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六大拟题方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2日 10:15   新浪教育微博

  作者:中宜教育国内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组长  戴斌(微博)

  第一节  “未必”法

  申论考察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而我们在分析社会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很多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其实都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却“未必”“是这样”,于是就形成了社会问题。谈到这里,或许很多考生会感到不解,以下中宜教育戴斌老师将用一系列实例为大家逐步分析这个社会问题的共同点,并分析如何使用“未必”法来拟出较佳的题目。

  方法一:在应该“成立”的一对因果关系词之间添加“未必”二字

  【范例一】

“有为”未必“有位”

——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拟题分析:“有为”和“有位”本身就是互为因果的,正常的情况下,“有为”的人是应该要获得相应的“位置”的,但如果这个应该“成立”的因果关系却“未必”成立时,就会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了。就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是属于“有为”的群体,但是就业难这个现象让他们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这个社会问题的矛盾所在了。考生如果以这个角度来作为自己的题目,无疑就准确地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所在。

  【范例二】

安全检查未必安全

——关于“S-K II”事件的冷思考

  拟题分析:这个社会问题讲的是在我国销售的日本化妆品“S-K II”可能对人体有害这一事件。印象中,不少国人对这个事件的主角——日本化妆品的生产厂商非常地痛恨。但痛恨之余,我们也要自我反思,如果“S-K II”真的对人体有害,首先应检讨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毕竟“S-K II”已进入中国销售多年,而且一直是合法销售,即每一年进口的日本化妆品都是经过我国有关海关部门的安全检查才得以进口,但现在告诉国人,通过我国“安全检查”的商品却是“不安全”的,这又如何解释呢?所以需要加强的恰恰是提升我们自身“安全检查”的安全性问题了。

  方法二:在一个“四个字组成的词语”中间添加“未必”

  【范例】

“开拓”未必“创新”

——国有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重视“硬件”而忽视了“软件”

  拟题分析:在我们的词汇中,开拓创新原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词汇,“开拓”与“创新”两种含义是缺一不可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常常是做对了一半,忽视了真理的另外一半,于是社会问题就产生了。戴斌老师认为题目中所谈到国有企业改革也是一样,不少大型的国有企业在应对加入WTO之后的机遇与挑战时,更多地是采用大规模扩张的方式,就像不少做家电的企业竟然要进军房地产业,做电脑的企业想去做手机业务,一味地强调“开拓”,以为“开拓”就等同于“创新”,常常忽视企业的“软件”建设,忽视了“创新”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建立在企业“软件”发展的基础之上。于是我们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开拓”未必“创新”这个题目表现这个社会问题的矛盾所在。

  方法三: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间添加“未必”二字

  【范例一】

“可承受”未必“可接受”

——从我国听证制度说开去

  拟题分析:在一些人固定思维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将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相互“混淆”,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在听证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次谈到“提价”,提价者常常首先将人民可以“承受”价格提升,同义“偷换”为可以“接受”价格提升。很多的社会问题的矛盾关键常常都是“一字之差”。而这种“一字之差”,考生可以用“未必”二字将其相互连接,含蓄地表达我们的质疑。

  【范例二】

“价高”未必“质高”

——消费不能只看“价格”

  拟题分析:这个题目谈到的是消费者消费意识中存在的误区。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片面地追求高价商品,错误地认为“高价的商品”一定质量高。这种消费观念常常引致许多消费者权益的受损,如每年中秋时常在各地出现的“天价月饼造成食物中毒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范例三】

“合法”未必“合理”

——城管的合法执勤也应该“合理化”

  拟题分析:这个题目谈到的是城市管理问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于城管人员暴力执法的投诉时有发生,问题关键在于,城管人员的执法行为是“合法”的,但如果采用“暴力”的手段去执法,就存在不“合理”之处了。

  第二节   提问法

  在写申论文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在文章中主动寻找并提出问题,而申论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了要考察考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拟题目时选择提问方式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重要报纸的评论性文章中,也有大量使用提问方式来拟题目的评论文章,这个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本节中,中宜教育戴斌老师将以范例的方式为大家示范如何使用提问法拟出较佳的文章标题。

  【范例】以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所涉及的“农民增收困难”为例

  我们先初步拟一个简单的题目:农民如何实现增收?

  推敲思路一: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题目太简单了,我们可以做简单的推敲,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发现题目中有三个要素,一是主语“农民”,二是谓语“如何实现”,三是宾语“增收”。再这三个要素当中,主语“农民”是不能改动的,因为主语改动将导致整个题目意思的变化,二谓语是从属于主语和宾语的“搭配类”要素,所以也无法改动,唯一可以做出变化的就是“增收”这个要素。

  推敲思路二:紧接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增收”这个要素的内在含义,我们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农民要增收主要是靠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们可以换一个类似角度:农民主要是从事什么工作?“农民”,顾名思义,当然是从事农业工作。而农业工作再什么情况下可以使从事者获得最大的利益?当然就是在单位面积所种植农产品实现“增收”的时候了。然后,我们再思考一下,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主要和哪些因素挂钩?我们可以回答:土地的肥沃程度、气候、农业科技的发展。而前面两个因素“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气候”实际上属于客观因素,有其特点规律,近年来产生巨大变化可能性不大。但是“农业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可以说是不断前进的,因为自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科技退步的现象。科技的发展包括“农业科技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可以说从这个逻辑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总体而言是增加的。

  推敲思路三:如果我们可以确定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总台而言是增加的,那么就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农民是再增产的情况下,却不能实现增收。于是,我们终于发现问题的矛盾焦点,我们不能认为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是农产品的产量在减少,而恰恰相反,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却不能带给农民实际的优惠。这最大的可能只有两个,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反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二是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农产品出现滞销。于是,我们的题目就可以从这个矛盾焦点入手,找到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关键在于:增产却不增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实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而对于“很奇怪的现象”,建议考生可以用一个词做一个“同义替换”,这个词也是我们常常再文艺作品中见过的——“怪圈”。

  分析示意图:

  农民     如何       实现        增收

  ↓        ↓         ↓          ↓

  农民     如何       走出      增产不增收   ( 的怪圈  )

  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农民如何实现增收?”通过简单的推敲,转变为“农民如何走出增产不增收的怪圈?”之后,整个标题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考生在使用“提问法”拟标题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地做出引申,找到问题的矛盾焦点所在,再用疑问的语气在标题中予以强调,效果就会比较地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申论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