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公务员的基层经验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6日 11:32   东方早报

  观点

  强调公务员的基层经验意味着什么

  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以后市级机关不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要从区县和街道的优秀公务员中选拔”的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等12家单位已开展选调公务员的试点。

  就在前两天,《长江商报》报道,湖北省今年招考公务员,65%的岗位要求有2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而据介绍,在未来的3-5年内,对公务员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将会达到100%。

  招考公务员,对应考对象提出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看来是大势所趋。对于这一新动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政府部门官员、报考公务员的社会人士,认为早该如此,因为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政府门的学生,由于没有基层工作经历,而且由于公务员招考,笔试是第一关,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报考人员反而无法与应届大学毕业生竞争,结果造成谁的记忆力好、考试能力强,谁进公务员队伍。但应届毕业生认为,这一规定,堵死了大学毕业直接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道路。从劳动岗位的总量需求分析,市级机关公务员(或其他各层次公务员)不直接招考应届毕业生,而是从基层单位选调,必然会使基层单位产生等量的岗位缺口,因此并不会减少劳动岗位的需求。如果大学生有从基层岗位干起的长远打算,先在基层单位积累经验,再谋求未来事业的发展,按理,这一新举措不会加重应届大学求职的困难。

  事实上,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社会舆论,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直接进机关,普遍存在脱离基层、脱离社会的印象。这种印象其来有自。一方面,在整个教育中,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直强调知识掌握、知识记忆,把能力与素质培养视为走上社会之后的事情,那些在中小学了解社会的课程,大多成为点缀,升学才是首要任务;在大学里,参与社会实践更多为择业简历好看,社会用人单位招聘时在乎各类证书,造成大学生依旧停留在考试一族上,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付诸阙如。

  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却把进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企、市级党政机关作为首选,而到基层工作,似乎是成为不得已的选择,甚至有的学生宁可放弃基层单位,在人才市场中一边“啃老”一边等“好机会”。这当然有基层单位用工环境、薪酬待遇等原因,但也与我们的教育不断调高学生的就业期望有关,基础教育“考上大学就好了”的宣传,高等教育对大学生都是“精英”人才的盲目定位,使大学生形成了把劳动分为等级的观念,怕到基层吃苦,不体面,并担忧一旦到基层单位就再也“浮”不上来。西门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曾告诉早报评论员,当今大学生成功欲望很强,但他们有时会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曾经有一份报告对1万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50%左右学生认为,35岁前将达到自己职业生涯顶峰;还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将为第一个雇主工作2年时间。35岁就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以后干什么?为第一个雇主工作2年时间,难道2年时间就可以把一家公司吃透?

  从人才成长角度看,从基层干起,实际上远比某些“高起点”更让人脚踏实地。

  公务员将招考有基层经验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对准每个受教育个体,也要求大学生把择业的眼光放低一些,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早报特约评论员:熊丙奇)

[上一页] [1] [2] [3] [4]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