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解析】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本题选择B项。
2.C【解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故本题答案为C。
3.D【解析】D选项,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占日常支出的比重,那么这个题考的是经济中的恩格尔系数的问题,恩格尔系数越大,代表生活水平越低,也就是国家越穷,因此四个国家中最富裕的是美国,最穷的是刚果。
4.B【解析】日本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国,目前中国出口的稀土数量居全球之首。所以本题选B。
5.D【解析】A项描写的是杏花,出自王安石诗句;B项描写的是梅花出自王冕的《墨梅》;C项描写是桂花, 出自宋朝任希夷;D项出自宋朝范成大《重阳后菊花》。所以答案D。
6.C【解析】蟾宫折桂: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称状元及第,谓独占鳌头。连中三元: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金榜提名: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皇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五子登科:直白的说,登科就是科举考试中考[微博][微博]中进士的意思。五子登科:直白的说,登科就是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的意思。故本题答案为C。
7.【解析】B项出自《论语•为政》。所以本题选B。
8.B【解析】事物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因此选B。
9. B【解析】《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纪晓岚授编修,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四库全书》大功告成。
10.C.【解析】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周口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30公里处的大汶河畔。本题选择C项。
11.B【解析】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其中和我国接壤的俄罗斯与印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2.C【解析】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其他选项表述正确,因此,本题选择C项。
13.D.【解析】图一是智利的复活岛巨人[微博][微博]阵,图二是希腊巴特农神庙,图三是墨西哥金字塔,图四英国巨石阵。所以本题选D。
14.C【解析】《商标法》第九条 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15.C【解析】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管理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物业公共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因此,收上来的停车费收入,应当列入专项维修资金,作为小区维修基金的补充。本题选择C项。
16.D【解析】D选项,古代人采用冷冻法,因为水受冻会膨胀而岩石开裂,不是热胀冷缩原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7.B【解析】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原理。所以本题答案B。
18.A【解析】原理上来说,隐形飞机的隐形并不是让我们的肉眼都看不到,它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隐形飞机在现阶段能够尽量减少或者消除雷达接收到的有用,由于浅色几乎不吸收雷达波,深色容易吸收雷达波,且黑色材料不易反光,因此,我们容易发现现阶段的隐形战机都是以深色为主。因此不是天蓝色或者银白色
19. B【解析】血液的颜色是由血红蛋白的存在,所以本题选B。
20.D【解析】 (1)人体成年男性骨密度峰值在20~29岁,而成年女性在30~39岁;(2)骨密度在30~、40~、50~三个年龄段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3)40岁以后,骨密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骨密度下降幅度较男性明显,尤其6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选D
21. C【解析】本题的切入点在第一空。“中药出口欧洲遭遇严冬”直接受影响的就是中药的“国际化”问题,中药的“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化”均与“中药出口欧洲遭遇严冬”关联不大。故应选C。
22.B.【解析】第一空,“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此处用来形容情感价值取向搭配恰当。“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纷繁芜杂”形容文章内容芜杂,没有条理,或者是事情杂乱无章,没有头绪;三者置于此处均搭配不当。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3.B【解析】“纠偏”与“纠错”属于并列关系,因此第一空应选择与“及时”近义的“尽早”,“彻底”“公开”“坦诚”都没有时间紧迫的含义。对于第二空,多元价值强调的是各方之间的制衡,因此本题选B。
24.D.【解析】本题关键在第二空,此处对应“浅阅读”,“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与文段语境对应。因此本题选B。
25. D【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第三空。通读文段可知,第一句为主旨句,后面的“公司和产品”“某些书籍”是对主旨句进行的解释说明,为并列结构。由“公司和产品在不知名的情况下”可知,第三空应该填入与“不知名”意思相近的词,D项“陌生”最恰当,应选。再看第二空,“刺激销售”搭配恰当,“促进”一般与“消费”搭配,“带动”通常与“增长”搭配,“提高”应与“销量”搭配。最后验证第一空,将D项的“悲剧”代入,符合文意。故选D。
26.C【解析】由题干中关联词“不仅仅……更……”反映出第一空词意应与“发挥其聪明才智”相反,因此排除D,根据题干最后一句话“即使员工能对上司的吩咐一五一十的执行”可以看出这里的意思应该是C选项“言听计从”。
27.B【解析】由“而不是……甚至……”可知,甚至后面的部分要比前面的部分的程度深,“破坏”是贬义词,政府不可能破坏企业的人才录用过程,“影响”和“直接参与”的程度出不多,因此排除C、D两项。根据文意,企业更需要的是长久地留住人才。故本题选B。
28.C【解析】根据“‘屡屡造成国际贸易___”可知,企业是为了单纯扩大出口,才会造成国际贸易出现摩擦。故本题选C。
29.B【解析】第一空,“被海水淹没地区的人口”应该被“转移”或是“安置”,“控制”人口表意不当,“延缓”与“人口”无法构成动宾关系,故首先排除A、D两项。第二空,“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最坏结果的发生”应该是通过“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被“阻止”的,“结果”可以被“改变”,但“结果的发生”不能被“改变”,即“改变”+名词、“阻止”+动词,故排除C项。故本题答案为B。
30.A【解析】第一空,此句意在说明“河图出于河南洛阳市的孟津县”这件事情是人尽皆知的,“无可厚非”主要指没有可过分责难的,表意不当,首先排除B项;成语“妇孺皆知”中本身含主语,而原句“人们对它已是……”也包含主语“人们”,故排除C项;“了然于胸”与“如数家珍”都可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第二空,“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疑窦重重”指有很多使人怀疑之处,文中说“没有定论”,表明“洛书出于何处”这件事情有很多说法,但每种说法都有可疑之处,因此无法下定论,可见用“疑窦重重”更合适。故本题答案为A。
31.D【解析】“凭空捏造/臆造”都可搭配使用。第二空中,“体会”指体验领会;“体察”指体验察看。而第二空前面的“关注”二字已有“看”的意思,所以这里选“体会”更为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2.D【解析】由题干中第二空前面的“甚至”二字可以判定这里应填入一个比“熟人”程度更深的词语。而A、B两项中的“伙伴”和“搭档”词义相近,故可先排除。“同僚”泛指在机关任职的同事。用在此处显然不合适。故本题选D。
33. B【解析】本题以第二空为切入点进行排除。“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与前文的“一个……念头”矛盾,排除D项。“心血来潮”形容心中突然产生某种念头,与前文“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表述重复,排除C项。“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突发奇想”形容突然想出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或突然想做某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二者的含义有相似之处,但是“异想天开”明显程度更深。测谎仪器是给人使用的,而巴克斯特竟然将它使用在植物的叶片上,常人看来这种行为是非常荒唐、无法理解的。因此第二空填入“异想天开”更为恰当。再看第一空,“古怪”和“奇怪”是近义词,“古怪”的程度要比“奇怪”深,由此可以判断,本题选B。
34. B【解析】由常识可知,“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都是我们已经做到的事情,故A项“部分”说法错误,排除。“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蜻蜓点水”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由词义可知,第二空选“浅尝辄止”更为恰当。本题答案为B。
35. A【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国际市场疲软给中国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是对此种情况的客观描述。B项的“困境”“郑重”含有主观色彩,应排除。第二空中,“审慎”意为谨慎、慎重,比“仔细”“认真”词义更重,用于此处更恰当,故排除C、D。再验证A项的第三空,“刻不容缓”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用于此处符合语境。故选A。
36.B【解析】首先通读文段,可了解文段是围绕“想法或假说”进行阐述的。第一句与第二句构成因果关系,第三句则是强调“判断的习惯”的重要性。看第一个空还不能直接排除选项,可先从第二个空入手,观察四个选项,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而第一句讲的是“想法或假说”来源与用途,即“想法或假说”源于人的思想,寻找或构造能揭示事实真相的证据,因此,只有B项符合逻辑。
37.B.【解析】本题第一空为关键。此处语境形容作用的重要性,“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无可厚非”指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三者词义均与语境不符。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8. D【解析】先看第一空,“对于一个经历过贫困童年的富翁来说”,这一句交代了原因、背景,所以,富翁的消费行为不可能是“不可思议”或“出人意料”的,排除A、C项。再看第二空,“根深蒂固”强调“根”“蒂”,即原本、根本如此,这与贫困童年的经历相呼应;而“积重难返”强调“积”的过程,与原文不是很贴切。所以本题选D项。
39. C【解析】先看第一空,“至理名言”一般意思比较显豁,不适合用“潜藏”,“不经之谈”是贬义词,排除B、D项。再看第二空,既然“自己对民国话题有着欲说还休的浓厚兴趣”,对这本书的内容又“常常默契会心”,说明对其内容应该是比较熟悉的,用“耳目一新”显然不合适,排除A项。所以本题选C项。
40. B【解析】先看第二空,文段中没有体现对“过时”的东西予以“批评”的意思,故排除C项。再看第三空,“居无定所” 本意表示没有固定的居住位置,甚至是属于自己的定居点都没有。从不在同一个地方多做停留,随遇而居。“无依无靠”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由文段可知,文段主要讲得是追求城市建设焕然一新后,引起城市记忆的变化,结合成语的意思可知,第三空选“居无定所”更为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41.D【解析】这题属于一道词语理解,这道题应用特殊符号“:”,“:”后面是对新机制的解释说明,对解释说明部分概括“保障—市场”。所以匹配选项D。
42.A【解析】这道题属于一道细节题型,B选项原文没有涉及,D选项中的“相互促进”与文中没有对应,c选项中的儒家道德至上与文中不符。所以本题答案A。
43.A【解析】这道题属于意图判断题,这段文字通过“真实”引出“真诚”主体,转折之后强调出两个方面“含义和表现”。所以匹配选项A。
44.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的主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技术融合趋势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这种融合是大势所趋。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5.D【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由文段尾句“不具备道德力的企业,不对他人或社会负责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出局”可知,作者意在强调现代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提升企业的道德力。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46.A【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强调隋唐时期的陶器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后文具体阐述陶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用。C项没有体现主体“陶器”。D项“唐代陶器”主体片面。B项没有体现“文化艺术交流”。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47.A【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型,整段文字中心点学术评价交织各种主客观因素把这些因素量化数据不合理言外之意学术评价不应该过多依赖量化数据。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48.B【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尾句通过反向并列句提出文段论述的重点,即: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是为了实行国民待遇,为了挤出低效率企业,给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可以推出实际上中国的投资环境是朝良性发展的方向转化。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9.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尾句由转折关联词“但”引出主题句,即原创力走出困境的方法。A、B项说法片面,排除;D项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文段重点并未提及作家应如何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
50.C【解析】这是一道语句排序题型。根据首句特点A选项不符合,根据语句的联系“②④”与“⑤⑥”顺序确定,所以匹配选项C。
51.B【解析】观察选项,③⑤对比后,⑤不适合做开头排除CD选项。利用关联性验证,排除A选项。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52.B.【解析】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文段由“就此而论”引导出重点,提出历史学家只能借助于历史文本对历史进行研究,此处强调的是“历史文本”的重要性,可见尾句由“因此”引导的结论句应对前文进行总结,主体与之保持一致。B项的“文本性”与前文主体话题连贯一致。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3.D【解析】原文第一句话“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是本文的基调,从“不可能”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接受不完美这个事实,A项逻辑不通,不完美转化为完美,那么人生就是尽善尽美了,与第一句话矛盾。B项将不对称视为缺憾,也不符合第一句话的观点。C项在原文没有体现。D项符合原文逻辑,不对称是事实,但不一定就是丑或缺憾,也能产生和谐与平衡的美感。所以选D。
54.B.【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由文段尾句的转折“对开发能源不作限制,造成了能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形成了到现在还无法根治的环境污染和公害”可知B项表述正确。A、C、D项无中生有。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5.D【解析】文段是总分总的论述形式,第一句话是主题句,后文是展开论述,最后一句是主旨的同义阐述。D项“是科学精准化”正是最后一句话的同义表达,所以本题选D。B项中科研成果过于具体,与原文关系不大。A项只是原文主旨的一个方面,作为主旨概括,不够全面。C项不是原文主旨,同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56.D【解析】文段可以分为两层,前三句话是是总述,点明了文段的主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的伟大剧作家,但是二人的剧本写法不一样。之后的内容是分说,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为例,具体比较二者艺术风格的不同。因此,只有D项完整地概括了文段的主旨。B项的“伟大之处”仅在第二句话中提到,偏离了文段的主旨。AB项只提到了《牡丹亭》,过于片面。C项,文段的主体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中外古典戏剧”无端扩大了主体范围,且“共同点”表述有误,文段主要说的是不同之处。
57.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先提出了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随后提出海水淡化这一解决方案,此处强调的是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后文介绍成本将逐渐降低,此处强调的是可行性。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8.C【解析】 文段中的“这种风气……”承接前面的表述,是该段落的主旨所在,也即文段的核心跟美国新闻业有关;而所谓的“风气”是因为“自助论”而产生的。两者结合,可以得出“自助论为美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这一论断。故选C。
59.A【解析】 文段在前面六句的内容都是关于传记和生命活力之间联系的陈述,而通过表示总结的标志“正是这种生命活力……”可知最后一句是文段的落脚点,是文段的主旨所在,因此正确答案中必须要体现“中国古典传记”和“生命力”两个概念,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