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李强,校友会执行副会长邓娅,医学部副主任肖渊,人事部部长刘波,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宁,副秘书长耿姝,校园服务中心主任张丽娜,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余淼杰,国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罗永剑等师生代表共同出席仪式。北京大学副校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博主持仪式。 林建华致辞 林建华表示,黄志祥先生继承和发扬了黄廷方老先生的商业智慧和乐善好施的大爱精神。他再次捐资支持北大多个方向的建设,体现了他对社会不同领域的关心,对祖国发展、民族振兴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要求的深沉思考和前瞻性判断。“黄廷方楼”凝聚着黄廷方老先生与黄志祥先生两代人对北大的殷切希望和高度信任,林建华希望同学们能够铭记黄氏家族的关爱与期望,踏实学习、勤奋用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黄志祥致辞 黄志祥感谢北大给予黄氏家族的荣誉。他回顾道,先父黄廷方先生曾说“财富不是永久的,只有好的教育和好的知识才是永久的,学问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黄志祥表示,同学们很幸运能够在北大这所最优秀的大学学习,更幸运的是同学们经历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希望“黄廷方楼”能够成为一种动力,希望父亲刻苦的精神能够启发和鼓励同学们更努力地学习,在祖国最精彩的时刻,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创造更好的成绩。 学生代表邓倩如发言 黄廷方/信和优秀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邓倩如表示,黄廷方/信和奖学金不仅给了自己难得的英国体验,更激励自己抓住一切机会聆听、发问和学习。她非常感激黄廷方慈善基金的慷慨资助,让更多学子能够选择海外学习,形成国际化视野。她表示,“黄廷方楼”承载了北大人的很多故事和记忆,未来广大学子定将不断努力,不负厚望。 郝平代表学校向黄廷方慈善基金颁授“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黄志祥校董和家人与郝平、林建华共同启动水晶球,正式命名“黄廷方楼”。郝平代表学校向黄廷方慈善基金颁授“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袁行霈向黄志祥校董赠送由其亲笔签名的《中华文明史》。仪式之后,黄志祥先生一行参观了黄廷方楼。 合影 黄志祥先生与他领导的信和集团和黄廷方慈善基金是北京大学的老朋友。2011年,黄廷方慈善基金捐资设立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教育基金,支持优秀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和青年杰出学者奖。2015年12月,黄廷方慈善基金再次捐资,支持北京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开展联合研究,同时为双方学校的研究生、本科生提供学术交流和学期互换机会。今年,黄志祥先生再次向北京大学捐资2亿元人民币,设立黄廷方/信和教育基金,帮助学校延揽全球顶尖师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人才,同时支持北京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开展支援西部教育,对香港、新加坡交流,国际汉学传播和社会政策研究等各领域工作。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百廿北大 缘聚母校
百廿北大 缘聚母校

  为迎接北大120周年校庆,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艺术学院于5月1日在未名湖畔举办了“北京大学湖畔艺术节暨艺术学院院友返校日”活动。 活动现场 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首先代表全院师生向各位院友表示热烈欢迎,并以成就、反思、未来三个关键词向院友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艺术学院建院(系)21年来,全院师生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精心组织和叶朗先生等前辈的指导下取得可喜成就,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连续位列第一,并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规划。同时王一川指出,成就面前更需要冷静反思不足,特别是目前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薄弱,亟待发展壮大,以便在更激烈的竞争中持续保持活力。谈到未来,王一川表示,北大艺术学科要形成在世界艺术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卓越实力的中国学派,艺术学院师生则要做引领艺术发展的思想创造者。王一川号召院友们不仅要继续关心支持学院的发展,更要为北京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王一川致辞 文艺演出由艺术学院2016级MFA学员张蕾和王言主持。学生艺术团、学院指导社团以及全院师生,以音乐、舞蹈、朗诵、戏曲等节目形式展现了艺术学院近年来的艺术教育成果和精神风貌,抒发了艺院师生对北大的热爱之情。其中,节目诗朗诵《永远的校园》、古典舞群舞《少年志》、原创歌曲《我的1898》深受大家喜爱。 张蕾、王言主持现场 舞蹈《少年志》 本次活动共吸引两百多名艺术学院院友返校参加。演出结束后,叶朗、王一川等院领导与安然等院友就院友工作、学院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下午,学院按照不同的专业组织了院友交流活动。院友和老师们以圆桌座谈的形式相互交流,大家畅所欲言,不仅回顾了在校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学校、学院的感谢,还对学院的学科建设、未来发展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同时也展望了未来如何以北大人的姿态为国家作出贡献。 活动后合影留念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原标题:《百廿北大 缘聚母校——北京大学湖畔艺术节暨艺术学院院友返校日活动成功举办》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北京大学举办120周年校庆:新起点上再出发
北京大学举办120周年校庆:新起点上再出发

  新浪教育讯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12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全校师生、各级校友齐聚燕园,庆祝母校百廿华诞。 八方来贺,共同见证庄严时刻 上午10点,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在邱德拔体育馆举行。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16所国际著名大学校长、130所中国大学校长、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机构代表出席会议,见证庄严时刻。 北大120周年纪念大会开始,全场起立合唱国歌  图片来源:新浪教育 纪念大会开场前的暖场文艺表演把古典的国粹京剧与新潮的说唱完美融合,耄耋校友与在校学生深情对唱,古与今,过去与未来,成就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充分展现了北大人的精神风貌。 林建华:120岁的北大仍然年轻 北大校长林建华表示,120年并不短,但与世界上动辄上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学府相比,北大还是年轻的。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北大人从未忘记使命,不惧艰险,砥砺前行。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发表演讲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官方微博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他表示,120年来,北大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比邻而居的北大清华可谓志同道合、砥砺同行。如今人类文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校将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校友为母校庆生,北大精神薪火相传 大会还表彰了荣获“学生五·四奖章”的学生,并请获得北大“蔡元培”奖的教师为他们颁奖。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为青春昂扬的学子颁奖,形象展示北大精神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众多校友从世界各地赶来,为母校庆祝120岁生日,白首再聚,重话母校深情。多年前,莘莘学子从北大出发,走向世界,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此刻,他们重回18岁,重温燕园青春时光。年龄最大的校友, 1943级校友李忠老人也来到大会现场。99岁高寿的他仍然精神矍铄,从座位站起来向全场致意,收到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99岁北大校友李忠向全场致意 图片来源:中青网 前一天,学校还特为77、78级校友举行了返校纪念活动,吃食堂回味大学味道,看老照片追忆拼搏故事,看表演唤醒岁月激情。许久不见的老同学畅谈过去与未来,共话同窗情谊,激动万分。 大会在全场大合唱《燕园情》的热烈气氛中结束。120周年校庆不仅是对北大历史的回顾,更是在总结经验、鉴往知来的过程中,吹响接续奋斗的号角。1898至2018,北大历经双甲子光辉岁月,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与新时代的青春活力在此交汇,新起点上再出发!(牛豆豆)[详情]

清华表白北大:相爱相夸107年 你是唯一的隔壁
清华表白北大:相爱相夸107年 你是唯一的隔壁

  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成立。 1911年4月,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课。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 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百廿年历经风雨,你与我共赴芳华。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本文图均为 清华小五爷园微信公众号 图 1911年,我们初相识,你叫京师大学堂,我叫清华学堂,在没有我的前13年,你是否有过一丝孤单? 你们的蔡元培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我们的国学研究院导师陈寅恪也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清华西操&北大操场 五四运动有你呼喊的声响,一二·九运动有我奔走的身影。 [详情]

组图:直击北大校庆!校友白首再聚重话深深母校情
组图:直击北大校庆!校友白首再聚重话深深母校情

  今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众多校友回家庆祝母校百廿华诞,多名校友白首再聚,重话母校深情!多年前,莘莘学子从北大出发,走向世界。此刻,他们重回18岁,重温燕园青春时光。 北大校友白首再聚 北大校友白首再聚 北大校友白首再聚 北大校友白首再聚 北大校友白首再聚 北大校友白首再聚[详情]

北大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 师生共聚为母校庆生
北大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 师生共聚为母校庆生

   北大今天举行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千名师生聚集邱德拔体育馆为母校庆生。到场的最年长学长已99岁高龄,1943年进入西南联大就读,当他站起来与师生打招呼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大校庆发来贺电,他说:“在北大学习多年,让我终身受益。”言语间饱含对母校的深刻感情。 北大校长林建华说:“北大的核心使命是培养能引领未来的人,努力使学生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核心任务是产生更多影响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发展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他表示,120年对一所大学而言并不短,但与建校历史更长的著名学府相比,北大是年轻的,北大人要怀有广阔胸怀和信心,在120周年之际审视自己、审视世界,结合实际推进学校改革,充分释放每个组织,每个人的创造力。 原标题:《北大举行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 (北青报记者 李梦婷 摄影 袁艺)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组图: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现场花絮
组图: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现场花絮

  新浪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圆满结束,嘉宾私藏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国际学校家长圈,或[点击这里]查看。 今天,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120年的时间里,北大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理想与激情。1898到2018,北大初心不改,继续向前,在北大生日之际,众多校友也重返校园,为母校庆生!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 北大校庆现场花絮图[详情]

百廿校庆 北大77、78级校友返校共忆高考经历
百廿校庆 北大77、78级校友返校共忆高考经历

  5月3日,北京大学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落下帷幕,校友们还在交谈。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5月3日,一曲《燕园情》毕,“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暨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落下帷幕。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里,1400多名当年的毕业生及家属起身、离座,步履缓缓,前后拉着臂膀、贴着脸,诉说着40年的相聚相离。 1977-1978,特殊年代的高考生 在当天的纪念大会上,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感慨,77、78级是两个极其特别的年级,一方面年龄差异大,有如今40岁左右尚且年轻的毕业生代表,也有70岁暮年白发的同届同学,“虽然年龄差异大,但是大家在观念上是一致一体的。” “另一个特别之处是,我们在经历上是特别的。(在进大学之前)有上山下乡当兵的,有刚高中毕业的,还有工人、农民。‘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学校环境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林建华表示,“过去40年大家都经历了很多,人生经历丰富,有很多难忘的,而最难忘的是我们的大学生活。” 回首1977年秋天,在停止高考后的第11个年头,全国共有13个年级570万的往届、应届甚至低年级学生参加了这次“成绩而不是出身成为重要录取标准”的高考。 从确定恢复高考到正式高考,只有短短一个月的备考时间。因此 ,那年全国高考的录取率仅为4.9%,1978年为6.6%。北大77级中文系新闻传播专业的涂光晋成为其中万里挑一的“幸运儿”。 “‘文革’期间,根本没想到人生还有这个机会,这是彻底改变一代人命运的机会。”涂光晋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在恢复高考前,她到延安插过队,后来病退回北京又当了4年多的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她直呼“意料之外,非常激动。” 对当时还差一个月就26周岁的涂光晋来说,这是“最后放手一搏的机会”。“当年招考的年龄是‘文革’中老高中(应届生)或者是25周岁以下的可以报考。”她告诉澎湃新闻,就因为这个原因,汽车修理厂厂长还不放人。 跟厂长理论数次,涂光晋强调自己未满26岁,仍在25周岁范围内。厂长最后无奈,扔下一句让她恼火的话:报吧,反正也考不上。 带着对大学的憧憬,母亲“就算录取一个,也是我女儿”的“盲目”鼓励,以及涂光晋“初二的学习底子”和十天的努力复习,她最终如愿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校友在观看当年的照片。 “知识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唯一途径” 北京大学78级计算机系的陈启秀在1977年的高考中抱憾,不甘心的他报名了第二年的高考。 “我认为知识是改变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唯一途径。”为此,他开启了7个月 “工作+复习”的高压模式——每天从机动车厢厂8点下班,赶回家复习到凌晨2、3点,早起6、7点接着上车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以436的高分进入北大,并选择了他心中“不仅改变我们这一代,也影响下一代”的计算机系。 因为不易,所以倍感珍惜。陈启秀说,进入校园后,他和同学们学习兴致浓厚,经常“嘴里吃着饭菜,眼睛看着资料,耳朵还听着广播。” 与涂光晋、陈启秀相比,78级物理系薛文琼感叹“自己算比较幸运,从学校直接到学校。”在宣布恢复高考之前,还是中学生的薛文琼以为自己也会一毕业就下乡插队当知青,或者进工厂当工人,“根本没想到有机会上大学。”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薛文琼挑灯夜战,最终进入北京大学,与一群有着不同社会阅历的同学共同学习。 “曾记那湖面荡着微博,垂柳在她脸庞拂过。艳阳下红墙绿萝,树影泼洒飞花落。” 在纪念大会上,她与室友——78级物理系的王红宇献唱了自谱词曲的《花开花落》。薛文琼说,虽然过去40年,但写歌时回忆全涌上心头,半小时就创作完成。 再回北大,薛文琼看到了自己青春的时光,看到了变化颇大的校园,也想起了“精神自由,兼容并包”北大精神。 涂光晋认为,对于各种思想、对社会认知,北大非常包容。“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让整个社会在一种探讨和探索中不断前行,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更大和开放的胸怀。”她补充道。 陈启秀期盼,北大保存着这份精神,成为更加优秀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世界排名上进入前十或者更高。 林建华现场也向全体校友和师生发出号召,经过30年不懈的努力,在北大建校150周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全面实现的时候,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为能够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学府殿堂。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清华校长给北大生日送祝福:两校文化互融互通
清华校长给北大生日送祝福:两校文化互融互通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今天(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大会上致辞。邱勇说,两校文化互融互通,向走过双甲子的北京大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伴随着场下的掌声和欢呼声,邱勇走上讲台,他说:“今天,我们欢聚在5月的燕园,共同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和各兄弟高校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和校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 随后,邱勇介绍了北大的历史以及两校的“情谊”:抗战烽火中,两校筚路蓝缕,同南开大学共创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1999年,两校最新入选助推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吹响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崛起的号角。2014年,两校共同承担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开启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崭新篇章。 “100多年来,两校文化互融互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两校师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紧密交流,结下深厚情谊。”邱勇说。 随后,他举了朱自清和季羡林两位先生的例子:与北大同龄的朱自清先生是北大哲学系1920年的毕业生,他的人品、学问、文章为世人所敬仰。1925年他到清华任教,写下了传世美文《荷塘月色》。在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无数学子之中,就有季羡林先生。季老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6年回国后,受聘北京大学,季老对两校都有很深的感情。他说,清华园不仅仅是像我的母亲,而且像一首美丽的诗;他也说,在北大这样一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学习,真的是如鱼得水。 邱勇接着讲了大学之道,最后为北大再次送上祝福:我相信,常为新的北大,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向走过双甲子的北京大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以后还会给北大捐款吗?李彦宏:必须的
以后还会给北大捐款吗?李彦宏:必须的

  庆典会场。 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北大校长林建华在仪式中致辞。 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致辞。 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老教师代表为获得第十一届“学生五•四奖章”的学生颁奖。 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今天(5月4日),北京大学迎来了自己的120岁生日,不同年代的杰出校友也都到场,分享自己的心情。北大校友、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在其中,被问及以后会不会还给北大捐款时,李彦宏笑着说“必须的”。 今天(5月4日)上午,几代北大人共同站上舞台,他们分别是数学力学系1953级陈堃銶,1962级化学系塔希尔·埃莱兹,数学系1978级校友张益唐,信息管理系1987级李彦宏、1995级校友刘正琛,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校友李金柏,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校友王亚平。横跨了70年,他们分享自己的燕园情。 数学力学系1953级陈堃銶的另一个身份是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王选院士夫人,1975年起她便承担了国产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华光系统和方正系统)大型软件的全部设计并负责实现。 陈堃銶说:“我从1953年入学,今年已经65年了。在北大整整65年,祝愿北大永远创新,不断进步,引领未来,培养更多的领军人才。” “我爱北大,生日快乐!” 陈堃銶略微颤抖的高声说出这句话,场下响起掌声。 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取得突破进展,获得多个奖项,2016年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他说:“我爱燕园的一草一木,正是在这里,我度过了几年美好的青春时光。我感谢帮助过我关怀过我的人,特别感谢我的老师,正是他们的谆谆教诲,使我能够成才。无论在哪个地方,我都为母校自豪。今天在母校120周年生日,我要对母校说,我爱北大,生日快乐。” 老教师代表厉以宁教授给北大学生寄语。 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校友代表上台为母校送上生日祝福 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校友代表李彦宏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大学时光 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李彦宏作为1987级校友今天也回到了母校,就在前几天,李彦宏给北大捐赠6.6亿元人民币,成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期间最多的单笔捐款。 李彦宏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大学时光:1987年我从山西的小城市考入北大,在这里度过了四年非常美好的时光。20世纪80年代的北大是充满理想主义和家国情怀的北大,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小平,你好”,无一不体现那个时代的心声。 “后来到了80年代末,学校倡导学以致用,我也关注中关村大街那些带着BP机的人,也知道电子邮件,可以把信息瞬间传播,知道了互联网,这些都是我后来留学和创业的起点,这些是北大120年来一以贯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容。我爱北大,生日快乐!”李彦宏说。 随后,主持人问李彦宏,还会捐吗?李彦宏笑着说,必须的,虽然毕业已经27年了,我从来没有一天感觉到自己不是北大人,从来没有一天感觉到自己在精神上离开了北大,北大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独家:北大知名校友共祝百廿华诞
独家:北大知名校友共祝百廿华诞

  多年前,莘莘学子从北大出发,走向世界,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繁荣昌盛奋斗。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之际,新浪网联合北京大学宣传部诚邀北大知名师生共同发声为学校送上校庆祝福。(海报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艾力] 酷艾英语创始人、青年作家、新东方集团讲师 北京大学2011届校友 “好学精进,志高行远!祝母校120周年生日快乐!” [包凡一] 真格基金董事 北京大学1984届校友 “愿母校持续繁衍茂盛而多样的花朵。” [大山] 中加亲善大使、国际“幽”人 北京大学校友 “希望燕园永远充满着欢声笑语!” [戴威] ofo小黄车创始人兼CEO 北京大学2013届校友 “北大的理想主义精神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黄晓明] 著名演员、易星传媒、明嘉资本创始人 北京大学2012级校友 “岁月有痕,精神如碑,教育是引导我们正确前行的明灯!” [金铭] 著名演员、和平星未来M剧团创始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9级校友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我为自己是北大人骄傲。祝母校120周年生日快乐。” [雷声] 男子花剑奥运会冠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届校友 “超越自我,不断前进, 成就每一个更好的自己。” [李思思] 主持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级校友 “未名博雅一生牵挂,北大精神一世传承。” [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北京大学1991届校友 “不管我在哪里,不管我走了多远,我总能从母校找到自己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和现实支撑。” [李永新] 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 北京大学1999届校友 “北大精神是北大人共同的坚守与追求。” [厉以宁] 中国经济学泰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北京大学1955届校友 “探索精神的传递不会有止境,这正是北大生命力的体现。” [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教育应赋予人“定义美好”的能力与“建设美好”的愿力,这与北大精神一脉相承。” [刘震云] 知名作家 北京大学1978届校友 “用五四精神,擦亮北大这盏灯。” [秦春华]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93级校友 “北大,我们爱你!” [冉莹颖] 主持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1级硕士 “初心不忘,为国家育栋梁;砥砺前行,为民族谋振兴。百廿北大,有我有你!” [王强]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北京大学1984届校友 “我青春的年轮是在北大自由的沃土里挥洒成型的。” [魏坤琳]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北大,意味着使命,意味着担当。” [吴奇隆] 演员、制片人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2017届工商管理硕士 “知易行难,砥砺德行。” [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 北大校友 “离开北大30年,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一直影响我至今。”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名誉校董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1980级校友 “一个人的责任感和情怀的来源首先是他所受的教育。”[详情]

邵氏基金捐资5亿支持北大生命科学前沿研究
邵氏基金捐资5亿支持北大生命科学前沿研究

  本报北京5月3日讯(记者 柴葳)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今天向北京大学捐赠5亿元,设立北京大学邵逸夫教育基金,支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机构的建设发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捐赠仪式。 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邵逸夫基金会此次捐资将永久性设立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逸夫创新基金,支持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的开展。同时,永久性设立生命科学学院逸夫发展基金,帮助该学院延揽顶尖人才,为创新人才提供科研启动资金,支持科研攻关联合体合力解决原创性重大科学问题。 捐赠仪式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代表北京大学向邵逸夫基金会颁授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大楼正式命名为“逸夫楼”。未来双方将共同建设北京大学逸夫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院所在地也将被命名为“逸夫生命科学园”。 香港爱国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长期以来为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邵逸夫先生就捐资支持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北大理科楼群建设,极大提升了当时北大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中国教育报》2018年05月04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独家:北大知名校友共祝百廿华诞
独家:北大知名校友共祝百廿华诞

  多年前,莘莘学子从北大出发,走向世界,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繁荣昌盛奋斗。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之际,新浪网联合北京大学宣传部诚邀北大知名师生共同发声为学校送上校庆祝福。(海报按姓氏首字母排序)[详情]

北大校长林建华校庆致辞: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
北大校长林建华校庆致辞: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

  新浪教育讯 5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1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以多元化的方式讲述北大故事、传递北大精神价值、反映北大改革发展成果。大会致辞环节,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表示,120年并不短,但是与千年名校相比,北大是年轻的。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北大人从未忘记使命,不惧艰险,砥砺前行。 以下为林建华致辞全文:(来源:北大新闻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首先,我代表学校、并以个人名义,感谢大家的到来。 就在前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学校视察,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对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总书记明确提出对中国大学发展的三点期望,也对北大未来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书记还在讲话中特别强调青年一代的极端重要性。认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希望新时代的青年人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我们的新时代青年,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寻求民族的未来路 120年前,甲午战败,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改革旧教育、建立新学堂,成为了变法的第一要务,北京大学也由此而生,并从一开始,就以探求民族的未来为己任。 戊戌变法迄今的120年,中国的变化可谓波澜壮阔。当时的中国危难深重,维新变法、兴办新学是为了救亡图存。自那时起,北京大学就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引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点燃“五四爱国运动”的火炬;从率先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北方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从开创中国的现代大学学制,开研究生教育先河,到在战火的硝烟中,千里跋涉,与清华和南开一起创建西南联大;从改革开放,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百年校庆,推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120年来,北京大学始终坚守着建校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庄严承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福祉,不避艰险、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时代,这也是北大发展最好最快的40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促使我们以更广阔的胸怀和更大的信心,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世界。我们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和北大实际,全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 北大的核心使命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我们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建设多样化的专业教育体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立德树人,构建通识教育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努力使学生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 学术队伍是大学的核心。优秀大学最重要特征就是能够聚集最有潜力的学者,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术发展环境,使他们成为杰出学者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秀教师。我们积极推进人事体系改革,完善教师学术道德和职业规范,营造良好制度和文化氛围,使“近者悦,远者来”;我们全面实施新的更有竞争力的教师聘任、评价和薪酬体系,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成长。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聚集和培育了一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师队伍。 产生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是北大学术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面向学科前沿,组建跨学科研究机构,鼓励跨学科合作;我们推进院系综合改革,促进学科调整,增强院系活力;我们结合国家和地方需求,合作共建应用研究机构,推动产学研合作,聚集社会资源,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装备精良、在许多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大学是高度依赖个人创造力的学术机构,大学管理的真谛就是使每个基层组织、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充分释放出来。大学的治理体系改革应当着眼于院系、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我们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学部建设、权力和资源配置重心下移,增强院系自主权和发展活力。今天的北京大学是一所对未来更有信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学校。 120年光阴,转瞬即逝。北京大学从一个旧体制脱胎出来的婴儿,已经成长为屹立于世界的现代大学。先贤们的渴望、追求和对未来期许,很多已经成为今天的现实;那些已经淡出人们记忆纷争、质疑、疑惑和彷徨,都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定。北大从未忘怀肩上担负的家国责任,始终坚守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以敢为天下先和大无畏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激励自己不惧艰险、砥砺前行。这种精神和价值理念,已深深根植在北大人的灵魂深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举止言行。 [详情]

组图:直击北大校庆!校友白首再聚重话深深母校情
组图:直击北大校庆!校友白首再聚重话深深母校情

  今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众多校友回家庆祝母校百廿华诞,多名校友白首再聚,重话母校深情!多年前,莘莘学子从北大出发,走向世界。此刻,他们重回18岁,重温燕园青春时光。[详情]

北大故事|为什么老北大没有一个高大上的校园?
北大故事|为什么老北大没有一个高大上的校园?

  春天的北大湖水澄澈,杨柳依依,远处西山如黛,隐约可见,雕梁画栋的宫殿式建筑群,星罗棋布地点缀在这片从前的皇家园林之中,如织的游人徜徉其间,不时发出人在画中的感叹,心生流连。到了晚上,古老的博雅塔被灯火点亮,长长的塔影倒映在湖面波光摇曳,湖心岛的石舫上几个女孩并肩而坐,随风而歌。这古典雅致的校园和青春浪漫的气息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北大印象。 然而,北大与燕园结缘其实是建国以后的事。时常有游客在燕园打听大名鼎鼎的北大红楼在哪?答案是,连同红楼在内的老北大实际上在皇城脚下一个叫“沙滩”的地方,相传这里因曾是远古的河道而得名。老北大校址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以沙滩为中心散布在城里好几个地方,有点北京城坐落在北大里的意思。那么,身为“文化中心最高学府”的老北大为何始终没能发展出一个高大上的校园呢? 1930年代景山北海航拍,照片右下角就是老北大校园 六个学院八个地方 1946-1948年这段时间既是老北大发展史上的高潮也是尾声。1946年,因抗战南渡昆明数年的北大在北平复员,经代理校长傅斯年的大手笔,北大从原来只有文理法三个学院一举扩充到六大学院,变成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原有的三个学院在老北大的核心区,也就是沙滩、北河沿一带。最早的京师大学堂校舍叫第二院,是理学院所在地。不远处是著名的北大红楼,又叫第一院,这时是文法两院的地盘。红楼以南是第三院,原来的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早期的法学院,后来成了宿舍。以上三院是三十年代以前老北大的势力范围,彼此虽相隔不远,但实际上并不相连。 老北大核心区沙滩三院分布与遍布全城的各处校址 此外还有位于宣武门内国会街的四院、五院,这两处校址分别是北洋政府时期国会的众议院和参议院。战后四院作为北大先修班和文法学院一年级学生所在地,五院是教职员宿舍和出版部。新增设的医农工三个学院,接收了原北平大学的部分校舍和设备,平大战时迁陕之后就被打散留在了西北。医学院在西什库后库,农学院在罗道庄,工学院在祖家街端王府夹道。其中,医、农两院校址都是京师大学堂一脉,医学院是早期大学堂医学实业馆,农学院是大学堂农科。 之所以出现这么混乱的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北大校方想扩充规模,战后正好抓住了北平大学不能复员的契机,由傅斯年出面与北平行营、市政府等反复争取,获得大量校产作为开办新学院的物质基础;第二,战后北大规模的扩张已经跟战前不可同日而语了,仅以1946年10月开学时为例,全校有学生4000名,比三校合组的联大学生还多一倍,比战前北大的学生多三倍。应该说,在战后大量机关都要迁回原籍、原有校址多被占用的局面下,北大能在短时间内争到这么多校产实属不易,也就顾不上在不在一起了。 如果说战前北大的三处校址还算紧凑的话,那么这时已经遍布全城了,一所大学、六大学院、八处校址,这还不算医学院的两个附属医院、一个药厂以及农学院的三个农场、一个林场。按说京师大学堂可是由中央政府开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一向好面子、不惜打肿脸充胖子的朝廷在这件大事上为什么画风突变、不要观瞻了? [详情]

组图: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现场花絮
组图: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现场花絮

  今天,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120年的时间里,北大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理想与激情。1898到2018,北大初心不改,继续向前,在北大生日之际,众多校友也重返校园,为母校庆生![详情]

北大 120岁生日快乐!
北大 120岁生日快乐!

  编者按:春秋流转,寒暑易节。二〇一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学迎来建校一百二十周年校庆。 百廿北大,此间几许少年;未名博雅,尤胜万里风光。今日,我们要一同歌唱,唱响峥嵘岁月、青葱年华,唱响对北大最诚挚的祝福。 珠穆朗玛峰——8844米,世界最高峰。连绵的山脉,肃穆的天地,宛若亘古神话,呼啸的风和白云掠过耳边,兴奋的心跳声响彻天地。北大百廿校庆之际,正在攀登这座山峰的北大登山队队员们向母校发来最高、最勇敢的祝福。 百廿风华 北大,一百二十年,陪伴了一个国家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峥嵘岁月。穿越漫长的时光隧道,忆起她来时的模样。 京师大学堂,古旧的建筑孕育着革新的火种,百廿灿若星辰的历史,它的开端是这所学堂。 红楼,从不沉默的地方,新文化运动、五四、马克思主义……这里翻涌着近代中国滚烫的鲜血。红楼的灯火笙歌,民主广场的愤怒呐喊,回荡在空中。先哲们步履匆匆,高风峻节,那正是北大的风骨。 西南联大短短八年,却凝结了最久远的精神;赓续文化,弦歌不辍,中国教育史的奇迹在这里书写。 燕园,从凄风苦雨到光风霁月,北大新的征程从这里开始。 先哲巨擘曾蓝缕,砥砺荆棘刻碑绩。百廿岁月,任风雨飘摇,北大一直在路上。 百廿,时光荏苒,日月盈仄,斗转星移,仿佛转瞬的120秒。为庆贺母校的生日,北大学子们用120秒描摹出北大的优美风光,用画笔绘出她永不褪色的鲜活。 [详情]

"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在北大举办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纪念日。北京大学在教育部的指导与支持下,于5月4-5日举办以“变与不变——120年来全球大学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论坛(2018),诚邀来自全球44个国家及地区的260所知名大学校长和各界精英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 本次论坛共设有三大板块9个分议题,共同探讨文明生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全球治理和大学使命的“变与不变”等议题,在深入剖析中增进对现代大学精神及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共同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协同推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使高等教育成为推动人类现代文明共同繁荣的不竭源泉。 5月5日各分论坛的会场都设在北京大学校内,面向我校师生开放,欢迎积极参与。参加活动时请随身携带本人有效校园卡等证件,以便工作人员确认身份。 附:会议日程 [详情]

最高的校庆祝福 北大登山队在珠峰给母校打call
最高的校庆祝福 北大登山队在珠峰给母校打call

   编者按:今天,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5月3日,在距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不到24小时的时刻,远在珠穆朗玛峰的北大登山队仍在不断向上攀登,并为母校送来了珍贵的“最高”祝福。 步步登高,声声祝语 日光射崖冰雪色 风鹤传响松龙吟 珠峰大本营,环保行动 绒布冰川,北坳冰壁 1号营地,大风口 海拔登山队走过的每一步 都留下了队员的汗水 与殷殷祝福 5200米 6000米 6100米 6500米 6900米 7028米 7700米 …… 这是北京大学山鹰社的祝福 山鹰翱翔,声鸣彻空! 北大精神,永在巅峰。 我是山鹰,永远攀登! 我们在珠穆朗玛 想念北大,祝福北大 我们祝亲爱的北大 120周岁,生日快乐!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77级78级北大校友返校 厉以宁代表老师再“上课”
77级78级北大校友返校 厉以宁代表老师再“上课”

  原标题:北大校庆,他们都回来了 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倒计时1天。5月3日,北大 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23个院系的1461名毕业生及家属参加了活动。 四十年前,77、78级3959名本科生、555名研究生走入北京大学,成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77、78级非常特别的两个年级。一是年龄上的特别:有14岁的,也有年纪很大的,在生理上几乎是两代人,但我们在观念上是一致的。二是经历特别,有上山下乡的,有刚中学毕业,有做工人当兵的,有娶妻生子的,还有乳臭未干的。当时的大学也很特别,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的。”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77级化学系林建华说。 北大校长林建华:当年上课,有老师每次给我们发三页纸的讲义 5月3日返校的77、78级校友,中午在学一食堂用餐。“政事儿News”注意到,北大特地他们设计了用餐券,餐券的右边副券,标有77级、78级。用餐过程中,老同学们畅谈、互相夹菜。一位老校友席间提到,“我们大学的时候,最好的菜就是红烧带鱼。” 午餐结束,校友们参观展览。展览陈列着当年的老照片:“北大男篮合影”、“北大1978级乒乓队员在未名湖合影”、“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戏七八级毕业留念”。一幅幅照片,纪录了当年的青葱岁月。 下午2点30分,北大 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开始。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77级经济系海闻主持了纪念大会。海闻欢迎同学们回家,一一介绍了参会的同学们。 “地球物理系90名同学,地质学系 62名,无线电系98名……”每说到一个系,场下就响起这群“老同学们”的掌声和欢呼声。 北大校长林建华,作为77级的一名同学,分享了自己难忘的学生时光。“当时学生生活条件差,拿着饭票每天吃同样的食物,但我们当时的岁月是充满激情。”林建华说。 林建华还与老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当年的“囧事”。 “当年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北京。我记得也是在这个季节,我们相约去颐和园体验划船。当时交通不便,我们班选了我在内的3个人借自行车,然后去颐和园租船。”林建华说,“我们3点钟在漆黑夜里打开了车,骑到了颐和园,租到了船。后来同学们相继赶到,他们很好奇,问‘你们怎么来的’,借的车还在楼下,我们才知道自己开错了车。回到学校后,我们知道自己犯了‘偷车罪’,偷偷把车放到了28楼下面,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名老师,扛着自行车上了四楼。”讲到这儿,引起场下一片笑声。 过了这么多年,林建华还能记起当时上课的情形:我们有位老师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每次上课都像我现在穿的一样,西装革履,字正腔圆。每次发给我们三张自己写的课纲、讲义。还有一个老师,冬天穿一个棉袄,到了教室把棉袄一脱,每次上课写完粉笔字都要做这样的动作(林建华现场做了一个双手在胸前的动作),所以他每次下课的时候两手都干干净净的,但衣襟处都是白的。 厉以宁:大家一定不要忘记,你们是跟思想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的一代) 北京大学经济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老师,代表77-78级同学的授课老师,再次给同学们“上课”。 “政事儿News”在现场看到,厉以宁全程脱稿,没有停顿,讲的很流畅,手上不时做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77、78级刚进北大的时候,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时候,大家一定不要忘记,你们是跟思想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的一代)。”厉以宁嘱咐。 接着,厉以宁重温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改革形势,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经过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后,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常清楚的几点,一是不能走‘两个凡是’的道路,这是非常明确的;第二个是改革开放,这在政策上有新的表现;第三个就是改革开放从哪里开始,从薄弱的环节开始,哪个环节最薄弱,农业最薄弱……”厉以宁娓娓道来。 “你们是最幸运的,你们在进北大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厉以宁最后又强调。 回忆:来北大报到,系主任推着平板车送行李到宿舍 纪念大会结束后,进行了77.78级“忆青春”文艺表演,第一个节目是钢琴伴奏歌舞《雁南飞》。 78级技术物理系环境化学专业孙洁华是这个节目的独舞表演者,她告诉“政事儿News”,“今天有一半多的同学都回校了。为了感谢母校,达对母校的思恋和祝福,系里的同学编排了这个节目。” “我们准备了20多天,很多同学都天南海北赶回来。今天上台的同学有五六个还在倒时差。昨天晚上我们合了两三次、今早合了几次,大家都很认真,很想表达对母校的这种思念。”孙洁华笑着说。 谈及大学时光,孙洁华说,我们当时学习特别发奋,到图书馆占座,熄灯后也不愿回去,学习都很刻苦。大家都特别想报国,都特别有精神气儿。 其中,孙洁华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报到的时候。“来北大报到,系主任、系副主任,推着平板车,一直帮我们把行李送到我们宿舍。后来在新生见面会,才知道他们是系主任、是大教授,特别感动。”孙洁华说到这里,眼里涌出泪花。 声音:用在北大学到的知识、学问,去影响下一代 在77、78级校友的祝贺视频中,不少大咖现身。其中包括5月2日被习近平接见的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申丹,著名作家、刚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的刘震云,北大“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的首创者刘志达,还有77、78级的老师们,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物理系教授赵凯华。 申丹: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当时觉得是没有机会上大学的。有机会上大学的时候,特别珍惜,觉得要为国家做出贡献。毕业时候同学送我的小本子,每次看到小本子就会想起同学的殷殷期盼,催我不断奋进。 刘志达回忆了1981年中国男排首次冲出亚洲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经过。他说:大家当时都挤着看,比赛非常吸引人。这个口号其实是和当时的国家的、整个时代背景很吻合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在我心中就一直是座右铭,工作40年,每每想起北大,心里都有一种荣耀感,别人说起北大,在报纸上看到北大,自己都会主动站队,这是说我们的学校。 刘震云:袁行霈、严家炎老师,孙玉石老师开拓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另一种视野。祝77、78级师兄师姐,青春常在,祝大家吃得好喝的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楼宇烈:77、78级同学,特别珍惜上大学机会,能静静地、专心做学问。希望他们发挥余热,把北大学到的知识、学问,去影响下一代。 赵凯华:哪个时候激情之高,是之前从没有过的。原来想祝他们事业有成,现在祝愿他们家庭快乐。 “政事儿News”撰稿/王俊  摄影彭子阳[详情]

北京大学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北京大学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编者按: 1977、78级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绝无仅有、欹嵚历落的一批青年。停止高考后第11个年头的1977年秋天,全国共有13个年级570万的往届、应届甚至低年级学生参加了这场“成绩而不是出身成为重要录取标准”的高考。从确定恢复高考到正式高考,只有短短一个月的备考时间,在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后,这批大学生通过激烈的竞争,抓住了改变自身命运的宝贵机会(1977年全国高考的录取率仅为4.9%,1978年为6.6%),誓要把失去的光阴补回来。北京大学77、78级的2600余名学生,更是这批新时代新青年中的翘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三山五岳。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教育的拨乱反正,在那个物质匮乏、依赖配给的年代,他们懂得“人生能有几回搏”。他们沐浴在科学的春天里,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参加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宣言。他们如饥似渴、焚膏继晷的接触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思想,参与了人生观大讨论、伤痕文学的创作。在经历十年浩劫、百业待兴、需才孔急的紧要关头,他们敢为人先、敢当大任,走向海角天涯,用青春完成作业,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而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5月3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暨77-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77-78级23个院系的1476名毕业生及家属参加了活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出席大会并讲话,北京大学经济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代表学校老师发表演讲,78级数学系张益唐教授代表同学讲话,大会由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77级经济系毕业生海闻教授主持。 首先,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传达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视察北京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向77、78的各位同学和全球的北大人致以校庆的祝福和问候。林校长分别从学校概况、历史沿革、师资建设、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规划等多个方面向与会校友介绍了学校发展。林校长指出,经过艰苦的奋斗,北京大学整体上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林校长向全体校友和师生发出号召,经过30年不懈的努力,在北大建校150周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全面实现的时候,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为能够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学府殿堂。 随后,北京大学经济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老师,代表77-78级同学的授课老师发表题为“重温经典时代”的精彩演讲。厉老师从其文革以后出版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说起,重温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改革形势,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并对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行了建议和展望。 北京大学78级数学系张益唐博士,做了题为“我一生的执着——数学”的精彩演讲。他回顾了自己从随父母在农场下放期间艰苦求学的故事,重温了自己排除万难准备78年高考、最终考取数学系的宝贵经历,以及北京大学的学习为自己终身求索、不辍耕耘奠定和坚实基础。 随后,北京大学77-78级校友组织了精彩的“忆青春”文艺表演。钢琴伴奏歌舞《雁南飞》、魔术《隔柜取物》、女声二重唱:《花开花落》《友谊地久天长》、太极拳表演《世界之太极》、 男生小合唱《燕园传说》《未名咏叹》、琵琶独奏 《春江花月夜》 、独唱《梦回燕园(咏叹调)》等校友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节目,带领大家重温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光辉岁月。 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也为各位校友带来了精彩的“展未来”文艺演出。 纪念大会在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问候和祝福声中圆满结束,与会人员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为了让返校的校友重温77、78级报到时的激动时刻,学校校友办和团委等单位专程在北京大学南门按当年的方式,准备了“迎新接待站”和颇具有时代特色的“粮票”,安排各位校友在最为熟悉的“学一食堂”安排的简餐。北大140余名学生志愿者为返校校友提供了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详情]

共贺百廿 | 世界之眼看北大
共贺百廿 | 世界之眼看北大

  编者按:今天距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还有2天。 每天都生活在园子里的我们,习惯了她的湖光塔影、缤纷四季。在园子外的人眼里,北大是什么样的呢? 北京大学坚守传统与责任,同时开放创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文明、文化的各界人士来到北大访问交流。对于北大来讲,他们是客人,也是北大发展的见证者;他们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带到燕园,也以他者之视角看今日北大。 在过去三年的来访、交流、讲学活动中,校庆筹委会邀请到了诸多海外学界、政界、商界的有识之士谈谈他们眼中的北大和北大人。在百廿年校庆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将这些积累下的点滴片段整理成了一个简短的视频。 这里是国际友人眼中的北大。这些直接的影像,能让园子里的人听见外面的声音,也是北大世界性认知度和影响力的一个侧影。 斯坦福大学校长Marc Tessier-Lavigne 北大印象:北大为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Beida has made enormous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has set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lives of millions of people。 芝加哥大学校长 Robert Zimmer 北大印象:北大闻名于世界,不仅因为她的优秀,也因她一直以来卓越的教育,以及她对于世界的影响。 It’s also a place that’s known around the world for its excellence and its long-term commitment to outstanding education and to have an impact on the world。 寄语学子:理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同与不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is exceedingly important。 耶鲁大学校长 Peter Salovey 北大印象:耶鲁和北大是老朋友了。 And Yale has such a long history with PKU。 寄语学子:世事纷繁复杂,面对挑战时,我们必须坚韧不拔,砥砺前行。 The world is complicated, but we have to be resilient in the face of those challenges, and carry on。 北京大学名誉校董、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 Bill Gates 北大印象:今天的北大吸引着最好的学生、最好的教授;扎根中国大地,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Now it’s able to attract top students, top professors and so to make big contributions in China around the world。 寄语学子: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相互理解,建立起受益终身的真挚友谊。 It’s also time to learn and to work with the other people, understand other people and build friendships and relationships that will be value to you throughout your life。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朱棣文 北大印象:北大的学生非常优秀,非常努力,非常有竞争力,而且进步得非常快。 Students are fabulous, very hard-working, very competitive to get into。 But they’re also evolving very quickly。 方氏基金会主席、北京大学名誉校董 方李邦琴 北大印象: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创新,与新的思维,新的方式。也只有在北大,我们这种创新也是领头的。 But right now what we need is innovation。 New thoughts and new ways。 Only PKU, our innovation, is leading the trend。 沙特阿拉伯王国外交大臣 Adel al-Jubeir 北大印象:这所大学建校以来,你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 You have don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university and especially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寄语学子:不要害怕犯错,失败是成功之母。 And if you make mistakes, it’s ok。 We can always overcome them。 挪威首相 Erna Solberg 北大印象:我认为大学应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帮助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好地解决未来的问题。 I think universities can help us, both on this in the nature sciences, but also on the social sciences, to make this inclusive society that solves the problems for the future。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Robert C.Merton 北大印象:做你所热爱的事情,才是美好的人生。 If you’re doing what your passion is, that’s a good way to live。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Eric Betzig 寄语学子:天道酬勤。做你所爱之事,再难的工作也会乐在其中。 Nothing succeeds like hard-work。 And if you like what you’re doing, then a hard-work is nothing more than play。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Randy W.Schekman 寄语学子:年轻人在事业的起步阶段,应该有机会去探索内心对知识的好奇。这是科学得以进步的原因,也将是北大在未来120年继续前行的动力。 Young peop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career deserve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ir own intellectual curiosity。 That’s how science advances and that’s how Peking University can advance to its mission for the next 120 years。 香港嘉里集团主席、北京大学名誉校董 郭鹤年 校庆祝福:祝贺北大120周年生日快乐。 Happy 120th birthday to Beida。 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前部长 Chairul Tanjung 校庆祝福:祝贺北京大学120岁生日快乐。 Happy 120th birthday to Peking University。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厄本那-香槟分校传播政治经济学荣休教授 Dan Schiller 北大印象:北大生日快乐! Happy birthday Beida! 以世界之眼看北大,是对我们近年发展的审视与评价,也是良好的思考与进步的契机。今日之北大更当有放眼世界的视野与胸怀,不断自我完善,守正创新,力求进步。 感谢旅居海外的校友对本视频提供的指导帮助,感谢为视频制作付出努力的老师同学。 感谢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国际合作部、教育基金会等兄弟单位的支持与合作。 文字:唐冬冬、吴可染 视频来源:校庆筹委会秘书处 编辑:吴可染 来源:北京大学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北京大学为全体在校生发喜饼 4万份喜饼在等你
北京大学为全体在校生发喜饼 4万份喜饼在等你

  就在食堂里,4万余份喜饼在等你! 百廿校庆,北京大学向学生发放校庆专供喜饼,与北大学子同乐。深圳研究生院也将与本部同步发放校庆喜饼,南国燕园在深圳遥祝北大百廿诞辰。 校本部和医学部喜饼 喜饼套装包含四个品种:团团圆圆(百廿饼)1块,甜甜蜜蜜(甜甜圈)1盒2块装,玫瑰余香(鲜花饼)1块,百廿同庆(一品酥)1盒5块装。 其中,喜饼套装(清真)包含三个品种:百廿饼(清真)1块,红蛋糕1袋10块装,红草莓糕1袋6块装,其中,豆沙馅、枣泥馅等馅料百廿饼将随机发放;草莓糕、豆面糕、紫糯糕、糯米糕等将随机发放。 在校学生凭本人有效校园卡刷卡领取,每人仅可领取一次。 校本部领取时间及地点 5月1日至7日 8:00-10:30;15:00-17:30 农园食堂(一层南门内) 勺园食堂(一层西北门内) 佟园食堂(清真)——已开通佟园就餐权限的在校生可以领取 (为保证食品新鲜,每日供应数量有限,校内门户将实时更新各领取点情况,请大家合理安排领取时间。) 深圳研究生院领取说明 领取时间 5月1日至5月4日8:00—12:00;17:00—19:00 5月1日至5月2日(清真)11:00-12:00 领取地点 二食堂二楼 一食堂二楼兰州牛肉拉面(清真) 说明:深研院共准备了3000份校庆专供喜饼,每位同学可领到1盒8块装老婆饼与榴莲酥、1块草莓巧克力甜甜圈,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同学可领取清真糕点。同时深研院也设计了盛装喜饼的专用纸袋。 由于时值五一假期,为了让假期未在学校的学生都能领到喜饼,深研院将于5月1日起连续4天发放,学生可凭饼券领取。由于天气较热,所有糕点均于发放前一天准备,保证新鲜。 “南燕味道,甜蜜时光”,南国燕园将与本部共同品尝百廿校庆的味道。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原标题:《速来领取!北京大学为全体在校生发喜饼》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人民日报:奋进新时代 做出新贡献
人民日报:奋进新时代 做出新贡献

  北大燕园,绿树成荫,春和景明。 5月的燕园是安宁、沉静的。蔡元培先生在花丛中微笑,身上洒满花朵般的阳光;李大钊先生坐拥俄文楼前一片绿荫,与他永久的青春作伴;还有未名湖、博雅塔,映照出的,是百年来无数大师曾在此处凝神、伫立、静思的身影,是思想潮汐的绵绵不歇。 5月的燕园是昂扬、蓬勃的。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正在上演,“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呐喊响彻百年讲堂。北大山鹰社登山队员在珠峰北坳向更高海拔攀登的消息,正牵动着每一位燕园学子的心。 一静一动间,恰是迈入120年的北京大学之精神气质的最好写照。 120年,漫漫求索,中流击水。 两个甲子的峥嵘岁月,放在世界高等教育的长河中打量,并不算长,但聚焦于中国的发展来看,却已是中国近代史的凝练与概括。 120年,峥嵘岁月,风雨华章。 站在新起点上的北大,要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所大学对往昔的回望,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瞩望,是对中国新思想、新文化、新教育的历史性纪念和对未来大学发展的系统筹划,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宣言。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北京大学,新起点上再出发。 回望历史:弦歌不断 风雨兼程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北大百年历史的最好概括。 120年,前后跨越三个世纪,很难用简短的语言精准概括,这既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风雨兼程、漫漫求索的发展史,也是几代中国学子精勤学业、求知进取的成才史,更是一部北大人为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北大有着注定被民族所选择的使命,注定以“敢为天下先”和“舍我其谁也”的精神气度来开拓创新的使命。“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一曲《燕园情》道出了北大的胸襟与气质。 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怀着“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胸怀和理想,秉持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为民族的复兴、文明的进步铺就基石。 新中国诞生后,北京大学继续承担新的历史使命。自主创新,传承文明,顶天立地,勇于担当,不断创造着新知识、新思想与新技术。在“两弹一星”研制、百万次电子计算机问世、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在青蒿素研发、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股份制与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科技和思想理论成果中,北大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代代北大人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唱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最强音。 从一个多世纪以前苍黄风雨中先驱志士点燃的火苗,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高扬的旗帜;从40年前吹遍华夏大地改革春风中的焕然生机,到上世纪末确立迈向世界一流的坚定信念;从本世纪初高等教育振兴号角的吹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历史见证着北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相连。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全体北大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早已融入北大的精神,成为我们办学的灵魂。” 立足当下:肩负使命 创建一流 “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北京大学是重要的一分子,不仅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为人类文明构筑通向未来的桥梁。”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如是说。 上个世纪末,北大百年校庆之际,中国向世界发出宣言,“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进的历史时刻,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北大再一次被选择,伫立时代潮头。 20年来,本着对世界一流的矢志不移的追求,北大迎来了一座座活力迸发的发展高峰: 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使命,形成了“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育人方针,不断探索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教育模式。鼓励创新创业、推出小班授课、探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推进学生就业“家·国战略”……学校涌现出全国基层就业宣传典型夏海亮、第一届大学生村官陈丽娟等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学生在各领域肩负起引领未来的重任; 广纳贤才,人才队伍日趋合理。“近者悦,远者来”是北京大学秉承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既能把一流人才“引进来”,还要让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更好发展。目前北大已形成以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千人计划”学者为主体的国际一流学者队伍,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主体的中青年杰出学者队伍和以校内外各类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为主体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等组成的三个层次的核心人才队伍。截至2017年底,北京大学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其中双聘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其中双聘10人);此外,北大还有25位教师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多位教师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院士等荣誉; 科研全面迸发活力,优秀成果不断呈现,突破学科、院系壁垒,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正在形成:邓宏魁团队及其合作者近年来在《细胞》杂志发表多篇文章,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谢晓亮团队、汤富酬团队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第一次向世界展示MALBAC技术在试管婴儿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致力于推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发扬人文社会学科传统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包括《儒藏》工程、《中华文明史》多语种版本在内的一系列扎根中国本土的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与国别研究,努力成为这方面的研究重镇; 不断拓宽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开展教育合作,打造燕京学堂、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孔子学院等重要平台,举办北京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等学术会议等,促进中外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特别是这五年来,北大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的“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等重要思想,为学校指明了前进方向,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学校整体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基础前沿学科进入世界顶尖行列,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 五年来,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成长体验; 五年来,老师静心治学、学生专心求学,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五年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构建起了更有活力、更高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年来,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造新型智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五年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五年多的发展历程,让北大人进一步深刻地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提出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的高度与深意。 瞩目明天: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2018年是不寻常的: 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2018年,对于北大来说,更具特殊意义: 这一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即将迎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站在120年历史节点上的北大,面临着新时代的考题: 当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象,来纪念先贤,传承北大精神? 如何更好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撑? …… “未来,我们仍然要虚心向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瞄准和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同时,北大就要有北大的样子,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办学自信,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提出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和大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郝平认为。 “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时代,大学应该寻求变革,落后于时代可能会被社会抛弃;但在寻求变革的时候,大学必须辨明本末,不能一味地做时代的追赶者,而是必须明白我们要坚守什么,什么是我们的发展根基。”在林建华看来,北大要成为一所面向未来的大学,一方面,要以师生为本,平静如水,在流淌的光阴中恬淡地培育引领未来的英才;一方面,要投身国家发展进程,激情似火,在热火朝天的奉献中不断夯实未来之塔的基座。 这就需要北大在开启新征程之后,面向未来,守住根本、把准航向,遵循教育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扎实前进。 这就需要北大继续在实施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抓好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和“创建”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落实。强化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继续实施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计划,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年将人生奋斗汇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继续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继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继续落实面向重大前沿问题、重大国家需求、重大学科交叉和重大仪器研发的科学研究导向,更加深入地融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 1898到2018,大学堂敲响的钟声,回响了整整120年。 钟声犹在耳畔,燕园生机盎然。北大正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奋勇崛起,和国家一起奋进在新时代。 百廿载初心不改,双甲子砥砺前行。 我们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世界文明交汇交流交融的进程中,北大必将不忘初心,保持精神品格,必将凝心聚力,做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贡献![详情]

120岁的北大 当以怎样的面貌传承北大精神
120岁的北大 当以怎样的面貌传承北大精神

  原标题:奋进新时代 做出新贡献——写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北大燕园,绿树成荫,春和景明。 5月的燕园是安宁、沉静的。蔡元培先生在花丛中微笑,身上洒满花朵般的阳光;李大钊先生坐拥俄文楼前一片绿荫,与他永久的青春作伴;还有未名湖、博雅塔,映照出的,是百年来无数大师曾在此处凝神、伫立、静思的身影,是思想潮汐的绵绵不歇。 5月的燕园是昂扬、蓬勃的。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正在上演,“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呐喊响彻百年讲堂。北大山鹰社登山队员在珠峰北坳向更高海拔攀登的消息,正牵动着每一位燕园学子的心。 一静一动间,恰是迈入120年的北京大学之精神气质的最好写照。 120年,漫漫求索,中流击水。 两个甲子的峥嵘岁月,放在世界高等教育的长河中打量,并不算长,但聚焦于中国的发展来看,却已是中国近代史的凝练与概括。 120年,峥嵘岁月,风雨华章。 站在新起点上的北大,要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所大学对往昔的回望,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瞩望,是对中国新思想、新文化、新教育的历史性纪念和对未来大学发展的系统筹划,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宣言。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北京大学,新起点上再出发。 回望历史:弦歌不断 风雨兼程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北大百年历史的最好概括。 120年,前后跨越三个世纪,很难用简短的语言精准概括,这既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风雨兼程、漫漫求索的发展史,也是几代中国学子精勤学业、求知进取的成才史,更是一部北大人为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北大有着注定被民族所选择的使命,注定以“敢为天下先”和“舍我其谁也”的精神气度来开拓创新的使命。“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一曲《燕园情》道出了北大的胸襟与气质。 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怀着“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胸怀和理想,秉持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为民族的复兴、文明的进步铺就基石。 新中国诞生后,北京大学继续承担新的历史使命。自主创新,传承文明,顶天立地,勇于担当,不断创造着新知识、新思想与新技术。在“两弹一星”研制、百万次电子计算机问世、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在青蒿素研发、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股份制与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科技和思想理论成果中,北大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代代北大人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唱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最强音。 从一个多世纪以前苍黄风雨中先驱志士点燃的火苗,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高扬的旗帜;从40年前吹遍华夏大地改革春风中的焕然生机,到上世纪末确立迈向世界一流的坚定信念;从本世纪初高等教育振兴号角的吹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历史见证着北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相连。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全体北大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早已融入北大的精神,成为我们办学的灵魂。” 立足当下:肩负使命 创建一流 “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北京大学是重要的一分子,不仅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为人类文明构筑通向未来的桥梁。”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如是说。 上个世纪末,北大百年校庆之际,中国向世界发出宣言,“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进的历史时刻,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北大再一次被选择,伫立时代潮头。 20年来,本着对世界一流的矢志不移的追求,北大迎来了一座座活力迸发的发展高峰: 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使命,形成了“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育人方针,不断探索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教育模式。鼓励创新创业、推出小班授课、探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推进学生就业“家·国战略”……学校涌现出全国基层就业宣传典型夏海亮、第一届大学生村官陈丽娟等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学生在各领域肩负起引领未来的重任; 广纳贤才,人才队伍日趋合理。“近者悦,远者来”是北京大学秉承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既能把一流人才“引进来”,还要让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更好发展。目前北大已形成以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千人计划”学者为主体的国际一流学者队伍,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主体的中青年杰出学者队伍和以校内外各类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为主体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等组成的三个层次的核心人才队伍。截至2017年底,北京大学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其中双聘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其中双聘10人);此外,北大还有25位教师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多位教师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院士等荣誉; 科研全面迸发活力,优秀成果不断呈现,突破学科、院系壁垒,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正在形成:邓宏魁团队及其合作者近年来在《细胞》杂志发表多篇文章,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谢晓亮团队、汤富酬团队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第一次向世界展示MALBAC技术在试管婴儿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致力于推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发扬人文社会学科传统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包括《儒藏》工程、《中华文明史》多语种版本在内的一系列扎根中国本土的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与国别研究,努力成为这方面的研究重镇; 不断拓宽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开展教育合作,打造燕京学堂、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孔子学院等重要平台,举办北京论坛、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等学术会议等,促进中外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特别是这五年来,北大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的“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等重要思想,为学校指明了前进方向,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学校整体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基础前沿学科进入世界顶尖行列,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 五年来,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成长体验; 五年来,老师静心治学、学生专心求学,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五年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构建起了更有活力、更高效率、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年来,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造新型智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五年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五年多的发展历程,让北大人进一步深刻地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提出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的高度与深意。 瞩目明天: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2018年是不寻常的: 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2018年,对于北大来说,更具特殊意义: 这一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即将迎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站在120年历史节点上的北大,面临着新时代的考题: 当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象,来纪念先贤,传承北大精神? 如何更好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撑? …… “未来,我们仍然要虚心向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瞄准和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同时,北大就要有北大的样子,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办学自信,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提出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和大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郝平认为。 “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时代,大学应该寻求变革,落后于时代可能会被社会抛弃;但在寻求变革的时候,大学必须辨明本末,不能一味地做时代的追赶者,而是必须明白我们要坚守什么,什么是我们的发展根基。”在林建华看来,北大要成为一所面向未来的大学,一方面,要以师生为本,平静如水,在流淌的光阴中恬淡地培育引领未来的英才;一方面,要投身国家发展进程,激情似火,在热火朝天的奉献中不断夯实未来之塔的基座。 这就需要北大在开启新征程之后,面向未来,守住根本、把准航向,遵循教育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扎实前进。 这就需要北大继续在实施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抓好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和“创建”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落实。强化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继续实施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计划,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年将人生奋斗汇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继续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继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继续落实面向重大前沿问题、重大国家需求、重大学科交叉和重大仪器研发的科学研究导向,更加深入地融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 1898到2018,大学堂敲响的钟声,回响了整整120年。 钟声犹在耳畔,燕园生机盎然。北大正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奋勇崛起,和国家一起奋进在新时代。 百廿载初心不改,双甲子砥砺前行。 我们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世界文明交汇交流交融的进程中,北大必将不忘初心,保持精神品格,必将凝心聚力,做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贡献!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1日 01 版)[详情]

高考情报局:在北大读书是一种什么体验
高考情报局:在北大读书是一种什么体验

   汉服小姐姐王逸衣服下隐藏着肱三头肌和马甲线,出过多本书的气质才女吴宛谕提案达全国政协,从高考大省河南脱颖而出的学霸小哥哥李昊政谦称自己只是中等生。这三位非典型学霸,浪着玩儿着就上了北大?他们眼中的北大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大佬亲自给本科生授课 多年前,吴宛谕曾经在夏令营听过一位老师的演讲,老师的博学多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进入北大之后,一门课的课堂上她与这位老师重遇,这样的经历非常奇妙。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李昊政对古文却很感兴趣。大学古文的选修课上,老师授课使用的教材竟然是自己编写的,让他被老师的学识所折服。这门课的第一次作业是让同学们把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卷中的作文题目全部融合到一篇作文中,这样新奇的课堂作业也让李昊政感受到了北大老师独特的思维。 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吴宛谕和王逸都就读于北大中文系,很多人觉得中文系是学文学的,但其实文学只是中文的一个分支。王逸提到了中文系学习国际音标的趣事:其实英语的音标只是国际音标中的一小部分,不同的元音从不同的舌位发出,在不同的语言中送气与不送气是有差别的,英文中的R和汉语中的R并不是一个R。 李昊政在实验室体验了3D打印,自己设计一个机器,利用实验室的3D打印设备把这个机器给打印出来,再进行抗压测试。这样崭新的学习体验都是来到北大之后才领略到的,学习、体验新事物的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 多元化的校园孕育更多可能 三位学霸不约而同地认为在北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令人敬佩的闪光点,每个人有不同的伟大,每个人眼中有不同的美景。有的同学可能是学习大神,有的同学在社团中能挑起大梁,有的同学热心志愿服务,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人才。 北大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的平台,像李昊政这样的理工科学生也可以有人文素养、有家国情怀。 吴宛谕认为,大学是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和高中时期考大学的单纯目标不同,大学生活会面临多元的挑战。每个学生向着各自的方向不断探索自己,寻找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在北大,可以探索自己不同的可能性。(任瑶琳、王晓谊)[详情]

李彦宏夫妇向北大捐赠6.6亿元 用于前沿学术研究
李彦宏夫妇向北大捐赠6.6亿元 用于前沿学术研究

  新浪教育讯 4月28日下午消息,为庆祝北大建校120周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携夫人马东敏重返母校北京大学,宣布将与百度公司一起,向北京大学捐赠6.6亿元人民币(含部分等值资产),联合成立“北大百度基金”,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探索。从现场透露的信息来看,这笔捐赠主要用于支持北大领先的学科,如信息科学、医疗、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这与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长期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签约仪式现场签约仪式现场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郝平,校长林建华,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副校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博,副校长龚旗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宁,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美国)总裁赵琳等共同出席。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黄如主持仪式。 李彦宏在捐赠仪式上说,“这么多年,不管我在哪里,不管我走了多远,我总能从母校找到支撑自己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和现实支撑。”他表示,“这次我们向母校捐赠6.6亿元,寓意为北大双甲子庆生。这更是一个再次把我的理想和北大融为一体的机会。把百度的强技术、广实践与北大博大、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连接起来,来催生出更多惠及国家和时代的成果。” 据了解,李彦宏于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此次捐赠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的最高单笔捐赠。[详情]

精神的魅力 | 韩济生:不忘初心 从一而终
精神的魅力 | 韩济生:不忘初心 从一而终

  1988年,北大90周年校庆之际,《精神的魅力》第一辑出版。值此120周年校庆之际,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了纪念文集《精神的魅力2018》,展现百廿年来的“北大精神”,作为一份独特而深情的校庆献礼。该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今天我们与您分享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韩济生院士的文章。 北京大学自1988年以来,每十年出版一本回忆录性质的文集,邀请部分校友写一点回顾性文章,留给年轻人作为参考。这是一个好主意。今年我被邀入列,感到很光荣,但也有惶惑之感。其原因是,我既非北大毕业生,也非出生于燕园的子弟,所以“北大味儿”不浓。但如果把北医算作是北大的亲骨肉(20 世纪中叶从北大剥离而独立,21 世纪初回归),那么我受北医—北大精神熏陶、为北医—北大系统服务已经55年(1962—2017),至少也够资格拿到北大“绿卡”了。这才敢于大胆答应写一点人生感悟。 我的一生缺乏古老名牌大学学生想象中应该具备的尊贵气息或诗情画意。我是在民族遭受苦难期间于颠沛流离中苦苦求学、发誓为民族报仇雪耻的一代学生;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急忙投入国家建设,积极参与创建新生的医学院,苦苦追求学问的一代教师。在颠沛流离中,我渴望抓住每一个瞬间、机遇求得生存机会;国家进入建设时期,百废待兴时,我力求把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深入钻研,“从一而终”做出一点成绩。我想通过三个小故事,来反映这种时代特征。 突发事件,化险为夷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国门稍稍打开一条缝,1979年6月,我第一次得到一个出国机会,只身去美国波士顿地区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我坐的是国航飞机,每周飞一次,从北京到旧金山,转机去东海岸开会,计划好一周后回到旧金山,乘坐同一班飞机回北京。 一周后我按时回到了旧金山机场,但国航柜台的服务人员却说:“你的原定机票确实是这个航班。但是我们有补充规定,需要你到达美国以后再次确认(reconfirm)要乘坐这班飞机,才有位置。你当时没有确认,所以现在没有你的座位。” 这真是晴天霹雳!难道逼得我流落他乡一个礼拜,才能回国?幸好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给我介绍了一位老华侨谢伯,可以接待我吃住一周,但是这一周时间看来是白白浪费了。 当我从愤怒、失望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后,换了一个角度思考:既然耽误旅程已成事实,是否能利用这一周时间,找个实验室请教一些科学问题?但当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从何去“搜索”到附近的一个同行?我只好在自己脑子里搜索。好在我当时要求自己,也要求学生读文献时最好要记住作者的全名和单位。 我大脑搜索的结果“显示”,美国加州有一个Stanford大学,那里的药理系有一位Avram Goldstein教授,是专门做阿片受体和阿片肽研究的,现在我身在加州,何不去找他学点东西?随即请人开车直接找到Goldstein的实验室。未经预约,作为不速之客贸然来访,确实显得突兀。 我只好自我介绍,说明来意:“我是北京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的教员,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我的科研假说是针刺可以产生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促进了脑子里产生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你是研究吗啡样肽类物质的,这方面有何见教?当时英国人已经从猪脑内发现了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脑啡肽(enkephalin)’,美国加州大学的Li 博士发现了31个氨基酸组成的‘(endorphin)’,都参与针刺镇痛。你发现的由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类物质‘强啡肽(dynorphin)’,不知道是否也参与针刺镇痛?” 他听了这段故事,非常感兴趣,当时他对自己发现的“强啡肽”究竟有什么生理作用心存怀疑:把它注入大鼠脑内,大鼠打滚;把它注入脊髓,老鼠发生瘫痪。他很想知道,在生理状态下强啡肽的作用究竟是什么?谈到如何促进自身脑内强啡肽的分泌,他更是一无所知。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发现我们之间科研思路的互补性极强。他当场决定给我几个毫克的强啡肽(价值上千美元),还给我强啡肽的抗体(无价)带回国,希望由此开展合作。 回国以后经过多番努力,我们发现高频(100Hz)电针主要是通过分泌强啡肽来发挥镇痛作用的。如果用强啡肽抗体消除了脊髓中强啡肽的作用,高频电针就失效,但不影响低频(2Hz)电针的镇痛作用,因为后者是通过脑啡肽发挥镇痛作用的。我们取得的结论是:不同频率的电针可以引起脑内释放不同的肽类物质。换言之,在穴位皮肤上施加不同频率的电刺激,竟然可以指挥脑子产生不同的化学物质,这可是很大的创新啊! 通过二十多年交往,我和Goldstein成了好友。他比我大九岁,可以说是亦师亦友。那些年我每次访美路过旧金山,必须到他家住一晚,聊聊科学问题,如果不去,他就会生气。我需要什么试剂,他就给我准备好以便带回北京。我的学生谢国玺毕业后到他实验室做博士后,深受他的器重,他做学术报告引用谢国玺的实验结果时,都要在幻灯片中用中文写出“谢国玺”三个字加以介绍,显示我们两个实验室的合作关系。他退休以后把整个实验室的仪器、家具装进两个集装箱海运给我。因为他相信,给了我们实验室,就是帮助了中国的科学事业。 詹启敏院士到任北医后,深入许多实验室检查工作,在我办公室看见过这张Goldstein用过的桌子。他说等新大楼盖好,他来帮我把这张桌子搬进新大楼。我当时回答:不知我是否还等得上新大楼建成那一天?现在看来,按照詹主任发展北医的具体计划,希望还是很大的! Goldstein于2012年去世,享年93岁。我和他的另外两位弟子(Brian Cox,Ray Dingledine) 共同著文纪念他, 登载于由Goldstein创建的Molecular Pharmacology杂志2013年4月特刊上。 现在回想起来,1979年由于国航要求旅客对原已订好的回程机票再次确认的特例导致我“流落他乡”的灾难,竟然导致一系列新的科研发现,使一个突发的灾难变成为一个天上掉下的“馅饼”,确实是值得回味的! [详情]

袁行霈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弘扬者
袁行霈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弘扬者

  2018年4月18日,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袁行霈先生,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值得尊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弘扬者。 2018年4月18日,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袁行霈先生,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merican Academy或AAAS)外籍院士。对于袁先生来说,这只是他所获诸多学术荣誉中的一项,淡然处之是其一贯的态度和风格;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学术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来说,则又未尝不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袁先生的学术研究始于文学,从文言小说到古典诗歌,从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到他最为钟爱的陶渊明,“博采、精鉴、深味、妙悟”,袁先生为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建立了诸多新范式,而作为研究对象的陶渊明,其风骨神采也深刻地陶冶了袁先生的气质与人格。 1995年,袁先生应邀担纲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古七段”的新分期法,一方面强调“文学本位”的基本原则,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又力图从广阔的文化学角度考察文学,通过史的脉络,清晰地描述出承传流变的过程。此套文学史的编撰思想和编写实践,似乎也对袁先生的学术理路产生了潜在影响,他的学术视野明显从原来微观的作家作品研究,更多转移到对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以及“文学”“史学”的跨界融合,亦即所谓“纵通”与“横通”。 之后,袁先生联合北京大学文史哲考古四大学科三十六位教授编撰了四卷本《中华文明史》(2006),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块,而古典文学只是古代“精神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已。 为了追寻中国学术的“开始之开始”,袁先生又在古稀之年开启“宗经”之旅,提出了“新编新注十三经”的学术计划,“十三经”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针对其囿于儒家一门经典的特点,袁先生倡导引入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诸子思想,以便在新时代更为全面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由文学入史学,最终归于经学,这是梳理袁先生数十年来学术格局嬗变的一条线索。 袁先生曾说过:“我的前半生献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我的后半生要献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透过这句话,不难发现其学术重心迁移的另一条线索,即从纯粹的学术研究,转至具体的文化传播。 为了实现这一弘愿,近十余年来,袁先生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文明史》的外译工作,目前已正式出版了英译本和日译本,国际影响巨大;在国家汉办和北大的支持下,他建立了“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先后邀请近二百名国际汉学家来北大研修或发表学术演讲;他与美国汉学家联合创办纯英文学术刊物《中国文学与文化》,有计划地向欧美主流学术界推介优秀的中国当代学术成果;袁先生甚至还不惮辛劳,多次亲自参加或参与筹办“博鳌亚洲论坛”、“北京论坛”,宣讲中华文明与中国智慧的魅力。 正因为具备精深的学问,袁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理解,他愿意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作为一种“文明的馈赠”,奉献给世界上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就此而言,袁先生晚年倾心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这既是他个人学术转型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一名人文学者对于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的主动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大中文系,袁先生并不是一位孤独的行者。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学术文化积淀的百年老系,北大中文系尤其是三古学科(即古代文学、古代文献、古代汉语),始终秉承着“为往圣继绝学”的学科传统,不赶潮流,不媚时俗,甘守青灯,默默承担着学术薪火相传的重任。 即以袁先生所在的古代文学学科而言,昔有游国恩、林庚、吴组缃、陈贻焮、褚斌杰等一批古典文学研究的大家名家,蜚声海内外;目前与袁先生同道相乐的亦有葛晓音、李零等十多位优秀学者,在诸如中国古典学、出土文献、经学、古典诗学、文体学、古代小说戏曲、海外汉籍与中国文学、近代思想与文学等领域,均取得了卓然的学术成果,他们无疑都是令人钦敬的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 文字:潘建国 编辑:张铭益 图片:王天天、网络 来源:北京大学官方微信[详情]

北大校庆纪念文集《精神的魅力2018》正式出版
北大校庆纪念文集《精神的魅力2018》正式出版

  1988年,北大90周年校庆之际,《精神的魅力》第一辑出版,几十位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记录了各自对北大的回忆,共同抒发了对北大的深厚感情,展现了北大的精神面貌。 十年一辑,如担重责。1998年和2008年,北大先后重印和续写了《精神的魅力》。这一系列承载着北大历史与精神的作品,不仅成为校友们口手相传的流行读物,也成为一代代学子的精神食粮。 日居月诸,又是十个春秋。再过15天,北大将迎来她120周岁的生日,一代新人正以其青春的年华,焕发出新的魅力。 在此,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了纪念文集《精神的魅力2018》,展现百廿年来的“北大精神”,作为一份独特而深情的校庆献礼。该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120年的梦想与光荣,120年的探索求真和锐意进取,北京大学给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创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北大精神”。 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科学思想,这一切又与耿直不阿的人格操守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已成为这块圣地不朽的灵魂,成为北大师生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精神的魅力1988》封面 有人说,《精神的魅力》实际上是一部北大的精神的历史。 在30年前推出第一辑之时,正当改革开放进入稳步发展的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思想及精神在社会中的作用都在重新进行着归置,《精神的魅力》就是颂扬一种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魅力1998(一)》封面 时隔30年,当“市场经济”“股票”等已经不再是这个社会的新名词,当社会中人的定位越来越趋于现实,再版并续出这本探讨精神领域价值的书是否还有意义呢? 《精神的魅力1998(二)》封面 九位编辑从2016年的冬天开始陆续向北大的老师、北大的校友约稿,请他们来讲述自己与北大的故事,或者对北大的感悟,或者对北大精神的理解。 冬去春来,当这本沉甸甸的散文集摆在眼前,我们着实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魅力2008》封面 北大的魅力来自她精神的魅力。 在今年出版的《精神的魅力2018》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许渊冲、张世英、韩济生、厉以宁、谢冕、杨芙清、曹文轩、郑晓瑛、饶毅、姚洋、董强、田晓菲、颜学庆等自然科学、人文社科领域的名家来撰写这本回忆文集,他们纷纷为母校献上自己的心曲。 《精神的魅力2018(一)(二)》封面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北大人的心灵之中,似有一泓取之不尽的勇气和智慧的源头活水,而此千万条涓涓细流,正融汇而成为更丰盈的北大精神。 下面,让我们从他们的作品片段中,体会他们眼中的北大—— 许渊冲:《北大人与中国文化梦》 翻译的目的是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这是“三之论”或文学翻译的目的论。“艺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说明文学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这是文学翻译的认识论。西方语文比较科学,翻译重视对等,要求“不逾矩”,是低标准。中国语文更艺术化,可以“从心所欲”,是高标准。直到今天,西方没有人出版过中英互译的文学作品,而中国仅北大就有辜鸿铭、胡适之、林语堂、钱锺书等人。 张世英:《勇于创新——迎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我于1941年秋入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念书,1946年夏毕业。在西南联大做学生的五年期间,我亲身感受了北大学术自由、独立创新的学风,终生难忘。至今学界异口同声盛赞西南联大这种学术自由、独立创新的精神。 厉以宁:《关于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回忆》 我们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跨入新时代。 谢冕:《琴韵书香悠远——北京大学120周年》 120年,按照中国的历法是两个甲子,总共只是120个春秋寒暑。要是我们撇开短、长的议论,纵观北大两个甲子的历程,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大概括和大总结,它浓缩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忧患、苦难以及追求,它记载着中国为摆脱无边苦难而进行的抗争。故此,北大迄今拥有的历史,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经典缩写——这是一部“悲欣交集”的,跨越了19、20、21三个世纪的“漫长”的史书。 杨芙清:《未名湖的灵气》 未名湖的灵气就是大师们高尚品德的体现,北大“常为新”的精髓就是大师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永不止步的精神,两者相融相合,造就了北大的风范,将永远传承。学无止境,我将跟随大师们爱国奉献、探索创新、为国为民的脚步,不忘初心,永远前行。 曹文轩:《北大:一座驿站》 我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是奋斗在这个驿站的人——我们就是这个驿站。从这个驿站走出的海子有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们将他的诗改动一下:“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教书,育人,驿站一生。” 郑晓瑛:《我的北大岁月——人口健康交叉学科研究的求索之路》 在我心中,北大精神,是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一种不求回报的牺牲精神,一种全心全意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忘我精神。正如我们北大的老校长马寅初先生所说:“北大之精神,牺牲于社会。”“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尽管时代在变,但北大精神永存! 饶毅:《寻根京师大学堂》 我家有过三批人先后到北大,每次两人,间隔50年左右。百年前,太外公和他弟弟在京师大学堂和北大。50年前,两个舅舅在北大。 ……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上母亲任教学校的附属幼儿班开始,我自己一辈子不曾出校门,现在还待在北大校园,还是很有借口的:谁让北大一百多年来一再导致我家对学校的亲和力呢? 姚洋:《北大的楼和北大的人》 大学的最后半年,时间更多了,填补这个空当的办法是读书。最深的记忆是,傍晚时分,我坐在43楼水房面朝西北的阳台上读书,和我相伴的,是满天的红霞以及黛墨如洗的西山。那份宁静,再也没有出现过。 董强:《无处不在的北大——兼贺北大120周年校庆》 北大是充满能动性、潜在性的场域,是常为新的。我们可以信任它,在它厚实土地的任何一角,处处有着可以令我们惊诧的未知和未来。在这里,回忆和过去,未知和未来,时时刻刻融合在一起。对于一名老北大,回忆会如充满灵感的苏东坡的笔下文字,“不择地而出”,而对于任何一位与北大并无特殊渊源的人,在这里,思想也会“不择地而出”。 田晓菲:《我的北大》 文凭只是一张纸。很多学校都可以给人出色的职业训练。一所大学,一所著名的大学,必然要有自己的个性,给人更多的东西。但首先它应该有很多的余地,让一个人在其中尽其可能地成长;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人提供一个无限的空间。 也给所有经过的人,带走一个属于自己的北大。 颜学庆:《从激光加速到激光加速器——写在北京大学校庆120周年之际》 科学研究的过程往往充满了艰辛的探索,也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科研之路漫漫而修远,我们还需要不断去探索那些“非常之观”,希望我们能在加速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季羡林:《精神的魅力1988》序言 季羡林先生在为1988年出版的《精神的魅力》所撰写的序言中引用了《沙恭达罗》中一首著名的诗——“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了我的心/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北大的校友们也正是如此。一百二十年岁月过去,燕园里的面孔一次次更迭,但不变的是师生们对这座校园的情谊,以及一代代人身上那种不安于现状、眼睛永远望着前方,不断探索、追求、创新的北大精神。 适逢北大120周年华诞,我们捧起这本书,仿佛与学术泰斗们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交谈,百廿的故园里,精神的魅力就如此延续开来。(文/官微记者 丁桐、程格格) 来源:《精神的魅力2018》2018年5月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详情]

校庆资讯|"大学堂顶尖学者丛书"第一辑出版
校庆资讯|

  此北京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之际,依托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Peking University Global Fellowship),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4月出版了“大学堂顶尖学者丛书”第一辑,分别是:《身处当代世界的人类学》《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历史、记忆与书写》《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佩里·安德森访华讲演录》《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网络与尼克松时代》。 “大学堂顶尖学者丛书” “大学堂顶尖学者丛书”将该讲学计划受邀学者的讲学内容与重要著述整理、出版,立体地展现他们的学术成就与在北京大学的思想交锋过程,旨在记录北京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学府过程中的坚实脚印,也留下一批经典作品,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献礼。本套丛书的出版得到光华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和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北京大学素有广延名师、博采众长的优良传统,其中不乏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学术大师。2012年,伴随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加快,北京大学设立了“大学堂”计划,旨在吸引和汇聚一批世界顶尖学者,提升北京大学引进海外智力的层次,从根本上增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竞争力。 受“大学堂”计划之邀来访的学者中,既有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图灵奖获得者,也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思想家和代表性学者,体现了北京大学一如既往兼容并包的精神。 1。《身处当代世界的人类学》 当代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人类学如何在这个世界中自处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帕金教授围绕着人类学与当代世界,讨论了如何以人类学的眼光看待当代世界的危机、在新时代中怎样调和人类学的普遍与特殊之二元对立、人类学中的语言学转向,以及如何理解物质消费主义和宗教在全球的重兴等。 2。《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是王汎森教授研讨近代中国思想史的新作。他认为,思想与生活相与交织,不同人群所呈现的思想光谱浓淡不一,思想史研究应致力于刻画历史的复杂性。王汎森以此思路探讨近代中国人的存在感受、生命气质、人生态度,灵活调用思想、学术、生活、政治诸种材料,解读从“新民”到“新人”的变化、“主义”的兴起、近代思想中的“未来”“人的消失”等新鲜议题,呈现出近代中国大变动之丰富、幽微的心灵世界。 3。《历史、记忆与书写》 《历史、记忆与书写》是杰出欧洲中世纪史专家帕特里克·格里的论文选编,所收论文涵盖了他近半个世纪学术生涯的主要方面内容,涉及族群意识、社会变迁、文化结构、历史记忆、民族主义和基因技术的历史学应用等多个重要领域。 4。《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佩里·安德森访华讲演录》 《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佩里·安德森访华讲演录》收入佩里·安德森教授应北京大学之邀,在“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时发表的一系列演讲与讨论。全书围绕国际体系中的霸权机制以及反抗运动而展开,涉及霸权的观念、大国协调机制、国际主义、国际法、对新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反抗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本书,佩里·安德森不仅系统梳理了自己的重要理论,同时也对当前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发人深省的冷静分析。 5。《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网络与尼克松时代》 这是一部史料丰富的信息资本主义发展史。与以往的研究对电信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关注不同,《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网络与尼克松时代》通过翔实的历史档案讲述了美国政府和大型商业用户在全球信息业政治经济中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从邮政、电报、电话到计算机网络,美国信息资本主义的建成,是美国政府灵活的运用政策手段,将最前沿的信息活动制度化,并为营利行业保驾护航的结果。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闫国杏[详情]

樊锦诗:北大影响了我的一生
樊锦诗:北大影响了我的一生

  编者按 十年一辑,精神的力量。《精神的魅力》自1988年初版问世以后,在社会上特别是知识分子中产生广泛的影响。百廿校庆即将到来之时,北大师生校友们再次提笔书写他们与北大的故事,在北大人的心中似有一泓取之不尽的勇气和智慧的源头活水,而此千万条涓涓细流,正融汇而成更为丰盈的北大精神。 百廿年以来,不仅北大迎风而立,北大人更在祖国各个领域、疆域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默默坚守,守护着这个自己挚爱的伟大民族。今天,让我们走近北大1958级历史系考古专业校友樊锦诗,一起品读樊先生为母校120周年撰写的纪念文章——《从北大到敦煌》。 樊锦诗 1958年至1963年我在北京大学求学。因在北大学习考古而去了敦煌。北大的教育和熏陶,使我明白如何为敦煌做好工作。北大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在高中时代,就非常憧憬北大。平时父母对我学习不多过问。高中毕业我没征求父母意见,就独自填报高考志愿,思忖再三,大胆在志愿表上填写了北京大学。当时是先填志愿,然后高考。 直到高考都结束了,父亲问起我的学习,我说:“我已高中毕业了。”他惊讶:“你都高中毕业啦?”我又说:“我已考大学了。”他随问:“你考哪所大学?”我回答道:“填报了北京大学,但还没发榜,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他听说我报考北大很高兴,父亲告诉我,他清华毕业后,曾经在北大当过两年讲师,还找出了当年任教的聘书。他说:“北大是一所特别好的大学,有不少著名的教授,你考北大,会感到与中学完全不同,是另一个天地,眼界会很开阔。” 幸运的是,不久,我终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我是1958级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学生。在上海读中学时,我就喜欢到博物馆看文物展览,知道许多精美的文物都是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心中遐想着考古一定很有意思,其实我对考古工作究竟是要干什么一无所知。入学不久就分专业,我不假思索就报了考古专业。 入校后正遇上教学改革和“大跃进”。当时我是个天真的傻学生,不理解教学改革为何学生要批判老师?为何正在学习的学生还能编写教材?为何要将饱学慈祥认真教书的张政烺先生调离北大?更不明白为何要批判校长马寅初先生?也听不懂在批判什么。 那时搞“大跃进”,听说“超英赶美”令我很兴奋,而频频报道高产田,放卫星,我心生疑窦,问同学,同学说,不要说,这是右倾思想。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快过去60年了,今天想起来,依然让我不爽。 青年时代的樊锦诗 令我感到幸运又难忘的是,在教学革命的风潮中,师长们依然坚持一丝不苟地教学,同学们也照常勤奋好学,依然感觉得到北大浓厚的学术空气,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 给我们授课的师长,都是我国历史、考古学界有影响的学者,无不怀有深深的家国情怀、深厚的学术功底、独到的学术成就。如周一良、张政烺、田余庆、商鸿逵、张广达、苏秉琦、宿白等先生。尤其是给我们考古专业学生讲授中国考古学课程的各位师长,如教授旧石器考古的吕遵谔先生,新石器考古的严文明、李仰松先生,商周考古的邹衡先生,战国秦汉考古的苏秉琦、俞伟超先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考古的宿白先生,中国考古学史的阎文儒先生等,都是为新中国考古工作的开启和考古学科的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北大原设立的考古专门化已逾六年,1958 年是北大正式成立考古专业的第一年。师长们授课,都亲自编写教材,精心备课,不仅有材料、有分析、有研究、有观点,视野开阔,而且还注入了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和感情。师长们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还为我们树立了严谨求实治学的学风,启发我们要学会思考,引导我们对国家考古事业的崇敬和热爱。 敦煌莫高窟 考古虽属历史学科范畴,但因研究对象是古代留存的各种遗迹和遗物,所以其方法和手段与历史学主要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有所不同,必须采用科学的田野调查、发掘方法,并对发掘揭示的遗址和遗物进行记录、整理和研究。没有野外考古的实践和锻炼,就谈不上学会了考古。因此田野考古实习和专题考古实习是考古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功课。 我们1958级考古专业的学生,一至三年级参加过三次野外考古实习。课堂上侃侃而讲考古学知识的师长们,都是经过长期野外考古实践磨砺,积累了丰富的野外考古经验的实干家。在考古工地上,他们从测量、开方、挖土、敛平地面、分辨土色、划分地层,到用小铲清理发掘、刷陶片、拼合、简单地修补、整理、绘图、拍照、文字记录等等,对我们进行耐心而严格的指导,完全按照野外考古的程序和规范,手把手地教给我们野外考古的方法和技能,为我们以后参加考古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1962年下半年,是北大毕业前最后一次专题考古实习。我读中学时,有一篇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课文,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专题考古实习分小组,我选择了去敦煌莫高窟组实习。 宿白先生 宿白先生是我们这个实习组的指导教师。宿先生教授的中国历史考古学中的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考古,涉及广泛而复杂的古代社会文化,他擅长将考古和历史文献结合,对三国至元代千年广阔的考古遗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而与我实习有关的中国历史考古学中的一个分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是由宿先生所建立的。他调查研究了全国各地的石窟寺,首次以科学的考古学方法调查、记录和研究中国石窟寺遗迹,打破了过去仅限于从美术史角度研究石窟寺的状况。他为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在莫高窟的实习,就是宿先生按照考古学的方法,指导段鹏奇、马世长、谢德根和我四名学生对莫高窟的几个典型洞窟进行实测、记录的一次实习。我感到特别幸运的是,在敦煌文物研究所还听到了宿先生讲授的“敦煌七讲”,这是他建立中国石窟寺考古学体系的首次讲授,同时也为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所以,我觉得这次赴莫高窟的专题考古实习,收获特别大,一直影响以后我对敦煌石窟考古的研究工作。 樊锦诗和同事在莫高窟 宿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每次我向他汇报学习情况,他都要提出问题。记得我写毕业论文时,宿先生问我进展情况,我说:“已经开始写前言。”宿先生问了一句:“你写文章是先写前言啊?”当时我没听懂宿先生在说什么。直到论文写完,发现前言与文本内容不相吻合,才明白原来宿先生是在指出我的问题。可因我的木讷,当时竟全然不知。 宿先生这样指导我的例子还有不少。我从北大毕业之后,还多次去向宿先生请教,他从来都是耐心地给我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我心中明白,只有负责任和爱护学生的师长才会如此,严格是对我莫大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 1962年到敦煌进行专题考古实习期间,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向北大提出要我们这些在莫高窟实习的考古专业学生毕业后到那里工作。1963年毕业分配,马世长和我被分到敦煌工作。 1963年,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在北大 毕业离校前,苏秉琦先生专门把我叫到北大朗润园的住处。苏先生是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是与夏鼐先生齐名的考古学界泰斗。他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的理论、考古事业建设和考古学学科建设的思想和建议,对于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中国考古学学科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中国考古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近年国家的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其基础离不开苏秉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 苏秉琦先生 我从来没有机会向苏先生请教,此次苏先生唤我,真是使我觉得幸运之至。到了苏先生的住处,他让我坐下,亲自为我冲了一杯咖啡,他站着轻轻拍着我的肩膀,慈祥地对我说:“你去敦煌,要知道,你要编写考古报告,编写考古报告是考古的重要事情。比如你研究汉代历史,人家会问,你看过《史记》没有,看过《汉书》没有,不会问你看没看过某某的文章,考古报告就像《二十四史》一样,很重要,必须得好好搞。”苏先生如父亲般的和蔼可亲而语重心长的教诲,至今依然清晰在耳,让我受宠若惊,既倍感亲切,又觉得使命在肩。 就这样,我带着北大师长传授的知识和谆谆的教诲,带着北大的精神,带着一个北大毕业生的使命远赴敦煌。光阴荏苒,没有想到,我在敦煌工作已逾半个世纪。也没有想到,我应承担的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任务,竟然长期未能交卷。经过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到了新世纪才出版了第一卷,现在还在继续编撰。 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是项重要而巨大的工程,也是我难忘的重任,在我有生之年,将遵循北大师长的教诲,为此继续努力。更没有想到,像我这么木讷的人,竟走上敦煌研究院的领导管理岗位。 我生命的许多精力和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工作中。如果说我为敦煌石窟做了一点事情的话,那要特别感恩母校的教育和熏陶,师长的谆谆教诲。 是母校的精神和学风深深浸入了我的思想,成为我成长的养分,滋养了我的一生,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和做好世界闻名、博大精深、价值珍贵的敦煌石窟的事业;使我不忘报效祖国,不忘所从事的敦煌石窟事业责任重大,不可懈怠丝毫,必须竭尽全力为之。[详情]

深圳研究生院120周年校庆主要活动发布
深圳研究生院120周年校庆主要活动发布

  120年前,1898年,梁启超等志士公车上书,开启戊戌变法,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建立,成为中国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走过了风雨兼程的两个甲子。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将迎来120周年校庆日。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北京大学以建校120周年为契机,以“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从“成就、反思、未来”三个维度,思考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勇于新作为、开启新征程。 在南国深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北京大学深圳校友会将联合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遥祝母校120周年诞辰,现将活动预告发布于此,欢迎各界人士关注。 “百廿畅响·为梦留声”——2018南燕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时间]2018年4月27日 19:00 [地点]北大深研院国际会议中心 海报 十佳校园歌手大赛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功举办多年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比赛面向大学城周边高校师生,通过选手自愿报名,并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的过程,由专业评委和学生大众评审共同选出南燕校园十佳歌手。本次活动以歌手大赛决赛为主体,融合南燕艺术团节目及其他高校节目,共同庆祝北大120周年校庆。 本次活动将以“百廿畅响·为梦留声”为主题,在母校120年校庆活动之际,同学们可以通过十佳歌手大赛,为母校祝福,为青春喝彩。 百贰载初心依“燃”,新时代“南燕”悦步向前——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欢乐跑”活动 [时间]2018年5月1日 7:00-10:30 [地点]锦绣中华民俗村(华侨城地铁站旁) [剧透]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将迎来120周年校庆,校长林建华在启动仪式上说:北大,从来不只是一所学校,她是中国千年文脉的传承者,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中重要的一站,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北大深圳校友会联合发起本次欢乐跑活动,在此诚挚地邀请粤港澳大湾区的北大历届校友和其他跑步爱好者们,向北京大学120周年献礼:百廿北大,为你而来! 北大发展成就展(深圳分展)暨《北大人在深圳》新书发布会 [时间]2018年5月3日 10:00-12:00 [地点]深圳市博物馆 《北大人在深圳》书影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时值此刻,在北京大学校史馆、深圳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将在深圳市博物馆展出“北大发展成就展”,并同时展出深研院十七年的发展历程,聚焦北大与深圳的战略性合作,共谋长久发展。 《北大人在深圳》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北京大学深圳校友会联合推出的校友系列采访及参访项目,为献礼北大120周年校庆与改革开放40年所作。该项目于2017年5月启动,现已完成采访25位校友,并集结成书,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和北京大学深圳校友会会长刘水为联合主编。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北大深圳系列讲座 [时间]4月、5月 [地点]深圳市图书馆 [剧透]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联、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都市频道合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节目。每周六、周日下午三点到五点在深圳图书馆录制,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十佳金牌主持人——雨燕进行现场主持,每周五晚22点25分在深圳都市频道播出。 4月1日,北京大学党委原书记朱善璐带来了“赤子初心”的精彩演讲。 4月15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刘宏带来了题为“机器人时代:狼真的来了”的演讲。 4月21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周强讲述“记忆,精神健康和神经科学的未来”。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详情]

北大汇丰商学院举办120周年校庆运动会
北大汇丰商学院举办120周年校庆运动会

  百廿载初心不改,双甲子砥砺前行。正值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于4月14日在深圳大学城体育场举办120周年校庆运动会,为校庆献礼。作为北大汇丰商学院举办的首届运动会,本次校庆运动会既是对蔡元培老校长提出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继承,也是贯彻“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展示。 本届运动会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通识教育中心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领导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中心筹办,吸引了全日制硕士、EMBA、MBA、EDP各项目学生和教职工参赛,全院共有600余名学生及60余名教授、行政老师参加25个运动项目的竞赛和入场式表演。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北大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李志义,助理院长Young Joon Park、孔繁敏、丁嘉辉,EDP项目主任魏炜等检阅了入场式并在赛场为运动员鼓劲喝彩。 入场式由2015级管理学硕士生李杨同学和2017级金融硕士生薛兆同学主持。由教职工、各项目学生组成的8个方阵在国旗的引导下,以饱满的精神,迈着整齐的步伐依次入场。入场式队伍还以丰富多采的形式进行了风采展示,充分彰显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精神气质。 参加本次运动会的教职工和学生代表队 由全日制研究生代表组成的护旗方阵 海闻为运动会致开幕词。他首先代表学院向运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回顾了体育在北大120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体育并非看重竞赛的成绩和名次,而是强调培育健康的体魄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气质。海闻表示,北大汇丰商学院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他希望通过运动会的各个团体项目培养同学们的领导力,提升同学们的自信与担当,建立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同学们顽强拼搏的品格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为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海闻致开幕词 北大汇丰商学院在体育方面的教育理念正是对北京大学蔡元培老校长所倡导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早在1905年,京师大学堂举办了第一次全校运动会,开创了京城国立学堂运动会之先河。在蔡元培校长任内,他格外强调体育的重要功能和地位,明确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有力推动了日后北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此次北大汇丰商学院的运动会贯彻“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题,在运动赛场上展现北大学子的青春与活力,不仅是对北大体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献礼。 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2017级管理学硕士生颜科帆同学和北大汇丰商学院领导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中心副主任仲竹军分别代表运动员和裁判员宣誓。在场的所有师生共同唱响《燕园情》,通过悠扬的歌声传递对北大120周年校庆的深切祝福。随后,海闻宣布北大汇丰商学院首届运动会正式开幕。 本次运动会为全天赛程,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除了100、200、5000米赛跑,4×400米接力赛跑,投掷,跳远等田赛和径赛之外,也有极具观赏性的翻轮胎赛、团队跳绳、划船机、举圆木、高空穿越、卧推、攀岩、负重障碍接力和拔河等趣味项目。参赛的运动员们青春洋溢的身姿奔跑在大学城体育场的赛道上,也成为了当天最美的风景。 团体拔河项目 学院教授参与划船机比赛项目 高空穿越项目 攀岩项目 奔跑中的运动员 激情燃烧梦想,运动点亮人生,运动会在欢呼和喝彩声中落下了帷幕,MBA代表队获得了本届运动会的团体冠军。北大汇丰本届运动会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各项运动元素有机结合,正是“能、智、体、德”四个方面教育的生动体现,也是向北大百廿校庆献上的青春礼赞。(文/吴晨 摄影/谢凤 绳晓春 汇通社 等)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详情]

王文泉向北京大学档案馆捐赠30余万张校史照片
王文泉向北京大学档案馆捐赠30余万张校史照片

  2018年2月24日,王文泉先生向北京大学档案馆捐赠了30余万张记录北大校史的电子照片。这批照片是他历时数十年拍摄、收集和整理的,涵盖了1998-2017年20年间北京大学科学研究、外事接访、党团建设和校园文化等诸多内容。 照片不仅记录了各国政要来访、著名学者演讲、国际文化节和北京论坛等重要外事活动,还保存了国家领导人来访、北大党团建设、校园文娱活动等众多珍贵的校情校史资料。 王文泉1978年调入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工作,是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资深会员,从事专业摄影工作已经30多年。他捐赠的电子照片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是北大档案馆馆藏历史照片的有益补充,也是档案馆声像档案门类的重要收藏。 同时,这批电子照片为丰富北大校史图景记载、展现建校百年后的北京大学历史演变与发展新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佐证。 目前,档案馆正在组织人力对这批照片进行鉴定和分类著录,以备有序收藏和方便利用。 王文泉先生 王文泉把长期工作积累的照片捐赠给北京大学档案馆,希望让更多的人通过照片了解北大,热爱北大。 王文泉表示,他正在仔细地整理1998年前所拍摄的更为珍贵的胶片照片,并将陆续捐赠给北京大学档案馆。 王文泉先生 来源:北京大学官方微信[详情]

"老校长与北京大学"——北大文研院校庆纪念展

  2018年4月25日,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老校长与北京大学——纪念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展”在文研院(静园二院)地下展厅正式开展。本次展览是文研院为纪念百廿校庆而举办的特别活动,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面向在校师生、校友和公众开放。 展览海报 静园展厅 本次展览以严复、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四位老校长为主线,展出了四位老校长及其与北京大学早期发展相关的历史照片、书信往来和文献资料等,借此表达对曾引领北大前进的老校长们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特别的是,此次展览搜集了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分布在北京城各处的北大各学院平面图,文法学院、理学院、第四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文科研究所等平面图均包含在内。 1952年之前院系平面图 另外,此次展览根据1948年的北京市平面图,原北京大学文法学院、理学院平面图及曾就读和生活于老北大的校友们的口述,重新绘制了北京大学沙滩校区的校舍平面图,其中包含有20世纪40年代居住在沙滩校区附近的教授的住宅分布。 北京大学(原沙滩校区)校舍平面图 如今,除红楼等少数建筑外,位于老北大原校址上的大部分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被拆除,北大也由沙滩迁往燕园。在燕园,我们继续传承着一代代北大人的精神,坚持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探寻现代大学的精髓。文研院通过展示北京大学沙滩校区的校舍平面图,力图让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北京大学成立之初的形态,体悟北大精神的源头。 部分展品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5日至2018年6月15日 周一至周五,9:00——14:00 展览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地下一层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详情]

外国留学生和校友庆祝北大建校120周年献礼演出
外国留学生和校友庆祝北大建校120周年献礼演出

  2018年4月24日晚,“四海一家”外国留学生和校友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献礼演出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赵国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程家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国际校友联络会会长吉米、几内亚比绍驻华大使卡林通·卡校友、冰岛驻华全权公使鲍德松校友、前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塔希尔校友、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赖贞煌、德国著名汉学家罗梅君校友等来到现场,与1500多名北大师生、国际校友和校内外嘉宾共同观看了演出。 演出以年代为时间线索,挑选留学生校友中的典型人物为主要叙事者,由在校留学生扮演,融汇情景表演、音乐剧片段、歌舞、朗诵等多种表演形式,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出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留学生故事,展示了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的独特文化氛围与良好精神风貌,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大学120岁生日献礼。 故事从上世纪50、60年代拉开序幕,充满浓郁东欧民族气息的独唱《多瑙河之波》《啊朋友们再见》和歌舞《喀秋莎》把在场观众带入到60年前的情境。 序幕演出 在随后的语言类节目“方言课”中,留学生们一口流利的地方方言不仅让观众忍俊不禁,还让大家感到别样的亲切。 “方言课” 70年代的燕园,各国留学生在校园求学的同时,走入农村、走进工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留学生来到了“红星公社”,用三句半的形式,讲述着他们在公社里和邻里乡亲们一起生活劳动的经历,期间穿插的《智取威虎山》选段、《报菜名》和诗歌朗诵引起观众阵阵掌声。最后留学生和公社队长一起诉说衷肠,共同演唱《24节气歌》,温情满满,其乐融融。 留学生来到了“红星公社” 80年代的北大激荡着青春与活力,第三幕采用歌舞剧的形式演绎大饭厅舞会。不同旋律的中外音乐、特色鲜明的歌舞串烧以及热情似火的舞蹈把气氛引向高潮。 第三幕歌舞剧 进入90年代,故事发生在北京大学留学生风云人物评选现场,展现了日益丰富的留学生课外生活。 第一位选手是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大山,他和两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搭档,操着一口标准且流利的中文,给大家带来精彩有趣的相声表演。相声紧扣校园生活,模仿食堂占座、骑小黄车等趣事,引得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和尖叫。 第二位选手是曾获全国高校武术冠军的美国留学生芮嗣文,他为大家带来陈式太极拳和中国传统棍术的表演,精湛的拳法、凌厉的棍法表达了一名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武术的热爱。 美国芮嗣文表演武术 第三位选手是来自日本的林光江。一首《我只在乎你》优美深情,高音清亮充满穿透力,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日本林光江演唱《我只在乎你》 21世纪以来,北大国际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外国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中外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来自泰国、拉美和日本的同学分别呈现了精彩的舞蹈。 泰国、拉美和日本同学表演舞蹈 大屏幕播放了来自世界各地校友代表的祝福视频。随后,留学生校友代表吉米先生上台,讲述了他青年时代在北大发生的故事,并表演了戏曲《智取威虎山》选段。 吉米表演戏曲 演出最后,校园原创音乐《四海一家》歌声响起,全体演职人员上台谢幕,并与到场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 合影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详情]

校庆流程

精彩视频

燕园景色

1/24

一键关注

新浪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