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务员面试热点:救护车该不该让

2013年03月29日11:25  中公教育 微博   

  【热点模拟】近日救护车在路上得不到避让致使伤者身亡的新闻,引发全社会关注与震惊。这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公众礼让精神的缺失,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普通人不给救护车让道,只是我们社会礼让精神缺失的一个极端表现。日常生活中,我们社会崇尚礼让的文化似乎正在消失,“谁让谁吃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信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4499人进行一项题为“我们社会为什么缺少礼让精神”的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2.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认同当下生活中“谁让谁吃亏”的说法,34.5%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2.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对此,谈谈你得看法?

  【参考答案】

  缺少礼让,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礼让教育的缺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互动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而当下社会中的许多人,更多地强调人与人之争的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关系。

  实际上,鲁迅先生痛斥的国民“劣根性”,一直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顽强存在着。表面看,这是国民公共精神和规则意识缺乏的表征。往更深层说,制度不完善,“潜规则盛行之下难有文明素质”,也是国民不文明的根源。

  要想真正从根本上对国民素质进行提升,尚需从一个宏大的背景下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国民公共空间和公共精神,尚需要一个多向度的规则和制度文明来直面那些“活着的传统”,洗涤隐性社会下的诸多潜规则。

  礼让精神的形成,靠倡导,更靠规则平等的精神。如果没有外在的硬性约束,社会的礼让精神可能就无从谈起。例如大家在机场的时候能排队登机,上地铁、坐公交的时候却不排队,原因就在于机场的要求更严格,制度更完善,这就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礼让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规范不够,制度建设不足。公众规则意识的建立,除了需要每个人的道德自律以外,同样离不开严格、科学的社会管理,离不开全社会对规则的认可和遵从。因此,在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谁让谁吃亏”的现实语境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社会道德的缺失,而是要追本溯源,从社会制度层面入手,力求给人们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文明礼让要依靠自身的觉悟素养。要想真正唤醒公众文明礼让的自觉性,要通过反思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如果只是一味被动服从所谓的法律,那么当遇到模棱两可、执法者缺位等特殊情形时,这些外在规范很可能就让位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所以说,当下最为紧迫的是营造一种尊重他人、懂得礼让的社会氛围。当文明变成了一种常态,我们也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述的困惑,社会氛围也不会再如此冷漠,而公交车上因为让座而屡屡产生冲突的闹剧也就不会一再上演。文明礼仪不是一种过期产物,而是我们应该一贯坚持的美德。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