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五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分类别找目标(11)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 15:14   华图公务员

  叩问土地

  苏北过去人们常讲: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中国农村。今天我们要说: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当下中国。

  土地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多少问题在生成,多少力量在博弈,多少歧途在伸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希望。而时下许多地方的“统筹”恰恰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夺。迅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的快速升值,也给农民带来了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难逢机遇。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却在违背农民意愿,以种种堂皇的名义,公然动用行政强制力量,攫取农民的财产收益,剥夺农民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牺牲农民的未来生计和发展空间。“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强迫农民以放弃自己的土地权利为代价,来换取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进城后增值的土地收益本应全部返还当地农民,试点时却大多被弃置一边;拆村并居,让农民上楼,常常是对农民一场可怕的掠夺。

  转变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瓶颈的路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恶化的倒逼、挤压中,开始重视起能耗问题。但是,在许多城市工业项目已经难于落地和农村18亿亩耕地红线屡遭撞击的困扰中,为什么看不到与能耗同样紧迫的地耗问题呢?在摊饼式的城市扩张中,在运动式的空城制造中,粗放型、浪费型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为什么不去从集约式土地开发中寻找新的空间和出路?

  抑制贫富分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点。中国的暴富神话和返贫故事,往往都围绕土地而发生,而展开,而进入高潮。随着房价暴涨,少部分人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无房户们则会被轻易甩出财富积累的大门。房地产领域日益成为权贵资本膨胀、政府官员腐败的重灾区。有办案人员说,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维护社会稳定,是营造和谐生活的前提。目前,农民维权的焦点是征地拆迁,城市民生的焦点是住有所居,背后都是土地问题。看一看全国每年由此滋生了多少社会冲突?甚至引发流血自焚。以农民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生代,正在城市大山般的房价压力下,艰难地拼搏着、坚持着,为了眼前那一线奋斗的希冀,头顶那一缕理想的阳光。如果一个个竞相崛起、美轮美奂的城市,放不下这一最有希望人群的最卑微的期求、最单纯的梦想,那对社会、对明天,意味着什么?

  政府调控地根,是平抑市场风险的杠杆。但这一杠杆常常是调而不灵,控而不动。如抑制房价泡沫,国务院接连推出新政,甚至是“史上最严”,也一再遭遇市场反弹尴尬,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机)者等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强抵抗。因为,土地中生成着暴富机制,土地出让金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土地是民生幸福的一个痛点。中国当下一些重大的民生问题,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土地发生的联系,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求解的秘道。

  我们像流水一样奢侈地享用、贪婪地透支土地。“但有方寸地,留与子孙耕”,那是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我们已经过早地遭遇到“成长的痛苦”。“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最大的问题竟是“缺地”。如此下去,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向何处落地生根?

  在市场化的波诡云谲中,在城市化的呼啸前进中,多元利益主体借助土地的流转和整合,分享着一场财富的盛宴。在2010年的土地市场上,政府获得的出让金总额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这巨额的卖地进账如何使用?土地上的原住农民又收益几何?

  土地,对于芸芸众生的意味,不仅是物质的,工具的,而且是精神的,价值的。是土地,给了我们生命丰润的滋养,赋予我们人生幸福的意义。今天,在不少地方轰轰烈烈的拆村运动中,在许多城市一浪一浪的肆意扩张中,土地被折腾,被流失,这是社会最纠结的矛盾,家园在凋敝,在沉沦,这是我们最痛切的悲伤。

  土地是深化改革的一个起点。回首沧桑历史,中国社会的每一场重大变革,中国人民的每一次重新出发,几乎都是从土地开始。当下中国,还得把土地问题读懂,还得把人地关系理顺。

  ——摘自《半月谈》

  五、扣分关键词

  (一)抄材料

  在很多阅卷规则中已经把抄材料过多直接列为最大的扣分要素。有的阅卷规则直接把只知道抄材料定位为最差的答卷。如在一份阅卷规则中出现了如下的补充说明:

  照抄原材料过多者,依下列情况给分:

  (1)抄袭超过50%者,进入四类;  

  (2)抄袭较多(30%—50%)者,进入三类以下(13—16分);  

  (3)有条理、有选择地抄袭较多者(30%—50%),进入三类中(17—20 分)。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两点:

  第一,我这里并没有说文章写作不能抄材料,而是说抄材料要有节制,不能抄得太多,同时最好不要照抄,要有选择性地抄,有创造性地抄。

  第二,是否可以多抄材料不能一概而论,在一些申论命题中要求考生必须抄材料,并且要用材料的大部分内容,虽然这种命题比较少,不过也不是没有。主要是广东省的申论考试,几乎每年都要求考生要照抄材料。以下面的问题为例: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仅限所给材料),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50分)

  要求:措施全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当然广东省的这种命题方式仅是个例。

  在申论命题中为了避免考生一味地照抄材料,在文章写作的命题上做了很多技术处理。这种技术处理的手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将申论文章写作与材料进行切分,使文章写作的要求脱离材料。如2011年国考申论(省级以上)要求考生围绕黄河精神来写文章,而材料中主要在谈黄河治理,即便是想抄材料能抄的也有限。如果不管题目的要求非要抄材料就会写偏题。类似的做法还体现在2011年上半年多省联考中,文章要求以“家底”为题写一篇文章,而材料中并没有直接谈到家底的问题。

  第二,严格划定写作范围。就是要求考生严格根据给定材料的一个小的部分来展开写作,写作的内容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去抄别的材料,否则就是偏题。如在2011年国考(地市级)的题目中要求考生围绕农村人身上的“文化失根”来写文章,在所有材料中只有一个材料在谈“失根”问题,其他材料和失根没有直接的关系。类似的设置方法还出现在2011年安徽省申论(A类)试卷的命题中:“请根据给定资料10②(中美互访部分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评论”,这个题干对写作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二)模式化

  申论命题在反模式化这是毫无疑问的,道理很简单,第一,模式化的文章千篇一律,而考上的人总是少数的,写得趋同的分数只能低,不可能高;第二,模式化很多都是培训班做出来的,从制度设计上来讲,这个考试不可能让那些简单地参加过两天培训的人混入公务员队伍。所以反模式化是必须的。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妖魔化模式化,模式化也是有优点的:第一,模式化的文章往往比较清晰,一目了然;第二,模式化的文章操作性比较强,比较好写。无论是阅卷还是考试,模式化都是可以借鉴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模式化杀死,而是要对模式化进行调整和改进。改进的方法可以有两种:第一,将现有的模式进行调整,使模式显得更加自然大方一些;第二,找出一些新的模式,具有一定特点的模式。这个问题同样留在后面的章节中来解决。

  (三)偏题

  偏题的现象主要出现在那些审题不清和喜欢标新立异的考生中。太追求新了,发挥得太远,就容易严重脱离题干和材料。文章一旦偏题,即便写得再好也是白搭。有些考生自恃才高,为了求新而求新,往往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万万不可好高骛远。我自己写的一些文章也出现过偏题的情况,下面给出一个例子以示自我批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公务员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