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管理新突破
理念、制度、方式“三创新” 实现社会管理“新突破”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改革开放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创新社会管理,不单是维稳行为、管控行为和部门行为,更重要的是执政行为、人本行为和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微博]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
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面临诸多问题,重管理轻服务、重指令轻倾听、重打压轻疏导等管理理念长期存在,管理体制格局与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的多元化需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简单粗暴等情况,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外地人与本地居民之间、企业与工人之间等等的深度隔阂,甚至引发重大的群体性事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格局,实现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要从理念、制度、方式上实现创新,突破社会管理的“瓶颈”。
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实现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管理理念的变化决定着矛盾化解的质量。在一些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被动式管理”、“单向约束”等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使人民群众经济上有成就感、政治上有优越感、生活上有归属感、精神上有愉悦感、保障上有安全感。
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实现制度创新。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社会管理中政府采取“包打天下”、“单打独斗”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各管一段”互不衔接和“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等问题,越位、错位与缺位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明确各部门、各主体权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
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实现方式创新。在社会管理中,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习惯于运用高压的“硬”手段,不习惯用沟通协调、道德约束、自律互律的“软”手段,容易造成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的激化,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创新社会管理,要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从习惯于事后“灭火”转变到源头“防火”,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转变到重视运用经济、文化、行政、道德、科技等综合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大胆创新,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2、CPI涨幅控在3.5%
【背景链接】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要切实保障重要商品供给,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标准表述】
“稳定物价”是2013年新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要稳物价,促商品流通中的改革是根本。事实上,对于今年物价的整体走势,物价总体上还将延续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比较平稳的走势。从根本上来说,稳定物价的关键是要加快流通领域中的改革,农业生产与销售方面的改革,以及价格控制体系中的改革。
[现状]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物价受天气影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食品是占到导致中国通货膨胀70%到80%的因素。如何稳定今年的物价,各方面的压力还是很大。
首先从国际粮价的情况看,国际粮价高企不下。因为去年国际粮食生产情况并不是特别好,比如美国、乌克兰等等这些大的产粮国,去年都在遭受较大的灾害,给整个全球范围内谷物的供应造成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粮食与食品价格产生影响。
二是从国内的情况看,农产品成本上升的压力也在加大。城市农民工工资的增加,就会带动农村的短工工资的增加以及务农农民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推动农产品的价格上升。
三是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番,包括农村的居民在内的城乡居民收入在未来的8年内翻一番,也就是每年农村的收入至少要比上一年增加10%左右。在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很难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更多地会在商品价格上反映出来。
[措施]
中公教育[微博]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宏观调控要真正宏观,应更多地用间接的手段。所谓稳定物价,都是因为市场本身有问题,所以,需要通过一些政府的干预,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抑或其他的税收等政策来进行干预。然而,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家对物价的调控,更多地是间接的,是通过市场的方式,而不是违背市场的规律来做的。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一方面,在宏观上把货币管好。因为从根本上来说,通胀是货币发多了。也就是说,货币超发了,不是资产价格暴涨,就是物价暴涨,或两者都涨。要保持物价的稳定,首先要保持货币发行的稳定。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通畅时,也不排除可以通过控制贷款额度,或社会融资总量的方式来控制通胀。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同样地,财政赤字也不能过大。过大的财政赤字,也有扩大通胀的压力。
另一方面,要改革现在的物价管理制度。事实上,政府对物价的微观管理过多,过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增加供给才能解决问题。短期供给不足的商品,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因此,我们需要要改革关税制度,降低关税。不管怎么样,中国未来的物价一定会呈上涨趋势,因为要使6亿多农民、7亿多城市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就要使劳动工资不断增加,这会对物价有所拉动。我们要做的是要保持一个可控的通胀水平,如每年不超过4%左右的通胀。只要是老百姓的收入增加速度远超过通胀水平,社会就有承受力。
3、板蓝根变“万能神药”
【背景链接】
近日在上海、江苏等地发现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事件,让部分民众感到恐慌。因有说法称板蓝根能预防禽流感等疾病,一些居民大量购买、服用板蓝根以预防禽流感,板蓝根也因此被誉为“万能神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板蓝根的作用待验证,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不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患了病要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标准表述】
[原因及分析]
板蓝根作为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却屡屡成为预防这病毒、那“非典”的主角。十年前的非典病毒一度让板蓝根脱销,今天换了一个禽流感的名,板蓝根“妙药”神话就被再次缔造。
一方面,相关卫生部门随意发布信息,不负责任。为贪图方便快捷,一些卫生部门发布的指导方法和预防措施根本就没有通过科学的验证,还在换汤不换药的沿用。并且为了证明自己工作有够迅速、见实效,就按照以前的老经验公布信息,给大众错误的预防知识引导。
另一方面,民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容易盲目跟风。“抢盐”、“抢蜡烛”等事件余波未尽,“抢板蓝根”事件则再次反映出一些民众缺乏常识和主见,科学素养偏低,并且对一些错误常识不进行仔细分辨就轻易相信,容易形成盲目跟风心理。 中公教育版权
[影响]
第一,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下降。身为政府部门、权威机构,在工作中应力戒鲁莽草率,做事说话都要为人民负责,处处为民众的利益着想,而不顾后果随意发布错误虚假信息,只会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第二,对正常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良影响。民众哄抢板蓝根致使某些地区的板蓝根一度脱销,此举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板蓝根的正常价格走势,同时也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从而反过来也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措施]
“哄抢”事件造成了如此不良的社会影响,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其一,完善并加强监管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发布制度。卫生部门的一言一行都涉及到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要实事求是,必须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未经过科学验证的信息不得随意发布,已经发布的信息要落实责任承担,一旦发现信息有误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
其二,提升民众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加强民众的科学素养。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今天,提升民众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以及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对于防止“谣言”传播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对民众的常识宣传要得到普及,同时民众自身也不要对各种信息轻信和盲从,对于信息正确与否要做好科学判断。
4、大车辆夜闯红灯
【背景链接】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夜晚,郑州多个地区发生了水泥罐车等大型辆车的闯红灯、抢跑等交通违规现象。诸多市民也纷纷表示,在白天这些大型车辆还比较遵守交通规则,到晚上却时有违规,造成了潜在的公路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能加紧治理。根据2013年的新交通法规规定,对车辆闯红灯行为将会“记六分,罚100元”。
【标准表述】
[危害和影响]
自2013年新交规出台以后,加大了对车辆闯红灯行为的处罚,车辆闯红灯现象已大为减少。但是在夜晚,罐车等大型车辆闯红灯现象却屡见不鲜。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对司机本人的交通信誉带来影响。司机本人违反交通规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交通信誉受到影响,为其以后的出行带来不便。
其二,影响交通秩序。虽然是在夜间,但是路上还有其他车辆和行人。大型车辆的闯红灯也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出行,对交通秩序带来不利影响。
其三,严重威胁别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罐车等大型车辆本身车身巨大,并且在夜间司机视野受到影响,所以罐车在夜间闯红灯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升高。
[原因分析]
其一,司机本身交通法规意识淡薄。有些司机本身的交通法规意识并不强烈,加上时间紧迫,需要赶时间,所以常常有闯红灯现象。
其二,司机的安全意识不高,缺乏警惕性。在晚上,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与白天相比都比较少,路面比较空旷,这也对司机造成麻痹大意,认为闯红灯不会带来危险。
其三,路面监管措施不完善。在有些路口还没有完善监管措施,比如安装电子眼等。特别是在晚上,如果没有交警执勤,这样的“三不管”路口也使司机产生了“侥幸”的心理,认为闯红灯也不会受到处罚。
[措施]
罐车等大型车夜间闯红灯等违反交规行驶,造成潜在重大危险。为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一方面,深入大型车司机群体开展交通法制宣传活动。重点针对夜晚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夜晚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详细向司机群体讲解有关夜晚安全出行的基本常识及预防事故等有关注意事项,使他们明白夜晚车辆闯红灯等违反交规现象的重大危害性。
另一方面,有关交通部门要加大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并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在交通路口设立电子警察,完善安全警示标志,制定夜晚限速公告,加大夜晚路面交通查处的力度,有力震慑夜晚大型车辆违规行为。
5、红豆局长
【背景链接】
日前,河北沧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对村民反映的井水被污染出现铁红色现象,做出“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比如说咱放上一把红小豆,煮出的饭也可能是红的,不等于不达标。”的解释,引发专家、网民炮轰,被戏称为“红豆局长”。4月5日下午,河北沧县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邓连军环保局党组书记职务,建议免去其环保局局长职务,提交县人大[微博]常委会。
【标准表述】
[现象及分析]
一方面,“红豆局长”的瞎话表现出的是责任心的严重缺失。作为县环保局长,对自己辖区内工厂的污染情况自然应该一清二楚。但是面对利益至上,即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人民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承担的对民众的责任和义务,而是维护既得利益,忽掩群众,表明他潜意识中就缺乏对民众的责任心。
另一方面,“红豆局长”的瞎话表面他极度缺乏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红豆局长” 面对公众的镜头,面对深红色的地下水,漠视整体地下水严峻环境,却选择用“红豆”理论来解释,则表现出了他违背了客观事实,沉浸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公教育版权
领导干部在发表言论,做出决策之前,需要做足实际的调研考察,立足实事求是,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不能只为了自己的仕途和自身的利益,不切实际地瞎编乱造,忽掩群众,置群众的困难和利益于不顾。
[原因]
出了事,官员“瞪眼说瞎话”,背后往往存在着行政不作为或者官商利益勾结。平时不谋其政,甚或做了坏事,出了事不能自圆其说,自然只能通过“说瞎话”来糊弄民众。而细究某些官员之敢于或者习惯于“瞪眼说瞎话”,根本原因还在于:
第一,调查机制存在问题,调查既不独立也缺乏公开,相关官员习惯性地不严谨。环境污染,有企业的责任,也有政府的责任,出现问题后不及时客观调查,反而在地方保护主义支配下纵容污染。在污染问题出现后表现出“后知后觉”,寻找言辞为自己开脱。
第二,“说瞎话”缺少责任追究机制,低风险高回报。官员任免不由民众决定,用“瞎话”糊弄民众一般不会影响官员的政绩和考核,很少有人需要为“说瞎话”买单。缺少责任追究机制,“说瞎话”就会成为一种“官场病”。作为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对上级负责,对企业负责,更重要的是还要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而不能本末倒置,欺上瞒下。
[对策措施]
对此,中 公教育专家建议:
第一,加强监管力度,对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政府官员落实责任追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官员必须对人民负责。作为环境的监督者,切勿忘记肩上的那份责任,不负责,就必须被问责。政府问责制度应该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在问责问题上做到铁面无私,严格避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第二,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民众的监督权。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不论是污染的状况,还是治理和处置的效果,都要公开、透明,让公众、媒体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监督,这也是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来强化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也可以增强人们自身的防护意识。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并创造条件充分地保障民众的监督权、知情权,让民众参与对政府相关工作的监督。没有民众的参与和监督,政府失职、官员失德的行为难以暴露,也难以得到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