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依然需要“海归”
“‘海归’回国找工作遇到困难是正常情况,即使像我这样早年回国的‘海归’,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999年从加拿大归国的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业务襄理张岩芳说,“但我相信,是人才必有用武之地,只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主动去适应国内的就业形势变化,‘海待’们就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岗位。”
仍在寻找合适岗位的黎辉则告诉记者:“经济学上对失业有三种类型的划分,一是因为失去劳动能力所致,二是因为经济大背景的好坏造成,三是自身有能力、但还需要和市场磨合导致。我觉得我这样的‘海待’是第三种,也就是说这种失业只是暂时现象,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肯定有我的发挥舞台。”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海归”变“海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这并不代表中国的“海归”人才就过剩了。相反,和50多万还在国外的留学人员人数相比,回国的17万多还只是一小部分,我们依然需要大量“海归”,尤其是那些高素质、高层次的“海归”。国家在注重加大吸引那些高端“海归”的力度的同时,应注重对现有硕士以下学历“海归”人才的安置和疏导。目前,我国已经通过设立教育监管网、留学预警发布机制等手段对出国留学人员进行引导,今后还将陆续出台这方面的相关政策,以防出现盲目的留学热。“海待”的出现也说明我们不再唯学历、出身用人,而是更注重凭人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选人。这也提醒那些想借着出国留学镀金的人,不要试图靠一张海外文凭就搞特殊化,还是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公平竞争,靠能力来证明“海归”的价值。
品才坊:做个“新新海归”不容易
前几天,听说深圳有个国际课程学校一个班29名学生,1个被牛津大学录取,4个被剑桥大学录取,英国排名前17位的17所大学,给他们寄来了74份录取通知书……在为这些孩子高兴之余,真的替他们捏一把汗:等这些“新新海归”回国时,将面对什么样的就业环境?
“新新海归”,大致是指那些高中或高中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的年轻人。一年一度的高考虽不再是高中毕业生升学的“独木桥”,但考入国内名校的压力,却与日俱增,这让众多学生和家长压力重重。“僧多粥少”,不少人便另辟蹊径,以相对低的分数直接入读国外名校,以图将来做个“新新海归”。
然而不幸的是,“海归”的“幸福时光”已然过去。人才市场上,“海归”沦为“海待”者大有人在,“海归”变成“海找”者也不乏其人,以致有人慨叹:“海龟”不稀罕了,甚至还斗不过“土鳖”!
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内地这种情况与20年前的台湾地区颇为相似。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台湾经济尚不发达,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凭优异成绩取得各种奖学金出洋深造的,这些“海归”后来多成为台湾社会的中坚。到80年代,台湾一跃成为富裕地区,大批人开始选择自费留学,以期“镀金”。从那时起,台湾的“海归”就不那么“吃香”了。由此可见,不是“海龟”斗不过“土鳖”,不是用人单位戴“有色眼镜”看人,而是部分“海归”的含金量缩水了。缩水的东西再想谋个好价钱,就不大符合市场规律了。
回头再看看那些高中毕业甚至更早出国留学的人,多多少少还有些心存侥幸:既然考不上清华、北大,能拿个国外名校的文凭,做个“新新海归”也会有个不错的去向。我想说,这种动机带有赌博心理,风险大得很!首先,现在出国的不菲费用多为自理,“新新海归”们出去时年纪都还小,几年留学生活费用多数还得靠家里。据说北京有一对夫妇现在就给3岁的儿子规划,15岁出国读书,从现在起要为此准备156万——听听都吓人!不敢想,到时要找不到理想工作,这笔巨额投资从哪儿回收?
其次,眼下人才市场重能力之风渐长,“海归”若不使出点真本事来,光靠留洋那点光环,用人单位根本不买账。这就意味着,“新新海归”要是不好好苦读,学点真功夫,没准回来还真不如国产的“土鳖”(至少人家还落个地缘优势),沦为“海待”、“海找”,那可就亏了。
这样说,不是对“新新海归”有什么偏见,而是觉得做个“新新海归”想法虽好,效果如何,实在难说,学生和家长们当慎之又慎。(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