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题就业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1)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
(2)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原本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意愿直间存在“错位”
(4)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2、党和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的措施
(1)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2) 各地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各显神通,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3) 各高校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
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
(4) 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扩大应届毕业生的招收数量
3、高校毕业生应如何应对就业难
(1)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 自主创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3) 练好“内功”,增强就业能力和本领
(二) 返乡农民工就业
1、 今年农民工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们面临的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
(2)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明显的冲击
(3) 我国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无技能或技能单一,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
对弱势的地位
2、 党和政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采取的措施
(1) 实施“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为农民工就业创造市场需求
(2) 强化就业服务,主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门路和信息
(3) 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
(4) 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3、 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素质
(5) 既要坚定信心,也要务实理性
(1) 返乡农民工应如何正确面对就业难
(2) 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3) 抓住机会提高自己
第八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 卫生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 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突出
(1)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
(2) 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3) 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淡化
(4) 药品生产流通程序不规范,价格虚高
2、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
3、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前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三)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1、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2、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4、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5、 促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第九题社会安全
(一) 社会稳定
1、 社会稳定形势严峻的国际国内背景
(1)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协
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2)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比较突出
(3)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4)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仍在滋生蔓延,由此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致使部分群众心理
失衡
(5)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将长期存在,明里暗里的较量增多
2、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1)正确处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之间的关系,通过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
民生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安定民心,促进和谐
(2)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发生损害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
会稳定的问题
(3)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包案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及时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和
不稳定因素
(4)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整合准稳和信访工作资源,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
搭建综合工作平台,形成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工作合力
(5)对一些热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公布真实情况,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正确
引导社会舆论
(6)在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的斗争中,既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又讲求策略、妥
善应对,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群体性事件
1、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草率做出结论,容易引发不满
(2)信息公开不及时,谣言满天飞
(3)在第一时间,相关领导没有和群众直接交流,没有出面安抚,导致事态逐步升级
(4)少数地方毒品泛滥,社会治安差,群众缺乏安全感,容易形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
原因
2、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
(1)亲临现场
(2)就事论事
(3)信息公开
(4)反思、问责
(5)慎用警力
(三)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1、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是化解矛盾工作的重点
(1)主要用经济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得失矛盾
(2)主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
(3)采用综合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各类矛盾
(4)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根本缓解利益矛盾
(1)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解决好初次分配合理
(2)保证保障收入分配到位,解决好再次分配公平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
3、建立诉求表达机制,合理化解利益矛盾
(1)努力建设透明政府,实行政务公开
(2)听证会制度
(3)在立法过程中扩大社会参与
(4)基层的村务公开、厂务公开
(5)完善信访工作
4、建立矛盾调处机制,及时处理利益矛盾
司法调节对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人民法院要积极支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尽快形成多种调节并举的机制。
5、建立利益保障体系,积极预防矛盾产生
(1)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水库移民、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2)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
【参考例文】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警示
最近发生的几起“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7月1日,犯罪嫌疑人杨佳持刀闯入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大楼多个楼层疯狂袭警,致6名民警牺牲,另有3名民警和1名保安受伤。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
类似悲剧还发生在湖南张家界。7月2日,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办事处彭家巷社区7组居民田某,驾驶一辆装有两罐已点燃液化气瓶的农用三轮车,冲进西溪坪街道办事处。液化气瓶随后在办事处院内发生爆炸,造成12名干部和群众受伤。
前者袭警的原因是,杨佳短期到沪期间,曾被闸北警方盘查、留置。此后杨多次投诉,并向公安机关提出相关赔偿要求无果后制造了这一惨案。后者的原因是,田某因其搭建的违章建筑在政府部门组织的拆违行动中被依法拆除,田遂怀恨在心,蓄意制造了这起爆炸事件。
专家分析,这两起案件均是典型的由个人策划、筹备、实施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往往起源于私愤,其报复目标不限于“利益直接相关人”,而是进行“无差别伤害”。一种是将私愤放大到对某个部门和单位的仇恨,还有一种是将私愤放大到对社会的仇恨,报复社会。
这类案件的发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极大的破坏,同时也对基层政府和各级公安机关提出了新挑战。纵观这类暴力犯罪事件,我们会发现,其起因基本上起源于一些小矛盾、小纠纷,但是如果这些小矛盾不能得以及时化解,或者案结事未了,当事人依然有怨在心,当怨愤积累到一定程度,悲剧就有可能发生。
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政府和执法机关,一定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无论是做决策还是执法时,都要以理服人,凸显人性关怀,不能简单粗暴。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依法行政,也需要人文关怀。特别是对那些外来打工者、小商小贩等弱势群体,对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更要依法妥善处理,避免将矛盾激化。
同时,基层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要以执政为民的态度去化解矛盾,而不能动辄就把政法力量推到“第一线”,在客观上把自己置于群众的对立面。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表面看是个方式方法问题,其实质反映的是执政理念问题。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