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这么好?六个打死不当公务员的理由

2013年10月26日14:21  新浪教育 微博   

  本文选自飞啦飞翔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国考”当前,公务员[微博]再迎利好消息,财政部研究员张鹏发表文章称:从今年开始公务员工资将逐步进入上涨周期。福利好再涨工资,吸引力十足。难怪宁愿成炮灰,广大青年也要闯一遭,但是,公务员真有这么好吗?相信看了九个头条列举的6大不利,公众会更加理性地对待“公务员热”。

  一、公务员不受《劳动法》保护

  今年夏天,广州有交警向媒体打“投诉”电话,表示自己未拿到高温津贴。对此,广州市劳监支队队长刘捍东提醒道,交警属于公务员,“公务员系统并未有发放高温津贴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适用于《公务员管理法》,并不适用于《劳动法》。

  遭遇同样问题的还有一名司法警察:

  他在新浪爱问知识人提问:我是一名司法警察,我们的工作一般每周在55小时左右,而越是节假日越忙,在黄金周别人休7天我门顶多休3天,也没有补休,也没有加班费。请问谁知道这样是否合理合法?是否侵害了我们的休息权?如果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休息权?

  最佳答案是: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不适用《劳动法》。作为司法警察是要随时待命的,只有你们的辛勤工作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向你们致敬。

  二、只有当事人知道的“各种加班”

  在不少人的想象中,大多数政府机关的一天,就是“八点上班九点到,一杯清茶一张报”的清闲。实际上,现在的公务员经常处在时间归公、随叫随到、超时加班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这其中有些加班是必须的,有些加班是无须的,有些更是无聊的。个中滋味,唯有当事人知道。

  从媒体采访的结果来看,文字秘书、接待人员、招商引资等岗位,是加班的重点对象;时间较多集中在大型会议、重点项目筹备前和运行中,年终考核检查前,还有一些突发紧急状态时期。像“5·12”汶川大地震后,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中,当地干部完全没有工作与业余之分,不分昼夜地忙碌在岗位上。据报道,北川干部直到一年后的2009年6月,才开始实行一周休息一天的制度。同年8至9月,当地曾实行强制轮休一周制度,但很多人担心影响工作进度,放弃了休息。

  三、正常发展空间有限

  36岁的刘浩(化名)是河北省中部某县的政府办副主任,苦熬资历,一直寻觅着一个“空降”到乡镇做个一把手的机会,但事与愿违,不是没有空缺,就是错失机会。

  36岁的副科算是“超龄”了吗?有报道称,如果在35岁前不能升迁到正处级,这个官员的仕途或再无突破空间。

  刘浩可没有想那么多。他告诉媒体,自己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在40岁之前获得一个正科实缺的机会。

  理论上说,一名政府公职人员从大学本科毕业到考取公务员再到晋升乡科级正职,最快可在28岁完成,但在多名接受采访的打拼基层多年的公务员看来,这样的“人生跳跃”可谓凤毛麟角。他们称,在中国,一个中等县,正科级的官员超过百人,正科实职的官员不超过50人。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7月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08.9万人。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县处级以上干部60多万人,还不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厅局级干部有5万多人,省部级干部大约有3000多人。

  相比之下,刘浩还是混的可以的:刘浩一个同班同学,长自己一岁,现在还是他所在县下属某镇的办事员,名义上负责信访,实际上连副科待遇都没有。

  而刘浩已经是事实上的副科,在全县一些重大活动中,自己的排名总在其他乡镇书记、镇长之上。

  四、基层公务员工资低上涨慢

  就平均来看,公务员工资似乎并不低。比如,2010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就透露,公务员平均年薪比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年薪高出一万元,而企业人员平均年薪又低于事业单位人员。

  但是,公务员也跟普通老百姓一样遭遇了“被平均”的问题。有评论员针对近日“公务员工资进入上涨周期”作出如下建议:

  其一,在内部的分配结构上,公务员工资上涨应主要优先侧重于那些直接与民众打交道的基层一线公务员,尤其是那些长期在艰苦岗位、行政级别很低、属于“非领导”序列的普通基层一线公务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囿于高度官本位的分配体制,基层公务员实际上一直普遍存在着付出与待遇不相称,“压力大、收入低”的问题。因此,公务员工资上涨不能是简单平均的“普涨”,而必须更有现实针对性。

  五、工作稳定 但也丧失激情

  年轻人为什么“热衷”考公务员?应当肯定,有的青年人怀揣理想、报效国家,有的毕业生愿意投身政府部门、服务社会大众,甚至还有中国传统社会里对“仕途”的认同感。也要看到,这种“公务员热”的背后,还有人看中的是其他,比如有人期盼“学而优则仕”,有人认为“找个稳定工作比什么都强”,有人畅想着“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但工作稳定的同时,很多公务员也丧失了激情:

  “研究生毕业时,作为女孩子,考虑到收入稳定以及希望能解决留京户口问题,我选择了考公务员。”加入了考公务员大军的小赵,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北京公务员考试场场不落,最后被录取为北京市公务员。

  公务员第一年是实习期,当时她一个月工资为1700元,福利是一年四个节日,每个节日1000元的补贴。转正后,在公务员工资阳光工程下,补助、加班费全部取消,现在副科级科员的她,扣完公积金和保险,每个月实际到手只有4000多元。“福利分房根本不要想,公务员子女上小学、幼儿园优惠的政策也早取消,一年到头连张购物卡都不会发。”小赵说。

  不仅收入低,小赵感觉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也不高。“政府在进行职能转变,像我现在所在的统计局,以及工商、税务等部门都在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我们的窗口工作人员就和银行职员一样,服务情况要接受纪检、监察等部门举行的民意调查,监管部门根据回访情况对我们进行绩效考核。”她说。

  虽然福利待遇不尽如人意,但是,小赵觉得“体制内”的人就算有再多牢骚,选择辞职的并不多。“毕竟还是贪图工作稳定,但是,这个稳定也等于丧失激情。”小赵说,自己刚工作的时候也觉得特别新鲜,可以学以致用,但是工作三四年后,每天工作的内容和程序一成不变,就会觉得非常枯燥。另外,公务员系统内务虚的内容所占精力太多,也打击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大事小事都要打报告,一件事要从上到下每个层级的分管领导签字,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她说。

  六、“铁饭碗”的打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了题为《“公务员热”背后的改革命题》的文章,显然,公务员制度改革被提上了日程,以下是节选:

  尽管上班炒股、玩游戏之类的消息仍会见诸报端,但公务员责任大、任务重,却是不争的事实。更为关键的是,少数人“只要有了权,就会有钱”的不良预期,随着民主政治的推进、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恐怕越来越不那么容易实现。十八大以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宣誓,对多名省部级高官的查处,都在说明,中央领导强调的“为官发财,应当两道”并非虚言。而一些人的那种忍一时清贫、等将来变现的设想,只会把公职生涯变成一次危险旅行。

  事实上,争相竞考公务员中,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亦有各种实际利益的隐性期待。如果是为后者,那么“公务员热”就值得深思:是不是政府权力过大了,是不是隐性福利太多了?这正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方向,反对“四风”转作风,坚持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削权放权转变职能,让属于资本的回归市场,属于权力的回归法治。“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明确表态,必然对公务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随着聘任制的逐步推进,“铁饭碗”的打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如果忽略了公务员的本来含义,而去追求高薪福利或权力快感,这条路在将来注定充满风险。不要相信一成不变,改革开放不过30多年,其间的进步变化有多少?也不必迷恋“铁饭碗”,真正的“铁饭碗”不是你在一处吃一辈子的饭,而是在处处都有饭吃。

  转自论坛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资格考试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