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六大拟题方法(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2日 10:15   新浪教育微博

  第三节   国策命题法

  在申论写作过程中,国家政策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从公务员考试的本质来看,这门考试就是为了寻找合适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才,而公共管理是必须要在国家政策这个大的框架内进行的。因此,如果考生在文章的标题中就直接选择“国策”作为切入点,无疑是非常切题的一种拟题技巧,对此建议考生可以考虑在拟题目时使用国策命题法。

  或许很多考生对国策不是特别地熟悉,在本节中,中宜教育戴老师将为考生介绍一个“万能的”国策题目,以帮助大家尽快熟悉如何使用国策来拟出较佳的题目。

  “万能”国策题目: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之路

  “万能”国策题目的套用:

  (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药品监管   之路(01年国考申论话题)

  (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网络监管   之路(02年国考申论话题)

  (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安全监督   之路(03年国考申论话题)

  (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汽车工业发展之路(04年国考申论话题)

  (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农民增收   之路(05年国考申论话题)

  (6)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土地征用   之路(07年国考申论话题)

  (7)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能源开发   之路(08年国考申论话题)

  (8)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产业升级   之路(09年国考申论话题)

  (9)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海洋开发   之路(10年国考申论话题)

  (10)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农村教育   之路(11年国考申论话题)

  或许敏锐的考生会发现,上面好像少了关于“06的国考申论话题——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的套用,对于申论话题是“建立某项机制”的情形,实际我们可以把这个题目略作变形就可以套用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中国特色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06年国考申论话题)

  第四节   主题拆分法

  “主题拆分法”主要是要求考生先找出一个可以“拆分”的“主题词”,然后“拆分”后的词汇与原来的“主题词”一道组成一个切合题意的题目。这个方法是好用的一个方法,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必须是可以“拆分”的“主题词”才可以使用这一方法,因此考生必须要选择好适当的“主题词”就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了。

  这里首先我们介绍一种常见的套用模式:“AB”不能“A”而不“B”

  备注:“AB”指的是选择出来的“主题词”, “A”和“B”分别指代被拆分出来的两个词。

  【范例一】我们先选择05年国考的申论话题:农民增收困难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农民增收困难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增收”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增收不能“增”而不“收”

  题目含义: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是粮食“增产”却没有“实际收入”的增加。

  【范例二】我们再选择07年国考的申论话题:农村土地征用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农村土地征用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征用”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征用不能“征”而不“用”

  题目含义:农村土地不能被“征收”之后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寓意07年国考申论材料中的“存量土地”问题。

  【范例三】我们继续选择08年国考的申论话题:能源开发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能源开发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开发”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开发不能“开”而不“发”

  题目含义:能源开发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开拓”当地能源资源,而忽视了要使当地经济的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说到这里,或许敏锐的考生又会发现,怎么又少了06年国考真题的套用呢?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戴斌老师一开始也希望继续使用“主题拆分法”尝试破解06年的申论话题,而06年国考的申论话题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在这个主题句当中,似乎没有哪个词可以做拆分,比如“突发”不能“突”而不“发”,似乎有些不伦不类。

  后来经过一番研发,终于在另外一个角度,找到我们的答案,考生请看下面的范例分析:

  【范例四】我们选择06年国考的申论话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

  推敲思路: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事件”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事件不能事(视)而不件(见)

  题目含义:突发公共事件的解决需要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在事件发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应该建立相应的责任监督机制,使得有关部门的管理者能迅速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

  备注:实际上,上述这个题目的草拟,使用的是谐音法的方式,这个拟题方法,我们在本章的第十节还将专门论述如如何使用“谐音法”来拟题目。

  第五节   置换法

  “置换法”与“主题拆分法”不同,主要是要求考生找到一个“主题词”,然后把“主题词”的“一部分”做一个置换,换成另外一个词。然后把“置换出来的词”与原来的主题词“串联”成一个有逻辑关系的题目。

  【范例一】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词——“消费升级”,然后看下面的分析图:

  消费                  升级

  ↓(置换)            ↓(保持不变)

  “消法”                升级

  组合成一个新的题目:

“消费升级”呼唤“消法升级”

——消费者权益需要新的法规来保驾护航

  题目含义: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的也在不断升级,中宜戴斌认为原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可避免地也需要随之升级,以适应消费者权益保障需求的变化。

  【范例二】我们确定另一个主题词——“中国制造”,然后看下面的分析图:

  中国                     制造

  ↓(保持不变)            ↓(置换)

  中国                     创造

  组合成一个新的题目:

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

——谈民族品牌的构建问题

  题目含义:一直以来,我国都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made  in  china”可以说遍布世界各地,但由于近年来国际贸易壁垒不断涌现,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我国的生产业和制造业都面临重要的转型——必须构建自己民族品牌,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所以,许多国内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应该将 “中国制造”逐步过渡到“中国创造”。

  第六节   重点词法

  “重点词法”主要是要求考生先找到一个主题词,然后在这个主题词中寻找一个更为“核心”的词或字,然后单独将这个核心词(或核心字)抽离出来,然后与原有的主题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逻辑关系的题目。

  这里我们可以给出两个固定的搭配模式:

  固定模式一:“AB还要A到何时?”

  固定模式二:“AB究竟A在何处?”

  备注:“AB”指代的是我们寻找的主题词,“A”指代的是从主题词中抽离出来的核心词(或核心字)

  【范例一】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词——“环保盲点”,然后套用我们的固定模式一:

  环保盲点   →(抽离关键字)  “盲”

  ↓                           ↓

  环保盲点     还要“盲”     到何时?

  题目含义:很多时候,中宜教育戴老师认为在解决环保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环保盲点”,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环保政策执行不力的地区经常会出现在“环保盲点”的名单上,于是我们可以用——“环保盲点还要‘盲’到何时”这一题目表达我们的质疑。

  【范例二】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词——“热门楼盘”,然后套用我们的固定模式一:

  热门楼盘   →(抽离关键字)  “热”

  ↓                           ↓

  热门楼盘     还要“热”     到何时?

  题目含义:近年来,房地产业不断升温,许多房地产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热门楼盘”,以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但细心的购房者常常会发现,某些“热门”楼盘却销售了很长时间却还没有销售完毕,这时候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热门楼盘还要‘热’到何时?”

  【范例三】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词——“看病难”,然后套用我们的固定模式二:

  看病难   →(抽离关键字)  “难”

  ↓                           ↓

  看病难     究竟“难”     在何处?

  题目含义:近年来,看病难问题一直是大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当我们每上一次医院就要面对“如临大敌”的窘况时,我们或许会问:为何经济不发达的时候,看病容易,现在经济发展了,为何就出现“看病难”情况呢?看病难究竟“难”在何处?

  经过同样的推敲,我们还可以用同样的模式,拟出以下题目:(1)看病贵究竟“贵”在何处?(2)上学难究竟“难”在何处?(3)上学贵究竟“贵”在何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申论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