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评:稳定物价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7日 12:11   中公教育微博

  【背景材料】

  2010年岁未,在各个网站甄选的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蒜你狠”系列登上榜单。蒜、豆、姜等农产品接力上涨,价格如坐过山车般上蹿下跳,并纷纷贵过猪肉价格。“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等网络流行词接踵而至。这些词的发明在幽你一默的同时,也将市民对物价飞涨的无奈体现得淋漓尽致。

  【题目】

  物价过快上涨害处不小,既侵蚀了居民财富,也给中低收入者生活带来冲击。请结合实际,融入个人思考,就物价上涨问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有说服力。字数1000字左右。

  【范文】

  稳定物价  打赢通胀保卫战

  时下,“油你涨、蒜你狠、豆你玩、棉花掌、苹什么”等新词汇,已成为了人们调侃物价上涨的代名词。从2010年7月份以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尤其是10月份,全国物价上涨创下25个月来新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类价格迅猛增长,无疑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造成这次物价上涨过快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国际社会的影响。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另一方面就是自然灾害多发。受国内外干旱等灾害影响,粮食减产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

  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为了不让百姓一天天成为“菜奴”,控制物价涨幅实为必要之举。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

  首先,发展生产,保证供给。充足的货品供给是抑制通胀的根本举措。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还比较高,食品安全保证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保证了,那么通货膨胀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

  其次,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必要时发改委应通过大宗物资调配、进出口配额管制等手段,保证国内物资正常供应,价格相对稳定。通过宏观调控,调整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点更为重要,也是考验政府能力的重要指标。

  再次,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一方面严打恶意囤积变相涨价,严查恶性炒作,大力保障供应,重提“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另一方面,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降低收费标准,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

  最后,完善中低收入者补贴制度。将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与物价水平挂起钩来。物价补贴与物价指数形成联动机制后,一旦物价上涨达到一定幅度,对百姓生活产生明显影响时,物价补贴就开始发放,帮助困难群体充实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

  一片“涨”声中,百姓只能“斤斤计较”地过日子。也许是多节俭、少铺张,也许是更关注各种打折信息、省钱妙法,但无论怎样,这些都是本着“节流”原则的无奈之举。我们应该坚信,在中央领导的重视下,通过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物价一定会控制下去,通货膨胀问题也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中公点评】

  整体来看,本文属于侧重于对策论述的策论文,通过近半的篇幅着重提出了如何稳定物价的对策措施。从结构上看,本文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借用“算你狠”等新名词引入物价上涨话题,以此开篇;第二段为第二部分,对造成物价上涨过快的诱因进行了分析;第三段至第七段为第三部分,为文章之核心部分,即稳定物价的具体对策;末段为第四部分,对稳定物价做出积极展望。

  从内容上看,文章对物价上涨过快的原因定位准确、深刻,分别从国际、自然两个方面揭示出了物价上涨过快的成因。对策方面,分别从发展生产、物资调配、价格监管以及补贴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切合实际,针对性和可行性都较强。值得肯定的是,文章的首尾都借用了一定的具有特色的时新用语,且言肯意切,为文章增色三分。

  总的来说,文章立意准确,结构完整,层次脉络清晰,语言明晓畅达,别有特色。对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策的提出上,都凸显出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和见地。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