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的编制纠结症:学而优则仕?(2)

2012年12月05日15:07  新华网    

  “为官”心态:学而优则仕?

  【案例】已经连续两年在国家公务员[微博]招录考试中败北的大学生村官王昭胜仍然参加了2013年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在王昭胜看来,“考公务员是这几年的头等大事”。

  王昭胜是山东菏泽一个小村庄走出来的大学生。2005年考上大学时,对他们家人来说,王昭胜完成“鲤鱼跳龙门”的一跃,就意味着这一家子都有了光宗耀祖的资本,将来能当个“国家干部”就更是全家无上的荣光。

  在上大学时,家人就总是提醒王昭胜,将来一定要去“吃公家饭”,起初他不以为然,参加工作这两年,他愈发感觉体制内就业是个不错的选择,“稳定,收入也不错,而且进入体制内后别人都会高看一眼,连相亲都增加了优势。”

  【解析】“大量的人才涌向体制内,如果是出于为公众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利益,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因为进了体制内就能获得种种他人无 法比拟的‘好处’,就值得人们深思。”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永刚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当了官就是光宗耀祖,而且中国当前是一个熟人社会, 一旦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先找熟人帮忙,当官掌控资源,就显示出其优越性来了。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官本位”思想本身就是对社会创新、结构优化演变的一种体制性抑制,优秀人 才进入体制内以后,由于激励机制、晋升机制的不健全,其创新能力必然受到抑制。“‘学而优’者如果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挥作用,会更容易出成绩。如果 都选择进入仕途,明显不利于国家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会弱化社会创富能力。”

  “混日子”心态:“混”出一个啥样的未来?

  【案例】网友“牛心似箭”在新华网发展论坛发帖说:“我所工作的事业单位,许多人以‘工作不多,挣钱不少’为傲。换个角度说,就是工作干多干少 一个样,职务只上不下,报酬只升不降。我身边很多人羡慕我,也就在于这一点。‘混日子’就像‘懒羊羊’在草料充足的地方只会‘越吃越胖,越胖越懒’。”

  【解析】某机构一项调查显示,72%的受调查者认为,事业单位“混”的现象“非常严重”或“严重”。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担忧,网友“欣喜”说:“如果混日子、保守成为一个社会未来精英群体的集体心态时,只会使这个社会失去创新与进步的动力,老态龙钟,没有活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介绍说,目前中央正在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这就导致了很多人想赶在改革真正来临 前,搭上最后一班车,享受“老办法”“老待遇”。但是,未来中国必然会沿着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构建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兵 简政,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已是当下社会共识。年轻人如果抱着在体制内“混”的心态,一味追求所谓的稳定与安逸,不但抑制了自身潜能,而且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三)对话专家:附在“编制”上的“光环”终将褪色

  提起编制这个词汇,很多人会产生 “收入稳定”“高福利”之类的联想。现阶段“编制”两字究竟意味着什么?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未来“编制”这个特殊词汇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 题,新华网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北京大学[微博]社会学教授夏学銮。

  旧的体制惰性造成年轻人对“编制”趋之若鹜

  新华网记者:一方面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对事业单位、对编制仍然趋之若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汪玉凯:针对事业单位改革,中央提出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通常人们讲的“老人老办 法,新人新办法。”一些单位转企改制后,新进人员就没有“铁饭碗”了,但老人依然还有。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产生一种“搭末班车”的心态,就是赶在改革真正来 临前,搭上体制的最后一班车,成为事业单位的老人,进而享受“老办法”“老待遇”。这实际上一种旧的体制惰性,这种体制惰性造成了普遍的社会惰性,年轻人 求稳,求保障。

  改革淡化编制色彩

  新华网记者:“编制”一词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语境。现阶段,有编制和没有编制各自意味着什么?差别有多大?随着相关改革的推进,您认为未来“编制”一词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汪玉凯:目前在一些单位,有编制和没有编制在收入和隐性福利上差别都很大。这也是很多人宁愿选择编制而放弃事业的原因。

  关于事业单位改革,从各地情况来看,尽管山东、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在2008年成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地区。另一项改革是去年 开始推行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开闸,从今年开始到 2015年基本完成分类改革,将其分为行政性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三类。让行政性事业单位回到行政机关,经营性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剥 离两头,留下公益性事业单位。这个改革涉及126万家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大约4000万人,如何能归好类,而且归得合理有序,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挑战 性。

  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是第一步,下一步的剥离才是动真格的,直接涉及到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在剥离中,国家政策设计做了充分的考虑,如“老人老办 法”、“新人新办法”,并制定出明确的政策界限,但真正实施起来,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制度。如何化阻力为动力,是一篇大文章。

  夏学銮:得益于国家所实行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从现行个别单位实行的政策看,编内编外人员差别会越来越小,随着相关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编内”和“编外”的区别将不复存在,附着在“编制”上的“光环”终将褪色。

  进一步推进改革离不开政府自身的变革

  新华网记者:当前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汪玉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能否成功,有多重影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自身。不管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还是公共服务体系重构,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甚至政府自身的改革。

  从整体上看,政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造条件,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至少应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伐,为事业单位乃至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公益服务提供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将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交出去,减少对事业单位微观管理活动的干预。

  二是赋予事业单位更多的自主权。按照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要强化公益属性,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由传统的身份管理转向岗位 管理,打破铁饭碗,实施绩效工资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取消行政级别,实现社会化等。这些改革的重要前提,就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改变以往对事业单位的管 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三是树立购买服务的新理念。在现代公共管理中,政府向社会、市场购买服务,已经成为公共治理的一种普遍现象。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政府面临的 公共事务范围越来越广,新的公共事务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政府不可能无限度膨胀自身的机构和人员,政府要把一些事务性的公共事务,通过委托代理或者购买服务 的方式予以解决。

  地方政府这些年来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目前主要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有些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还比较陈旧, 不愿意接受新的服务模式和做法;二是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管理和运作还不够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在提供服务时,往往忽视自身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而忙于创收, 严重损害了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形象。从长远来看,以政府主导、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场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治理模式,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四)述评:别把“编制”编织为束缚创新的樊笼

  年轻人争相进入体制内,是兼济天下的志向,还是个人功利的选择?大量人才涌向体制内,如果是出于为公众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利益,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因为进了体制内能获得种种“好处”,就值得人们深思。

  其实,不管是体制内就业,还是体制外就业,只要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性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无论是有编制还是没编制,只要努力,都能成就一番 事业。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渴望进入体制内的许多年轻人将体制内视为“稳定”“保障”的代名词,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在拥有编制,而不是自我奋斗上, 这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当更多的年轻人认同求稳思想,则可能扭曲国家激励机制,削弱社会创新意识。

  首先,求稳思想会扭曲社会激励机制。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挤进体制内,是因为预期当前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体制内获得抵补风 险后的净收益要远高于其他职业。这种净收益甚至包括人脉广、办事方便等便利条件在内。湖南科技大学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唐志军说,在体制内能获 得较高的净收益,就会极大地鼓励人们热衷于追逐权力,进而导致权力寻租,打击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公职人员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最起码要有“职业精神”,而非“当官意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也认为,官本位思想本身就 是对社会结构优化演变的一种体制性抑制,优秀人才进入体制内以后,由于现行激励机制、晋升机制等不健全,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必然受到抑制。而且当着眼于个人 利益的价值观成为主流,将依靠权力及制度获利视为创造财富的路径,其示范效应就会在更大程度上扭曲社会激励机制,偏离“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取向。

  其次,求稳思想会削弱社会创新意识。一般来说,政府及事业单位是分配性而非生产性部门,当人们热衷于挤进体制内,尤其是那些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 不去创业、不去创新,而是去竞争公职时,人的才能和创造力被配置在非生产性的再分配领域而不是生产性领域,热衷于“分蛋糕”而非“做蛋糕”,就会弱化社会 的创新能力乃至影响未来的经济增长。

  唐志军认为,在经济社会中,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政府通过赋税用于公共事业和转移支付来分配财富,并通过工资福利来分享财富。将最先进的知识、最优秀的人才、最灵活的机制用于创造财富,这样的社会才会有活力和创造力,才会做大社会发展的蛋糕。

  国家的发展不能仅靠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合理的配置,让人才合理地分布在各行各业,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体制内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社会其他行业,也反映了当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存在深层次问题,比如体制外行业解除劳动合同的随意性、部分行业 缺乏职业尊严等等。再加上经济下行带来的就业压力,年轻人选择体制外就业的稳定性降低,对发展空间以及未来保障的预期也开始下降。体制内的种种好处自然对 年轻人就业具有极大诱惑力。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永刚认为,要想让各类人才在不同的岗位百舸争流,这不但需要淡化、消解官本位意识,解除人才职位樊篱、发挥人才创新 活力,还需要确立符合社会永久秩序的法律制度,牢固树立制度至上的法治观念。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行精兵简政,打造服务性政府,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转, 让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术业有专攻”。

  (五)记者手记:永不泯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要事业,还是要编制?如今这似乎成了一个问题。

  对于一门心思追求编制的人来说,“体制内的饭好吃”是他们最直接的理由。编制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但编制的束缚效用也在不断放大。也正因此,国 家在逐步地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对更看重事业前景价值的人来说,除了勇气,资本、智慧、勤劳、坚持外,良好的创业环境也不可或缺。

  在我们抛出的“要事业,还是要编制?”的命题后,我们发现虽然每个人的答案不同,纠结原因和程度也不同,但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对未来,我们都怀着美好的期许和愿望。

  风物长宜放眼量。每一种选择,都是为了将来能够生活的更加美好,如果把这种选择放在人生的旅程中来思考,这种纠结也就不成为纠结。路在脚下,梦 在手中。对于每个还在路上的年轻人来说,不妨把生活定义成多选题,除了稳定与保障外,不妨重拾为了理想而打拼的精神、张力和胸怀,永不泯灭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和创造,这样在困难面前就会甘之如饴,人生的路也必然会越走越宽。

  于国家而言,则需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编制改革进程,创造自由而公平的选择与竞争机会,公正、公平的奋斗环境,让更多的人以自己的努力来赢得光明 的未来,让能力与勤奋来决定财富和前途,而不是靠关系和编制来保障人生;更需要打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与可期的未来,畅通阶层流通渠道。如此之下,相信 把“编制”当“中国梦”的人将会少很多。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